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图画书出版数量大大增加的今天,创作者如何表现儿童特质

撰文丨新京报记者 何安安

第六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颁奖典礼暨第七届华文图画书论坛已于日前在上海落幕。除颁奖环节以外,在本次论坛上,国际知名插画家、作家罗伦·乔尔德

( Lauren Child)

,童书评论家柯倩华、儿童文学理论家方卫平、宁波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教授陈恩黎等第六届丰子恺图画书奖评审委员,英籍捷克童书作家皮特·霍拉塞克

( Petr horacek)

,幼儿教育专家李坤珊分别围绕“童书写作和阅读的魅力”、“原创图画书可以做得更好”、“从图画到图画书”、“从童趣走向童年”四个主题,进行了主题演讲,从创作者、阅读者、评审者等角度,分享了图画书的各个维度。

图画书出版数量的增加超过了品质的提升

在大会评审主席报告中,评委会主席柯倩华表示,第六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评选范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出版的繁体或简体原创中文儿童图画书。本届书奖共收到361件符合资格的参选作品,其中中国内地作品158件、香港作品29件、台湾作品170件、澳门作品1件,其他地区还有新加坡作品3件。柯倩华说,儿童图画书看似简单,其实需要考量之处良多,包括以儿童为本位的童年观点、趣味想象力、真诚的情感、创意等,另有图文叙事的规律、文学技巧、艺术表现、图像诠释、文图合作、版面编排等。

柯倩华特别强调,在关注这份获奖名单的同时,需要将焦点集中在:这些书如何表达儿童的观点?如何表现儿童的特质?文字与图像的关系如何?有什么会吸引儿童的趣味?注意它们的图像语言、艺术性,整体编排与设计等,当然不可或缺的是它们的创意,这才是书奖颁发的意义所在。柯倩华说,纵观本届参选作品,多数掌握了图画书的基本形式,题材也相当多元,但出版数量的增加超过了品质的提升,主要问题集中在:整体完成度不够,对儿童观掌握不清,或者缺乏先例等。

图画书出版数量大大增加的今天,创作者如何表现儿童特质

获颁佳作奖的几米本次没能来到颁奖现场,他通过视频讲述了《同一个月亮》的创作历程。

“许多参选作品以传统民俗文化为题材,但很遗憾,没有儿童的视角,又缺乏有效的创意,只是将看起来很华丽的文化材料,机械性地僵硬复制,结果空有文化的表象,却没有真实的文学内涵或生命情味,甚为可惜。许多作品书写童年回忆,虽然个人的回忆和民族的回忆都很宝贵,但如果没有现在儿童的语言,或与儿童沟通的角度,又缺乏高明的文学手法,就只是怀旧的成人自言自语、自娱自乐了。有些作品取材社会关怀的议题,比如特殊儿童、老年、环保等等,立意良善,但又没有适当掌握儿童观的叙述角度以及图画书语法,很容易有主题先行的问题。”

此外,柯倩华还提到,多位评委特别提醒出版社,注意编辑对于图画书的重要,比如字体、文字排放的位置,开本的版式等等,都会影响阅读以及整体的美观。她认为,“儿童读者是面向未来的人,希望儿童能在美好的图画书里认识自己,珍惜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理解他人、友善地对待别人的想法和感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约翰·斯坦贝克说,世界上所有优秀、成熟的文学作品都有一个基本的主旨,就是试图理解人类,理解带来爱,而不是恨。写作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让人们互相理解,我相信图画书创作也是如此。”

图画书出版数量大大增加的今天,创作者如何表现儿童特质

会场外,一位读者正在翻看获得佳作奖的作品《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字号大小变化或许可以有效表现声音

在大会的主题演讲环节,担任主讲嘉宾的罗伦·乔尔德结合自己20多年的童书创作经历展开了生动分享。乔尔德善于颠覆传统,把传统父母头痛的教养问题,通过孩子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和有趣的互动对答,让家常琐事变得极其丰富多彩。而她独特的插画形式——将手绘和实物照片等拼贴在一起,更是开启了绘本创作丰富多元的新形式。她的作品结合了她对童年的迷恋,并开创出她在设计和绘画上的天分。

图画书出版数量大大增加的今天,创作者如何表现儿童特质

在大会的主题演讲环节,罗伦·乔尔德现场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验。

乔尔德说,此次论坛的主题“童年无限”是对童书魅力的一种确切表达。阅读优秀的图画书,可以发现新颖、深邃的思想和蕴藏在图画书中的巨大能量。而中国举办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无疑是对某种“天才”创造的支持和表扬,“中国的图画书创作人才队伍正变得越来越庞大。”

在分享中,乔尔德提到,创作伊始,她并没有设立目标接受群体,所有创作均从内心出发,也就是先和自己进行交流,再和读者展开交流——读者在作品中去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她创作中的意象和形象具体而微小,且均来自日常生活。乔尔德的一部分童书创作亦涉及痛苦、艰难的议题,如独生子与二胎家庭等。

图画书出版数量大大增加的今天,创作者如何表现儿童特质

《外婆家的马》插图。

当提及创作成长历程时,乔尔德透露,父亲是一位美术老师,经常带她去参观各种美术展览、欣赏各种风格的美术作品,因此她在宝贵的童年时期受到了良好的艺术熏陶。她发现,很多艺术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如颜色、光线、气氛等。例如20世纪亨利·马蒂斯的作品善用光线,常常能通过光线传递出阵阵暖意。此外,乔尔德很愿意动手,如制作“玩偶之家”,这个打造微缩世界的过程教会她如何做设计、如何插画、如何讲故事等。

图画书出版数量大大增加的今天,创作者如何表现儿童特质

罗伦·乔尔德现场演示了《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的创作过程。

怎样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声音?乔尔德认为,字号大小变化或许是一个有效途径。对于年龄很小的孩子而言,他们还不具备阅读文字的能力,却可以通过形状和色彩等信息来了解和触摸故事。她认为,相较于文字,在某种意义上,图画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因为它可以让世界上不同的人展开交流。并且,图画能够表述和承载的内容非常丰富,如广告、销售、生活、情感等。乔尔德列举了昆汀·布莱克和约翰·伯宁罕的案例,来佐证她的观点。

乔尔德认为,《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虽是对成人小说的改编,但作者能够从儿童的视角来理解成人作家表达的大思想。而《一起去动物园》是一部非常打动人的作品,它所传递的主题有相当的难度和深度,在英国,创作者也会尽量避免类似的话题,而她却被这个故事结尾模糊的感觉打动,认为这一收束非常有力量。乔尔德透露,《同一个月亮》将会在英国翻译出版——对儿童读者来说,在别人身上会发生什么事情,也非常重要。《车票去哪里了?》则充满欢乐,开启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旅程。乔尔德说,获得首奖的《外婆家的马》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启发——通过图画书表现祖孙之间的生命联结。在当下,她感到我们对于这样主题的表达远远不够,而祖孙两代人如何走到一起、如何用快乐的形式去表达这种关系,是值得我们继续探索和思考的话题。

图画书出版数量大大增加的今天,创作者如何表现儿童特质

《车票去哪里了?》海报展板。

如何保持孩子对绘画的喜爱呢?乔尔德透露,家长要试着和孩子一起参与,成为孩子绘画过程的一部分,同时可积极尝试简单丰富的表现手法或传统的画法,就像《玛丽波平斯阿姨》。现场有读者问及读者视角对她创作及图画书背后的思想观念这一问题时,乔尔德表示,在阅读华文图画书的过程中,她发现很多故事可以被反复阅读,获得了颇多灵感与启示。乔尔德说,2012年她在构思创作《好孩子》时,最后决定用孩子和成人一起对话的形式来进行结局设计,“在创作过程中,创作者需要时常去观察和思考创作之外的事情——任何的事情都是相互关联的。”

评委对谈:原创图画书可以做得更好

第七届华文图画书论坛首次在系列活动中加入书奖评委对谈环节。参与了本届书奖评审的柯倩华、陈恩黎、姬炤华、徐素霞和李坤珊,都出席了这一对谈,由方卫平担任主持。

陈恩黎以“华文原创图画书中的文化自觉”为题。她认为,目前,我们对图画书的三个基本思考维度为题材选择、艺术形式呈现、童年观世界观的表达,但很多作品总体上仍然缺乏面向未来的眼光。她指出,图画书这种出版门类具有显在的外来性。因此在我们的接受或创作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进行民族性和乡土性的文化自省。而这种自省一旦过度,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图画书创作的前行和进步。陈恩黎还提出了关于中国意象的疑惑,对“中国红”进行了反思。陈恩黎说,根据色彩心理学的观点,代表亢奋、激进的红色的过度运用或许将违背作者的创作初衷。

柯倩华在参赛作品中看到了一些普遍性的话题。柯倩华表示,图画书中的文字、图画和设计三者是缺一不可、互相成就的关系。其中,“设计”的概念中包括版型设计、排版设计和字体字号的设计等,“大体上,它们都需要追求一种整体的视觉美感,同时以易于读者阅读为指向。”

图画书出版数量大大增加的今天,创作者如何表现儿童特质

评委会主席柯倩华现场分享了她在参赛作品中看到的一些普遍性话题。

关于图像设计美感的问题,柯倩华以《别让太阳掉下来》为例,认为该书的封面是这方面一个良好的范例。柯倩华说,在图画书创作过程中,作家、画家和编辑需要达到一个动态配合的默契。她强调,图画书创作者需要追求图画书的趣味,“这里的趣味不仅仅是指图画的趣味,也包括文字和语言的趣味,以及其中包含的语音、韵文和节奏等细节设计的趣味。”

图画书出版数量大大增加的今天,创作者如何表现儿童特质

《别让太阳掉下来》插图。

“片面”“快速”“公式”是李坤珊对华文原创图画书的三个反思。其中,“片面”指的是对童年生命观察与展现的片面性;“快速”指的是快速阅读背景下带来的某种资源“浪费”,包括作家、画家的“浪费”和材料的耗费等;“公式”则是说在此次参赛作品中,涉及特殊议题的图画书有所增多,如环保题材、特殊儿童题材等。李坤珊建议,图画书创作者应当观察0-3岁的孩子,虽然他们还没有储备足够的语言,但成人可以通过孩子的动作、表情和动向等去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

姬炤华从一位图画书创作者和阅读推广人的角度,比较了中国内地、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几处原创图画书的发展情况,提出图画书需要共同面对成人和儿童进行一种有深度的创作。方卫平特别指出图画书基本叙事语言的重要性。同时,他认为,图画书中人文精神的承载与理念的传达,已经成为更值得我们关注的话题。

记者丨何安安

摄影丨安也

编辑丨安也

校对丨翟永军

上一篇新闻

从过去到未来,新加坡的华文创作遇到了哪些机遇与挑战?

下一篇新闻

孩子为什么要读好刊——儿童文学作家寄语《漫画周刊》小读者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