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越南从文化视角看是个颇为奇怪的地方:在越南随处可见写着汉字的中国式建筑。越南和我国一样使用农历,而农历春节则是越南民间最盛大热闹的传统节日。腊月三十贴春联、除夕守岁、放鞭炮、吃团圆饭、看电视晚会节目等习俗都和中国类似。越南还有一部分人有用汉字写春联的习俗。在越南不仅随处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踪迹,与此同时越南中国当下的影视、音乐等流行文化也极力模仿。
中国的四大名著、金庸小说等题材都被越南翻拍成影视作品,音乐方面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革命老歌到当下的流行歌曲只要在中国唱红了几乎就会被越南人拿去翻唱。什么《好汉歌》、《上海滩》、《铁血丹心》、《刀剑如梦》、《错错错》、《黄昏》、《芒种》、《渡我不渡他》全都被越南人翻唱过,不过让我最意外的是越南人还曾翻唱过刘德华那首《中国人》。
我就不知道他们唱出那句“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时是什么感觉,反正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听到他们唱出这句歌词时总感觉怪怪的。奇怪的事还不止于此:中国人在越南旅游一看到当地写着汉字的古建筑就会下意识停下来驻足观看。这时旁边往往会围着一群越南本地人一脸懵逼看着中国游客在那儿念念有词,因为他们压根就看不懂自己祖先留下的这些文字。
越南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其实是相当深远的。说起来“越南”这一国名都是中国给取的:1803年越南阮氏王朝的君主阮福映遣使宗主国中国请求改国号为“南越”,最终嘉庆皇帝下赐国号“越南”。这就是越南国名的由来。其实嘉庆皇帝之所以将越南人选定的南越国号倒过来改成越南其实大有深意:中国古代在在今天的江苏、上海、浙江、广东、海南、广西及越南北部这一长达七八千里的半月圈内曾生活着古越族。
越族内部分为于越、扬越、瓯越、闽越、南越、骆越等不同支系(合称百越)。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嬴政派遣将领任嚣征服了岭南地区的百越部族,随后秦王朝在岭南设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这其中的象郡所辖之地已延伸到如今越南北部地区。公元前203年秦朝的南海尉赵佗趁秦末天下大乱之机自立为南越武王(后改称“南越武帝”),由此建立了包括今天的中国两广和越南北部地区在内的南越国。
南越国的领土包括今天的两广地区以及越南北部,嘉庆皇帝把“南越”这一国号倒过来变成越地之南就是明确告诉越南:从今往后不要再打越地的主意。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刘彻灭南越国之后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设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此之后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历经汉朝、东吴、晋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汉等朝代越南北部地区一直是中国各朝代的直属领土。
五代十国时期割据越南的静海军节度使政权逐渐发展成为独立国家。宋朝在南征失利后不得不承认了这一既成事实。此后的越南尽管是中国的藩属国,但在内部事务上是完全自治的。正是历史上与中国的特殊关系使越南相对于其他东南亚邻国一直以小中华自居且优越感爆棚。越南一直强调自己和中原文明同为炎黄后裔,尽管历史上越南也像其他藩属国一样对中国称臣朝贡,但其国内史书一直记载着:自古南北各帝一方。
在古代东亚的宗藩朝贡体制下只有中国君主才能称帝,而藩属国的君主只能称王。越南所谓的南北各帝一方实际上相当于把自己放到了和中国平起平坐的位置上。越南史籍一贯称中国为北朝就是认为自己是和中国平起平坐源于同一文明体系下的南北并立的两个王朝。公元1284年越南陈朝抗蒙将领陈国峻发表的《檄将士文》中写道:“坐视主辱,曾不为忧;身尝国耻,曾不为愧。为中国之将,侍立夷酋,而无忿心!”
历史上越南自称中国、中华可不是只有这一次。公元1334年陈朝太上皇陈明宗征讨哀牢(今老挝),得胜班师后命阮忠彦刻摩崖纪功文劈头就写道:“皇越陈朝第六帝章尧文哲太上皇帝受天眷命,奄有中夏,薄海内外,罔不臣服”。公元1804年越南使臣陈文龙出使万象王国时私受馈赠而遭弹劾,国王阮福映则说:“中国之于外夷,治以不治。彼以诚来斯受之,朕不以此为尔等罪也”。
越南人不仅自称中国、中华,而且还常引用中国的典故。陈国峻的《檄将士文》中写道:“纪信以身代死而脱高帝,由于以背受戈而蔽昭王,豫让吞炭而复主雠,申蒯断臂而赴国难。敬德一小生也,身翼太宗而得免世充之围;杲卿一远臣也,口骂禄山”。这其中提到的纪信、豫让、申蒯、尉迟敬德、颜杲卿等等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人物。由此可见越南自古以来就深受中华文明熏陶。
然而越南的历史是具有两面性的:历史上越南本就曾是中国郡县直接管辖的领土,而当越南在政治上独立于中国之后也逐渐萌发了要在文化上独立的念头。越南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不断在吸收中华文明和突出民族特色之间摇摆的。越南作为中国郡县的上千年间一直以汉字作为官方文字,然而这一时期越南人的口语却并不是汉语。我们通常讲的“语言文字”这个词汇其实是由两个彼此联系而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共同构成的。
所谓语言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话,文字则是一种用于书面记录的工具。事实上语言的历史远比文字悠久:自300多万年前人类诞生之日起只要不是聋哑人都会开口说话,然而文字的发明不过就是最近几千年的事。事实上迄今为止世界上仍有相当一部分民族只有口头语言而没书面文字。我国的56个民族几乎都有本民族的语言,然而拥有文字的民族只有31个。
如今美国的一些印第安部落、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以及亚马逊丛林和非洲的一些原始部落都没自己的文字。非洲与东南亚等很多地方的语言受殖民历史影响都是用拉丁字母拼写的。目前的波斯语、乌尔都语等诸多语言都是采用阿拉伯字母进行拼写的。目前全世界查明的语言一共有5651种,此外还有一部分不被视为独立语言的方言。相比之下全世界现存仍在使用的文字大约有2500-3500种。
由此可见这个世界上的文字要比语言少得多。目前已有文字的民族中大多数存在借用其他民族的文字这种现象:历史上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以及中华文明这几大古文明较早形成了自己的文字,所以周边民族往往会对其文字进行借鉴。历史上中华文明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汉字书写系统,然而当时周边的其他民族大多还处于一种只有口头语言而无书面文字的状态。
这些民族在与华夏民族的交流中不断接触到各种先进的文化和制度,随着这些民族的文明程度日渐开化之后就需要用文字对日常的生产生活进行记录。越南在汉字传入以前并没自己的文字,可这并不表示那时生活在越南这片土地上的人不会说话。越南不同于新加坡:新加坡人大部分人口是华人,然而越南有自己的主体民族。越南政府认定的54个民族中京族(越族)作为越南的主体民族占总人口的86.2%左右。
京族是古越族中的骆越部落分支发展而来,所以越南的语言继承自古越语。越南语属于南亚语系越芒语族越语支:越南语与汉语一样并无时态及动词变化,然而其词序却恰恰与汉语相反置。越南尽管在书面文字上吸收过汉字元素,越南语和汉语的语法结构是完全不一样的,各自属于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事实上与汉语同属汉藏语系的藏语、苗语、缅甸语、泰语反而在语言归属上比越南语更为接近于汉语。
秦始皇混一华夏后实行了“书同文”,但从未实行过“语同音”。越南在作为中国郡县直辖领土的千余年间尽管使用汉字作为官方文字记录当地政府文书,然而在民间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越族人还是使用本民族的口语。越南人用汉字记录本民族语言就出现了口语和书面语的冲突问题。公元2世纪左右越南人在汉字的间架结构基础上发明创造了自己的喃字。五代十国时期越南发展成为独立国家之后为突出本民族特色曾大力推广喃字。
越南胡朝统治时期(1400年~1407年)首次把喃字确定为官方文字,然而后来汉字又恢复了官方文字地位。从15世纪的越南后黎朝时期开始喃字得到很大推广,从而形成了一种“双重架构”的文字使用情况:汉字和喃字分别作为官方和民间文字一直在越南并行。事实上越南人发明喃字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有替代汉字的动机。事实上越南在这时出现这样的想法一点也不奇怪。
历史上古壮文、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朝鲜谚文、日本假名、越南喃字等文字都曾受到汉文化影响:一开始汉族周边的民族和国家往往直接用汉字记录本民族的语言,然而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在汉字形体的基础上发明创造自己的文字。汉族周边的民族和国家尽管都深受汉字文明影响,但在文化上突出本民族特色几乎是这些民族共同的诉求。事实上越南很早就出现了希望有自己的国家文字这样一种呼声。
与越南人发明喃字类似的还有日本人根据汉字偏旁部首创制假名,朝鲜半岛创制了自己的训民正音(朝鲜谚文),契丹人、西夏人、女真人也都曾根据汉字的偏旁结构创制了自己的文字。尽管这些文字的创制过程都不同程度受到汉字的影响,然而这些文字毕竟是不同于汉字的文字。这些民族的文字既然都深受汉字影响,那么为什么不直接使用汉字呢?实际上这本身就反映这些民族对自身民族文化独立的一种诉求。
越南本就是在唐末五代时期作为割据藩镇从中国独立的,而在政治上获得独立地位的越南自然也会有在文化上独立的诉求。这种诉求绝不是在现代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后的近几十年才出现的,而是自五代十国时期越南成为独立国家以来千余年的夙愿。可如今越南人所使用的文字既不是汉字,也不是越南人自己根据汉字结构创制的喃字,而是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如今的越南文字母起源于法国传教士亚历山德罗于1651年编著的“越南语-拉丁语-葡萄牙语辞典”。法国殖民越南时期这种越南字母曾被法国殖民当局强制推广,然而在推广过程中这种字母文字遭到长期在越南流传的汉字和喃字的阻击,所以直到越南独立时这种字母的推广进度仍相当有限。越南民族独立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胡志明就是一个典型的具有高度汉学功底的人。
胡志明的汉学功底来自于家学渊源:胡志明的父亲曾参加过越南的科举考试且中过举,而在当时参加越南科举是必须要能熟练使用汉字的。胡志明的父亲从官场隐退后迁至越南南部当汉方医师,所以对汉语、汉字、中医这些汉学都相当熟悉。胡志明受父亲的影响也能熟练使用汉字,在口语方面会说汉语的粤语方言,加之后来胡志明长期在中国生活,所以他的汉学造诣其实是颇为高深的。
胡志明在中国期间不仅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与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胡志明在本质上是一个民族主义政治家。胡志明汉学功底深厚不假,和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友谊深厚也不假,可作为越南领导人首先考虑的必然是越南的国家利益:胡志明钟情于汉文化,也致力于维护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但在越南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工作上首先考虑的必然是越南的实际情况。
要知道在当时的越南有胡志明这样深厚的汉学功底的人可谓是凤毛麟角。当时的越南和当时的中国一样绝大多数人其实是不识字的,所以越南的汉字文化长期以来所影响的都是当地的知识文化阶层,事实上汉字并没在越南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底层民众心中扎下根。胡志明再深通中国文化也没改变他是一个越南人的基本事实,所以他和其他越南人一样对中国汉字有一种复杂的心态。
一方面越南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间一直深受汉字文化影响,另一方面希望在文字上突出本民族特色也是越南人一贯的诉求。当时以胡志明为核心的越南领导层其实真正想推广的既不是汉字,也不是由法国人带来的拉丁字母文字,毕竟喃字才是最能体现越南民族特色的文字。然而在独立后的扫盲的过程中越南人发现的确是法国传教士当年的办法更加行之有效。
其实没任何一种文字是十全十美的。拼音文字在推广普及方面确实有优势,因为只要会说话就能比较容易地学会写字。当然拼音文字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表达意思不精确、同音字难以区分。越南在独立之初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提高人民识字率的问题,所以在胡志明的坚持下越南最终还是决定将这种拉丁字母文字推广开来,由此形成了今天的越南国语字。
越南人还把从中国学来的书法艺术应用到了国语字上——以前用来书写汉字的书法技艺被用来书写这种拉丁字母文字:这种书法模仿方块字将几个字母由左至右、由上至下嵌入一个方块。如今越南人过春节贴春联就分为汉字春联和国语字春联。尽管如今越南早已取消了汉字作为官方文字的地位,不过在上世纪60年代越南的汉语汉字教育还是比较兴盛的。
当时汉语汉字在越南尽管已是作为外语学习的,不过在当时的汉、俄、英、法四门主要外语中选修汉语的学生是最多的。这一时期越南在抗法、抗美战争中得到了中国的大力支持,所以在这段两国关系的蜜月期内越南掀起了一股学习汉语汉字的热潮。不过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越南的汉语教学水平却并不能高看:当时大多数越南学校都只有一两个汉语教师,而他们自己的汉语水平本身就比较有限。
这一时期越南的汉语教学更为突出意识形态功能:当时越南学生的汉语课文主要内容都是歌颂中苏越友好关系以及一些政治宣传类的文章,对生活用语和工作用语的培训是不大重视的。众所周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越关系出现波折,60年代在越南兴起的汉语热也随着这一转变戛然而止,此后汉语汉字教学在越南甚至成为了讳莫如深的话题。之前培养的汉语人才也因此被迫转向其他行业。
80年代末90年代初越南在亚洲四小龙和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等成功案例的影响下也开始了自己的革新开放。随着中越关系的正常化使中国资本开始进入越南:从1991年到2000年中国大陆在越投资项目发展到117个,合同金额近2亿元。如果加上排在前五位的台湾和香港,那么整个中国对越投资居越南外资的首位。此外同样排在对越投资前五位的新加坡也有很多人是说汉语的。
对越投资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里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直接占了四个。在这种形势下越南对汉语人才的需求变得迫切起来。1992年河内外语师范大学重新开设了汉语课,随后越南北部多个省市的优秀高校也相继开办了汉语专业。在这些学校任教的老师大多是1979年战争爆发之前就接受过汉语教育的知识分子。随着第一批新汉语大学生毕业之后越南各地在中学教育阶段也开始普及汉语教育了。
目前汉语在越南已成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主要课内外语。然而在经历十几年的汉语使用封锁之后越南找到的汉语人才在水平上其实已相当生疏了,所以目前越南的汉语教育水平依然相当有限。直到2004年广西民族学院对越南的汉语教育的一项调查显示:越南在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词汇、中国语言文化等领域的教师非常缺乏。这样的教育水平显然无法满足越南和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经贸交往的实际需求。
有限的汉语教学水平不仅制约了越南与汉语区经济体的联系,而且也使越南文化界人士担心本国的历史文化传承可能会因为汉字的缺失而出现断层。越南的古籍多用汉字书写且大量引用中国典故,然而以越南人目前的汉语汉字功底阅读这些古籍其实有不小的难度。汉字和依托于汉字发展起来的喃字已成为越南国家民族文化体系的一部分。越南人要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几乎都无法绕开汉字。
类似的问题也同样存在于废弃汉字以后的韩国,因此近年来越南、韩国又掀起了所谓的恢复汉字热潮。不过越南、韩国所谓的恢复汉字指的是恢复已遭到破坏的汉字教学体系,但越南和韩国都不可能再重新把汉字定位为本国的官方文字,更不可能强制要求所有国民都必须学习汉字。事实上无论在韩国或是越南主张恢复汉字教学的主要是文化界人士,而他们所担心的主要是文化断层的问题。
事实上占韩国和越南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民众在是否恢复汉字这个问题上基本无感:他们既不主张恢复汉字教学,也不反对恢复汉字教学。说白了汉字的缺失在韩国、越南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在文化传承方面,可对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与交流沟通并没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即使在汉字被越南、韩国作为官方文字的年代也只是被用来记录政府官方文书,可汉字在越南、韩国民间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从未真正扎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