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某医学院语言心理学教授马蒂斯发现了这么一桩有趣的事情:他曾经接待过一个4岁的病人,名叫奥迪尔,患的是孤独症。他不爱讲话,马蒂斯教授用法语与他交谈,他毫无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教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当奥迪尔听到英语时,他既爱听,又爱开口,病也好了。于是教授就问患者的母亲,他们是否在家讲英语。奥迪尔的母亲告诉教授,他们在家不讲英语。后来教授了解到,是这位母亲在怀孕期间曾在一家外国公司工作,而这家公司只许讲英语,不许讲其他语言。教授恍然大悟,说:“胎儿意识的萌芽时期是7一8个月,这时的脑神经已十分发达。”
无独有偶,加拿大一位著名交响乐指挥的成才居然受益于胎儿期。这位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名叫博利顿·布罗特,他在答记者问中这样描述道:“也许听起来有些奇怪,但是,的确在我出生以前,音乐就是我的一部分了。那是在我年青的时候,当我发现自己有异常的天才时,我感到疑惑不解,初次登台就可以不看乐谱指挥,大提琴的旋律不断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而且不翻乐谱,就能准确地知道下面的旋律。
有一天,当我母亲在拉大提琴时,我向她诉说了此事,由于脑海里总是清晰地浮现大提琴的旋律,所以引起母亲的兴趣。当母亲问我脑海里浮现的是什么曲子时,谜被解开了。原来我初次指挥的那支曲子,就是我还在母亲腹内时,她经常拉奏的那支曲子。”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发现了胎教的威力。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就开办了一所胎儿大学,由产科医生和心理学家执教。其课程有:语言教育-—母亲用扩音器以中等音量把字句向腹内婴儿一再重复;音乐教育——在贴近母亲腹壁处,乐器奏出轻松,优美的名曲;运动教育-—胎儿练踢,母亲用手轻拍胎儿踢足的地方,与之联系。这所胎儿大学是从胎儿第5个月开始授课,每天2节,每节课5分钟,待“学生”来人世几小时后,就颁发学士帽和毕业文凭。“学生”“毕业”时,大脑中约有50个单词,有些孩子出生两周后就会说:“爸爸”“妈妈”。
自1979年以来,这所胎儿大学共培养了700多名毕业生。又如,在加拿大,每一位母亲在怀孕的最后三个月,可去“妈妈学院”学习各种音乐知识和弹琴,以便回到家里可以用音乐对胎儿进行胎教。因此,对加拿大作过考察的专家们都认为:这个国家的成功在于从孩子没有生下来就开始智力投资与实施智能教育。的确,随社会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的认识越来越充分,越来越深入。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胎教方兴未艾。如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欧洲等国都在积极地研究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