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汉办测算,目前除中国外,全球学习使用汉语的人数已超过1亿。中国热和汉语热已遍及全世界。学汉语的最好途径之一就是来中国旅游,到实地感受汉语和中华文化的魅力。
全世界掀起汉语热
美国总统特朗普2017年访华期间,其外孙女阿拉贝拉唱中文儿歌、背《三字经》和古诗的视频走红,阿拉贝拉被称为“中美友谊小使者”;华尔街大亨罗杰斯的女儿字正腔圆背诵古诗的视频惊艳网友。脸书的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女儿也在学说汉语。美国名人子女学汉语是世界竞学汉语热的一个缩影。
据外媒报道,2017年9月,英国伦敦开办起了第一所中英双语小学——肯辛顿韦德中英双语小学。这所学校半天教孩子们汉语,半天教孩子们英文,中文教室里充满了东方元素:中文书、卷轴和艺术品。来自美国、俄罗斯、新加坡的学生纷纷被家长送来就读。学校创始人称,中国正在扮演日渐重要的全球角色。爱丁堡大学语言教授安东尼拉·索瑞斯说:“学习汉语被认为是一笔相当不错的投资。”
美国国际教育委员会2017年发布的全美中、小学校外语教学普查报告显示,报名在校学习汉语的中小学生人数近年出现“爆炸性增长”,汉语已成为美国中小学生的第四大外语课程。美国国际教育委员会主席丹·戴维森对媒体表示,“汉语热”的背景是中国力量的崛起,是美国看到了中国文化和经济的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游客走遍世界且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也积极促进了各国学习汉语的热情。为了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多国纷纷培训懂中文的旅游从业者,推出各种的中文服务。俄罗斯卫星新闻网近日报道称,俄罗斯莫斯科国立管理大学日前发布消息,目前在中国游客赴俄旅游热的大背景下,中文翻译导游短缺,俄罗斯旅游署已为此专门培训了数名中文翻译兼导游。
外国学生喜到中国游学
中国热和汉语热已遍及全世界,但是很多外国人并不了解中国。学汉语的最好途径之一就是来中国旅游,到实地感受中国和学习汉语。
2017年,国家汉办旗下的汉考国际和携程旅游网组织了游中国的活动。活动负责人介绍,活动招募全世界的孔子学院学中文的学生,邀请他们游览北京长城和故宫、西安兵马俑、山西平遥、云冈石窟等专题线路,让他们不仅领略中国的大好河山,还能深度体验中华传统文化与人文风情,为全球汉语学习者定制汉语汉学中国游。希望通过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汉语、游中国。
和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假期到欧美去游学一样,“到中国过假期”已逐渐成为正在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的新选择。上海暑期学校吸引了来自世界上百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外国学生,在语言课堂教学的同时让外国学生体验太极拳、剪纸、民乐、厨艺、绘画、书法等传统的中华文化。乌兹别克斯坦学生的娜扎波娃在 “一带一路”项目班上学习中国剪纸艺术,她说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很开心,中国的文化太有魅力了。
一批批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洋学生远道而来,相聚在孔子的家乡山东曲阜。大成殿前穿着古代宽袍大袖学士服的洋学生,成为曲阜入境修学旅游的经典画面。2017年,来自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的留学生,假期来到孔子的诞生地曲阜体验中国儒家文化。在手读论语的体验中,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留学生,用毛笔在纸上写圣贤名句。而作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一的射礼,则成了最受留学生欢迎的项目。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弓箭、行射礼、一箭中靶,颇有中国古代君子风度。
学汉语和游中国相得益彰
外国学生到中国旅游可以现场感受汉语和中华文化的魅力,激发出外国学生的汉语热情。旅游是课堂学习汉语的延伸和拓展。旅游中学习汉语,在每天24小时“浸入”式汉语环境学习、交流与体验中国的真实生活,能够掌握纯正、鲜活、实用的汉语,使汉语学习更直观、更透彻。世界各地学汉语的学生又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他们可以持久地影响周围的人喜欢上汉语和中国文化。学汉语和到中国旅游相互辉映、相得益彰的。
众多外国学生通过来华旅游,重新设计了自己的人生发展轨迹,把自己和中国联系在一起。旅游不仅让他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也完成了一次自我发现。
来自美国的小伙子何慕天曾旅居云南七年。第一次背包客游玩中国的经历改变了他以后的生活。之后他再来中国是为研究汉语,了解中国。他说,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掌握中文,中国地域广阔,可以游历很多地方,会很有趣。他背上行囊几乎走遍了云南的县城、乡镇、村落。如今何慕天已回美国,仍持续关注着中国。何慕天说,随着更多的中国人去美国学习、做生意、旅游以及投资,何慕天相信掌握中文会带给他更多机遇。
来自世界各地的60余位外籍博士生2017年底踏上了“中华文化游学”之旅,体验“江南丝茶瓷文化”“南孔儒学”“多元宗教文化”。德国籍留学生罗凯世是牛津大学的博士生,他说通过阅读书籍,对京杭大运河的形成、发展有一定的了解。更期待去杭州了解更多京杭大运河的知识。国家汉办相关负责人说,孔子新汉学计划博士生项目已经实施5年多,先后培养了400多名来自60多个国家的博士生。这是第一次组织外籍博士生走出孔子学院到中国体验游学。三条为期三天的游学线路,学术性、专业性都非常强,为外籍博士生深入了解、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机会。(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