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从三部电影看女性的困境及女性意识的觉醒

2015年,著名学者周国平对女性评价的一席话---“一个女人才华再高,成就再大,倘若她不肯或不会做一个温柔的情人,体贴的妻子,慈爱的母亲,她给我的美感就要大打折扣”引起了轩然大波,受到了猛烈的抨击。

2020年,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获悉自己的女学生放弃了工作当上了全职太太后,严词拒绝了该学生的捐款,并怒吼其从自己办公室“滚出去”。

2021年,“脱口秀大会”的杨笠通过讽刺“盲目自信的男性”而一举成名,她在跨年夜凭借一句“你们男人还有底线吗?”火热出圈,顿时质疑的、赞成的、辱骂的、支持的、举报的纷至沓来,成为1月的舆论热点。

这三件都上过热搜的社会事件跨越时空形成了奇妙的互文性,而核心无不指向一个严肃而古老的主题:女性的生存困境及女性意识的觉醒。

颇为巧合的是,2019-2020年间,有三部颇有水准的华语电影相继上映,它们通过影像的力量对这个主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与反思。黄绮琳的“金都”、陈哲艺的“热带雨”和万玛才旦的“气球”,三个分别发生在中国香港、新加坡和中国藏区的故事,三个生活环境、性格特征截然不同的女性角色,将这个有关女性的母题诠释的入木三分。

一、黄绮琳“金都”:压迫性父权的崩溃

人类社会以父权系统演变至今,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整体还是个别都已经形成了系统性、制度性、观念性的父系统治。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是被动的,是受操控的,她们被视为“他者”,必须依赖、臣服于占据主体地位的男性。女性的这种“应然”特质造成了女性在压迫性父权中逐渐丧失了自我。中国香港导演黄绮琳的长片处女作“金都”正是体现了这种自我的消亡和自由的丧失。本片中邓丽欣饰演的女主角莉芳因多年前与大陆人假结婚而无法与自己的正牌男友登记结婚,在整个故事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莉芳作为女性的那种被动、依赖、臣服、被操控的地位被展现的淋漓尽致。莉芳和Edward(朱柏康饰)拍拖七年、同居多时,何时结婚、摆不摆酒席、买哪里的房子、谁来做伴娘这些事情都无法由自己做主,任由男友和未来的婆婆(衍化为父权的一部分)做决定。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男友Edward对其进行了近乎家庭冷暴力式的控制:控制其穿衣服的样式,不可以太露;控制和异性的接触;随意翻看其手机信息;控制、监视其行踪,一旦出门时间长就对其进行信息轰炸.....导演选择了长相憨厚的演员朱柏康来饰演这个压迫性极强的男主角色,角色的外在印象与思想行为产生的一松一紧、一张一弛的对比,在消解主题本身的压迫感的同时,给观者留下了巨大的思考空间。莉芳最后的出走坦然而决绝,这种觉醒颇似易卜生“玩偶之家”里的娜拉,鲁迅先生曾预言“娜拉走后会怎样”---或堕落或回来,那莉芳呢?

电影:金都

二、万玛才旦“气球”:生育权与堕胎权的丧失

万玛才旦的电影一直关注着藏区普通人的情感困境,这次他将镜头首次对准了藏区女性。近期上映的“气球”是自2005年的长片处女作“静静的嘛呢石”以来,万玛才旦导演首次给予女性这么大的关注度。长期以来,女性主义(即女权主义)的核心问题和诉求就是生育的自由---生还是不生?生一个还是几个?在本片中,妻子卓嘎和丈夫公杰育有三个儿子,他们和老父亲一起生活,而卓嘎的妹妹卓玛也来到他们的村子暂住。卓嘎的意外怀孕和爷爷的突然离世打破了家庭的沉寂。乡村女医生周措建议卓嘎打掉孩子,但丈夫达杰、大儿子江洋甚至是已经出家的妹妹卓玛都反对她这么做,原因很简单:这个孩子可能是去世爷爷的转世。此时,影片的女性主题“昭然若揭”:压迫性父权对生育权、堕胎权的控制上升到了制度性、宗教性的高度,我们可以称之为制度性父权。女性不只要遵守“以夫为纲”,更要承受和臣服父权所尊崇的宗教传统带来的压迫。本片是万玛才旦导演戏剧性最强的一部作品,戏剧冲突主要集中在两个女性角色身上。日本学者上野千鹤子在其著作“父权制与资本主义里”写到:近代社会里,一夫一妻制成为对女性进行父权压迫的制度性基础。那如果不进入这种婚姻关系是不是就能逃脱这种父权统治吗?卓嘎和卓玛姐妹的困境告诉了我们答案。影片很巧妙的一点是,卓嘎、卓玛两姐妹都同时衍化成父权体系对对方压迫的”帮凶“:卓嘎作为制度性父权的一部分,介入妹妹的感情,阻止她与男老师的和解;而妹妹卓玛作为宗教性父权的一部分,告诫姐姐要相信上师,不能堕胎。也许,女性主义所渴望的真正自由正如结尾飘向高空的红气球----美丽动人却又可望而不可及。

电影:气球

三、陈哲艺“热带雨”:子宫的哀伤

20世纪是女性主义思潮大流行、大发展的时期,伴随着女性向劳动力市场的迅速涌入,女性有偿工作和同工同酬逐渐成为了现实。但与此同时,一种更大的不平等又在这个过程中生成---职场女性不但要承担职场的压力,同时还要兼顾家庭的繁重负担,她们在获得平等的同时又面临着另一层面的不平等。这种职场女性承受的生理和心理的负担在新加坡导演陈哲艺的作品“热带雨”中有着极为写实的体现。导演在作品中展示了“空前”的野心,他意图以一段不伦之恋去体现:在一个父权体系里,职业女性“交配权”的沦丧。女主人公阿玲是一名华文女教师,她一边要忙于教书,一边要照顾瘫痪的公公,还要全力处理所有家庭事务。她渴望通过交配、生育,拥有一个孩子来挽回一段名存实亡的婚姻。但事与愿违,已偷偷重组家庭的丈夫用冷落、冷淡、冷漠剥夺了她的交配权。讽刺的是,在那一段师生不伦之恋中,交配的权力仍然是由她的学生伟伦主导,阿玲也始终处于被动、受压迫的地位。子宫的空虚与激荡,都掩不住它的哀伤。影片通过宏观和微观的隐喻处处体现着阿玲作为一个女性的的困境:华文不受学校的重视隐喻着她被丈夫的冷落,公公的瘫痪在床隐喻着她在家庭关系里的步履维艰,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的关系隐喻着她与这个家庭无可避免的脱离......

电影:热带雨

电影“金都”的结尾,莉芳与Edward平行的错过,她洒脱的还钱、关闭定位、吃面、网购、漠视信息......她的洒脱透射出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电影“气球”里,卓嘎在周措的鼓励下毅然决定打胎,虽然功败垂成,却仍然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她的勇敢好似一粒种子,孕育着心中的觉醒;

电影“热带雨”的最后,阿玲走出了那一段名存实亡的婚姻,摆脱了伟伦的纠缠,回到了马来西亚的家中,当她望向天空,云开雾散、阳光普照,她的嫣然一笑昭示着个体的觉醒。

由于中国文化本身的特殊属性,女性意识的觉醒在中国影视作品中的表现总是那样柔和又隐晦,丝毫没有西方女性主义的那种豪迈与决绝:“末路狂花”、“蒙娜丽莎的微笑”、”古墓丽影“、“女性瘾者”、“隐藏人物”、“致命女人”、“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大小谎言”、“难以置信”、“使女的故事”、“杀死伊芙”......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并以独立个体的形态登上社会历史的舞台,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相信未来的中国影视作品中能有更加锐利的女性主义作品出现,而不只是口吐莲花的杨笠和乘风破浪的姐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