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央视主持人王小骞女儿幼儿园挨欺负被同学咬,妈妈做法获网友狂赞

你家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

家长也很纠结,有的说必须要打回去,不然会一辈子被欺负……

也有的说不能打,以暴制暴自己早晚也会变成熊孩子。

那么,家长到底该怎么办呢?

央视主持人王小骞的女儿就在幼儿园被同学“欺负”过。

她到幼儿园接女儿早早,老师说她被小朋友咬了。脸上的牙印分外明显,粉嫩的小脸蛋上,暗沉的紫色,整整一下午都没褪去。老师看到了牙印,追问之下,早早才说出是睡午觉的时候睡在她旁边的那个小男孩咬的。

因为小朋友都在午睡,她担心哭叫的话会吵到别人,所以一直忍着。问她为什么不告诉老师?她指着咬她的小男孩说:“他是在跟我玩儿呢,玩着玩着就不知道该怎么玩了,所以就咬了。咱们别说这件事了,走吧……”

后来又嘻嘻笑着说:“妈妈,我不告状。”

王小骞写道:

“好孩子,心地纯良,为人着想。但是,亲爱的宝贝,除了替’肇事者’解释和不打扰其他睡觉的小朋友,你也该知道让自己免受伤害是底线,无论对方出于善意还是恶意。

下一次,再遇到类似情况,爸爸妈妈希望你可以第一时间推开他,可以大声制止他,也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这不是告密。”

作为妈妈,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将对女儿的心疼转化为愤怒,而是耐心地了解整个事件的始末,意外发现女儿在处理事情中表现出的善良和包容,这都使她倍感欣慰。

同时也将妈妈对女儿的担忧表达了出来,耐心告诉女儿在以后遇到此类事件时应该怎么做,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她成功地将一次小小的“教训”在沟通中变成下一次可操作的经验。

妈妈王小骞的担心,也正是我们大多数家长的担心。

很多时候,孩子内心的善良,往往被人当作“好欺负”。

我们一直教育孩子,要礼貌,要排队,要懂得分享,孩子也真的很乖,不打架,不骂人,但是,别的孩子会来抢他的东西、甚至还会打他,孩子不知道怎么反击,这时候要怎么办?

这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孩子进入幼儿园与小学以后,孩子的活动范围不在局限在家长的视线之内,很多欺负都是发生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孩子在受到欺负时,不敢反抗不知道怎么反抗,这其中有性格原因,也有教育不足的原因。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明明是自家宝贝等了很久的的玩具,孩子刚玩,出现其他小朋友,跑来说:“我想玩这个,可以先让我玩嘛”。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碍于面子,选择哄自己宝贝去玩其他的玩具,将这个玩具让给其他小朋友。

但是其实这种“你要忍”“你要让”的行为,也是一种对孩子的伤害,我们总是在教育孩子要学会照顾别让的感受,却忘了如何教孩子维护自己的权利!

孩子的软弱、软小、挨欺负,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保护自己权益的基础上,帮助、照顾别人。培养孩子的权利意识,不是让孩子变得自私,而且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尊重他人。

在新加坡,孩子入园或者小学入学的时候,会找专业的老师,专门教育孩子关于侵犯,反击侵犯与自我保护。

但教孩子的自我保护,不只是技能,也不只是学会分辨什么是侵犯,而是自我保护的意识,这关乎于孩子一生对自我保护意识的塑造。

当面对孩子受到伤害,除了表达愤怒、自责我们还能怎么做?

我们要教会孩子保护自己,拥有维护自己权利的意识,要让孩子敢于说不!

从小培养孩子的权利意识,对于孩子来说这将是受益终身的概念。

教育孩子除了行为引导,还有就是通过故事直观的让孩子感受什么是权利?他在什么情况下拥有什么权利?要怎么维护自己的权利?

现在国内关于培养儿童权利意识的书籍还比较少,很幸运发现了这一套非常适合培养孩子权利意识的绘本——《儿童权利意识培养故事系列》。

这套书包含了儿童所拥有的10个基本权利意识,通过十个不同的故事清晰地向孩子们传达了儿童应该享有的10条世界性的基本法律权利(例如:接受教育的权利、被平等对待的权利等),不同于以往枯燥的政策法条,它告别了教科书式的说教,幻化成简单有趣的十个故事。

《我叫阿瑟图》

这个故事讲述了在西班牙的一所学校,新学期来了两个非洲的孩子,一个是来自冈比亚的女孩儿阿瑟图,一个是来自摩洛哥的男孩儿伊斯梅尔。孩子们肤色不同,打扮不同,甚至语言也还不能互通,但是并不妨碍他们互相欣赏成为朋友。

班级里来了两个不一样同学,她们的到来会给小朋友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她们和我们不一样,但是她们又拥有我们一样的权利,即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血统、宗教、政治或其他观念、国籍、社会阶层、经济状况、合法性等。


《山丘上的双胞胎》


双胞胎那奇欧与布拉斯和他们的爷爷生活在山丘上,他们没有去上过学,整天漫天遍野的野跑,直到他们后来进了学校。几十年后,这两个曾经的野孩子,因为接受了教育,能够以他们的方式回馈了整个山丘。

“学校的时光教会了他们与人共处,也拓宽了他们自己的知识。这些知识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内心身处。通过学习,他们已经能够获得自我满足。”

《魔法匣子》



有一群顽劣的孩子,当一位神奇的女士将孩子们的坏毛病都装进魔法匣子之后,孩子们变乖了,但是他们同时也失去了笑容。这时候,父母们应该如何选择呢?

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魔法盒子,魔法盒子装着孩子们的情绪,调皮的、乖巧的、顽劣的、懂事的,看魔法盒子是怎么让孩子的性格产生变化的?谁又是决定这些变化的人呢?

《旅行的燕子》



完成了自己漫长旅行的燕子,向玛利亚讲了很多它看的世界各地孩子不幸的遭遇,造成这些不幸的根源又是什么呢?玛利亚又做出了什么决定呢?

燕子看到了战场上的娃娃兵,没有更多的描写却让人揪心的想到《湄公河行动》里娃娃兵,吸食毒品、使用枪械、制造袭击……让人震惊,更让人叹息

《不橙不紫》


何塞最大的愿望就是交到一个朋友,但是橙村和紫村之间水火不容,他既不是橙村的也不是紫村的,所以大家都不喜欢他,直到有一天他拥有了一件隐形衣,拥有隐形衣的何塞会交到朋友吗?

《莎拉,你也是!》



每个人都一样,萨拉,你也是!

一直打零工没有上学的孩子萨拉在获得教育的权利之后,高兴得头发都飞了起来~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撰写得都非常巧妙,与儿童权利公约自然结合之外,在编辑上也紧紧围绕“儿童权利公约”展开。

每一册的开篇都是《儿童权利公约》的条目内容。每一册的结尾,都会贴出这一册围绕公约的哪一条展开。

这套书中还存在很多有趣的知识,比如关于鸟的介绍、关于国家的介绍,还有农场里的动物等,很多有去的地方需要孩子自己去发现。



这套儿童权利意识绘本,推荐3岁以上孩子共读,6岁-12岁自我阅读,

以后,我们的孩子都是要走向国际,他们需要更宽广的眼界,更博大的胸怀,更深远的识见,以及更能悦纳的心。

而这套书,能让孩子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更好的被周人所悦纳,成为一位笃定、宽厚、广博并且自在从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