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的变革,都在不动声色中发生;许多的成功,都是从一件小事开始。
金龙客车30年的成长之路,印证了这句经典。
1988年,在改革开放第十年,中国经济正在“万物复苏”的时刻,金龙客车从厦门的一家水泥制管厂诞生了。
30年的披荆斩棘。你能想象,作为一家毫无客车制造基础的企业,金龙客车竟然能够一举进入并填补了高端市场空白。你能想象,中国客车市场30年“风风雨雨”,金龙客车竟然能够持续领军并走向了全球。你能想象,在客车制造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金龙客车竟然能够坚持创新,做出了不少让行业“惊奇”的举动。
在中国客车的成长篇章中,随处都有金龙客车留下的“精彩”。2018年,金龙客车迈入了第三十个年头。此时的金龙客车正在从青年走向壮年,勃发而生。
“国车”代表,不负盛名
要知道,在客车市场,想要起家,且稳固行业地位,一定要拥有与行业同步或者领先行业的先进技术。但是,金龙客车却是个例外,它是从“两手空空”做到了如今的“头把交椅”。
1988年,金龙客车从毫无汽车工业基础的厦门起家,起家时没有专业技术、没有专业工厂,甚至连资金都只有2000万元。然而,即使是这样,金龙客车仍旧通过股权换资金和技术,从德国MAN的CKD组装开始,在市政府划拨的水泥制管厂里开始生产了。
一间试制车间、一间烤漆房、200名员工、2000万资产,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的条件下,金龙客车在成立第二年便下线了第一辆豪华客车。
令人没有想到的还在后面。
金龙客车成立之时,洋品牌客车在国内市场仍旧占据优势地位。不过,作为一个没有制造基础的企业,金龙客车并没有畏惧,在成立不到两年之后,便开始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
1994年,中国第一辆自主设计的豪华大巴XMQ6110下线,这辆车就来自金龙客车。XMQ6110在当时的成渝高速、沪宁高速上对沃尔沃等洋品牌形成了正面竞争。此后,金龙客车在XMQ6110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出多款同类车型。XMQ6110可以说是为金龙客车奠定了客车市场的地位。
1997年,金龙客车再次创造了客车市场的又一个“第一”,推出了国内首款低地板豪华城市公交车。这款车很快就进入了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
虽然,起家时“两手空空”,但金龙客车却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发不可收拾,进入了“野蛮式”生长状态;从8米到10米再到12米,从豪华旅游车到低地板公交车再到机场摆渡车,在客车市场上不断推陈出新。
就这样,金龙客车头顶上多了一个头衔,那就是“国车”代表。
创新驱动,引领前行
当然,从模仿、追随,到后来成为领跑者,在金龙客车的造车经验中,对生产模式的创新居功至伟。
彼时,相对于其他合资企业和宇通、中通等本土企业而言,金龙客车采取了“模仿创新+国际配套”的差异化生产方式;依靠康明斯发动机、采埃孚变速器等国外优秀的零部件,结合自己的特点,再应用铝板车身等创新性技术工艺进行生产。
也正是因为创新,金龙客车迄今为止创造了令人叹服的一项项国内客车的第一;第一家拥有全铝全承载式客车技术,第一家采用ABS制动系统、ASR防侧滑装置,第一家CAN总线集成,第一家使用欧四发动机……
“白手起家”的金龙客车倔强地依靠创新,引领着中国客车的技术革命,成为了中国客车对垒国外品牌的“战将”。
2006年,金龙客车自建的客车生产基地投产并下线第一辆客车,结束了18年来“上无片瓦,下无寸土”、没有生产基地的历史。也是在这里,中国客车的一个新记录又诞生了——第十万辆金龙客车成功下线。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金龙客车从未停止过对创新驱动的投入。目前,金龙客车每年的研发经费能够占据营业收入的3%以上。截止2017年底,金龙客车共拥有有效授权专利566项,其中发明专利55项,软件著作权59项,共参与制定、修订行业标准87项。
技术创新的引领,也为金龙客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车型。
无论是被称为“中国客车设计革新里程碑”的龙威一代、龙威二代,还是至创造了销量神话的城市之光,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金龙客车众多明星产品身上的国车气质越发明显。
敢想敢干,敢为人先
1993年,在金龙汽车集团前身厦汽成为国内客车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之后。宇通客车、中通客车、安凯客车在内的很多客车企业均走上了上市之路。
彼时的客车市场百花齐放,对于金龙客车而言,即是机遇又是挑战。
要如何走好客车市场这条路?
从声名鹊起到成为金字招牌,金龙客车将产品推向市场,并能够与国外品牌抗衡,有着自己的“独门绝学”。
从进入自主研发的道路后,金龙客车就从没忘记过,必须要持续改进,并永远不要放弃对产品品质和客户价值的追求。“敢想敢干”,金龙客车开拓了突破市场的新路子。
首先,每半年“变”出一款爆款产品。“快”到让很多客车企业措手不及。最重要的是,快速决策却能精准地命中市场需求。比如,新中巴XMQ6798产品的开发决策只用了一天,这款车第二年的销量同比开发当年增长了313%。
金龙客车的“敏捷制造”由此开始。客户需要什么,金龙客车就提供什么,致力于满足不同客户的配置需求。自2000年开始,金龙客车的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便稳居全国汽车行业前三。
其次,在营销业务上,“敢想敢干”又让金龙客车“快人一步”。
1995年,当业内不少企业还在坐着等用户上门的时候,金龙的营销人早已走了出去,在业内首创了将“坐商”变成了“行商”的模式:划地域销售、销售和服务部门独立运作;以直销为主,辅以经销。
1997年,客车巡展的营销方式在金龙客车诞生。
1999年,客车行业第一份DM(直投)读物——金龙月报发出。
2000年,金龙客车第四年巡展拉开大幕,金龙也在当年取代了亚星成为了行业的NO.1。
直销、直投,这些现在看起来很简单的方式,在当时却是开创了客车行业的先河,也成为了金龙客车发展30年历程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
金龙出海,舞向全球
2006年,金龙客车自建的客车生产基地投产并下线第一辆客车,结束了利用别人生产线、配套全球资源的虚拟经营模式。同年,迈入国内客车品牌10万辆“俱乐部”。
如果说金龙客车成立,并以XM6700豪华客车“打榜”客车市场,是在向国外品牌下“战书”。那么,自2005年以来,金龙客车多次参展伯明翰、比利时、汉诺威等国际车展,并取得了首张欧盟市场通行证,便是带领“国车”与国际品牌正面对垒。
“金龙客车,通行全球”,从2000年,第一次批量豪华客车出口伊拉克开始,金龙客车在出口上开启了自己的精彩篇章。
如今,中国客车遍及全球,但在2005年以前,最早带领中国高档客车在世界崭露头角,率先登陆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客车品牌,就是“金龙客车”。
2005年,金龙客车首次通过VCA认证,成为第一家把中国客车卖到欧洲的客车企业。其后陆续又获得美国、海湾七国(GCC)、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认证。每一次国际法规的升级,金龙客车都能快速做出反应,从而带动中国客车出口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
2009年,金龙客车将首辆混合动力公交车卖到了新加坡,实现了国内自主品牌混合动力客车出口海外的零突破。
此后,以金龙客车为首的“三条龙”源源不断走入了世界各地。金龙客车,已累计出口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客车8万余辆。自2014年开始,金龙客车连续4年出口量行业第一,成为中国制造的“金字招牌”。
走出去的金龙客车不但将高品质客车带到了海外,也将中国客车品牌推向了国际客车市场这个“舞台”。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三年以来,金龙客车涉及“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量2万辆,覆盖缅甸、泰国、菲律宾、伊拉克、埃及、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俄罗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约旦、白俄罗斯等70个国家。截至目前,金龙客车已成为中国客车行业在“一带一路”市场布局最完善的客车企业。
一马当先,搏击未来
从最初的“时时领先 处处关怀”,到2007年至2012年的“细微之处,专业之道”,再到2012年至2015年的“科技金龙 无限可能”,直至今天的“创新前行 因你而动”,金龙客车在“品牌战”上下足了功夫。
进入“科技金龙”时代以后,金龙客车开始聚焦新能源、智能制造、节能与安全等技术,并再一次成为了行业的先行者。
金龙客车自2001年开发了首款基于铅酸电池的混合动力客车开始,至今已经有近20年的新能源客车研发历程。
2014年,⾦龙⾃自主研发的ISG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问世。
2015年,“易驱”新能源管理系统面世。
在新能源领域,金龙客车的公交平台“城市之光”系列车型一直都是时代的经典。
不过,在新能源这个“战场”上,没有谁一开始就是轻车熟路。金龙客车也不例外,遭遇过“阵痛”。进入2017年,金龙客车再次站稳了行业前列的位置。
在智能化领域,作为一家老牌客车制造企业,金龙客车“敢想敢干”的特质在这一领域尤其凸显得淋漓尽致。
2018年,智能驾驶“风靡”商用车领域。在“创新前行 因你而动”的品牌理念影响下,金龙客车再一次为客车行业赋能,最早实现了无人驾驶客车的量产。
2018年7月,金龙智能驾驶客车——阿波龙实现量产,第100辆阿波龙正式下线。这款L4级别的无人驾驶微循环电动巴士,不但实现了示范运营,还实现了我国自动驾驶电动车的首次“出海”,接到了来自日本的订单。
有人说,到2030年,自动驾驶的市场会产生万亿元级的规模,毫无疑问,金龙客车的一马当先,为未来铺好了道路。
结束语:
30年,金龙客车遭遇过最艰难的考验,等待时机到来的耐心和面对一切际遇的勇气。所幸,它赢得了胜利。
迈过三十而立的台阶,金龙客车会书写新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