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机械式工作是现代人最平庸的样子

有部在豆瓣评分9.1、好于97%同类作品的短片。

有人看完大骂“神经病”,有人想扔掉手中的盒饭,有人说一开始没看懂,懂了之后,吐着吐着就哭了……

它是捷克电影怪才杨·史云梅耶1993年拍的定格动画《食物》。


不同于众多“下饭”的美食片,这部“重口味”短片看得让人目瞪口呆:

它在1993年讲出的故事,表现了很多人现在的生活状态。

简陋肮脏的房间中,坐着一个静默不动、胸口挂着牌子的眼镜男。


从门外进来一个秃顶男人,环视房间然后,他随手把面前的脏盘子扫到了地上。



看到眼镜男胸前挂着牌子,是份已经模糊不清的说明书,秃顶男人用手指着仔细阅读;


他按照说明书把硬币塞进眼镜男的嘴里。


眼镜男人摇摇晃晃,西装突然裂开,露出一个空荡荡的传送管道,从腹部送出一盘食物;


是热狗和咖啡,它们移动到了秃顶男面前。


从眼镜男的耳朵里取出餐具后,秃顶男开始食用自己的早餐。



大快朵颐后,秃顶男却突然动弹不得,整个人变得像机器一样,四肢僵硬,只能机械地移动:

和眼镜男变成同一状态。


但这时一直面无表情的眼镜男却“复活”了;


他把身上的牌子挂到刚吃完早餐的眼镜男脖子上,在墙上画了一道,走出了房间。



又一名大胡子男进来,阅读秃顶男身上的说明书,同样的故事再次上演……



最后,秃顶男“复活”,墙上的竖线又多加了一条,大胡子男变成了机器,门外还有一条长队在排着等待……


忙忙碌碌,排着长队,承受着变成机器的代价,只是为了吃口饭。

1

像精密仪器一样

假装活着

片子里,早餐的消费反而成了一个循环的过程:当食客吃过了早餐,只有充当下一个机器,才能获得自由,匆匆离开。

但是每个人却又因为食物这个基本的需求,复制般再次充当了社会机器的一部分。

这样荒诞的设定,短片里的每个人却面无表情,安然接受一切安排:

没有疑问,也没有想象,没有创造。

现实生活里,没有人会为了一顿早饭去把自己变成“贩卖机”,可有人却因为高度重复工作,心甘情愿把自己“活得像个机器”。

南京一个高速公路收费站,一名90后收费员小哥因动作表情超标准而走红。



标准的格式化微笑让格子窗外面的人感到亲切,从内部看,却让人觉得甚至有点想笑。

当下一辆车驶临,他像被设了程序,重复这一流程。

这样的动作,每天要进行两三百次。”

这名收费员名还因表现优异被评为“二十名文明服务标兵之一”。

“一开始看觉得很有趣,后来越看越可怕”,有网友说。

近乎精密仪器般的“机械舞”,看到完整过程后,能感受到的不是服务的美感,而是人被异化的恐怖。

河北的一个城市曾决定撤销所有路桥收费站,遭到了收费站工作人员的强烈反对:

“我们青春都耗在这了,我现在36岁了,除了收费啥都不会!”



高速收费员的工作因其简单重复,极其容易被替代。

就像短片《食物》里那些用餐人,机械地充当复制者。

即便不用像机器一样做标准动作,太多人每天的生活也依旧像个机器:如果把移动位置用荧光点在地图标注,最后也只留下了家、公司的两点一线。

2

被压榨的人

也失去了思考能力


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暗访记者曾卧底亚马逊英国巨型仓库,体验了一把配送员的生活。

他用隐藏的摄像头记录下仓库里的场景:

“白天,配送员们重复着“单调枯燥”的任务——扫描包裹。所有员工目光呆滞,拿着手持扫描器规律性地对包裹进行扫描录入,以便随时追踪包裹的位置。

每个配送员手上都戴着计步器的腕带,这些计步器将记录配送员夜班的11英里指标。”

为了完成任务指标,配送员需要高强度的四处奔走。

“我从来没有做过类似的工作,压力简直难以置信。”

仅迟到两分钟,就会被毫不留情地记过扣分。很快,生无可恋的记者就决定辞职了。

2017年7月27日,新加坡,亚马逊物流中心正在搬货物的员工 / 视觉中国

“员工像流水线一样,一环接一环地工作,跟机器人别无二致。”

《缝纫机乐队》里曾有一句台词:“那不叫活着,只是没死而已。”

一句话概括了大部分人的现状生活。

高效率带给人的却是喘不过气的低气压。

1936年,卓别林在喜剧电影《摩登时代》里演绎在工厂里干活的查理。

他在流水线上拧螺丝,没有跟上节奏时,随着流水线被卷入了机器里,巨大的齿轮一圈圈啮合,可瘦弱的查理仍在忘我,而又“奋不顾身”地拧螺丝。

1936年,卓别林导演并主演的经典喜剧电影《摩登时代》/ 视觉中国

最后工人查理精神崩溃,进入疯人院。


在这个冰冷的钢筋水泥机器轰轰作响的时代,机器一步步将人们同化,然后再将人“异化”。

无需思考,只用重复。

影片《雇佣人生》,把人类在工作面前变得机械化、工具化的面孔展露无疑。


人被安放在各个不起眼的位置,而片子的主人公,在被各种人做成的工具“服务”后,也走上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一块地垫。


“每个人都只是被要求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

如秒针分针般精准转动,创造的乐趣、获胜的成就感、和沟通中的情感,统统不见了。

《我在底层的生活》一书中,美国专栏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为了体验底层美国人民的生活,选择了去不同的城市去打工。

期间,她隐瞒自己的身份,断绝和过去朋友来往,只为了感受真切的底层生活。芭芭拉在不同的城市,换了六种工作:零售、清洁、老人服务……

但所有工作,都无可避免地引领她陷入同样的困局:

因为没钱而住在偏远的地方,从而花费大量时间通勤,以至于用来自我提升和找更好工作的时间越来越少;

同时,为了应付房租和生活成本,她不得不说服自己工作更久或寻求兼职.

在花费太多时间做无比辛苦的工作以后,她渐渐成为一个工作机器,无力做任何其它的事情,直到因情绪爆发而离开。



我们渐渐习惯了种种工作,日复一日地麻木工作,付出的不仅是时间,还有思考能力,和宝贵的生命力。

想一想,已经有多久,没有真正为自己的一些目标做过事情了?

工作的压力让人们习惯了娱乐产品带来的“低成本、高回报”的快乐,就很难去做那些“高投入”的事情。

“我们的大脑已经被周围的环境,塑造成了一个‘高刺激阈值’的对象。

人的阈值,是会不断升高的。”

久而久之,我们似乎很难再产生情绪的波动,很难去投入到某样东西上,专注去做一件事情。

习惯了轻而易举能获得大量愉悦感,愉悦感相对更少、付出更高的行为 —— 比如学习,阅读,思考 —— 就更没有精力和欲望愿去做。

渐渐地失去自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只剩下生存,获得,扮演和服从。

最终,忘记了怎么“像人一样”真正去生活。

3

从机器人变回人

找到自己

亚当斯密说,流水线上的工人会变得很笨,笨到人类的极点。

在这个什么资源都缺,唯独不缺人的现实生活中,活成机器人无疑是最危险的。

“工业社会把人们变成了满足制度需要的人,剥夺了他们的工作机会,让他们无法从必须要做的工作中得到满足。”

如果不能真正地生活,甚至连满足都得不到,那我们到底为何而工作?


来源:TED《为什么我们要工作》

TED有一期演讲中讨论了这个问题,演讲人认为:为维持生计而工作,是一个不太好的理由。

工作本质就是劳动,劳动创造人本身,必须回到“人”这个出发点。

所以真正的答案是:The idea technology (科学思想、思想技术)。

工作不只是为了物质报酬,更为重要的是精神生活。


来源:TED《为什么我们要工作》

因此,理想信念很重要。

个人价值、家庭幸福、社会责任……无论是出于哪种原因,工作来自你的“内心信念”驱动。

比如前段时间的“川航迫降”事件,机长刘传健在危急时刻表现出超出常人的冷静、迅速和准确。

但接受采访时他却说,只是因为专业:

在这条航线飞了不下100次,有几十年的经验,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当然会做最坏的打算以及专业的训练。


刘传健接受央视采访 / 《新闻直播间》

刘传健的专业信念,救了飞机上128人的性命。

一期《圆桌派》谈到日本的天妇罗之神——早乙女哲哉,70岁的一位老人,工作54年没有请过假;

每天都做着一样的动作,炸了三千万只天妇罗。即使有徒弟在,也要亲力亲为。

来源:圆桌派

“老人炸出的天妇罗总是外焦里嫩,而徒弟炸出来的就有些差强人意。虽然外表嚼者也有韧性,但是里边的心儿远不如老人炸的那般像奶油一样软,也是韧的。”

他把炸天妇罗当作一门艺术,即使每天都是一样的动作,也能炸出属于自己的风格。

也许有些工作本身就是简单重复,很难附着高尚的“信念”和理想;但与其每天重复一样的生活,不如给生活添加一些惊喜。

比如喜爱诗词的外卖小哥雷海为,一举拿下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届总冠军。

都是一样送外卖,一般人在没有单或者休息的时候都是看手机,雷海为却在看随身携带的《唐诗三百首》。


雷海为 / CCTV10

“思考”是人类区别与机器的关键。

正如诗中所写,“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余秀华在《活着,拒绝大词》中写道:“有一件事是公平的:

这个身体里的灵魂对外界的感受不会比别人少,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件事情。

真正的喜悦都是来自灵魂深处,而不是外界。”

高压的社会,在工作面前我们竭尽全力,不免也会迷失,变得麻木;

这是生活的考验,也是我们需要拿出勇气面对的未来。

因此,即便每日做着千篇一律的工作,也请找到一件能够带给你长期收益和幸福感的事情,把它安排进每天的日程中。

不需要追求物质收益,也不需要苛求成为领域专家,它的意义:

是帮助你对抗慵常、平凡、索然无味的日常生活。

让你保持头脑的清醒,让你重拾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