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让生活更美好!6月9日至14日,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省主场系列活动与您相约广东省汕头市!“多彩非遗,美好生活”系列活动火热来袭,届时将有42个非遗项目进行现场展示,20个非遗项目进行展演。参展的非遗项目到底都有哪些呢?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30个展示项目和15个展演项目,今天我们看看剩下的参展项目吧!
阳江漆器髹饰技艺
分布于粤西南阳江市城区的阳江漆艺,始于明末清初,清中叶在国内已颇有名气,上世纪30年代最为兴盛,制品远销东南亚以至欧、美国家。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能工巧匠在战乱中流离失所,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漆艺行业已奄奄一息,至50年代中原阳江县先后成立了漆器生产合作社及漆器工艺厂,阳江漆艺才又获得了蓬勃生机,生产的漆器达500多个花色品种,出口国外甚为畅销。
阳江漆艺种类繁多,有皮胎漆、木胎漆、麻胎漆、金属胎漆、纸胎漆和瓷胎漆等。阳江漆艺主要使用天然生漆,后因生漆不能满足需求,又研制了被称为“阳江漆”的代用涂料——腰果漆。漆器制作的工艺流程极为复杂,主要技法有镶嵌彩面、螺钿、贝壳、描金堆漆、拍花、印花等,面漆髹饰传统上多为黑色和朱色,采用腰果漆后,髹饰工艺有了新的变化,增加了推磨、罩金、罩银、罩铜、罩锡等多种装饰技艺,使漆器显得更为多姿多彩。
阳江漆艺极为重视髹饰,传统阳江漆器多为实用型制品,如皮箱、茶叶盅、首饰盒、印章盒、眼镜盒等,具有质轻、坚固、防潮、耐热、耐碱、经久不变形、不褪色等特点,经过精心彩绘、镶嵌、罩金、推磨,都显得五彩缤纷、雍容华贵、光彩夺目,具有欣赏、收藏价值。其中以皮胎漆品最具传统特色,代表作之一的皮雕“万寿金花漆盒”,制作精巧玲珑,造型古朴典雅,浮雕花鸟优美,曾获1936年南洋国际货物赛会金奖。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阳江漆艺又发展了传统描花漆工艺,产生了新品种——木板漆画。漆画需使用专门配置的漆料、颜料和贴箔材料,制作集彩绘、镶嵌、髹罩、雕填、研磨等多种技艺于一身,作品具有浓郁的岭南风情特色。代表作《苍鹰》被选为国礼赠送外国高级贵宾,《爪叶梅》由中国美术馆收藏,漆壁画《葵乡》则陈列于人民大会堂。
漆器髹饰技艺(阳江漆器髹饰技艺)已于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吴川泥塑
吴川泥塑分布于吴川市梅菉城区及市辖多个乡镇。相传在唐末宋初,由迁移至此的佛山廖岭居民把石湾陶艺传入后衍变而来。当地又流传明朝初年,乡民不满皇帝派官吏四出选美,便于闹元宵时捏制泥塑,把皇帝、皇后形象塑成鬼一般丑陋,并称为送“泥鬼”。吴川泥塑俗称泥鬼,塑制、展示、观赏泥塑成为当地闹元宵一项盛大而独特的节日活动,据说皆源自这一民间故事。
吴川泥塑以当地盛产的陶泥和稻草为材料,经搭制支架、上泥、塑形、细部精刻、整体修整、敷粉着色而成。着色以平涂为主,开面画眉多采用年画手法,色彩缤纷,光艳夺目。
吴川泥塑以人物造型为主,躯体硕大,一般比例等人或稍大,甚至有高达数米者,且制作快速,往往三几天内一塑而就,还能在特定环境中即兴塑制,如在水上制作“哪吒闹海”、“八仙过海”,在大榕树上制作“齐天大圣”,让群猴在树上坐蹲攀吊,生动有趣。吴川泥塑尤其擅长塑制成套的群像组合,如为雷州彩塑的“中国历代女名人系列”30尊,为广州彩塑的“中华历史人物系列”100尊,造型传神,气势宏大;为湛江塑制的《一寸山河一寸金》、为杭州塑制的《乾隆皇游大清谷》、为云南西双版纳塑制的《葫芦妈妈》等,宛如舞台上一个个戏剧场面,姿态逼真,形象生动。其代表作之一《取经归来》,曾于2003年中国首届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获得金奖,并被北京师范大学辅仁美术学院作为教学范本珍藏。
吴川泥塑与吴川飘色、吴川花桥被誉为民间艺术的“三绝”,在当地有广泛的群众性,仅梅菉城区就有300多泥塑艺人,每年元宵节塑制100多套泥像,布满大街小巷,四乡而来的观者如潮,热闹非凡。近几年塑制工艺又有新的突破,出现了能骑马对打、上下飞舞的高难度动态造型,有的还衬以灯光布景,配以音乐烘托,更具绘声绘色、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吴川泥塑已于2007年入选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核雕(缅茄雕刻)
缅茄雕刻是微雕艺术,融汇了美术、雕刻、文学、民间工艺制作等元素,是一种精美的、珍稀的艺术品,是高州缅茄雕刻艺人几百年来探索积累的一种独特而精湛的工艺。
高州民间艺人利用高州城西岸村一棵490多年树龄、被誉为“中土无双”的缅茄树的种子进行雕刻,制成印章或精美的工艺品,其雕刻的山水楼阁,图案精美,工艺精湛;飞禽走兽,细致入微、形象逼真;故事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400多年来,缅茄雕刻工艺品历受广大群众喜爱,或挂于身上辟邪、装饰,或欣赏、收藏,或赠予亲友、贵宾。缅茄雕刻艺术内容来源民间,取材于生活;其微雕刀法出自对美好的创造,来源于对艺术的追求。经过历代传承、改革和发展,缅茄微型雕刻工艺已形成独有的风格,在岭南民间手工艺中独树一帜。
新中国成立后,缅茄雕刻发展得较快,其工艺精品数十次参加省级、国家级以及国际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和展览并获奖,赠送国家元首和外国友人达十多次。近年,缅茄雕刻作品 “五羊”、“寿星”、“双龙戏珠”等13件工艺品被广东省博物馆收藏。
2012年,核雕(缅茄雕刻)入选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砚制作技艺
端砚的发源地在广东省肇庆市黄岗镇白石村、宾日村一带。白石、宾日两村相邻,八成村民无田可耕,世代靠采石制砚谋生,如今这一带依然是端砚制作的核心区域。端砚的原料端溪石产于肇庆市东郊羚羊峡斧柯山和北岭山一带。
据记载,端砚创兴于唐初,唐代中期已风行全国,因下墨如风、发墨如油、不耗水、不结冰、不朽、护毫等优点而闻名于世,被称为众砚之首。在一千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端砚艺人不断总结经验,因地制宜,形成了一整套科学、严谨的制作工艺。端砚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主要有采石、选料、制璞、设计、雕刻、配盒、打磨、上蜡等工序。端溪石大多不抗震,所以一直以来端砚生产的各个环节均为手工制作。
端砚制作中的采石很关键,古代砚坑洞高约80厘米,采石工人只能蹲着、坐着或斜躺着采石,所用开采工具往往因石材所处环境而制,雕刻工具则因砚石的硬度、雕刻的技巧等需要而制。20世纪70年代前,这些工具多由采石工或砚匠自制。采石工具主要包括粗细不等的尖口铁凿、铁笔、铁锤、炮凿及灯等,雕刻工具主要包括锤、凿、凿卡、木钻、锯、滑石及工夫台等。
与众多传统手工艺一样,端砚制作也有自己的行业崇拜和行会组织。端砚艺人崇拜伍丁,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都要举行盛大的祭拜活动。端砚行是端砚的行会组织,艺人入行方有资格制作端砚。
端砚制作技艺已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肇庆裹蒸制作技艺
裹蒸是肇庆地区著名的传统特产,系历史久远的春节食物,当地无人称其为粽。
早在汉代,西江两岸城乡居民已有春节包裹蒸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道光《肇庆府志》载:“端州本邑民俗,乡民每于年岁晚,粜新糯,磨新绿豆,猪肉为馅,以冬叶裹之,于宅前垒砖为灶,置宽肚瓦缸于上,用年来积聚之松根树头为薪,火不得间,通宵达旦以为炊。天明,呼儿以尝新。新正携之拜年相馈赠之物。此俗为外邑罕见。”每到春节前夕,肇庆家家户户舂糯米、磨绿豆、洗冬叶、包裹蒸,大街小巷都砌起炉灶,火光烛天,极为壮观。清代诗人王仕祯有诗赞肇庆城乡除夕熬煮裹蒸的盛况:“除夕浓烟笼紫陌,家家尘甑裹蒸香”。
肇庆裹蒸的传统工艺包括浸洗冬叶、淘洗糯米、去绿豆衣、腌制肉馅、包扎裹蒸、烧煮裹蒸等步骤。发展至今,除民间制作外,裹蒸已进入到专业化生产阶段。目前市面上的裹蒸品牌有“肥仔伟”、“裹香王”、“皇中皇”“巧心裹蒸”等。现在的裹蒸,除了沿用传统的糯米、绿豆、猪肉等材料外,还发展出黑糯米等新品种。
肇庆裹蒸的制作、食用主要在春节期间,它以糯米、脱衣绿豆、半肥猪肉为原料,用冬叶包裹为枕尖状后大火煲煮而成。冬叶是肇庆地区特有的一种植物,据《广东新语》记载:“有冬叶者,状如芭蕉叶,湿时以包角黍……盖南方性热,极易腐败,唯冬叶可持久。”腌制肉馅的五香调味料是用适量的精盐、曲酒、花生油、白芝麻和五香粉等调配而成的,直接影响到裹蒸的味道。裹蒸有多种吃法,既可以煮好后直接食用,也可以加入切碎的芫茜、葱、炒香的芝麻粉以及适量花生油和酱油,还可以蘸上蛋浆后用猪油煎至金黄再食。
2009年,肇庆裹蒸制作技艺入选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瑶族银饰制作技艺
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是我国唯一一个排瑶聚居地,同时也有过山瑶在此居住。在瑶族传统节日、婚礼、葬礼等场合,瑶族人都会穿上绚丽多彩、光艳照人的刺绣盛装,佩戴琳琅满目的瑶族银饰。连南瑶族银饰制作技艺的历史悠久,清代李来章的《八排风土记》中即有记载:“各排男女来会,以歌答之,至夜宿于亲戚之家,间有以银牌红布作贺者。”瑶族银饰制作技艺包括了排瑶和过山瑶的银饰制作,其主要分布在三排镇、大麦山镇、涡水镇、大坪镇、香坪镇、三江镇等八排瑶地区和寨岗镇的三联、板洞、白水坑,大麦山镇的黄连、塘氹等过山瑶地区。
瑶族人把收藏的瑶族银饰传给后代作为驱鬼避邪保平安的一种信仰和财富。瑶族的银饰与其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生产劳动息息相关。如排瑶的耳环为大圆并镶有穗花,过山瑶妇女的盛装胸饰挂6-16块刻有八角花、盘王印花纹的方形银牌,男子衣扣16对,圆形银扣或铜扣。排瑶男女喜戴大匝颈银项圈、银大耳环,排瑶的女盛装头冠有银鼓、银牌、银簪、银链、银铃等,有祖先、民族英雄“法真”和盘王印图案等;过山瑶的颈饰为长条银链,银饰上有宗教信仰的图案,如八角花、盘王印等。
瑶族银饰制作制作流程有化银、锻打、下料、粗加工、做铅托、精加工、焊接、酸洗等8部分。瑶族银饰有头簪、头钗、耳环、胸牌、项圈、排瑶新娘头饰(银鼓、银链、银锥、银牌、银魔寇)、瑶族男子披在肩上的装饰品(银鼓、银牌、银铃)、银锣、手镯、戒指、银树、过山瑶银扣、过山瑶金蓬铃等种类。瑶族银饰的图案多以几何形为主,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月牙形以及人物、花鸟虫鱼等不一、大小不同的规格。
瑶族民间银饰制作技艺是传统的手工技艺,饱含了银匠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力,孕藏了丰富的民间文化和民间习俗,传承着瑶族文化、文明和传统礼仪,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及特定的地域性。瑶族银饰具有精选材质、质地纯正、做工精细、图案优美、色泽明亮等特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瑶族银饰制作技艺已于2013年被选入广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草竹编织技艺(沙河鸟笼工艺)
沙河鸟笼是广笼的代表,因制作技艺精湛、用料讲究而备受青睐,其工艺源于清末宣统年间的清远市清城区龙颈、沙河一带,属小型竹艺加工。
沙河鸟笼工艺十分复杂,共有140道工序,分选竹制料、做配件、雕花、穿笼四个步骤,除钻孔、打磨等个别工序需借助机械外,其他工序均为纯手工完成。其选材讲究,色泽金黄通透、不易变型的竹料是做鸟笼的上乘材料。脚圈、线圈、青圈、身圈、顶圈等配件的制作要求极为严格,达到接驳处几乎看不出痕迹的效果。
沙河鸟笼分相思笼和画眉笼两大类,按雕花与否又可分为雕花的花笼和不雕花的光笼两种。雕花的样式有几十种,其中万字包金钱、竹叶、竹节、梅花、大梅花、榄核、脚圈万字、竹斗边顶等图案富有民间特色。现在沙河鸟笼制作在珠三角形成区域产业和市场,款式多达200多种。
粤绣(潮绣)
粤绣在广东有着悠久的历史,潮绣在唐代就已出现于广东潮州地区,流传至明代已形成风格。它以龙凤、花卉、飞禽走兽、水族人物为题材,成品多充作日常用品、祭祀用品、欣赏用品、戏服装饰品等。其绣法可分为绣、垫、贴、拼、缀5种,针法有六角三叠踏针锦、垫棉过金针、双丁鳞、垫绣菊花畔鳞等两百多种。许多作品都综合运用了不同的绣法和针法,并有所创新,如潮绣代表作《九龙屏风》就运用了五大绣法,其中潮绣独有的钉金垫浮绣法使龙的形象栩栩如生。
粤绣工艺自成一家,它针法多变,针步均匀,能巧妙运用针法丝理表现物像的肌理。粤绣题材广泛,色彩丰富,注重光和影的和谐运用,同时还能做到“工”为“艺”用,对绣品的艺术效果十分重视。
粤绣中凝聚着历代艺人的天才与智慧,从艺术风格到创作思维都充满了岭南特色,其成长历程与岭南文化发展的轨迹紧密叠合在一起。
2006年,粤绣(潮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枫溪手拉朱泥壶制作技艺
枫溪手拉朱泥壶是潮州一种代代相传的民间茶具,是中国茶具制作主要地区之一。手拉朱泥壶的生产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其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潮州市陶瓷生产和贸易的中心枫溪及周边地区。
枫溪手拉泥壶当地俗称“土罐”,是潮州工夫茶主要选用的茶具,清代中期以前多仿制宜兴名壶。清初诗人陈恭尹有《咏潮州茶具》诗:“白灶青铛子,潮州来者精。洁宜居近坐,小亦利随行。”光绪间金武祥著《海珠边琐》亦云:“潮州人茗饮喜小壶,故粤中伪造惠逸公小壶触目皆是。”晚清诗人丘逢甲在《潮州春思》中咏及工夫茶,也明确写到紫砂壶:“曲院春风啜茗天,竹炉榄炭手亲煎。小砂壶瀹新鹪咀,来试湖山处女泉。”近年来,潮汕、闽南地区尤其是漳浦地区常有朱泥壶出土,皆为清中后期潮汕地区出产。
枫溪手拉朱泥壶的制作借鉴宜兴紫砂壶制作技艺,并因地制宜创新发展,一直以祖传作坊的方式传承。各家的泥料配方及制作手法秘不外传,较有名的商号主要有吴氏的源兴号和章氏的安顺号。其中源兴号作坊设于大路顶红罐铺内,创始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安顺号作坊位于西塘,创始于清末,传承至今均已有五代。
枫溪手拉朱泥壶选用本地陶矿红泥,采取手工拉胚成型的制陶技法制作而成,是一种依靠辘轳旋转成形的传统制陶方法。其制作过程要经过拉、修、批、上水、上桨、烧等近60道工序,烧制的成品具有线条简练,色泽丰润,光滑度高等特点。枫溪朱泥壶题材广泛,以山水、瓜果和水族飞禽为主;造型精美,有梨形壶、水平壶、扁灯壶、扁鼓壶等。款识常见的有老安顺制方印、源兴炳记方印、祥记、荣记、怀德兴记方印、捷普玉兰方印、枫溪印、孟臣圆印等,印款内容有人名款、地名款、图案款等。当代艺人对制壶题材、造型、款识等,又进一步发展,更加多样化。
陶器烧制技艺(枫溪手拉朱泥壶制作技艺)已于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枫溪瓷烧制技艺
潮州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陶瓷制作历史悠久,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宋代笔架山窑,就已出土大量人物瓷和动物瓷。距潮州古城仅数里的枫溪乡,历宋至明,依凭地域瓷艺的深厚积淀,崛起为潮州的制瓷中心,并延续至今。
枫溪瓷门类齐备,有日用瓷、艺术瓷、建筑卫生瓷和特种用瓷4大系列,以艺术瓷最为著名,影响最大。艺术瓷主要供陈设观赏,故又称美术陈设瓷。艺术瓷又有人物瓷、动物瓷、通花瓷、瓷花瓷、和花瓶彩绘等多个种类,其中的通花瓷和瓷花瓷制作精湛奇巧,集各种技法、手法之大成,是枫溪瓷烧制技艺的杰出代表。
“通花”之名源于潮州抽纱,后被移用于通体镂空瓷器,笔架山宋窑已有此一技法,枫溪瓷则发挥到了极致,其通花瓷器形繁多,举凡瓶、坛、罐、尊、筒、篮、盘、球以至通花鸟、通花鲤鱼、通花麒麟、通花虾蟹篓等应有尽有,小者高仅5.7厘米,大者高达1.8米,长者达4米,镂空可达5层之多,或施以釉上彩绘,或与浮雕、立雕相结合,或配以色土、腐蚀金等装饰,构思机巧,结构纷繁,工艺精细,玲珑剔透,娟丽秀美。
瓷花技法为宋代枫溪窑所独创,上世纪50年代以后更大放异彩,手工创制的梅花、桃花等瓷瓣片,竟薄如蝉翼,轻如纸屑,下水不沉,落地不碎,堪称神技,其造型有盆景瓷花、平面瓷盘寄贴立体瓷花等多种手法,尤以花瓶寄贴立体瓷花最富特色。它融通花、瓷花两种技法于一体,如代表作大型宫灯式三层通花《春色瓷花篮》,在宽82厘米的篮面,寄贴着枝茎叶齐全、高低起伏、参差错落数十种瓷花,花蕾花朵达五、六百个之多,花团锦簇,春色烂漫,技艺高超,手法奇妙,达到了枫溪瓷的最高境界。
枫溪瓷制作一般包括选料、洗泥、塑制、翻模、注浆成型、施釉、装烧、彩绘、烤花8道工序,其塑制有堆、雕、镂、控、贴、塑、刻、划、印、压、挤等多种技法,施釉有蘸、浇、泼、喷、刷等手法,装烧按釉料对温度的不同要求,又分氧化烧和还原烧两种,烧成后如再加彩绘的,还需在烤花窑烧烤烘焙,出窑后才完成瓷品制作流程。
枫溪瓷既继承了唐宋以来潮州瓷艺的精华,又借鉴吸收了潮州泥塑、花灯、木雕、刺绣、抽纱等民间工艺的技法手法,形成了一整套分工细密、富于变化、完善精良、自成一体的烧制技艺,在我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近半个世纪以来,尤以通花瓷器寄贴立体瓷花的独特技艺独步瓷坛,且珍品迭出,或作为国礼赠送外国领导人,或作为国宝陈设于中南海紫光阁和人民大会堂,或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或在普罗迪夫国际博览会获金奖,其美轮美奂,巧夺天工,早享誉海内外。
2008年,枫溪瓷烧制技艺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揭西客家红酒酿造技艺
客家红酒即糯米酒,又称红米酒、甜酒、酒酿、醪糟,是客家地区家家户户必备饮品。揭西客家红酒酿造技艺主要分布在揭西县境内客家人居住的广大山区和部分邻近的潮汕人居住地区,包括上砂、五云、良田、坪上、河婆、龙潭、南山、灰寨、京溪园、五经富等乡镇。
揭西县内的家庭大多都会酿造红酒,自给自足。1958年,政府在高田农场成立了国营酒厂,有部分乡镇也办起了集体酒厂。改革开放以后大部分酒厂停产、倒闭或被私人承包,现在酿造客家红酒最有代表性的酒厂有龙潭高田农场酒厂、五经富镇美成酿酒厂。
客家红酒主要原料是糯米,酿制过程包括选米淘洗、上甑蒸熟、拌曲装坛、发酵压榨、澄清陈酿等工序。具体做法是先把糙糯米蒸熟,散开,冷却后撒上一定比例的酒饼和红粬,之后装进小缸,在缸面和周围用稻草和棉被等遮盖严密以保暖。几天后,缸里的糯米饭便发酵渗出液体俗称“酒娘”,这时将一种用竹篾编织成的小篓(俗称“酒类”)放进缸里,让酒娘流入其中,再用碗或杯子舀进酒坛。酒娘的度数很高,须兑入一定比例的沸水。这样就酿成了糯米酒,因酒色淡红,所以称“红酒”,由于它兑了沸水,故又称“水酒”。酿酒剩下的糟粕,再加上食盐混和后,叫“糟麻”。人们把它贮藏起来作为长期煮汤之用,亦可与鲜鱼同煮,味道极佳。
客家红酒温中益气、补气养颜,尤其适合中老年人、产妇和身体虚弱者食用。客家谣谚云:“男人喝正月,女人喝坐月(生孩子)”,可见红酒在客家人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红酒是客家地区节庆与人生礼仪中不可或缺的饮品,酿制红酒则是客家妇女必学的技艺。家家户户少不了酒瓮、酒缸等器具,逢年过节妇女们在自家的灶头和院子里做红酒,有谚曰:“酿酒做豆腐,无人敢称老师傅。”酿酒过程中有许多禁忌,比如不能说不吉利的话,要盛上一碗糯米饭敬佛拜祖,也要盛些糯米饭给四邻分享。糯米酒用途广泛,除了饮用功能,还有着调料、药用等多方面的用途。
2012年,酿造酒传统酿造技艺(揭西客家红酒酿造技艺)入选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云浮石艺
云浮石艺主要分布于云浮市云城区及高峰、富林、河口、安塘等镇乡。云浮属喀斯特地貌,境内石骨嶙峋,奇峰林立,有大理石(又称云石)、石灰石、白云石、花岗岩、石英岩等异常丰富的石材资源。明朝万历年间,当地已有石工开采云石,或用于庙宇、宗祠建筑装饰和家居用品的雕制,或选作天然石板画,或进行碑刻等。清咸丰年间,云浮的云石板材和建筑装饰雕刻产品已远销新加坡等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云浮石艺的精美构件,曾被选用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及北京故宫、西藏布达拉宫修复的建筑装饰。改革开放以来,云浮石材行业和石雕艺术又有新的发展,不仅是我国四大石材生产基地之一,还成为全国石材流通示范基地,其代表作大型雕件《天长地久》被选送镶嵌于埃及开罗国际会议中心,云城区也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石雕)艺术之乡”。
云浮石艺多以当地的云石为原料,传统上以石雕石刻为主。石雕以圆雕、浮雕及阴雕技艺见长,题材以大肚弥勒佛、观音、仙女散花等仙佛人物造型居多,还有象征祥瑞的龙、凤、狮、龟、麒麟及虎、象、牛、马与飞禽鱼虫等;石刻则以碑刻形式表现诗文名句书法为主。
现在云浮石艺又新增了石拼图和实用装饰工艺,石拼图又分板材拼图和石材马赛克拼图,板材拼图是利用不同颜色的石板材拼成各种花色图案,而石材马赛克拼图则利用石板材的边角料、碎料及其天然色彩,拼成精美的图案、书法或画面;实用装饰工艺既有花瓶类、盘类等实用器皿装饰,也有圆柱、罗马柱、壁炉等建筑构件装饰。云浮石艺能因材施艺,因色取俏,因势造型,构思巧妙,尤能充分利用各种石料的自然形态、质地、色彩、纹理,颇有“人天同构”的韵味。
云浮石艺已于2007年入选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雷剧
雷剧是在雷州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用雷州话为唱白的地方剧种。据文献记载,雷州歌演变为雷剧的第一个剧本《断机教子》、第一个民间剧团“尧天乐雷州歌班”,出现于清嘉庆年间,发展迄今已有三百多年。雷剧流布以广东省雷州半岛为中心,辐射广西、海南、茂名等省市部分地区。
雷剧唱做并重,尤重唱。唱腔属于以板腔体为主的综合体,兼具曲牌体的戏曲声腔体制。唱腔分“雷讴”、“高台”、“混合”三大体系,有散板、慢板、中板、快板、复板五种板式。雷剧唱白用雷州话,唱词分传统、变格两类。传统唱词格律严谨,一般为四三音步,一段四句,每句七字(有的句首可加“歌垫”二至三字)。一、二、四句押韵,一句平仄皆可,二句押阴平,二、四句的第四字和第四句末押阳平。新编剧目唱词多用变格,是为增强唱词的表现“张力”而突破句式界限,在第三、四句之间加若干句子,名为“长句歌”,唱完后再续上第四句结束。
雷剧脚色行当分十大行当,即末(须生)、净(花脸)、生(文生)、旦(花旦)、丑(丑生)、外(带须的丑生)、贴(武生)、小(小武)、乌衣(苦旦)、杂(一般角色)。其表演由身段功、毯子功、把子功、水袖功、须功、巾功、扇功、翅功、翎子功九方面形成。身段功分手、步、掌、身、眼五种。手的常用动作有兰花指、单指、剑指、云手、拉山、整冠、整衣、洗面、晃手、双指;步有箭步、推步、丁字步、罗汉步、四方步、偏八字步、园场、跪步、七星步、小跳、十字步、彻步、碎步、云步;掌有按掌、托掌、佛掌、开掌;身有探海、射雁、卧云、反身、车身、亮相;眼有偷看眼、斗眼、含情眼。
雷剧是雷州文化艺术的集大成者,它与雷州半岛人民的生产生活、地方民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大量的戏剧作品和经典片段是了解、掌握和研究雷州半岛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贵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雷剧已于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瑶族长鼓舞
瑶族长鼓舞,瑶语叫“挨汪都”,又称“打横鼓”、“调花鼓”,主要分布于粤北山区连南瑶族自治县的排瑶聚居地,因其建在山腰上的村寨房屋挨家挨户排排相连,村寨就称为“排”,当地瑶族便自称“排瑶”。据排瑶民间的传说,长鼓舞是1000多年前的隋唐时期,他们的祖先从湖南洞庭迁徙到连南时带来的,而且起源于一个动人的爱情幻想故事:古时勤劳英俊的排瑶青年唐冬比,与化名房沙十三妹的仙女相遇相爱,却被玉皇强行拆散。后唐冬比按照仙女的嘱咐,在耍歌堂那天,果然打起制好的长鼓,跳起去南山砍琴树制琴的艰辛经历,跳了三百六十下,便飞上天与仙女团聚,再也没回来。瑶家为纪念唐冬比与十三妹,便仿照他做的长鼓和跳法,每到耍歌堂时就跳起长鼓舞,从此在瑶家世代沿袭下来。
长鼓舞的主要道具长鼓,宋、清两代相关古籍均有记载。宋时称铳鼓,又称长大腰鼓,清代已称为长鼓,现仍基本保留着古代长鼓的形制特征。鼓长约三尺,中间小两头大,呈双喇叭状,用沙桐木为鼓身,中间挖空,两头蒙羊皮或牛皮作鼓面,并用麻线拉紧而成。舞时加背带,把鼓横挂于颈背,既便于拍打又便于舞蹈。
长鼓舞表演时人数不限,两人以上成双数即可。两人为一个组合,相距为三至四步,左肩相对。每个舞蹈可由若干组合组成,在领舞的鼓点指挥下,各对组合时而横穿直插,时而大圈或小圈起舞,队形或横排或斜排,时分时合,并常见小方格、大方格阵式,村游时还有队列式表演,场面图形变化丰富多彩。
舞者手的动作是两手旁伸,两肘微弯,手心向下,主要是拍击两头鼓面。舞蹈动作则集中于腰腿,上身略前俯,双膝微屈为基本形态,两膝以有节律的伸屈带动身体上下颤动为基本动态,这种基本形态和动态,融汇贯穿于长鼓舞的各式表演之中。但有的村寨以跳跃旋转见长,粗犷奔放,刚中带柔;有的则以双腿半蹲,身体上下起伏的节律突出,优美矫健,柔中带刚,舞蹈动作又各显特点,各具风格。
长鼓舞以舞者击鼓发出的音响节拍作为伴奏。右手以五指或掌心拍打鼓头发出“咚”的一声,左手持竹片弹击鼓尾发出“啪”的一声,双手同时拍击鼓面发出“咣”的一声,三种音响加以变化组合,便组成了长鼓舞的各种鼓谱。有齐奏和一领一和两种击法,用[大圆圈鼓]鼓谱时要齐奏,即全体舞者的鼓点须一致,舞蹈动作亦齐整;而用[鼓头]、[起换堂]、[圈背靠]等鼓谱时则要一领一和,即由一人领先半拍击鼓,余者跟后半拍和之,舞蹈动作亦伴随鼓点进行。不论哪种击法,鼓点在长鼓舞中都起着指挥作用,即使表演人数众多,也能令动作和队列整齐,变化有序。
长鼓舞有三十六套表演程式,表现内容有模拟生产劳动的“种树鼓”、“砍树鼓”,有演绎排瑶不同姓氏的叙事性的“十二姓鼓”,有以风趣手法展现排瑶男女婚恋习俗的“斗鸡鼓”,有表达欢乐情绪的“歌堂鼓”,还有祭祀祖先的“盘古王鼓”等。每逢春节、元宵、三月三起愿节、六月六赛土神,十月十六耍歌堂,以及香歌节等传统节日,瑶山村寨处处可见携鼓盛装的青年男性鼓手,头缠红布,上插雉翎,翩跹起舞,可闻铳炮、铓锣、牛角、唢呐声伴着“咚啪、咚啪”的长鼓声响彻山野。
长鼓舞以独特的击鼓节奏,刚劲敏捷的舞蹈动作,展示了瑶族人民勇敢刚强的民族性格和特色鲜明的艺术风格,是千百年来瑶族同胞生产生活的积淀和智慧的结晶,更是连南排瑶文化身份的标志和知名的文化品牌,同时也为研究排瑶的族源历史、生产劳动方式、文化艺术的形成及习俗信仰等提供了可贵的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瑶族长鼓舞已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戏)
潮州铁枝木偶俗称“纸影戏”,是我国木偶艺术的稀有品种,系由南宋时期随中原移民传入的皮影戏演变而来。清代以后,为满足观众视觉欣赏需要,艺人们逐渐把舞台蒙上的白纸去掉,把木偶从平面改为圆身,于是“捆草为身,扎纸为手、削木为足、塑泥为头”,在当时称为“圆身纸影”。后经艺人不断实践,逐步形成偶像舞台表演。
潮州铁枝木偶偶像由连在后面的三枝铁枝操纵,保留了皮影操纵特点;剧目、表演动作、音乐唱腔与潮剧相同;表演时后台由三至四人操纵木偶,盘腿而坐,每人操纵一至二尊,后面伴唱,伴乐者九至十二人;基本表演手法有:推、拉、提、拨、抖等,表演过程根据人物行当和剧情需要表演飞天、入地、点火、射箭、骑马、张扇、划船、武打等动作,呈现独特的操纵技艺。
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戏)已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鲤鱼舞(潮州鲤鱼舞)
潮州鲤鱼舞主要分布在潮州市城区、枫溪区及饶平、潮安县一带。明代潮剧戏文《荔镜记》中已有舞鲤鱼的场面描述,距今至少有近400年的历史。
民间相传潮州鲤鱼舞起源于神话和传说。一传盘古开天辟地时,是由鲤鱼领头寻找水源的,为不忘鲤鱼的功劳,每逢农历正月初四祭神时,民间就以舞鲤鱼作为纪念;又传是韩愈被贬潮州后,为百姓驱除了鳄患,民间便编了鳄鱼舞以示纪念,后才逐渐衍变为鲤鱼舞。后一种讲述似有更大的可信性,因为道具造型中仍保留着鳄鱼舞的明显痕迹。
潮州鲤鱼舞的道具造型和表演都有较为固定的形制。道具鱼共5个,一称“头鱼”,鳄头鱼身造型,余皆鲤鱼造型,并由5名男性舞者各持一个进行表演。有民间称为“十二变”的固定表演形式,即由舞者模拟鲤鱼的姿态和习性,以行鱼、饮马、抢食、颤鱼、穿莲、平鱼、比目、画眉、画眉纺花、降土、枝香、相鱼等12套富于变化的动作,表演鲤鱼在水中畅游、嬉戏,觅食、飞跃、翻腾等种种生活情景,直至舞蹈高潮的跳龙门。舞时舞者双手动作幅度较大,步法则以“圆场步”为主,配合跪地、抬腿、跳跃等。动作刚劲有力,粗犷奔放,不仅具有南派武功的特点,且使整个舞蹈节奏强烈,一气呵成,具有男子汉的阳刚之气。
舞蹈以潮州大锣鼓的打击乐伴奏,主要乐器有大鼓、大锣、大钹、苏锣、深波、钦仔等。常用曲牌有【乱锣】、【水鬼母】、【贼锣】、【猛拗槌】、【洗钹】、【大锣火炮】、【龙摆罢】等。乐队由司鼓指挥,视演员动作和队形变化指挥换奏曲牌。
潮州鲤鱼舞不仅经历了表现形态的衍变,其寓意也由较为单纯的纪念性,逐渐演变为“年年有余”(余、鱼谐音)的吉庆象征,并成为当地各种酬神游神仪式中,与狮舞、龙舞并重的习俗舞蹈。鲤鱼舞所蕴涵的精神、历史、文化信息,对研究民间舞蹈与民间文学、与民俗的关系及自身的流变,均有重要价值。
潮州鲤鱼舞已于2007年入选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英歌(普宁英歌)
英歌是普宁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舞蹈样式,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被认为是扬正压邪、吉祥平安的象征,深受群众喜爱和推崇,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普宁英歌是一种壮美阳刚的汉族男性群体舞蹈,主要表现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豪情斗志和英雄气概。表演队伍人数少则24人、36人,多则72人,最多可达108人。表演者勾画风格独特的脸谱,按梁山泊英雄形象造型,着武士服,紧身短打,手执特制双短棒叩击起舞,并配以锣鼓、螺号节奏。表演时队列图形变化丰富,有“双龙出海”、“猛虎下山”、“麦穗花”、“田螺圈”等样式,动作套式亦五花八门,有“步田”、“洗街”、“旋槌”、“槌花”等形态各异的舞姿动态,形成特有的动律,场面恢弘,气势磅礴。普宁英歌表演风格威猛、雄浑、粗犷、豪迈,体现了中华民族果敢、坚强、团结战斗、勇往直前的可贵品格和精神风貌。
普宁英歌突出的精神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得到有关专家的重视,获得“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普宁英歌”的美誉,普宁也被评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英歌(普宁英歌)已于2006年入第一批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的参展项目就介绍到这里啦,明天我们相约现场,实地看看各类非遗的“庐山真面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