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这条短短的马路,居然是新加坡首个国家遗产保护区

如切,英文名字是Joo Chiat,很长时间我念不出来。这条路虽然走过几次,但是最近才知道这是个很有名气的路街。原因在于如切这个人。

如切姓周,来自福建。早年经营种植园(槟榔和椰树),并在加东一带买下大片土地并建造房屋,成为富有的房地产商人。

20世纪初期,殖民地政府向他购买土地,用以开路发展商业。当年没有土地征用法令,周如切原本不愿卖出土地,但他意识到建路的好处,因此让出部分地段。

1917年,道路建好后,殖民政府将原名为“Confederate Estate Road”的道路改名为“Joo Chiat Road”(如切路),以肯定周如切的贡献。 

如切路     由于周如切是热心公益的社会人士,因此如切区命名以后,如切巷、如切道、如切坊、如切台、如切径等名称,犹如雨后春笋,相继推出,以此纪念老华侨对新加坡发展的功绩。

这里曾是峇峇娘惹(马来语:Baba Nyonya或者Peranakan),又称土生华人或海峡华人定居的地方。他们15世纪初期到17世纪之间从中国来到这里,是明清移民后裔。土生华人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地马来人或其他非华人族群的影响。男性称为峇峇,女性称为娘惹。

一路走来,我看到了如切路上有关帝宫的佛道,有福建中医院的医道,还有如切民众俱乐部的政道。

图源:Beokeng

如切,这个位于新加坡东南部、靠近东海岸的独具风貌地区,2011年成为新加坡首个国家遗产保护区。它,南邻马林百列路,北挨樟宜路。如果说加东所在的路是“纵”的话,那么如切是“横”。

一眼望去,如切的建筑设计确实与众不同。幽静的道路两旁,那一间间彩色的双层店屋古色古香,独放异彩。它与让人们垂涎欲滴的螃蟹之家,鱼头炉、龙虎烩、田鸡粥,以及中国结——川味轩等餐饮,遥相呼应,挽手并肩,构成街道美不胜收的图案。我恨自己不是画家,画不出那色调搭配的房子。好在笨人有手机拍摄,可以留下世纪古道的画面,峇峇娘惹的居住地才不至于被忘掉。

今天适逢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中国领导人的讲话耳畔响起:“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著创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

(作者海天,一名在新加坡旅居的北京人。本文写于2019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