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苏东坡居黄州遗址遗迹保护利用刍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东坡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东坡遗址遗迹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利用好苏东坡居黄州遗址遗迹,是功在当代、利福子孙的千秋善举。

苏东坡居黄州遗址遗迹的重要地位

2000年法国《世界报》推出的12位“千年英雄”中,苏东坡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赞扬他谪居黄州期间,虽然穷困,还带头出钱组织了“救婴”会。我认为,苏东坡的黄州情感非同一般,而他居黄州的遗址遗迹也为孕育情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这些遗址遗迹是苏轼嬗变为苏东坡的物理载体。

苏轼从元丰三年(1080)二月一日因“乌台诗案”被贬与长子苏迈抵黄州。初到黄州惊魂难定,人疏地生。有幸的是,黄州知州陈君式及时安排了环境清幽的定惠院作为他父子俩住所并随僧蔬食,让他能静心休养、修身养性。就在当年的五月下旬,苏轼的家眷到黄州,州衙又将黄州城南临江的官驿——临皋亭修葺一新让苏轼全家住居。苏轼居黄州一年后,因家大人多,生活难以为继,黄州新任知州徐君猷将城中故营地数十亩拨给他耕种。苏轼十分高兴,自此,将自己别号“东坡居士”。随后,他的诗词文赋以东坡落记。因此,苏东坡名号也逐渐替代了苏轼,并走进了当朝官宦和黎民百姓的脑海里。从此,苏东坡之称谓名满天下,妇孺皆知。我认为,苏东坡居黄州的遗址遗迹是他心身修养的场所,使他精神获得了慰藉,思想获得了解放,心胸越来越开阔,艺术得到了升华。正因为他对黄州这些景物的深情热爱,他才能触景生情,才能在赤壁创作“两赋一词”,才能在雪堂泼墨挥毫,才能书写《黄州寒食帖》这幅天下第三行书,才能让他的文学艺术攀登中华文化的高峰。

(二)这些遗址遗迹是古今中外的名胜古迹。

苏东坡居黄州生活了四年又四个月。这期间,他的居所有定惠院、临皋亭、南堂、雪堂四处,并游遍了当时黄州城区及周边的邾城、赤壁、安国寺等50余景点。同时,还游览了当今黄冈区域内的团风、红安、麻城、罗田、浠水、蕲春、黄梅等地名胜。他在黄州留下的700多篇(首)文字作品中,已记载了他的很多遗址遗迹。因他的才华对古今中外的影响,他居黄州的遗址遗迹至今影响很大。如赤壁:因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冬赤壁之战于此发生。苏东坡居黄州游览赤壁,情激怀古,写下“两赋一词”千古绝唱。从此,黄州赤壁慕名游览的才子佳人、文人墨客络绎不绝,留下了不同时代的诗词文赋、楹联墨宝,让赤壁的文脉源远流长,越积越厚,走出了黄州,走向了世界。

(三)这些遗址遗迹是黄冈厚重文化底蕴的重要基础。

黄州历史悠久,既有新石器时代的螺丝山遗址和秦汉时期的邾城(也叫禹王城)。同时,有宋城及明清黄州古城。然而,我认为,苏东坡居黄州的遗址遗迹也为黄州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市委、市政府于2016年印发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实施意见中,就将保护苏东坡居黄州的遗址遗迹作为重要的基础条件,并加大对禹王城遗址、赤壁、安国寺的保护。同时,还加大投入,建成了苏东坡纪念馆和遗爱湖公园。2017年,市政协又建议完善苏东坡遗址遗迹标识,也为更好地保存我市历史文化记忆起到了积极作用。我认为,苏东坡居黄州的遗址遗迹蕴藏着东坡文化的丰富内涵,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文化界的广泛认可和仰慕,是我们黄冈一张富有魅力的文化名片。因此,保护利用好这些遗址遗迹,必将为黄冈创建国家历史名城作出重大贡献。

苏东坡居黄州遗址遗迹的保护利用十分紧迫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保护传承文化遗产,还要推进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苏东坡居黄州遗址遗迹也是中华优秀传统遗产,保护利用也迫在眉睫。

(一)保护和利用的现状有喜有忧。

客观地讲,苏东坡居黄州的遗址遗迹也得到了黄冈(黄州)古今执政者和有识之士的重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黄冈历届党和政府都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黄冈把研究、挖掘、保护、利用苏东坡遗址遗迹纳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为一体。在黄州抢救保护了禹王城遗址,东坡赤壁和安国寺,得到了上级组织的充分肯定和黄冈人民的高度赞扬。然而苏东坡居黄州几十处影响很大的遗址遗迹还有待保护利用。如“闭门却扫,收招魂魄”的定惠院;苏东坡全家住居的水驿临皋亭;苏东坡躬耕故营地“东坡”等等。笔者曾探访黄州民间传说和专家学者研究的苏东坡居黄州遗址遗迹,多数在高楼之中,有的在路旁屋角之下,让人十分惋惜。

(二)打造东坡文化旅游品牌缺少实体支撑。

文旅融合、文经共同发展是保护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之势,苏东坡居黄州遗址遗迹不仅是研究者和文人墨客创作的重要题材,也应成为黄冈打造东坡文化旅游品牌的厚实基础。苏东坡的一生充满传奇,也充满故事。他一生游历的近20个城市,几乎都在打造东坡文化旅游品牌,都建有与苏东坡有关的景区景点。如杭州西湖、徐州黄楼、定州雪浪斋等。黄州是东坡文化的发祥地,也是苏东坡文化艺术登峰造极的重要时期。正如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所言:“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我认为,是黄州给了苏东坡新的生命,更是黄州成全了苏东坡。没有黄州,世界上就没有苏东坡。正因如此,苏东坡居黄州遗址遗迹是黄冈一大笔宝贵的无形资产。我们要在保护中开发利用,在开发利用中进一步保护好,让其为东坡文化旅游品牌打造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磁场效应。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他还多次表示喜欢苏东坡的名言,在《习近平用典》一书中引用典故最多的是苏东坡,全书收录他引用苏东坡的地方达7次。我们要传承苏东坡的优秀文化,就要加强对其遗迹的保护利用。目前,苏东坡居黄州遗址遗迹的几十处中,仅有苏东坡赤壁等几处得到较好的保护。然而,无论是东坡文化的研究者、热爱者,还是千里迢迢慕名而来的国内外广大游客,到黄冈最想看到的是当年苏东坡在黄州生活、劳动、修炼、游乐的遗址遗迹。而这些遗址遗迹在现实中又没找到确切的地方,他们都深感失望。2010年在黄冈东坡文化国际论坛上,一位日本学者说,上个世纪来到黄州就想拜访苏东坡在黄州生活的遗址遗迹,没见到,非常遗憾;再一次来仍然没有见到,更感遗憾。

保护利用苏东坡居黄州遗址遗迹的几点建议

2019年11月,市政府制定《黄冈市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3)》,启动了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文旅产品提升、文旅与相关产业融合、文旅产业支撑、文旅整合营销“四大行动”,并出台支持政策。同时,近十年来,坚持与广东惠州、四川眉山、海南儋州结成了东坡文化节联盟,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苏东坡黄州遗址遗迹的保护利用。

为此,我提以下三点建议:

(一)将苏东坡居黄州遗址遗迹的保护利用纳入“十四五”规划。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强调: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来,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当前中央和省市都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深入推进“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党和政府一贯高度重视优秀文化的传承,“十四五”期间也会有重大的政策支持。因此,我市应抢抓“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机遇,将苏东坡居黄州的遗址遗迹的保护利用纳入“十四五”规划。对于现有的东坡赤壁、禹王城遗址、安国寺、遗爱湖公园以及有关县市的景区景点,要依据规划,谋划一批大项目,争取挤进中央和湖北省“十四五”期间建设的笼子。对于大批待研究确认、待保护利用的遗址遗迹,也应整体谋划一个抢救保护和修复的大项目,申报中央和省在“十四五”期间给予政策及资金的大力支持。

(二)提升苏东坡遗址遗迹景区的文化内涵。

最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强工兴城、强农兴文”的发展重点,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都重视苏东坡居黄州遗址遗迹的保护利用。市委、市政府带头筹巨资保护东坡赤壁、安国寺、禹王城遗址。同时,还建设了遗爱湖公园。黄梅县引资建设五祖寺文化小镇,浠水县改造浠水河景区,麻城市在坡亭建成了杏花村等等。为了做好文旅经结合文章,这些景区景点要更多地融入苏东坡文化。在当今苏东坡遗址遗迹难以确定具体方位,恢复建设又因规划或场地难以确定的情况下,可将遗址植入这些景区建纪念性建筑。在这方面国内外都有成功范例,我市也有古今先例。如东坡赤壁,在清代之后重建之时,先后将雪堂、月波楼、涵晖楼、栖霞楼建在其中。如遗爱湖公园遗爱亭。这些作为,也得到了国内外苏学爱好者和广大游客的认可。如新加坡大学教授张爱东在参加了黄冈东坡文化研讨会后,在东坡赤壁看到了雪堂,她很高兴,还拍照留念,并说不论位置是否准确,都在黄州范围内,她回去后跟她的学生讲苏东坡居黄州的遗址遗迹。同时黄冈还应该站高望远,精心编制好东坡文化旅游线路,努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品牌,让东坡文化旅游品牌誉满全球,进一步造福于黄冈人民。

(三)进一步精准考证苏东坡居黄州的遗址遗迹。

苏东坡居黄州的遗址遗迹,除东坡赤壁、安国寺等几处现存在外,其大量的遗址遗迹在哪里?十余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有关部门进行专题研究,还请了文物部门进行了考证,已有部分遗迹获得初步共识,但绝大多数遗址遗迹还是看法各异,争论不休。比如“东坡”在哪里,目前至少有五种说法,而且各种说法都提出经典、诗词、史志等有关证据,相互之间谁也说服了不谁。我认为,黄冈要打造东坡文化国际旅游品牌,如果大量的遗址遗迹具体方位确定不了,国内外游客一而再、再而三都看不到他们仰慕的遗址遗迹,东坡文化旅游品牌打造将成为水中月、镜中花。因此,建议市政府进一步主导苏东坡居黄州遗址遗迹的考证工作。安排有关部门、再聚有关的专家学者,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尽快精准考证苏东坡居黄州的遗址遗迹,并按有关法定程序审定。在此基础上,市政府可将确定的苏东坡居黄州遗址遗迹先予以标识,同时,制定专门规划,待条件成熟时在原址上及时进行修复。

(作者系黄冈市东坡文化研究会会长)

(编辑:白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