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影响杨振宁等大师的数学科普读物!给孩子这套书,不怕学数学了

学数学,再也不用考验家长的智商了

孩子读完这套数学书,家长彻底不头疼了

怎么才能彻底学好数学,看看著名教育家百试不爽的方法

据统计,全国中小学生总人数近2.1 亿。这意味着约4亿家长都饱受辅导作业的折磨。甚至,患上了一种叫“恐辅症”的疾病,而数学作业,则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恐辅症的罪魁祸首。

但是数学这门功课又太太太重要了。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更何况,未来是人工智能时代,是算法时代,是大数据时代,而这些最基层的知识,其实都是数学。

“任何一门成熟的科学都需要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在数学模型的框架下来表达它们的思想和方法。当代数学不仅继续和传统的邻近学科保持紧密的联系,而且和一些过去不太紧密的领域的关联也得到发展,形成了数学化学、生物数学、数学地质学、数学心理学等众多交叉学科。数学在模拟智能和机器学习中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包括:环境感知、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与理解以及知识推理等。”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恭庆如是谈数学的重要性。

所以,对这些将来要进入这个时代的孩子来说,学好数学非常非常重要。

但是, 现在很多孩子对数学有一种恐惧感,这门学科也让千千万万的家长深感焦虑。打起游戏脑子灵光的娃学起数学怎么就分分钟短路?辅导个作业怎么就那么难?

数学真的很难吗?孩子数学不好是遗传吗?怎样才能让孩子不害怕学数学?

其实数学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难,如果能以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孩子学习数学,相信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会很浓厚。

今天推荐一套非常有趣的数学科普书,特别适合处在焦虑旋涡中的家长买给娃,这套书是《大师给孩子的数学课》畅学版。刘薰宇著,北京奥数名师董益民全程解读。

我们来看看著名物理学家和文津图书奖获得者李淼教授读完后的感受:这套书教孩子们学会用直观图像方式解决数学问题,非常新颖有趣。



看看现在大火的《最强大脑》上那些选手们的精彩表现,妥妥的别人家孩子哇,其中一名年仅十六岁的选手让人印象深刻,他就是黄明睿,第14届世界数独锦标赛青少年组季军,中国数独难题王、最强大脑少年选手。上阵父子兵,黄明睿的父亲黄中华老师也在《最强大脑》上一展风采。


来看看黄同学是怎么说的:

数学大师刘薰宇先生果然名不虚传!《马先生谈数学》《数学趣味》《数学的园地》训练了我的抽象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计算力,为我赢得最强大脑助力!虽然我们这些普通的父母不能和黄爸爸比,但是《大师给孩子的数学课》这套书对孩子数学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

哈佛大学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博士后龙曦以及VEX机器人世界锦标赛教练、RAIC测评培训导师以及资深编程老师李珊也都对此做出了相当高的评价。



哈佛大学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博士后龙曦

翻开这套书,你会拥有不一样的感受,你会发现,哇!原来数学知识可以这么有趣,数学书也可以像读故事一样好玩!求知欲可以这么容易激发出来!爱上数学可以这么简单!


VEX机器人世界锦标赛教练、RAIC测评培训导师,资深编程老师李珊:

打开这本书后,非常新奇,看上去是一本数学类辅导书籍,但是书中语言就像小说一样,内容富有趣味,很多数学的知识,甚至简单的四则运算,都会从新颖的角度重新解读,让成人看完都会有新的理解,非常适合孩子阅读。


这套数学真的是个宝藏,你知道吗?不少数学大家和文学大家也对这套大师小书推崇备至,赞不绝口,其中就包括杨振宁、谷超豪和丰子恺等。


杨振宁和香港中学生谈话时专门提到:

有一位刘薰宇先生,他是位数学家,写过许多通俗易懂和极其有趣的数学方面的文章。我记得,我读了他写的关于一个智力测验的文章,才知道排列和奇偶排列这些极为重要的数学概念。

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谷超豪:

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刘薰宇的《数学的园地》。它介绍的微积分和集合论的初步思想,把我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套书更是吸引了著名作家、画家丰子恺亲自为《数学趣味》作序:

我一直没有尝过数学的兴味,一直没有游览过数学的世界,到底是损失!最近给我稍稍补偿这损失的,便是这册书里的几篇文章。我与薰宇相识后,他便做这些文章。他每次发表,我都读,诱我读的,是它们的富有趣味的题材。我常不知不觉地被诱进数学的世界里去。


说了这么多大家一定忍不住想知道,这套书数学书究竟有什么魔力?


我们来看这套书书的作者,他是我国现代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出版家刘熏宇先生,曾任多所大学和中学数学教师或校长,并曾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曾亲自编写并负责全面审定我国中小学数学教材,出版了中小学数学教科书和科普读物,发表了大量数学教育方面的论文。代表作有《初中代数》《解析几何》《数学的园地》《数学趣味》《因数与因式》《马先生谈算学》以及《文章作法》(与夏丏尊合著)等。


这么之得到了这么多牛人的推荐,就是因为它集合了实用性,有趣与文学,让数学真正的活了起来,走进孩子们的心中。我们来详细了解下这套书:

在《马先生谈算学》一书中,作者从孩子们熟悉的偏科说起,通过亲切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数学的重要性,在丰富的题目中讲解了图解法在算学中的妙用。妙趣横生的师生互动,性格各异的学生,让读者如同置身于马先生的算学课堂。

本书内容是集结了1937年陆续刊登在《中学生》杂志上的文章,是以第三人称——“马先生”的口吻,讲述如何用图解法求解一些算术四则问题,其中收集了100多道题目加以解释,但又不是单纯的难题详解。

增进人们对学习算学的趣味,对于学算学的态度、思索问题的途径、探究题目间的关系和变化,便于观察和思索,使算术更贴近实用。本册共包括三十部分内容,例如流水行舟、鸟兽同笼的问题、截长补短、五个指头四个叉、物物交换、按比分配等。


《数学趣味》共包括十一篇文章,依次是数学是什么、数学所给与人们的、数的启示、从数学问题说到我们的思想、恨点不到头、堆罗汉、八仙过海、棕榄谜、韩信点兵、王老头子的汤圆、假使我们有十二个手指头等。


《数学的园地》是以“趣味丰富的文字写枯燥的算理”的又一部代表作,围绕中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拦路虎”——函数和集合,阐述、区分了一系列概念及运算的基本原理。作者以巧妙的写作手法进行讲述,使原本枯燥乏味、抽象难懂的数学内容变得通俗易懂,读者可以毫不费力地读完并掌握书中的知识。


1


好故事保护了孩子学习数学的欲望

很多家长都发现,刚开始接触数学的孩子,虽然会数数,但只是单纯地“背”数字,并不知道数字背后的含义,更有一些家长把数学简单的理解为数数和加减法计算,导致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教孩子加减法。殊不知这种机械记忆对学习数学来说是南辕北辙的事。对孩子来说,数学很抽象,很难理解,想让孩子数学学得好,家长一定要从孩子的兴趣入手,让孩子了解数学的有趣,才能让孩子真正喜欢上数学。

数学书相对枯燥,但故事书孩子都爱读,咱们这套《大师给孩子的数学课》就可以当故事书看,不信?来看一下吧。

在讲到韩信点兵时,作者开篇的描述使得过去年代栩栩如生的社会风俗画面如在眼前:

说起来已将近三十年了,那时我还只有八岁,常常随着我的祖父去会他的老友。有一次到一个小盐商家去,他一见找们祖孙俩走到摊头,一边拉长板凳,一边向祖父说:

——请坐,请坐,好福气,四孙少爷这般大了。 、

——什么福啊!奔波劳碌的命!

——哪里,哪里,四孙少爷已经上学了吧?

——不要这般叫,孩子们,——今年已随着哥哥进学校了,在屋里淘气得很,还是去找个管头好。……


再看一个数的故事:

让我们来看2700×1018(就是27后面有20个0)这个数,比如说,一个数字只有一毫米宽,这在平常算很小了,但这个数排列起来,就得有2700×1012千米长,把地球的赤道围60×109圈,甚至还要更长,我们怎么有这么长的绳呢!


再说我们真正将它写出来(假如已知道它),每秒钟写一个数字,每天足足写十个小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间断,要写多长时间呢?这很容易计算的,(2700×1018)÷(60×60×10×360)=2×1014年。呵!人寿几何!就是全世界的人(约15×109个)同时都来写(假定这数是可分段写的),那也得要十三万年才能写完。这是多么大的工程啊!号称历史悠久的中国,马马虎虎说, 也还只有过四五千年的寿命。呵!十三万年,多么长久啊!


作者在文中写到,数学有时会叫人头痛,然而经过一次头痛,总有一次进步。


看看吧,多坦诚、有诚意的讲述,连大数学家都有这样的遭遇,我们中小学生们对数学、对学习,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2

抽象的数学与丰富的生活紧密相连

作者开始不直接提出知识点,而是循序渐进以学生活的实例为切入点,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学生们去自主探究,在激发学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入了知识点,让学学生记忆深刻。

比如讲到堆积问题,作者用生动的笔触细致入微的描写故乡和童年:

石坎缝儿里寻蟋蟀,和尚庙里偷桂花,紧接着怀念起了须发全白,精神饱满,笑容可掬的卖汤圆的王老头子——头上顶着银色的发,嘴上堆着雪白的须,很古怪,每天只卖一盘子汤圆,卖完就收店,喝苞谷烧。……看见他在生火,他的桌上有一只盘子,盘子里堆着雪白、细软的汤圆,有点儿像金字塔,假如要用数学教科书上的名字,那就是正方锥。

作者在讲八仙桌的坐法时讲到一些特殊条件也很有意思:譬如在八个人当中有两个是夫妻,非挨着坐不可,或是有两个是生冤家死对头,不能坐在一起,或是有一个人是左手拿筷子的,若坐在别人的右边不免要和别人的筷子冲突起来。

在这本书里,作者用棕榄谜引出了这个数学问题,即通过对上海一家公司广告游戏为例,生动详尽的分析了排列组合问题,告诉人们其实占不到卖家什么便宜。

作者学问融贯东西,不仅受过法国数学思想影响,还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他既能信手拈来费马的最后定理,也能说出过去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歇后语——棺材铺打牙祭,要的是人死。


3

视觉图解,帮助孩子建立数学逻辑

书中每讲述一个数学概念都配有可视化图表。视觉图解对孩子数学理解起来特别容易,也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无论在新加坡数学还是美国数学里都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在未来生活中用数学来高效地解决真实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像试卷上应用题那样标准化,而是需要我们透过杂乱的现象中提炼出来的,准确判断出哪些是干扰因素,那些是核心要素,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这种图解式训练会让孩子养成探究的习惯,比如看到一道题目,脑子里下意识就会出现一幅画面,不管是建模、还是画图,总之这个画面能够反映出这道题目的本质,只有这样孩子理解题目才会更加透彻。

这个过程里面其实就逻辑养成的过程“真实问题——数学模型——数学表征——回到真实问题”。长期以往,孩子观察、分析、自主探索能力都会被激发。

4


举一反三,帮助孩子养成数学思维

有的家长说,孩子做了很多套数学模拟题,可是遇到新问题的时候有不会了。其实,练习够一定数量的题对巩固基础知识是有帮助的,但并不代表孩子的数学能力就提升了。因为题型是变幻无穷的,只有真正领会了数学的核心概念,才能从容应付各种数学问题。

刘薰宇先生多次强调:许多人以为学习数学,只要牢记书本上的法则、公式、定理等等,再将练习题做完,这就算全部掌握了。其实书本上的知识不但有限,而且也太固定了,我们所能遇见的更鲜活的材料不知有多少。将死板的方法用到这些活泼的材料上去,使它俩相得益彰,这是一条学习的正轨。学习不但要收集一些材料,还要掌握一些方法。掌握方法比收集材料更有效果。比如说,鸡兔同笼这一类题,什么算术课本里都有,掌握它的算法固然重要,而学习怎样思索出那算法来更重要,不是吗?

所以这套书核心点之一是,在嬉笑中谈论严肃的数学法则,说理浅明,深挖数学的内在趣味,润物细无声般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说句题外话,大家知道这套书是在什么环境下产生的?

翻开书我们看到这样的描述:……昆明警报频繁,有十几次,都是写着写着,警报一响,便收在篮里,提着跑到荒野。提着,提着!……昆明的米价、菜价,一切物价,都涨得惊人,不但涨,有时还买不到……

课件写作环境如此非常的艰苦,甚至有生命之忧,但作者却用饱满的热情,积极乐观的态度,生动有趣的笔,写出给孩子流传近百年的数学科普经典!——有这样一位有趣的老爷爷带着孩子们在数学的园地里徜徉,数学还有什么难的呢?

咱们这套让李淼教授,龙曦博士,李珊老师和黄明睿童鞋忍不住分分点赞推荐的版本的独特之处再给大家安利一遍:


1、幽默生动的师生漫画形象,吸引读者兴趣;有趣的师生对话,切中知识点和难点,轻松导入每章内容。



2.全新修订,精心校对、审读,把原著的瑕疵和市场上版本的错误加以改正,让这套数学经典更完善。


为了让保证内容的准确无误,在核对环节,严格比对原著和现行版本,更正了市场上现行版本中的数十处错误。抠细节扣到了头发丝的地步,甚至半夜编辑和老师还在为一处有疑惑的数字计算和交流。


所有图片全部重新校对、重新绘制,更正了里面的错误数字、遗漏的点等,图片更美观、清晰、正确、完善。




3. 奥数名师精彩解析和点评,保持作品精华的同时,紧密贴合现行数学教材,帮助孩子理解难点,把握重点。




4.趣味横生的数学家故事,让孩子在阅读中了解数学背后的故事



5.双色环保印刷,印刷采用大豆油墨,孩子可放心翻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