X

2021年过去了四分之一,还好读了这些书

三月匆匆来到末尾,年度的进度条也已经完成了1/4。


花香与沙尘同时袭来的三月,周遭的世界不断地在变,但好像也从未改变。


不确定的是社交媒体疯狂变化的热点,能确定的是,编辑部的书架正被一本本书逐渐填满。


这些书里,有人物传记,也有以宏大视角书写的宏大历史。这些书虽然有着不同的主题,却诉说着同一个“何以为我”的故事。


在本期书单里你会遇到风格极为鲜明的导演、近乎成神的经济学家、临朝称制的女性、被河流改变命运的城市与人、迷惘却坚定的文豪、圈子之外的天才编辑……


《美食与文明》

[美] 蕾切尔·劳丹 著,杨宁 译
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21-3


如果你问本书作者蕾切尔·劳丹博士,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最至关重要的发明是什么,她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烹饪


早在两百万年前,直立人出现时,食物就已经开始被烹制了。随着人类文明不断地发展、演变,食物扮演的角色愈加复杂。


食物,是我们世界的缩影。比如食物的流传路线里,就是一整部文明交流史;比如食物的烹饪方式里,隐藏着阶级;比如食物的搭配中,是近代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营养学的革新;再比如食物的工业化过程里,是强势国家扩张的一种深层表现……


在本书的最后,劳丹博士说:


“我们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认识到不是所有的现代饮食都是合适的,但同时避免将过去的饮食浪漫化;如何认识到现代饮食的确存在健康和公正方面的问题,但又不要盲目断定这些问题是新出现的……要意识到喂饱这个世界,并不是简单地提供足够的热量而已,而是要赋予每个人饮食中所蕴涵的选择、责任、体面和快乐。”


这本书把食物当成了一面反映人类文明的镜子,通过它,我们能够清晰地看见人类文明发展的复杂过程,也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全人类正处在一种无法抗拒的联结中。



《王家卫的电影世界》

[马来]张建德 著,苏涛 译
培文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3

如何体会王家卫电影的精妙之处?本书作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副教授张建德的建议是:反复观看。


此外,我们也需要这样一部系统、深入地解读王家卫迄今全部作品的专著,由它担任向导,帮助我们顺利地进入王家卫的电影宇宙。


在张建德看来,王家卫身上体现了一种矛盾或悖论:他是一名无法跳脱香港电影工业体系的导演,却以非常规的电影风格赢得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可。


他的创作不仅承袭香港电影的传统,而且深受外国文学和本土文学的影响——对于后者的论述,是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


也因此,书中的一些提法令人耳目一新:“王家卫的影片,最好被当作一系列互相关联的短篇小说——即使是在一部影片中也是如此,划分章节标题的依据是人物,而非整体的、单一的或独立的故事。”


对王家卫影响最深的作家,当属阿根廷作家曼努埃尔·普伊格——是的,《春光乍泄》选景布宜诺斯艾利斯,就是因为王家卫起初想拍一部改编自普伊格小说《布宜诺斯艾利斯情事》的电影。



《天女临凡》

[美] 马克梦 著,辛兆坤 译

汗青堂 | 九州出版社,2021-3


从《甄嬛传》到近期受到颇多批评的《大宋宫词》,我们已经看过太多的“大女主”剧。“大女主”剧的兴起似乎让人们对古代女性的生存状况产生了许多误解。


马克梦教授的这本《天女临凡:从宋到清的后宫生活与帝国政事》,以宋朝到清朝的后宫生活为经,以帝国政治动向为纬,画出了一幅以女性为主角的中国历史地图。


马克梦认为,古代女性被正史记录较少,但并不能忽视她们的实际影响。比如她可能通过资助宗教、艺术活动,在宫内宫外建立联系,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也可能对重要的人事任免有极高的话语权——这些隐形的权力,不该被忽视。


但另一方面,在传统社会中的女性也受到儒家文化如“女德”的影响,即便是临朝称制的女性,也并未享受与男性相同的地位。


马克梦这本书的优秀之处是,他游刃有余地将西方女性统治者与中国女性统治者进行对比。这是一个极为重要,但是却少有人关注的视角。


女性、权力、帝国政治版图的奇妙结合,让这本书在性别议题越来越被重视的当下,变得愈加重要。



《凶年》

[美]大卫·西蒙著,徐展雄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1-4


和硬汉推理小说作家迈克尔·康奈利一样,大卫·西蒙也曾经是罪案记者,只是,二人走上了不同的创作道路:前者写小说,塑造了哈里·博斯这个“洛杉矶孤狼警探”的角色;后者写纪实作品,最著名的当属这部《凶年》——1988年,大卫·西蒙获准对巴尔的摩凶案组进行一整年的贴身报道,《凶年》就是他像“隐形的蟑螂”那样,巨细靡遗地记录自己所见所闻的作品。


“你身处这十层警局大楼的第六层,你坐在政府配发的金属办公桌前。……你只会在电话咩咩叫了两三声后才会接起它,因为巴尔的摩警局为了节省开支弃用了AT&T公司的设备,而现今的新设备只会发出像羊叫一般的声音。如果电话那头是警局调度室,你就会在便签纸或三厘米见长、五厘米见宽的二手当铺等级卡片的背面记下地址、时间和调度员的编号。”


真实、无与伦比的细节(这仰赖敏锐的观察力),这正是《凶年》以及根据它改编的美剧《凶案组:街头生活》《火线》备受欢迎的原因。



《声誉》

唐诺 著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3


2010年香港书展期间,唐诺和梁文道聊起一种现在几乎消失的书种——“小册子”。每本书只专注地、彻底地谈一个问题,把整个世界仔细拆解,一样样来对付。这本《声誉》,正是当时唐诺承诺要写的小册子。当然,从全书的体量来说,它远不止一本“小册子”;但从单篇文章的篇幅来看,确实是小册子的写法——每篇两千字上下,对读者来说够友好的了。


《声誉》原名《我有关声誉、财富和权势的简单思索》,这正是唐诺在这本小册子里所要表达的。他把声誉、权势和财富比喻为雨云,属于人们向往的形态。


孔子说,“富贵于我如浮云”,能要的话他也想要,但距离未免遥远了点;颜回说,“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维持生活底线(所谓绝对需求)即可,连忧心都是不必的、浪费的。


而写出《瓦尔登湖》的梭罗,堪称美国版颜回,他到湖边隐居,其实是一次有关绝对需求的实验:所谓真正的“生活必需品”是哪些?要获取这些必需品,可以用哪种最简单的方式完成?


这样的思索和解读方式,不是很有趣吗?这本书的基本观点是:对应着历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三个领域,从这三个领域的冷热消长,可以再清楚不过地看出三者的现实相关变动,比如,它们可能已不能平行并置,而是呈现出某种附从、依存关系。



《亚当·斯密传》

[英] 杰西·诺曼 著,李烨 译

中信出版集团,2021-1


亚当·斯密可能是对现代社会影响最大,同时也是争议最大的思想家之一。有人认为他和他的《国富论》所提供的“自由市场”经济学思想,带来了世界的繁荣,让国家的经济活动变得更加清晰。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亚当·斯密是一个市场原教旨主义者,他让世界陷入数次危机。


本书作者杰西·诺曼是一个保守主义者,他毫不掩饰自己对亚当·斯密的认可,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人们创造了一个被称为‘亚当·斯密’的夸张形象,围绕着她编织了一个庞大的神话体系。这些神话和亚当·斯密很少有关联,但与我们自己不断变化的问题非常相关。”


在这本书里,作者想要做的,就是去除亚当·斯密身上的神话,让人们重新认识他的理论。你不会看到过多艰深的理论,你能看到的是一个苏格兰男孩如何思考、如何接受世界带给他的困惑与挑战。



《圈外编辑》

[日] 都筑响一 著,黄鸿砚 译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3


如果你也开过选题会——每周一或周二,每个人报N个选题(数量视KPI要求而定),大家一起过题,一定会对“圈外编辑”都筑响一对这种选题机制的吐槽深有共鸣:过题实际上是一个“大家开始一个一个抹杀彼此的方案”的过程。


所谓“能过的选题”,不是“我觉得有趣”的选题,而是“大家觉得可能有价值”的选题。你觉得有趣还不够,还得用具体案例说服其他人,而案例不外乎各类媒体的报道——“看,这么多人做过。”一件事情或一个人物,如果能轻易查到相关报道,那就说明这个选题已经不新鲜了,你再去做,无非是炒冷饭。


都筑响一说:“采访要访的不是‘你知道很有趣的东西’,而是‘好像很有趣的东西’。”所以他在书里说,如果他当上总编辑,“光在编辑部里上网的编辑我全都想开除”。媒体工作者就应该自己去外面找选题,也不要事先做什么选题策划或构架,而是去体验、去观察,就像美国《生活》杂志发刊词所说,“去看生活;去看世界;……去看并享受着看的乐趣”。



《流放者归来》

[美] 马尔科姆·考利 著,姜向明 译

浦睿文化 | 湖南文艺出版社,2021-3


文学的群星在20世纪20年代分外闪亮,本书的作者马尔科姆·考利便是“摘星人”。


这本《流放者归来:1920年代的文学浪游史》,记录了在20世纪20年代活跃的“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的生活。“迷惘的一代” 不是文学词典上生硬的名词解释,而是变动时代里一群年轻人的青春。


海明威、菲茨杰拉德、T·S.艾略特……在今天,他们是文豪,是经典作家,但在本书中,你会和他们成为一体,你就是那个“我们”。


“我们痛苦地承受着一种压抑的感觉。我们感觉这个世界被科技的法则掌握着,而我们对这个法则一点也不懂……我们将到达一个自动化的时代,一个由无聊公民组成的令人无法忍受的乌托邦社会,没有犯罪,没有痛苦,也没有跌宕起伏的生活。”


“文字是我们的职业,它活在自己伟大历史的阴影里。感动了我们的那些象征,爱情、死亡、离别等伟大的主题,早已被用得弹尽粮绝。……文学已经消费了整个世界,将死于找不到任何新鲜题材。”


战争、历史、艺术、工业社会、资本……考利的这本书不只是文学家们的传记,也是一部野心巨大的美国史。在书中,我们从一众美国作家的角度,看到了一个更加个人化的美国社会。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

[德]娜塔莎·沃丁 著,[德]祁沁雯 译

新星出版社,2021-4


“集中营的幸存者写出来世界著名文学作品,各大图书馆有关犹太人大屠杀的书籍比比皆是,然而,靠劳役躲过了灭绝屠杀的非犹太裔强制劳工,始终沉默着。”


二战时期,几百万强制劳工被运进德意志帝国,在非人道的、类似集中营的条件下,被迫完成本该属于德国男人的工作;而德国男人正在前线,在这些背井离乡的劳工的家乡毁掉他们的村庄和城市,屠杀他们的家人。这些被劫到德国的劳工或者被折磨致死,或者从此留在德国,绝口不提自己的出身。


本书作者、德语作家娜塔莎·沃丁就是强制劳工的后代,但她有大半辈子对此毫不知情。1943年,23岁的叶芙根尼娅·伊瓦申科和丈夫一起,从乌克兰的马里乌波尔被运送到德国服强制劳役。1956年,她一言不发地离开家后,溺水身亡,而她女儿娜塔莎·沃丁当时10岁,对母亲只留下模糊的印象。


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她和父亲是怎样来到德国,成为“无家可归的外国人”的?凭借少得可怜的线索,娜塔莎·沃丁一点点地拼凑起关于母亲、关于那段苦难岁月的记忆。



《大河与大国》

[美] 马丁·道尔 著,刘小鸥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1


在你打开水龙头的那一瞬间,是否想过,水和河流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关系?水如何塑造了我们的生活,河流如何在历史和当下不知不觉地改变着世界?


河流塑造了地形地貌,塑造了早期文明的形态,塑造了城市,塑造了经济……


马丁·道尔博士的这本《大河与大国》是一部讲述美国河流开发史的巨著。在仔细阅读之前,很难想象作者能够把如此专业甚至枯燥的主题写得如此抓人。


你会读到早期的美国地形、河流如何改变美国统一的进程;河流的走向与蓄奴制之间的关系;华盛顿、杰斐逊、汉密尔顿等美国国父,如何把河流归入治理体系;河流的治理中,联邦与各州之间的博弈;美国如何在自然河流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下水道系统,并且让每家每户的水龙头里都有直饮水……


本书的重点,是人们的思想如何塑造了河流,以及河流如何塑造了人们的思想。读完这本书后,或许你会对河流、城市与我们的文明,有不一样的理解。


如果说人类“征服”了河流未必准确,从作者的角度,人类对河流的利用与改造,都是对河流与自然更进一步的了解。


作者:谭山山、程迟

编辑:萧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