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慕津锋
地山兄 嫂:
履新百福
弟悲鸿
廿八年十二月十八日
摄于圣地尼克坦
泰戈尔翁书斋中
照片题语
这是一张泛黄老照片背面的题语。在照片正面,我国现代著名画家徐悲鸿穿着中式长袍与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并排正坐在泰戈尔位于印度尼克坦的书斋中,两人表情严肃而庄重。在照片左右下角处,各写有他们的名字“太戈尔”、“徐悲鸿”。该照片现收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照片库中。
许地山
照片题语中的“地山”,指的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许地山。许地山(1894-1941),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生于中国台湾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是“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他在梵文、宗教方面亦有较深研究。其代表作有《春桃》《危巢坠简》《空山灵雨》《道教史》《达衷集》《印度文学》等。
徐悲鸿与许地山是两位惺惺相惜的艺术大师。自与徐悲鸿相识,许地山对他的绘画一直十分欣赏。1935年—
《八十七神仙卷》
1939年,已经身在香港大学任教的许地山曾三次邀请徐悲鸿前往香港举办画展。在第二次画展中,正是由于许地山的鼎力相助,让徐悲鸿遇到了他一生挚爱的古画《八十七神仙卷》。
1935年10月24日,徐悲鸿第一次画展在香港恩豪酒店举行。许地山特地陪同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馆长陈君葆等在港文化人,前往参观。那次展览,徐悲鸿展出的作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大家都赞许徐悲鸿是一个绘画天才。
1937年5月11日,徐悲鸿第二次画展在许地山执教的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举行,为顺利举行这次个展,许地山协助馆长陈君葆做出了周详安排。此次画展由香港大学副监督施乐诗主持开幕式,开幕式上参观人员非常踊跃。展览结束时,许地山、陈君葆等人联合邀请徐悲鸿到香港著名的占美餐厅,以表达对他艺术努力的仰慕与肯定。
正是在这次画展期间,在许地山的帮助下,徐悲鸿得到了自己一生极为挚爱的古画。这次画展举办期间,徐悲鸿就住在许地山家中。在一次吃晚饭时,许地山告诉徐悲鸿一个信息:他的一个朋友,一位德籍马丁夫人藏有满满四箱中国古书画,正在托人寻找买主。徐悲鸿听后,当即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托许地山引荐。于是,在许地山的联系与陪同下,徐悲鸿前往拜访这位马丁夫人。马丁夫人与许地山比较熟,一见面就表现得十分热情,她将自己四箱古书画全部搬出摆放在徐悲鸿的面前,供他选购。翻检了两箱,徐悲鸿并没有看到自己想要的古画,这使马丁夫人颇感意外。就在这时,徐悲鸿的目光突然被其中一件没有任何署款的白描人物长卷所吸引。这是一幅长292厘米、宽30厘米的白描人物手卷,在深褐色的绢面上,描绘了多达87位正在列队行进中的神仙。87个神仙共4种类型:以眉宇轩昂、气度不凡的帝君为中心,8名神将威猛狰狞,首尾护卫;10位神伯道骨仙风、神采飞扬;67名仙女端丽多姿、眉目顾盼。飘逸飞扬的线条勾画出稠密重叠的衣褶、当风飘扬的旌带、繁多纷杂的器物和众多人物变化多端的动作姿态,通过疏密高低的排列和微小的转侧顾盼,相互呼应,使人物动态一致、倾向一致,交错回旋却有条不紊,和谐统一在庄严愉悦、徐缓优美的旋律中,给人一种在空中徐徐前行的动感;画面强调照应,又注意变化,用不同的线条来表现面部表情,尤其是眼睛与其他各部的关系处理得准确巧妙,使众多人物虽然面孔同样庄重、服饰大致相似,但却显示出不同的个性。整幅画作虽然没有施以任何颜色,但其造型却十分优美、体态极为生动,天王神将那种“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的气派,被表现得鲜活丰满、淋漓尽致。画面中冉冉欲动的白云及飘飘欲飞的仙子,更是给人一种“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艺术感染力。
虽然这幅画卷没有任何款识,但徐悲鸿凭借多年鉴定古书画的丰富经验,就知道这是一幅出自唐代名家之手的艺术绝品。其线条特点明显具有唐代画圣吴道子的“吴家样”风范。即使这不是吴道子本人画作,也必是唐代名家临摹吴道子的画本。一眼之后,徐悲鸿急促而高声地说:“下面的不看了,我就要这一件!”随即,徐悲鸿便想用随身所带的1万余元现金购买这件古画。马丁夫人见徐悲鸿如此中意这件白描人物长卷,她明白这件古画绝非一般画作所能比,顿时变得有些犹豫。见此状况,徐悲鸿赶紧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七件画作来买这幅古画。马丁夫人有些吃惊地望着他,建议他再看看尚末看完的。徐悲鸿摇摇头。许地山见状,上前对马丁夫人说:“徐先生的这 7幅作品都是精心创作的佳品,如果夫人有疑问,我们可以到香港艺术品估价委员会进行作品估价。”马丁夫人认可了这个建议,一行人匆匆赶往香港艺术品估价委员会,请专家对徐悲鸿这些画作进行了估价。这时,马丁夫人知道眼前这位名叫徐悲鸿的中国画家其画作在港已经价值不菲,她愉快地接受了这笔交易。交易完成后,马丁夫人好奇地问徐悲鸿:“徐先生,您为什么对这幅画如此看重?“徐悲鸿告诉她:“这幅画虽然没有落款,但线条优美飘逸,意境深邃辽旷,令人遐思万千;丝绢上八十七个带舞的人物虽然全用白描手法,但整幅画卷看起来却满纸生辉,这是一幅出于唐代名作。”对于许地山的这次引荐与大力相助,徐悲鸿非常感谢。
买到这幅古画后,徐悲鸿激动万分,他日夜揣摩,并根据所绘神仙数量将其命名为《八十七神仙卷》,随后还精心刻制了一方“悲鸿生命”的印章钤在其上。由此可见,他对这幅画作是多么的珍视。
香港画展结束后,徐悲鸿携带此画回到南京。一到南京,徐悲鸿便邀请好友张大千谢稚柳潘天寿等人鉴赏这幅犹如神助而得的神仙图卷。当张大千打开《八十七神仙卷》时,他不由地大吃一惊,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待稍稍平静下来后才说道:“此画场面之宏大、人物比例结构之精确、神情之华妙、构图之宏大壮丽、线条之圆润劲健,很可能是唐武宗会昌年间的作品,或者说至少是“吴家样”的摹本,总之是与有“吴带当风”之誉的画圣吴道子有着密切关联”。谢稚柳更是从绘画技法上对《八十七神仙卷》加以分析说,此卷画法极具隋唐壁画的典型特征,比北宋武宗元的《朝元仙杖图》更接近于唐风神韵,因此此卷非出自吴道子之手笔而莫属。潘天寿则评论此画:“全以人物的衣袖飘带、衣纹皱褶、旌旗流苏等等的墨线,交错回旋达成一种和谐的意趣与行走的动,使人感到各种乐器都在发出一种和谐音乐,在空中悠扬一般。” 对于张大千和谢稚柳的这番评价,徐悲鸿表示赞同,他在跋文中写道:《八十七神仙卷》之艺术价值可与希腊班尔堆依神庙雕刻这一世界美术史上第一流的作品相提并论。
1938年12月11日,许地山又以香港中文协会的名义,邀请徐悲鸿来港举办了个人第三次展览,展览地点仍在香港大学冯云山图书馆。开幕式还是由港大副监督施乐诗主持,陈君葆致欢迎词。在港知名文化界人士叶恭绰也出席了开幕式。在这次画展中,许地山对好友的画作看得非常认真,并为一幅他极为喜欢的《柳间双鹊图》题了诗,“万里城头铁鸟飞,柳间何事尚棲迟,朝暾已出人犹寐,相与谁哗不计时。”许地山的题诗为徐悲鸿的这幅作品增添了许多艺术光彩,一时传为佳话。
徐悲鸿在香港举办三次个展都取得了圆满成功,这与许地山的大力协助是分不开的。为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徐悲鸿特地为许地山画了一幅肖像,作为纪念。该画长、宽50公分,呈正方形,画中的许地山被徐悲鸿描画得栩栩如生,极具神韵。拿到此作后,许地山欣喜之极,将其视为自己的挚爱。回到家中,许地山将该画放在了屋中极为庄重的位置,这样他就可以朝夕相对地欣赏该画。由此可见,徐悲鸿艺术作品的魅力,对许地山而言是非凡的。
徐悲鸿与泰戈尔
馆藏的这张照片是徐悲鸿与泰戈尔第一次合影。谈及这次合影还要讲到泰戈尔1937年的一次重要讲话。1937年4月14日,泰戈尔在印度国际大学主持了中国学院的揭牌典礼。在典礼上,泰戈尔作了《中国和印度》的演讲:“对我来说,今天是一个期待已久的伟大日子。我可以代表印度人民,发出消隐在昔年里的古老誓言——巩固中印两国人民文化交流和友谊的誓言。”此后,泰戈尔以国际大学中国学院的名义,开始热情邀请中国学者、艺术家到这里讲学、创作,积极推进两国的文化、教育交流。1939年11月,徐悲鸿收到泰戈尔的邀请,请他到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讲学。当年12月,徐悲鸿经仰光、加尔各答,抵达印度圣地尼克坦。在那里,徐悲鸿与泰戈尔经常交流。12月18日,应泰戈尔邀请,徐悲鸿来到泰戈尔书房交谈。也正是在这一天,两位艺术家留下了这张合影。在这次访学中,经泰戈尔介绍,徐悲鸿还有幸结识了印度“圣雄”甘地。1940年2月17日,印度“圣雄”甘地偕夫人莅临国际大学拜访泰戈尔。泰戈尔为甘地举行了盛大的欢迎集会,并热情地将徐悲鸿引见给甘地。在那次短暂的难得的接触中,徐悲鸿只用了短短几分钟时间,就为甘地画了一幅细微传神的半身像速写,落款为“廿九年二月十七日下午三时半 悲鸿”,甘地看了后高兴地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泰戈尔随后在与甘地的交谈中,建议能够为徐悲鸿举办画展,以表达中印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甘地当即表示赞许。泰戈尔关于举办画展的建议,给了徐悲鸿一次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当时国内抗日战争如火如荼,徐悲鸿迫切希望利用画展筹得善款,以支持祖国的受难民众。对于这次徐悲鸿的画展,泰戈尔给予了很多帮助。当画展筹备工作接近尾声时,泰戈尔前往观看,并为画展写下前言:美的语言是人类共同的语言,而其音调毕竟是多种多样的。中国艺术大师徐悲鸿在有韵律的线条和色彩中,为我们提供一个在记忆中已消失的远古景象,而无损于他自己经验里所具有的地方色彩和独特风格。
泰戈尔
由于泰戈尔的鼎力支持,徐悲鸿在尼克坦的画展获得成功。不久,徐悲鸿又将画展移到加尔各答举行。两次画展筹得的款项,全部捐给了正在战乱中的祖国。在近一年的访学期间,徐悲鸿与泰戈尔朝夕相处,因仰慕泰戈尔的高贵精神,徐悲鸿先后为泰戈尔画了十几幅素描速写。1940年11月,徐悲鸿怀着感激的心情与泰戈尔辞别。此时泰戈尔大病初愈,正躺在卧椅上。听说徐悲鸿将启程回国,他郑重地嘱托:在你走之前,必须为我挑选画作。泰戈尔十分信任徐悲鸿的眼光,所以请徐悲鸿为他的画集选稿。徐悲鸿与国际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一起,花了两天时间,从2000余幅画作中最后选出70幅精品交付国际大学出版。
1941年8月7日,一代文豪泰戈尔在加尔各答病逝。正在新加坡举办画展的徐悲鸿听到消息后,万分悲痛。因为他不仅失去了一位挚友,更失去了一位在艺术上的知己。作为20世纪亚洲杰出的两位文化大师,虽然他们属于不同的国度,相识也并不算长,但由于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和对国家与人民的深切热爱,他们成为了莫逆之交。不久,徐悲鸿满怀深情地写下悼念泰戈尔的两篇文章《诔泰戈尔先生》《泰戈尔翁之绘画》。在《泰戈尔翁之绘画》中,徐悲鸿不仅介绍了泰戈尔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成就,同时他还对泰戈尔作画的画稿进行了全面分析。在悼文的最后,徐悲鸿以诗赋赞美自己这位远行的朋友:
送琼浆与劳工,假寝床于巨蚌,夺梅妃之幽香,食灵芝之鲜,吻河马之口,绝壑缀群玉之采,茂林开一线之天,利水泑之积,幻为群鸿戏海……表达了自己对泰戈尔最深切诚挚的追念之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