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科学家研究成果:预防孩子近视的最好办法!早知道早干预

每个戴近视眼镜的人都非常清楚近视戴眼镜对生活带来多大麻烦。我也是戴眼镜一族,特别知道其中的不便,因此对孩子近视问题进行了研究。

现在的学生学业重,除了学习,兴趣班,就是各种电子产品,宅在家里的时间越来越多,眼睛就容易:近视

孩子的眼睛生长变化很快,刚出生的孩子视力只有20-40厘米,具体说就是只能看到妈妈给他喂奶的距离。3-4岁的孩子视力和大人的差不多,但是还在生长发育。如果过早近视,更容易变成高度近视,甚至会引发一起眼睛疾病。

60多年前,我们国家近视率只有百分之十几,而如今,青少年的近视率已经突破60%。大家都认为近视率与学习时间长度有关,科学家研究表明:孩子的近视与户外活动时间有关。


悉尼大学凯瑟琳·罗斯博士团队做了一个这样的调查:两组带着中国血统6-7岁的孩子,一组生活在悉尼,一组生活在新加坡,生活在悉尼的孩子花时间在课桌前读书学习的时间更多,但是奇怪的是,他们的近视率是3%,而生活在新加坡的孩子近视率高达29%。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

原来,生活在悉尼的孩子每周户外活动13小时,而生活在新加坡的孩子只有3小时。

为什么户外活动有利于眼睛健康?

有一个广泛被认可的说法是户外光线充足。

人的眼睛能看到的信息,包含在物体反射的光线中。光线进入眼睛,来到位于眼球后面的视网膜,激活感光细胞,感光细胞将这些光袭击转成信号神经,发送给大脑。

近视的人,眼球前后拉长,图像不能在视网膜聚焦,自然就模糊了。为什么眼球会拉长呢?

研究表明,当视网膜检测不到清晰的图像时,会像眼球释放化学信号,告诉眼球以多块的速度边长,长到什么程度。

那么,谁可以告诉视网膜的细胞,别发送让眼球变长的信号呢?

激素多巴胺就有这个功能。户外活动光线充足,在光的刺激下,眼睛可以释放更多的多巴胺,可以阻止眼轴拉长。

科学家魏坤琳教授指出:经常在户外活动,能增加孩子接收光线的时间,促进视网膜释放多巴胺,从而保证眼球的正常发育。

但是,“见光”也不要进入误区。

我们的身体很奇妙,白天和黑夜的系统是不同的,它会随着昼夜交替而变化,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白天和晚上的体温和身高稍有差异的原因。

正因为早晚不同,室内室外光线的不同,多巴胺的分泌系统也是不同。哪怕是白天,室内的弱光循环会被打断,多巴胺只好没有规律地生长。

我们知道了户外活动的重要性,但是城市居住环境拥挤,总不能天天去公园吧?

其实,在小区也能玩得很好。并且也不一定非是晴天,光线反而太强,阴天光线也是足够的。捡树叶,和小伙伴们追击的“警匪游戏”,球类活动等,都是很好的活动项目。

最后,要提醒的是,如果孩子的眼睛已经发出了异常的信号,请定期带孩子去检查视力。

孩子的眼睛在快速发育,半年就不一样了,也就说,如果得了近视的孩子,大概半年就得换一副眼镜了。

早知道早预防,希望每个操心的爸妈都能多储备知识,这样可以化解我们初为人父人母的焦虑。


关注“桃李妈妈育儿”,我和你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