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上海在全球金融中心排位中再进一名!
3月26日,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与英国智库Z/Yen集团共同编制的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27)报告发布。最新排名显示,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依次为:纽约、伦敦、东京、上海、新加坡、香港、北京、旧金山、日内瓦、洛杉矶。
本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共有108个金融中心进入榜单,其中上海排名再次刷新,超越新加坡跻身排行榜第四,距第二名伦敦和第三名东京分别仅差2分和1分,代表了中国城市在全球金融中心的最高地位。(更多原文点击《再进一名!上海位列全球金融中心第四位,距第三名东京仅差1分》阅读)
对此,「看懂经济」邀请几名看懂经济评论作家对此文进行了深度解读。(评论内容精选自看懂APP的解读)
对这一次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我们除了注意相对排名的变化之外,也要注意绝对分值的变化,绝对分值的整体变化体现了金融全球化的大趋势,相对排名的变化则是大趋势下的个体变动。
按照这个思路来看,排名前15的全球金融中心城市,在整体分值上,除了日内瓦之后,大家都是有所下降的,但香港的下降尤其明显,而东京和上海降得少,东京和上海的排名也就上去了。
因此,在全球化趋势回潮和不确定性增强的大背景下,中国大陆保持的开放、稳定,是所有中国大陆城市金融中心竞争力的底气。
当然,中国大陆的金融中心建设也同时具有一定的竞争关系,上海、北京、深圳的一线金融中心地位,广州的准一线金融中心,成都(74)、重庆的西南金融中心建设,需要把握好分工与合作的关系,找准定位,建设符合自身情况的金融生态,避免盲目求大、求高。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经济体量和国力增强。上海成为世界第四的金融中心,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进步的证明。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当一个指标成为了衡量标准,就往往存在着一定的误差。比如说为了追求GDP的发展,常常损害了环境。因此我们对于排名更应该理性的看待。
在金融中心的的前几名的排名之下,未必差距很大。而本次上海的排名反映出了在中国区域发展的过程中,以杭州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型科技,江浙沪地区的生产制造小型工业,外向型经济等一系列区域化发展的特色,实际上是助推了上海市的国际化水平和金融中心建设。
从长江中下游地区整体发展而言,上海的金融中心排名将不会止步于此,而是有更多的上升空间。在未来,上海要更多地借助科技变革和技术力量,不断的融合金融科技监管和现代化的数字科技,打破传统发展常规,实现全新的演变。
这几年,上海在建成国际金融中心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特别是随着金融对外开放的深入,上海在国际金额市场的地位不断上升,如今已经站上了世界第四,超越了香港。
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成绩,不过上海金融地位的提高,主要还是与金融交易量的提高有关,在金融产品定价权方面,成绩还不是很突出,在金融制度的改革与风险控制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要进一步提高影响力,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
排名次是人类追求确定性的一种本能,有序比无序更受人欢迎。排名榜就是竞争的指挥棒。和高考指挥棒的作用类似。有利有弊。生物科学哲学对达尔文的渐变式进化论一直有争议。可能突变和跃迁更是常态。
中国在排名榜产业里开始话语权增大,行业标准向来是话语权最大的。控制了标准,也就控制了行业制高点的一个重要领域,从这点来说,很不容易。毕竟,评价别人的权利不是随便就可以让人信服的。声誉不好树立,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