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华侨陈嘉庚回国,毛主席请他吃豆角青菜,他却给延安寄去大批物资

很多做大生意的老板,都喜欢在办公室挂一副字: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天下人为了利益会蜂拥而至,也会为了利益各奔东西:"有钱赚我们就是好朋友,没钱赚你就自己滚蛋"是很多商人的处世之道。

1874年10月21日,福建省泉州府的一个小乡镇里,一名小婴儿带着响亮的啼哭,出生在当地的商贾之家。

父亲给他取名叫陈嘉庚,在匆忙地亲了亲小婴儿的额头后,陈嘉庚的父亲便急匆匆地离去,赶着登上了下南洋的船。从小缺乏父爱的陈嘉庚,也一直到17岁,才又一次在新加坡,见到自己的父亲

陈嘉庚的经商天赋大大震惊了父亲,很快,父亲就把在新加坡经营了十几年的米店,交由陈嘉庚全权打理,三年时间,米店的生意称霸了当地的市场,整体利润翻了几翻

然而此时的陈嘉庚,还是被父亲当做了外人。十几年分离,父亲早就在新加坡组建了新的家庭,又生了一个孩子。在陈嘉庚20岁时,父亲借由"结婚"的名义,把陈嘉庚打发回了老家。

新加坡由陈嘉庚经营起来的生意,被全部交给了同父异母的"弟弟"。差一点,这位改变中国历史的商业巨鳄,就埋没进了历史。

本来父亲已经不打算让陈嘉庚回来了,可惜弟弟实在愚笨,两年时间,就把陈嘉庚在当地打下的巨额产业赔的精光,一家人无奈,只能再次让陈嘉庚从大陆过来,重新接手经营。

自立门户

在与家庭纠缠了八九年后,31岁的陈嘉庚开始自立门户。开办的"新利川黄梨厂"大受当地民众欢迎,仅仅三个月就收回了全部成本,然后又开设了米店,发掘橡胶生意。

一直到1925年,陈嘉庚已经在新加坡有了15000英亩的橡胶园,名下有大量橡胶制造厂,胶鞋制造厂,轮胎制造厂,同时还经营着黄梨罐头,冰糖,药品,皮革等产品。

但如果仅是这样,陈嘉庚也不值得被称为"改变中国历史的商业巨鳄"。

陈嘉庚投身教育

陈嘉庚虽然在新加坡当地称霸商业市场,但他对中国却始终没有放下。当时的中国羸弱、贫困,许多的孩子都上不起学。陈嘉庚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在有钱后的第一时间,就在家乡办了学校。

设立了中学,又建设了小学与幼儿园,还有配套的航海学校,商业学校,农业学校,幼儿师范学校,甚至现在作为985名校的厦门大学,也是陈嘉庚所开办。

当时陈嘉庚一个人承担了100万元建设厦门大学,又投资300万元作为厦门大学的经营费。所以厦大也是全国唯一一所,有"校主"的大学。校长一直更替,但"校主"只有一个。

他也因此是教育界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辛亥革命支持孙中山

如果说教育是百年大计,那么当时革命却是一触即发。陈嘉庚在外挣了钱后,回国洒出大把银票,支持中国革命活动。加入孙中山的同盟会,为革命提供了大量的经济帮扶。

在有了绝对的资金支持后,辛亥革命,终于响彻在中华大地。陈嘉庚作为华侨,持续为革命捐款捐物,在1939年一年,更是在新加坡为祖国筹集捐款了3.7亿元。

如果包括认购国债,汇款回国,抗战年间以华侨陈嘉庚为首的捐赠金额大概在54亿,在当时,一架飞机也不过5万块钱。

捐赠的这些钱被拿来建设医院,买枪买炮,招募士兵,购买物资,花在关于战争的方方面面,一名投身海外的商人,就这么为抗战提供了大量的有生力量。

携资回国

1940年,国内局势相对稳定,陈嘉庚又携带了巨量的抗战物资返回祖国,陈嘉庚一下就成为了国共双方争相拉拢的对象。

蒋介石一看金主来了,喜出望外,对所有人下达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做好陈嘉庚的接待工作。"

"陈先生,您尝尝咱们的家乡菜,都是最好的食材"

"陈先生,您看这是专门为您举办的宴会"

"陈先生,你听咱们这儿的戏曲怎么样?"

"陈先生"、"陈先生"、"陈先生"……

国民党的官员陪了陈先生一个多月,始终不知道,陈先生为什么一直愁眉不展。明明摆的都是山珍海味,请的都是顶级剧团,住的都是贵宾套房,甚至找了漂亮女军官陪餐,可始终勾不起陈嘉庚的兴致。

一个多月时间,陈嘉庚不断地叹气,不光满心悲伤,更有三次气的直接罢宴。

在满心忧愁间,陈嘉庚来到重庆。

吃饭的地方就在破旧的窑洞,天为顶,地为席,毛主席摆个了缺角的小方桌。桌面坑坑洼洼,上面垫了几张旧报纸。饭桌上只有一盘豆角,一盘青菜。

只见毛主席笑着说:"陈先生,实在对不住,你远道而来,我却没什么钱买好食材,你凑合着吃。"

陈嘉庚看着桌上的食物,大惊失色:这是一党的主席吃的饭?

看着毛主席自然地吃着菜,陈嘉庚忍不住问道:"你们就吃这个?你们就靠吃豆角,来打抗日战争?"

毛主席笑着点点头:前线还有更多需要用到物资的地方,这几盘菜都是我种的,前线没条件种菜。

陈嘉庚深感震撼,当即决定将此次所带的抗日物资全部捐给共产党人,在回到新加坡后甚至公开发表言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蒋介石做梦也想不到,他以为的"好吃好喝",在陈嘉庚眼中却满是铺张浪费。抗日战争时期,缺乏的物资堪称海量,可是他们却把大量的金钱拿来做排场,这样怎么才能打好仗?

不久后的延安收到了新加坡寄来的一笔笔抗战物资,每一份投入,在共产党的运作下,都用在了抗战的刀尖上。

人们都谈商人误国,但陈嘉庚却是用一己之力,生生把革命抗战扶起来了。作为商人,他或许没有打仗,没有参与前线指挥,但他在后方,用一切方式,为前线提供了各种资源与血液。

1961年陈嘉庚在北京逝世,周总理亲自为其主持国葬。富甲天下的商人很多,堪称传奇的商人也很多。但能无偿奉献,改变新中国历史进程的,贯彻古今,仅此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