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花园
文|风马牛 (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
如同盛夏不断攀升的气温,近期厦门鼓浪屿旅游持续「升温」。作为国内最火的旅游景区之一,鼓浪屿享有「海上花园」、「钢琴之岛」、「万国建筑博览」、「中国最美城区」等诸多美誉。
在鼓浪屿,岛上汇聚了上千栋风格各异的别墅,各式建筑错落点缀,其中最为知名的是被誉为「中国第一别墅」的黄家花园。
1919年,立志兴业报国的「华人首富」黄奕住选择从印度尼西亚回国定居鼓浪屿。然而,初到岛上的他看到的却是在列强统治下的鼓浪屿,洋人耀武扬威、生活舒适,而中国人却处处被排挤压迫。就连岛上建筑,由外国人兴建的别墅、领事馆也更显气派。于是,黄奕住暗下决心,一定要打造「中国第一别墅」,以盖过岛上林立的洋房公馆,彰显华人尊严,于是耗资百万银元打造了黄家花园。
黄家花园,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共分为北、中、南三座住宅,别墅建造极尽奢华,中西建筑风格完美结合。有趣的是,三栋别墅都装饰了许多挂镜,镜端均刻有三件理发工具——剃刀、须刷、掏耳筒。原因是黄奕住从「剃头匠」起家,这些工具铭刻着他曾经的奋斗发迹史,也是示意子孙毋忘先人创业的艰辛。
耗费重金的黄家花园一建成,便声名远播。「达官贵人,名流豪绅,无一不以能获邀至园中一坐为荣。」民国时期,蔡廷锴、蒋介石等都曾下榻园中。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曾先后接待过邓小平、邓颖超、尼克松、李光耀等众多国内外政要,成为一处见证近现代中国迈入富强、走向开放的时代缩影。电视剧《厦门新娘》,电影《保密局的枪声》、《小城春秋》、《传奇夫人》、《第一炉香》等众多年代剧也曾在黄家花园取景拍摄。
在鼓浪屿,流传一句话,「若要富,要学黄奕住」。马未都曾评价称:黄奕住有多有钱?如今所有的富翁在他门口什么都不是!那么,剃头匠起家的黄奕住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黄奕住
1
1868年,黄奕住出生于福建南安的一个农村家庭,6岁时进入私塾念书,当时老师夸他聪慧过人,是个读书的好苗子。可是,随着3个弟弟和2个妹妹的相继到来,原本贫困的家更加难过,连吃饭都解决不了。为了活下去,黄奕住的父母只好把二儿子送人,女儿也送人做童养媳,并忍痛让黄奕住辍学。
没书读后,12岁的黄奕住开始跟伯父学理发,3年后出师,自己单干,每天挑着担子,沿村串乡,上门为人服务。有一次,黄奕住给当地一位土豪理发修面时,对方突然咳嗽,导致他的剃刀不小心微伤到土豪的额角。黄奕住连忙道歉,可还是被土豪谩骂威胁,弄得不敢出门做生意。
被逼无奈之下,黄奕住只能选择下南洋谋生。为此,父母卖掉了祖传的一块田地换来36块银圆给黄奕住作为路费。
1885年,17岁的黄奕住带着理发工具,搭木帆船漂洋过海来到新加坡,到码头等华工多的地方为人剃头。几年后,黄奕住又辗转于印尼的棉兰、爪哇等地,于街头巷尾挑担理发。有一天,黄奕住遇到了来理发的华侨魏嘉寿,在对方的帮助下,黄奕住转行做肩挑小贩,卖咖啡、糕点。
靠着腿快口勤,黄奕住的小生意做得不错,不久后他便在市场租了一个固定摊位,开始经营日用食杂及土特产。在经商的同时,黄奕住的为人,博得了土著姑娘蔡缰的喜爱,结为夫妻后,两人起早摸黑,精心经营,生意越做越大。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印尼爪哇的甘蔗种植业有了较大发展,一时成为主要的糖业销售中心。黄奕住意识到经营糖业生意有钱赚后,便开始专门做糖业生意。他以比较低的价格向中小榨糖者收购并转售至世界各地,获得了巨大的利润。
黄奕住最经典的商战是在1914年夏天,当时「一战」爆发,虽然爪哇离战区较远,但不少糖商仍担心战事影响出口,不愿收购蔗糖。黄奕住则胆识过人,倾其全部资本,乘势收购大量蔗糖。1918年,「一战」结束,由于欧洲食品奇缺,糖果价格迅速上升,黄奕住抓住机遇将库存的蔗糖销售一空,获得了空前的暴利,成为当时印尼首富,名副其实的「糖王」。
在财富不断增长的同时,黄奕住的社会地位与声望也在不断提高,他积极参加华侨社团活动,大力支持祖国建设事业及革命活动。
1914年,黄奕住的名字便被编入《世界商业名人录》中。到1919年,黄奕住已成为涉足商业、银行、保险、房地产、种植等多行业的商界巨子和华侨领袖。
2
「一战」后,荷兰政府加深了对印尼人民及广大华侨的剥削掠夺,1917年9月,荷印殖民政府制定恶法,规定从1914年起获利3000盾以上者,必须缴纳30%的「战时所得税」。当时,地方政府曾动员黄奕住加入荷兰国籍,从而可减免缴纳「战税」。
也有朋友曾劝他,「中原多变乱,不如这里闲乐。你本钱雄厚,哪里不是好地方?在这里养老,不也是很好吗?」但黄奕住坚定地说,「我身为中国人,怎么能忍辱受人盘剥,寄人篱下,隶人国籍呢?天下事主要是靠人为。」
1919年,黄奕住把印尼的生意转交其妻子及女婿打理后,与两个儿子一起带着庞大资产回到厦门,定居鼓浪屿。有学者认为,他至少带了2300万美元回国,是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的最大实业家。
回国后,黄奕住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母做寿。那天,厦门官、绅、商、学前来祝寿者达500多人。他请了两个戏班唱对台戏,还给所有来看戏的穷人施舍银元,盛况空前。
其后,黄奕住制定了新的商业计划,将经营重心转向金融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以后一段时期,在华的外资银行由于受大战及中国人民反帝运动的影响,纷纷倒闭停歇,幸存的外国银行信誉也因此发生动摇。在此同时,我国官办和官商合办的银行也由于政局多变、军阀混战等原因,挤兑倒闭,停业清理的年有增多。与此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的民族资本工业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进入了「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资本盈利率达到高峰,因而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极为有利。中南银行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黄奕住创立。其创办宗旨正如黄所说:既体现了「华侨资本家良多于祖国国家社会各事业抱具执忱者」,也「以为今后为南洋华侨资本家社会各事业发生关系起见。」因而选中上海这一「吾国内商业繁盛之区」创办中南银行。
中南银行初期预筹资本2000万元,第一期实收500万元,黄奕住投资350万元,占股70%。1921年7月,中南银行正式开业,总行设在上海汉口路,是当时全国由华侨创办的最大企业。中南银行被特准和当时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一样,可以发行钞票,成为全国可以发行钞票的三家银行之一。
中南银行建立后,黄奕住又运用其雄厚的资本,积极投资支持国内各项民族工业的生产和发展,其中较重要的企业有:上海新裕纺织公司、上海德丰毛纺织公司、上海诚孚工厂、天津北洋纺织公司、天津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天津启新洋灰公司、广州矿务公司等。黄奕住还于1925年在上海创办日兴行,经营进出口业务,贸易额很大,比如进口的糖占当时全国进口量的70%。
除此之外,黄奕住还以「服务桑梓为宗旨,不以牟利为目的」的经营方针,成为厦门城市现代化的推动者。1930年,黄奕住组建的黄聚德堂房地产股份公司的投资,占同年厦门全部房地产投资的1/3左右。获利的同时,黄奕住为厦门新建自来水公司、电话公司、医院、公路、学校、堤坝等众多利民设施,并大力推动福建的铁路建设和闽西矿产资源的开发,促使厦门迈出了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一步……直到今天,黄奕住当年为改善民生投资兴建的设施,仍在惠及当地百姓。黄奕住也因此被媒体誉为打造「宜居」厦门第一人。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早年失学,以及在海外谋生创业的经历,黄奕住对教育非常重视,在厦门捐款建设了多所小学、中学、大学和医院。1931年,厦门大学10周年校庆纪念时,除创办人陈嘉庚外,黄奕住对厦门大学的捐款居个人捐款首位。厦大群贤楼一楼刻有「黄君奕住,慷慨相助,有益图书,其谊可著」的石碑文,以资纪念,这碑文至今保存完好。他还先后捐巨资资助了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岭南大学等多所高校。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黄奕住又慷慨捐款,极力支持抗战救国。当时有人劝他加入外国国籍,以保护自身及财产安全。黄奕住听后愤怒地说道,「身为中国人,我决不能加入外国籍。共赴国难,何惧之有?」
1945年,黄奕住病逝于上海,直到临终之际,他仍谆谆教诲其子孙,要继承其遗志,忠于祖国。
资料来源
1.黄奕住传,湖南人民出版社,赵德馨
2.金牌导游带你探秘「中国第一别墅」,厦门文旅
3.热议丨这名南安籍富豪坐拥厦门160套别墅!还上央视了,泉州商报
4.鼓浪屿:在「西式」巷陌里品读文化自信|草地周刊,新华每日电讯,康淼、赵文才等
5.剃头匠出身的他,资助了复旦、北大、南开等多所高校……,人民政协网,照宁
6.黄奕住义赠「红水银元」,鼓浪屿名人逸事
7.黄奕住的传奇人生:从小剃头匠到大银行家,文史春秋,赖晨
8.黄奕住:侨资银行界翘楚,中国城市金融,李银芬
9.《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CCTV4
10.爱国华侨企业家黄奕住,华侨历史,吴金枣
图片来自网络
本篇作者 | 大军 主编|王滔
编审|陈润江 顾问|王淑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