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澎湃新闻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推出的“记录中国”特别报道项目第三期,走进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
这些城市有的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有的则是经济发展的标志性城市,有的还在探寻进一步大发展的新路径。
澎湃新闻记者与高校学子们共同记录它们的历程,也是记录中国40年的发展。
今天刊发的是宁波故事。
宁波东部新城的鸟瞰图。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林小婷 图
夜幕降临,宁波东部新城灯光黯淡了下来,回归平静,到了白天,许多住在老城区的上班族将会纷纷涌向这里,因不少政府机构和公司把总部设立在这里,形成了上班族群的悄然“东移”现象。
作为正在崛起的城市新中心,东部新城规划面积达15.85平方公里。它西起世纪大道,东至东外环,南起铁路,北至通途路,拥有巨大的物理空间和城市想象力。
俯瞰东部新城,甬新河畔高楼林立,商务写字楼、高端社区鳞次栉比,犹如一块块城市拼图,它正在搅拌机、高架吊车和建筑工人的合力下加速完成。
在当地政府规划中,东部新城是一个集行政办公、金融、贸易、信息、商业和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央商务区”,它拥有核心使命——再造一个“新宁波”。
“它将成为宁波的新引擎。”今年7月,宁波市政府一名官员对记录中国报道团队称。
他称,东部新城地处宁波未来城市构架的几何中心,跟以三江口为核心的老城区一起构成“一城二心”的总体空间格局,不仅是宁波东扩的核心地带,更是宁波未来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
根据规划,到2020年,东部新城基本建成。届时,总投资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居住和工作人口分别达到17万和20万人。
东部新城将要呈现完全不同的产业形态。它将着重吸引来自全球知名企业和大公司入驻,产业布局更偏向于航运、港务、银行、保险、证券、信息和咨询等行业,构建一个面向全球的金融城与资本港,为此兴建了证券金融中心、商务写字楼以及高端酒店、购物中心。
这是宁波在城市发展与经济转型上力争“突破”的行动体现。
宁波东部新城的鸟瞰图。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刘浏 图
1984年,作为中国大陆首批改革开放的沿海城市,国家给予的政策支持和自身的港口优势让宁波在相当长时间都是中国经济版图上的明星城市,形成了以传统优势产业为主的服装纺织、机械机电、汽车船舶和石化冶金,以及临港工业和高薪技术的产业集群。
港口经济对宁波产生很大推动力,形成了“港城联动”的效果,即便在中国港口经济中扮演的角色都举足轻重。
跟许多以实体经济为主的城市一样,宁波也面临转型困境,在近年来互联网科技和高科技产业方面,宁波未能及时赶上,这多少削弱了它的竞争力。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6——40年:城市星火已燎原》报告显示,宁波综合经济竞争力在2017年的指数位列全国第24位,这一排名虽然不差,但相较于15年前的第一份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宁波降低了14位。
“宁波以前制造业比较发达,但后来互联网方面,杭州比宁波领先一步,出现了阿里巴巴。从这个角度,还有些差距。” 宁波市政府原副秘书长陈国强在接受记录中国报道团队采访时称。
宁波当地政府也意识到了上述问题,接下来宁波应该如何加快产业转型,重新找回城市竞争力呢?这也是宁波正在面对的课题。
40年,四张名片
“宁波是个好地方!”——这是习近平同志16年前就任浙江省委书记后第一次专程到宁波视察调研对宁波的评价。
宁波舟山港,波浪汹涌的激流声与轮船的鸣笛声交织在了一起,货轮川流不息,装卸机械搬运着五颜六色的集装箱,代表了宁波舟山港的活力。
宁波舟山港调度指挥中心,所有往来宁波舟山港的货轮信息都显示在了30米大屏幕上,这张密密麻麻的全球信息网令所有到访者都倍感惊叹。
“它才是中国和世界贸易的真实写照,最真实的晴雨表。”宁波舟山港调度指挥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称。
宁波舟山港集团是由宁波港集团与舟山港集团于2015年9月29日组建成立,之后浙江省海港集团与其深化整合,拥有目前全球第一个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0亿吨的宁波舟山港。
港口是宁波一张重要的名片。
根据2018年2月初,交通运输部公布2017年中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旅客吞吐量快报数据,宁波舟山港继续稳居国内港口货物吞吐量排名第一位,集装箱吞吐量排名第三位。
另据中国港口协会公布的2017年全球集装箱港口100强名单统计显示,上海港以4023万标箱吞吐量继续高居榜首;深圳港以2521万标箱吞吐量稳居第三;宁波舟山港以2461万标箱吞吐量稳居第四;而香港港以2076万标箱吞吐量位居第五。
这足以说明宁波舟山港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不容忽视。
宁波港口也是改革开放的见证,早期因作为海防前线,包括中国的经济体量,让宁波港口难以发力,哪怕到了2001年,它的集装箱总量也才刚突破100万标准箱,位列全球49位。
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宁波港口迎来快速增长期,到了2008年,它已挤进了全球前十名,到现在与上海港共同成为长三角对外开放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
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浙江调研称,长江经济带相当于中国龙身,龙头的两只眼睛就是上海洋山深水港和宁波舟山港,足见其战略重要性。
40年前,宁波正是从港口出发,开始走向世界。
解放初期,由于东南沿海的紧张局势和海防城市的战略定位,宁波,经历近30年的发展停滞期,城市建设乏善可陈。
1973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后,沿海紧张局势得以缓解,宁波从海防前线转变为国家深水港建设重要城市,一系列工程在宁波建成落地。
近年来,宁波-舟山港务集团的数据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取得了显著成就。宁波舟山港调度指挥中心长度约30米的大屏。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江健 图
改革开放让宁波重焕光彩。1979年6月1日,国务院批准宁波港正式对外开放,宁波开始真正发挥其港通天下的重要功能,国内外船只和货物在此进出和中转。
宁波自古以来就是以港兴市,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中外闻名的商埠,宁波港口是一个有1200多年开埠历史的古老港口。
据史料记载,宁波港口起源于古老的河姆渡,形成了人类早期的港口雏形。公元752年(唐天宝十一年),3艘日本遣唐使船在宁波靠岸,它标志宁波港正式开埠。
在近代史上,宁波新兴工商业发展较早,而港口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0年前的北仑,只是一个小渔村,在海边广阔的棉田,男人下海捕捞,女人下地摘棉,过着宁静的生活。
北仑港口建起来以后,来自全球的货轮与外国海员的到来,打破了田园式的宁静,让曾经的滩涂崛起了一座小城区。如今的北仑港区已成现代化深水大港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历史上“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的宁波,在一个多世纪后再次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
随后的1987年、1988年中,宁波分别获批计划单列市、较大的市,成为具有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和制定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权限的市。
在此基础上,宁波与众多省会城市于1994年被确立为副省级城市,获得了更高战略地位,宁波抓住机会,一举成为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和明星城市。
改革开放40年来,从浙东海防小城到经济大市、从区域内河小港到国际深水大港、从浙东商埠小城到现代化港城,宁波实现蜕变,迎来黄金时代。
宁波舟山港调度指挥中心长度约30米的大屏。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江健 图
1993年,宁波被批准为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这极大激发了民间投资活力,人才和资本涌向了制造业,以服装产业为主的轻工业在这个阶段获得蓬勃发展。
这造就了宁波的第二张名片——宁波装。
近代史上,宁波人做服装拥有历史渊源,当年很多宁波籍裁缝闯荡上海滩,王才运就是上海滩最大一家西服店老板,中国第一件中山装就是出自他和他父亲之手。
改革开放后,宁波再度成为中国服装产业基地。申洲、雅戈尔、杉杉、罗蒙、维科、博洋、太平鸟、培罗成、洛兹等国内外知名品牌都先后驻扎在宁波,让宁波成为“品牌之都”,这对其城市形象和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服装产业最高时占到宁波GDP11%,现在依然占比4%左右。”宁波市政府经济部门一名官员称。
宁波悠久的港口历史及改革开放历程,共同成就了“宁波港”、“宁波装”、“宁波帮”、“宁波景”四张名片。
宁波东部新城的鸟瞰图。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江健 图
宁波人的经商才能闻名海内外,故此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为富庶、最为庞大的商帮之一,在改革开放中,“宁波帮”起到关键作用。
“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曾明确指出:“宁波的优势有两个,一个是宁波港,一个是宁波帮。”
改革开放初期,宁波百废待举,邓小平号召“要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
宁波籍港商包玉刚先生,捐资助建了全国重点大学——宁波大学,并建立“海上王国”,著名爱国人士邵逸夫先生也是宁波籍,每年向国家教育部提供1亿多元经费,资助全国的教育事业。
现在“宁波帮”依然是全球华人的重要商业力量,更在宁波经济建设中扮演关键角色。
近年来宁波正在力推“第四张名片”——宁波景,当地政府意识到文化的力量,正在将河姆渡文化遗址、天一阁(亚洲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400多年)、明国文化(蒋氏故里)、佛教文化(雪窦山)作为文化名片,推向海内外游客,借此扩大这座古老城市的文化影响力。
宁波舟山港“大而不强”?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基因,我们(宁波)以港口为基因。你去看,宁波的其他经济,包括外向型经济,外资、央企,他看中宁波的是什么,就是大港口。”陈国强对澎湃新闻称。
宁波城市宣传语是“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由此可以看出宁波对港口经济的重视程度。
1992年,宁波市政府确定“以港兴市,以市促港”战略,足见当地政府对于港口对城市的经济带动给予的期待。
宁波港口与中国经济一样,走过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前后经历从纯粹的运输港、工业港阶段与商贸物流港三个发展阶段。
宁波东部新城建设的高楼。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江健 图
2008年梅山保税港区的设立是宁波发展史上重要转折点,它依托保税和港口的优势,大力发展港口和物流,带动城市新产业体系的建设,逐步形成以第三产业为特征的“港城互动”模式。
2011年,宁波“十二五规划”再次提出建设“国际一流的深水枢纽港和我国重要的现代港口物流中心”目标,希望进一步推动“港城联动”。
“如今,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已经集‘港口运营、开发建设、航运服务、投融资’四大板块业务为一体。其港口运营板块,也已形成‘一体两翼多联’的架构。一体是以宁波舟山港为主体,两翼中的北翼是嘉兴港,南翼是温州港、台州港,多联是指联动发展义乌陆港和其他内河港口。宁波舟山港已成全省海港一体化发展的龙头。” 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蒋伟对记录中国报道团队称。
宁波借助港口优势衍生大批临港工业园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仑港工业区、宁波保税区、大榭开发区等先后设立,无形之中让宁波产业结构悄然由“轻”到“重”。
这正符合宁波的总体产业布局。
“以前农业占大比重,现在减少到3%,受到三次产业结构改变,现在宁波工业和服务业占比正在提升,制造业也在变,早期以小制造为主,现在造纸、钢铁、汽车等都发展起来了。最大产业是汽车制造,去年生产了几十万辆;其次产业是石化,占比也很高。” 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兴景对记录中国报道团队称。
“这一方面得益于国家的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政策,另一方面也与宁波帮精神及人脉资源有很大关系。与中国其他城市类似,宁波在改革开放以来侧重于发展工业,特别是利用港口优势发展了重化工业,因此对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破坏。这一点可能比其他城市还要严重。未来宁波的发展重点应该是高端服务业。 ”宁波大学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教授、浙江省经济学会副秘书长楼朝明对记录中国报道团队称。
作为一位学者,他到宁波大学初期参与的重大研究课题就与宁波港口有关。
的确如此。以宁波舟山港建设的六大临港产业基地基本依靠重工业为主,涵盖石化、能源、钢铁、造纸、汽车、船舶,面积约几十公里的临港,成为宁波经济发展的主心骨,占据近四分之一的工业产值,但工业也对环保带来巨大压力。
另一个问题是,目前宁波港口经济还存在发展上的瓶颈。
“2017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10.1亿吨,成为全球首个‘10亿吨’大港。但是宁波舟山港一直大而不强,在集装箱运输发展高峰期没有乘势而上,无法利用港口优势发展与之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楼朝明说。
“大而不强”是中国大陆港口的普遍发展现状。从货物吞吐量而言,宁波舟山港已连续9年稳居世界第一大港。这些增长来自其培育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点,中转箱、内贸箱、海铁联运箱成为拉动集装箱吞吐量攀升的“三驾马车”。
作为全球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为何还存在“大而不强”的成长烦恼呢?其主要是运营水准。
“我们挣的大多是依靠劳力的辛苦钱,国内的装卸费用只有外贸的一半。因此在航运服务业、竞争力、利润率方面,宁波舟山港口依然需要向国际港口学习。” 宁波一位港口服务业者对记录中国报道团队称。
以美国港口为例,它们的货物吞吐量并不大,2015年纽约—新泽西港、西雅图—塔科马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仅为640万标箱和460万标箱左右,但却是全球公认的国际强港,关键原因在于海事、金融等航运服务业支持强港建设方面领先于世界各国。
从外部竞争环境来分析,传统港口产业的盈利模式逐渐面临瓶颈。
浙江省政府也意识到上述问题。2015年决定把宁波港集团与舟山港集团合并,组建成立了宁波舟山港集团,用意很明确——避免港口投资盲目建设,产能过剩;港口间功能定位重合,无法总体规划和协调,产生恶性竞争等现象,提高竞争力。
宁波舟山港正由此着力改变“大而不强”的尴尬现状。根据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发布了2017年全球最具发展潜力集装箱港口排名,宁波舟山港排在新加坡港之后,位居第二位。
澎湃新闻记者与复旦大学师生参观调研宁波舟山港务局。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江健 图
产业转型
“宁波作为全国少数几个计划单列市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都寄望于宁波,对宁波高看一眼。宁波必须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想得更深一些,发展得更快更好一些,努力在新一轮的竞争和发展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2002年12月20日在宁波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既道出了理由,更对宁波发展提出了要求。
改革开放初期,宁波成为第一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此后它被确定为计划单列市,由此说明了中央政府对工业经济的重视。
对于宁波而言,这肯定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让自身失去了一些机会。
“国家对于宁波城市的定位较高,这给宁波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是也由于政策上的关注度过高,使得宁波在创新方面成就较少。” 楼朝明称。
他认为,在信息经济时代,由于此前轻工业(纺织业)和重工业(石化业)发展过度,造成宁波经济对其依赖严重,以及地理位置不佳和知识储备不足等因素而错过了重大机遇,与此相对,杭州则利用与上海比较近、有众多的高校,并且是浙江省的省会等优势,重点发展了信息经济。
宁波与省会杭州一直都是浙江的两座明星城市。
过去近二十年的发展中,这两座城市已走出完全不同的产业形态,互联网产业便是一个“分野”。
尽管,杭州和宁波几乎同时推出“电子信息化产业”目标,但宁波在互联网产业“明显慢了一步”。杭州顺势而为,培育了以阿里巴巴为中心催生的诸多新兴产业链条,更形成了互联网产业规模的集聚效应。网易创始人丁磊原本是宁波人,去年他也决定将网易部分业务迁往杭州,再造一家上市公司。
根据两地统计局公布的GDP数据显示,杭州作为省会城市的优势正在进一步扩大。2007年,杭州GDP为4104亿元,宁波为3433亿元,两者差距为671亿;2017年,杭州GDP达12556亿元,宁波GDP达9846.9亿元。
“宁波和杭州是浙江的双城记。杭州在互联网经济和新经济浪潮中把握得很好,我们应该学习。另一方面,宁波也要深入研究发挥自身优势,因为在全球产业变革中时时刻刻都有机会。”刘兴景称。
宁波东部新城的鸟瞰图。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林小婷 图
他指出,宁波正在新材料、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发挥起传统制造业的优势,来推动下一轮技术革命。
宁波统计局最新公布的《2017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宁波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达到872.2亿元、1337.5亿元和1585.5亿元。
今年7月,宁波正式对外公布《宁波2049城市发展战略》,这份战略报告中的关键词之一便是“动能转型”,指出宁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应当突出“智造、服务”双驱动”,因此要稳步退出钢铁和有色金属、纺织服装、石油化工等行业的低端低效环节,大力实施“互联网+、大数据+、机器人+、标准化+”,引进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
宁波正在努力推进产业升级,可是想要赢得下一轮发展机会,如何培养和吸引人才成为重中之重。
当地政府也意识到问题所在。近年,宁波分别与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这两所大学分别将在宁波建设分校区,并设立创新平台与研究机构,为宁波在新兴的高端装备和互联网科技等方面培养人才。
“就浙江省而言,宁波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仅次于杭州。杭州是省会城市,工作机遇、升迁机遇都比较高,对毕业生吸引力更大。但是与浙江其他城市相比,宁波吸引力还是非常明显。”楼朝阳称。
“宁波自己在未来新一轮发展过程中,给自己重新定位。”宁波大学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教授周琴对记录中国报道团队称。
她认为,宁波过去利用改革开放领先一步。在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给予了民营经济大力支持,才让宁波经济十分活跃。
“那么宁波接下来应该是怎么样的一个城市呢?我想首先就是明确的战略方向。”周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