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潮汕民间善堂:民国时期的传播与发展

潮汕民间善堂虽在清末已经广泛建立,但此时主要集中在棉城、汕头和庵埠等中心城镇。民国以后,潮汕民间善堂的分布范围开始扩大,数量也明显增多。一方面,随着潮人远渡重洋到海外谋生,潮汕民间善堂开始向泰国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华人社会传播;而与此同时,随着人口流动和救助范围的扩大,这些慈善组织也逐步向区域内的农村小社区辐射。潮汕民间善堂向海外华人社会的传播实际上始于清朝末年。1896年,泰国华侨马润于其祖居地———潮阳和平恭请大峰祖师神像到泰国曼谷,起初因没有固定场所只能暂时在其所开设的商铺内设坛供奉,后祭坛几经迁移。1910年,因为信众增多和社会影响力扩大,伍淼源、马达生、翁镜湖、郑智勇等12位华侨商界精英发起创建了正式的大峰祖师庙,定名为报德堂。报德堂成立后经过改组和健全机构,终于在1937年注册成为正式的民间慈善团体,这就是后来在泰国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华侨报德善堂。民国以后,潮汕民间善堂开始向新加坡传播。1916年,潮安县浮洋镇大吴乡的吴立声、陈四顺等乡民从本地修德善堂养心社恭请大峰祖师“圣驾”至新加坡,并沿用原名创立善堂,以发扬大峰祖师积善救人的精神,这是新加坡成立的首家善堂。修德善堂之后,1929年新加坡潮籍华人又成立“普救善堂”,1937年建成“南洋同奉善堂”,1943年成立“同敬善堂”,1944年建成“南安善堂”,这些善堂也都奉祀大峰祖师。

在向东南亚华人社会传播的同时,民国时期潮汕民间善堂在本地区还进一步向农村小社区辐射。据现有资料来看,民国时期潮汕善堂向农村地区的传播发展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第一种是以总堂———分社形势成立新的善社,比如1899年即已成立的庵埠镇太和善堂。成立伊始,该善堂的慈善活动主要集中在镇区。民国以来,因为慈善活动日益扩展到镇区周边乡村,由该善堂直接出工出力在周边乡村开展慈善活动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于是,该善堂将庵埠镇及周边乡村划分为内文里、外文里、茂见义、官里四个区域,并分别设立文里、外文、茂龙、官里四个善社,分别组织开展所在区域内的慈善活动。第二种是从城镇善堂分化出来成立新的善堂。比如位于汕头市郊华坞村的“华坞存心善堂公所”,早在清末汕头存心善堂成立时,华坞村便已有58户乡民成为该善堂社友。1915年,距华坞村东北近一公里的金砂乡流行鼠疫,华坞村社友参与了存心善堂在该乡开展的收尸埋葬活动。当时,华坞村社友在出工收尸埋骨前后有求拜大峰祖师以防止疾病感染的习俗,而每日早晚的祭拜要到距本村两公里外的汕头存心善堂,往来极为不便。于是,在存心善堂领导提议下,华坞村社友从存心善堂取来大峰祖师香灰,并在当地热心人士捐献的家宅内设坛供奉,以此为基础成立了华坞存心善堂公所。该公所成立后,活动经费得到了存心善堂的大力支持,而存心善堂之后开展的慈善活动,公所也派人积极参与。

第三种是民间小团体被吸收整合形成善堂。比如位于今日汕头市升平区鮀浦镇玉井村的诚德善堂。该善堂前身是1946年成立的“化善社”,起初信奉的是“三千岁”,初创时只有数十人,主要开展施茶和修路等善举。1948年,在汕头存心善堂的支持下,该小团体升格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善社,更名为“化德善社”并改宗奉祀大峰祖师。至1949年,化德善社又分别在附近的东和天港村发展创立了两个分社。总体来看,正是通过以上几种途径,使得民国时期潮汕民间善堂组织的分布地域较晚清更加广阔,总体数量也较晚清有了显著增加。据林俊聪先生研究:民国时期潮汕各地善堂总数已达161座以上,其中潮阳县有54座,潮安县有42座,惠来县有38座,澄海县有14座,饶平县有5座,揭阳县有6座,普宁县有1座,汕头市区有7座,南澳岛有3座,而海陆丰地区以及粤北地区的梅县也出现了供奉大峰祖师的民间善堂(见表1)。

清末兴起以后,潮汕民间善堂普遍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建立早期,因为社会影响力较小而且所能动员的人力和资金极为有限,所以那时潮汕民间善堂的机构设置相对简单,开展的慈善活动也较为单一。进入民国以后,潮汕民间善堂的社会影响力普遍提升,组织机构更为完善。此时他们能够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从事更多和更大规模的慈善公益活动。以潮汕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力最高的汕头存心善堂为例。成立之初,该善堂还没有固定的堂址,只能借地设坛供奉大峰祖师,而时至1903年才在元兴、南记、有兴、中和、德盛等汕头48家商行的支持下建立了固定场所。创办伊始,存心善堂的机构设置较为简单,当时除对庙堂自身的经营外,其附属机构主要是购置于市郊的各处义冢。上世纪30年代,存心善堂开始扩大组织机构,内部设立了理事会,其下设法事股、福利股、教育股、掩埋队、消防队、救护队等附属机构。40年代以后,存心善堂在原有基础上又进一步完善了理事会制度,其附设机构也由前述法事、福利和教育等6个部门扩展细化为保管、学校、法事、救济、医院、事务、文书、水龙、交际、义山和教养等11个部门。机构扩充的同时,存心善堂开展的慈善活动也逐渐扩大。清末民初,存心善堂的慈善活动主要是“施棺助葬”和灾难救助,而民国以后该善堂则开始广泛涉足医疗、教育和消防等社会公益事业。如1929年,为了解决市区贫困人群无力就医的问题,存心善堂创办了慈善医院,专门为这些弱势人群进行免费医疗救助服务。同年,为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存心善堂还创办了拥有新式摩托救火机器的水龙局,积极参与市区内的消防灭火工作。而1942年,为救助失学儿童,存心善堂还创办了历史上著名的存心小学。该校创立当年就招收到300名贫困学生免费就学。而发展至1949年,学校规模已扩展到18个班级,免费招收的贫困学生数量也增加到700多名。

当然不只是存心善堂,民国时期潮汕民间善堂组织的发展壮大可以说是非常普遍。仅以开展的慈善活动为例,民国时期潮汕地区设立专门消防救护机构的善堂,仅潮州城就有集安、广济、念心、永德、集德、存安等19所。而办理医院或学校的善堂,在汕头市区就有存心、诚敬、诚心、养莲、慈爱等5所。如此多的善堂有实力参与资金和人力需求较高的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足见当时潮汕民间善堂组织的发展水平。


【原文出处】《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第19-25页。

揭阳市炮台镇报德善堂


【作者简介】杨正军(1978-),男,宁夏吴忠人,法学博士(人类学专业),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