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尽信书不如无书小儿推拿杜绝浮躁之风

大家对照两个原文认真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问题的提出是广西刘先生读的一本小儿推拿书。

书中关于“小儿推拿适应症和禁忌症”一节直接引用大段古文。书中说:“《按摩经要诀》曰”然后是一段引号内的大约450字的原文。

刘先生看书非常认真。作了许多标记。当他看到“鬲门发热汗宣通”时,不知道鬲门是穴位还是特定部位。就来信咨询我。

当时很忙,但感觉听到过“鬲上”,而没有鬲门。

今早查了一下。一查,发现问题很多。

1.小儿推拿多以歌赋形式。名之为“要诀”。在中国现存第一本小儿推拿专著(也是推拿专著)《按摩经》(后人定名)中名叫《手法歌》不叫要诀。没有《按摩经要诀》这本书。那段引文实际出自明龚云林的《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

2.原文中不是“鬲门”,是“扇门”。即退热发汗宣通是二扇门的功效特征。

3.引文中的错误可不止鬲门一处。如原文“六腑专治脏腑热,遍身潮热大便结”书中写成“六经”(六经在哪里?又该如何推?”。“总筋天河水除热”“写成“总经”。等等!

4.联想到我也在编书。真感觉对学术,对传统,对学子们负责不只是一句口头禅啊!切记切记!!

作者:

廖品东

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四川省推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教材《小儿推拿学》主编

从医近30年,致力于推广和发展小儿推拿事业,多次接受电视台采访,参加小儿推拿专题片的录制,还应邀到新加坡、韩国等地主讲小儿推拿学。他圆润柔和的推拿手法和反复思考总结的推拿处方,不但得到家长认可,而且在业界备受肯定、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