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日程安排
开幕式
08:30--09:10
李 劲 堃
(广州美术学院 校长)
代表广州美术学院致辞
尹 吉 男
(广州美术学院图像与历史高等研究院、艺术与人文学院 院长)
代表图像与历史高等研究院及艺术与人文学院致辞
Claire Roberts
(罗清奇,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副教授)
代表与会嘉宾致辞
与会嘉宾合影
主旨发言
09:10--09:30
李伟铭
(广州美术学院 教授)
《战争与美术:基于抗战与中国绘画语言转型的思考》
战争,是主导20世纪前期中国社会生活秩序的主题。庚子(1900)事变——战争,把中国迎进20世纪;紧接着是辛亥革命、军阀混战等等,给中华民族带来最严重的灾难性后果的是日本的侵华战争。但也正是这场战争,进一步激活了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拓宽了现代中国文明的“国际视野”。在我们的民族记忆中,中国精神、中国文化包括中国艺术正是在接受战争以及其他各种各样劫难的考验的过程中获得蜕变和发展的机遇。战争与中国现代美术的关系,是一个远未获得充分展开论述的课题。
第一场
09:30--10:50
//
主持及评议:李伟铭
(广州美术学院 教授)
//
发言:
杨肖
(中国艺术研究院 助理研究员)
《诗与画的“战时相”:丰子恺<轰炸>系列漫画的创作与接受》
“战时相”是丰子恺创作中一个颇为复杂的主题。这些画往往来源复杂,既有对现实的描述,也有对他人诗歌的吸收,还有对历史题材的借鉴。其中,有些作品是他有感于某个最能体现战争残酷的惊悚瞬间,提笔对“时事”和“见闻”进行的“视觉评论”,其意在于记录现实,激励民气,故带有宣传的性质。听将令的宣传和丰子恺个体创作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张力,丰子恺的画往往既要保持自己的风格,也要达到宣传的效果。在这类作品中,《轰炸》系列漫画富于代表性。本文从《轰炸》系列的创作与接受层面,探讨丰子恺所作“战时相”中的诗画关系。
陈志云
(广州艺术博物院陈列研究部 主任)
《何以记国殇:司徒乔战争题材作品的构思与创作》
司徒乔曾多次以艺术家的身份主动关注战争,例如1927年,北伐时期奔赴武汉,在鲍罗廷办公室任宣传干事;1933年,随粤东各界慰劳团北上,以画笔记录抗战军队事迹;1941年,在新加坡创作了抗日名作《放下你的鞭子》;1942—1943年,在重庆创作大型抗战壁画《国殇图》;抗战胜利后,到五省考察战灾并创作战灾画系列……战争题材一直是司徒乔创作的一个重心。这些倾注艺术家大量心血的作品不单记录了战争带给人民的深重苦难,更展现了中华民族上下一心抗击侵略者,无惧无畏的精神。本文主要详述司徒乔战争题材作品的构思和创作的情况,从而深入探讨20世纪前期中国艺术家是如何通过艺术参与到战争史的叙述之中。
李志毓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副研究员)
《书信中的艺术、政治与情感:以方君璧友朋往来信函为中心》
留法女艺术家方君璧与许多民国政要和文人学者有着深厚交谊。她的一生历经颠沛流离与生死考验,却演绎出温柔、深挚与坚毅的艺术和人生境界,这与其生命中的师友交谊不无关系。方君璧后人所藏方君璧与友朋往来信函,展现了一个艺术、政治与情感相互交融的世界。
茶歇
10:50--11:00
第二场
11:00--12:00
//
主持及评议:胡斌
(广州美术学院 教授)
//
发言:
Juliane Noth
(尤莉,德国汉堡大学美术史系海森堡研究员)
《作为历史画的山水画:谈石鲁作<转战陕北>》
1959年,石鲁为纪念建国十周年而建的中国革命博物馆创作了他的名作《转战陕北》。许多艺术家都受任绘制历史画,以阐释与纪念革命战争中的重要事件,而作为陕西省美协主席的石鲁也受命完成一个其所在地区相关的绘画主题:1947年转战陕北游击战。当大部分受任的艺术家以一种社会现实主义风格来绘制历史画,展现戏剧性叙事时,石鲁却探寻出了一种非常规的绘画表现手法:他仅以少数的人物和聚焦于毛泽东冥思视角的凝练动态,描绘出了一幅具有革命性的山水。在我的演讲中,我将讨论石鲁是如何重新诠释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模式,以创造出一种能够象征社会主义国家的革命性风景。
李若晴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革命圣地与政治威权:20世纪50至70年代农讲所题材绘画研究》
毛泽东主办广州农讲所,是中共革命叙事传统中的重要节点,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大量以之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在塑造革命圣地的进程中,画家以不同画种、不同形式的农讲所题材绘画,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思潮。本文拟对这些作品作一梳理,同时,还将分析艺术家如何围绕农讲所这一主题进行创作并展示政治威权。
第三场
13:30--14:50
//
主持及评议:郭伟其
(广州美术学院 副教授)
//
发言:
吴雪杉
(中央美术学院 教授)
《破坏交通:抗战期间的铁路、图像与宣传》
1931年以后,日本在中国大规模建设铁路,铁路既是日本运输军队和物资的交通线,也是阻碍中国军民行动的封锁线。中国的战争目标之一就是摧毁日本修建的铁路,在1940年发起百团大战。胡一川、刘岘、沙飞等艺术家以版画和摄影形式参与到“破路”图像创造中,不仅记录下中国军民如何破坏铁道的现实场景,还将铁路塑造为侵略者暴力机器的一部分,产生出一种特殊类型的现代战争图像。
顾伊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副教授)
《被遗忘的“建国”风景:抗日美术与建设风景前史》
在现有的美术史论述中,建设风景一般被认为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出现的现象。本文以关山月先生在抗战时期创作风格和主题的转变为线索,探讨当时一批年轻画家对工业建设题材的尝试。这些表现“建国”的画作, 在战时美术的叙述中往往不如直接体现“抗战”的作品受到重视。然而这批受到忽视的作品,特别清晰地体现出美术界的运行逻辑和未成名年轻艺术家对个人风格的确立之间的关系。这些作品与49年后建设风景的异同,亦提供了一个反思艺术家与政权关系的新角度。
莫艾
(首都师范大学 副教授)
《“要敢于从正面画过去”:追寻董希文新中国初期艺术表达的精神-历史机制》
董希文优异的艺术才能与精神特质在三十年后半、四十年代已开始展露,1949年、19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所带来的新气象和各种历史、思想、精神的契机促成了他艺术探索惊人的展开与喷涌。建国初期,新的时代氛围、社会状态、人心面貌使画家的精神展开与创作探索获得饱满能量,为他五十年代中期艺术创造的孕育成形、喷薄而出奠定了关键基础。本文试图追溯画家建国初期的精神跃动与艺术探求轨迹,同时考察他三四十年代的探索状态,以更深理解这一个渴求突破与超拔于时代困厄的心灵及与其心灵状态紧密相关的艺术探索在建国初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了怎样关键性的滋养、锻造。
茶歇
14:50--15:00
第四场
15:00--16:20
//
主持及评议:吴雪杉
(中央美术学院 教授)
//
发言:
周博
(中央美术学院 副教授)
《天安门:空间、时间与视像》
本文以张仃、周令钊1949-1959年之间创作的相关作品为核心,围绕天安门视觉形象的建构过程,讨论基于身体经验的视像与确立公共图像之间的关系。对于像周令钊这样以写生和观察作为创作基础的画家、设计师来说,特定的空间、时间中形成的重要视觉经验会形成“视像”,并直接影响到艺术家的创作。而通过权力话语的建构,凝结的“视像”最终便成为重要的公共视觉符号和图形要素。
丁澜翔
(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馆员)
《“统觉”的召唤:李琦〈主席走遍全国〉与美术家的身体重塑》
自1957年,“体力劳动”代替了“体验生活”,成为美术家下乡过程中必须完成的身体“锻炼”。在这一时期,李琦的《主席走遍全国》颇具有代表性。这幅作品深深植根于1957、1958年美术家的身体重塑运动中,李琦成功地将他在体力劳动中体验的身体感觉嵌入到视觉再现中,再通过观众的观看和体悟,完成了从身体到视觉再从视觉到身体的召唤体系。
蔡涛
(广州美术学院 副教授)
《落选的革命历史画,<广州解放>——王道源、人间画会和1949年前后的华南美术界》
1951年由王道源主笔的油画作品《广州解放》,是广东地区选送北京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卅周年纪念展览”的十件革命历史画作品之一。本文就这件在国家博物馆新发现的作品,分三个层面展开讨论。一、这是新中国首次组织的大型历史画创作项目,这个早期案例,让我们得以了解关于主流美术创作机制的最初面貌。其二、“画中画”的现象。王道源与人间画会成员陈雨田合作的这件革命历史画,不仅叙述了作为党史事件的解放军入城式,同时也忠实记录了一件非同寻常的街头艺术创作——1949年11月由人间画会成员在香港集体绘制、继而运至广州,悬挂在广州的城标性建筑爱群大厦外墙的毛泽东立像。一幅即将在博物馆向公众陈列的革命历史画,记录下了另外一件大型街头壁画——《广州解放》“画中画”的特殊现象,折射出1949年前后艺术创作体制的急遽变化。其三、宏观历史与微观历史的关系。1951年,华南人民文艺学院的油画教授王道源,不仅奉政府之命创作了这件革命历史画,同时他还是本地最受欢迎的领袖像绘制者。这幅洋溢着政治热情的主题性创作,也映射了艺术家对社会主义新政权的积极态度,以及新中国管理艺术家创作的全新体制。
特藏观摩
16:20--17:30
广州美院美术馆特藏早期现代木刻观摩
学术讲座
19:30--21:30
《朋友:彼得·汤森(Peter Townsend)的中国革命版画收藏》
主讲人:Claire Roberts(罗清奇,墨尔本大学 副教授)
与谈人:胡斌(广州美术学院 教授)、蔡涛(广州美术学院 副教授)、吴孟晋(京都国立博物馆 研究员)
地点:广州美术学院昌岗设计大楼二楼100人学术报告厅
第五场
08:30--09:50
//
主持及评议:李军
(中央美术学院 教授)
//
发言:
Claire Roberts
(罗清奇,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副教授)
《移动的图像:叶浅予的美国之旅1946-1947》
1946-1947年间,太平洋战争结束后不久,叶浅予(1907-1995年)和他的特立尼达华人妻子,舞蹈家戴爱莲(1916-2006年),在美国旅行了一年。对这次旅行最著名的一个纪录文件是《天堂记》,是基于他们个人经历的一部连环画叙事,1948年以连载的形式发表在北京报纸《新民报》上。早些时候,叶浅予在《上海漫画》和《时代画报》等刊物上绘制时尚风物,以及其它插图、漫画和摄影,也是中华全国抗日漫画协会的重要成员。1954年叶浅予被任命为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本文将从更广泛的角度来考察《天堂记》在叶浅予创作中的地位,以及叶氏在战争、社会变动时期艺术语言的演变。
张少倩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 副教授)
《另类东方主义:二战时期日本艺术宣传下的中日关系》
本文分析了三类在1930年代和1940年代日本军国统治下创作的艺术作品,包括民俗画,美人画和风景画。其中有的参加国际艺术展览,有的被收录到日本为西方观众所编撰的美术杂志中,有的则直接被大量复印为视觉宣传品,发送给沦陷区的中国人民。它们不同于狭义的战争画,题材选取和平,表现手法温和,尽管乍看之下,可能不会被视为法西斯主义作品,但通过仔细的历史环境来审视,其军国政治含义是可以识别的,也正是这些看似非军事主义的绘画元素极大地促进了日本法西斯的艺术形态的扩张。通过对日本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重新审视很多以前被忽略的、看似无害的宣传艺术作品。
吴孟晋
(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 研究员)
《土方定一眼中的中国现代美术》
20世纪中日两国的美术交流中,也呈现过抗日战争时期的复杂情况,尽管把握这段历史的整体面貌尚待时日,本研究仅就作为其中话题之一的美术评论家土方定一(1904-1980)的活动加以介绍。20世纪30年代末前往中国的土方,具备留学德国的背景,与中国艺术家们展开了积极交流,其中成果即将Bertram Schuler的论文翻译为《中国文化和中国美术》在《画室》杂志第16巻第5号和第7号(1939年5月、7月)进行介绍。以此为契机,土方在同一杂志上相继发表了《现代中国美术的一个侧面》(第16卷第13号、1939年12月)、《现代中国美术的一端》(第18卷第6号、1941年6月)等文。这些文章旨在面向日本读者,以木刻运动为中心,对新兴中国美术的胎动加以介绍。战后,土方定一作为日本最早设立的以近现代为专题的美術馆——神奈川县立近代美术馆的馆长,在策展、收藏过程中,也有意从日本的角度对中国的版画运动加以支援。本文将回顾土方与中国相关的活动。
茶歇
09:50--10:00
第六场
10:00--11:20
//
主持及评议:顾伊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副教授)
//
发言:
赵妍杰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以礼服定文野:婚礼标识所见之中西互动》
当西式婚礼意味着文明,中国传统的婚礼也渐渐变成野蛮的象征。追求新潮流的女性放弃了凤冠霞帔的旧式婚礼服而穿上了婚纱时,男性也由长袍马褂改穿西装革履。在以服饰定文野的社会风气影响下,城市的、西洋的新式婚礼服战胜了乡村、中国的旧式婚礼。这一方面表明读书人对中国文化丧失了信心,继而各道其道、各随其俗;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在西潮冲击之下,城乡、老幼、贫富等不同群体在思想、价值、行动的多元与对峙。
潘律
(香港理工大学 助理教授)
《在标志性图像和(人造)废墟之间:上海四行仓库和二战的视觉性在当代中国》
作为象征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顽强抵抗精神的重要战场,淞沪抗战(1937年8月至11月)中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的遗址——四行仓库——的保护和修缮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备受忽视。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终于2015年九月开馆。本文将探讨四行仓库在视觉及其表现上出现的两个方面的变化。首先,从建筑角度上来说,四行仓库从一个现代主义商业建筑变成了一个战场,继而成为了一座博物馆。今天,这座战争博物馆在设立过程中重新修复了建筑的两种风貌:一方面是建筑的风貌,另一方面则是是战争留下的废墟。馆方在战争结束八十年后,按照当时的记录照片对弹孔和火事对大楼外墙所造成的损坏进行了复原,而使纪念馆成为当代中国纪念性场所中为数不多的“人造废墟”(artificial ruins)。第二,四行仓库从一座物理意义上的建筑物,成为了一座战争纪念碑并作为视觉艺术作品的对象出现在油画、摄影、电影作品之中。这些四行仓库建筑意象的视觉重现和复制将流动中的战争视觉构建、战争宣传以及中国民族主义的象征性图像(iconic image)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不论是作为建筑、文化遗产、博物馆还是视觉表现,四行仓库展现了这场战争还未深入探讨的记忆和政治。
杨凡舒
(中山大学历史系 博士生)
《“纪念”的生长——以广州先烈路为例的视觉文化研究》
在广州先烈路的两侧,自南到北分布了不下十座公共墓园。此一路段也由此成为了一个集合诸多意象、层累二十世纪有关革命、战争和国家记忆的纪念空间。先烈路的先烈墓葬传统“自发”生长而成,这一纪念空间在物理空间上不断扩大、延展、修改、覆盖;在视觉景观上不断更新风格样式、添加有意涵可循的面貌;在相关概念的语义层面上愈加丰富多元。本研究尝试从视觉景观的角度进入,同时联系其他媒介的纪念图像,追溯这一纪念空间在社会文化层面的传播和演变。这个空间生长的故事,或可成为一个有趣样本,以供我们探索中国20世纪公共空间中关于“纪念”的视觉表达。
致谢
11:20--11:30
蔡涛(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 副教授)致辞
展览观摩
14:30--17:00
广州艺术博物院“春睡梦先觉——纪念高剑父诞辰一百四十周年展”
学术讲座
14:30--15:30
《战争与现代中国画——以高剑父的几件作品为例》
主讲人:李伟铭(广州美术学院 教授)
时间:14:30—15:30
地点:广州艺术博物院二楼多功能报告厅
—END—
文章已于2019-11-28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