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浙江:战“疫”最前线 青春显担当

据团浙江省委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省组建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4249支,7.8万名共青团员奋战在医疗救援、企业生产、服务保障第一线。全省参与青年志愿者13.1万名,在3.3万个志愿服务岗位,共开展志愿活动2.5万场次,累计参与142.3万人次,服务时长616.9万小时。同时,全省还有1.8万名返乡大学生投身疫情防控。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医院、在定点隔离区、在社区、在交通卡口,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在医护用品生产、物流配送、交通运输、食品加工、应急服务保障、城乡社区防控,浙江团组织快速组织、集结,组建起一支支青年突击队、青年志愿者队伍,疫情一线成了浙江共青团展现先进性、提升组织力的检验场、练兵场。

用青春筑起坚实的疫情防线

疫情发生后,团浙江省委第一时间作出响应,各级团组织积极响应、快速集结,迅速组建起一支支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坚强而充满活力的年轻身影,筑起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青春长城。

因为抗击疫情需要,杭州市卫健委直属医疗卫生单位相继组建16支近千人的青年突击队,一声号令,80后、90后青年医护工作者纷纷请缨,投身医疗救治、急救转运、标本采样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后勤服务保障等防控一线。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戴一帆新婚不久,毅然告别妻子赶赴湖北。湖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护士长周庆,带头写下请战书:“我相信自己的业务能力,又是一名党员,这个时候冲锋在前责无旁贷。”萧山区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护师陈飘维、桐庐县中医院急诊室护士王丹都是1997年出生的95后,也是出征武汉队伍中年龄最小的队员。她们说,湖北疫情重,人员紧缺,作为呼吸内科护士,理当冲在第一线。

杭州市临安区清凉峰镇青年突击队员24小时坚守在海拔3000米卡口一线。本组图片由团杭州市委提供

“我是党员我先上!”“我年轻、身体好,我先上!”疫情形势严峻,浙江医院感染病房刚刚成立,人手不足,15名青年医师迅速组建起一支应急医疗队。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是省级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包括4个梯队的260余名团员青年组成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突击队。西溪医院是杭州市级唯一的定点医院,4名医生和10名护士组成的青年先锋队第一批进入负压病房。

“党旗所指,团旗所向。”国网浙江电力团委组建了1143名青年党员、865名共青团员组成的161支电力红船青年突击队。国网杭州供电公司青年突击队300余名队员主动放弃休假,返回一线,重点保障10所定点诊治医院、17处市区县疾控中心、2处临时隔离收治点用电的安全可靠。

疫情发生后,本来准备在春节期间结婚的文成县雷霆公益救援中心队长林加安主动推迟婚期,带着49名志愿者在文成高速出入口、各乡镇卡点值守。新加坡飞杭州的TR188次航班落地杭州,机上219名非武汉乘客被安排到杭州市委党校集中医学观察,党校青年主动提前返校。响应团临海市委号召,2000多名当地青年一夜之间组建突击队,开展入户排查、杀菌消毒、热线应答等。

松塘村地处台州市路桥商贸区,周边坐落着国际塑料城等多个商圈,村里仅外来人员就有2000多人,管控任务重、压力大,31岁的村支书叶杭江与村两委、党员干部第一时间站在了第一线;团支部书记叶哲宏主动带领村里青年团员卡口值守、体温检测、车辆登记等;青年徐秋秋在国外学习,得知国内疫情,第一时间与村里联系,购买防疫物品并想办法送回国内。

张颖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脑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团委书记,2月14日随浙江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整建制接管武汉协和肿瘤中心ICU重症监护室,她在日记中写道:使命在、责任在,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绝不能退后一步!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青年坚强的身影

若有战,召必回!绍兴职业技术学院范蠡商学院18电商1班金炜佳是一名退伍军人,疫情暴发后,在绍兴柯桥西(杨汛桥)高速路口开始这个特殊时期的志愿服务。他主动承担了值夜班的任务,两天一班,从凌晨2点到早上8点,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一辆外来车辆的登记核查、出入人员登记、体温检测。他说,我是青年大学生,也是退役军人,在社会需要的时候更应该冲锋在前。

杭州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费鑫杨是一名95后,正在实习的他,了解到实习所在医院科室人手紧张,主动报名要求以一名青年突击队队员身份留在科室继续工作。其间,他以一名医学实习生的身份,战斗在浙江新冠病毒治疗定点医院检验科,协助带教老师完成新冠病毒PCR的核酸检测,帮助完成流感和新冠肺炎病人的血样、痰液采集。

在这场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浙江各地团组织、团员青年都把参与疫情防控作为当前重要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主动投身疫情防控。

疫情一开始,团杭州市委就组织志愿者在萧山机场开展疫情检测志愿服务;团德清县委组织志愿者赴高速入口“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提供疫情防控服务;团台州市黄岩区委招募260名志愿者为进城旅客进行体温测量及登记;团常山县委成立慢城啄木鸟疫情防疫志愿服务队,上街开展防疫宣传,重点服务老年人、环卫保洁等易感人群,线上、线下宣传防疫知识,覆盖近5万人。

杭州市萧山青年突击队参与抗击疫情物资生产。

疫情肆虐全国,温州成为重灾区。团温州市委组织发动116家志愿服务组织的7740名志愿者,协助村社干部和基层网格员参与排查社区(村)2400多个。

在金华,团市委招募近百名志愿者,帮助金东区3家口罩生产企业进行包装;团宁波市委招募210名志愿者轮班顶上慈溪一家口罩生产企业的生产线;团绍兴市委组建了23支青年突击队,协助口罩、防护服等物资生产企业生产、包装、装运。嘉兴市安排1700余名志愿者赴12家物资企业进行应急服务。

“疫情就是命令,防疫物资就是生命线。”世源(嘉兴)科技医疗公司主要生产防护服、护目镜、采血器等医用物资,席卷全国的疫情让许多本该返回企业的员工无法复工,企业无法正常生产。得知公司困境,嘉兴学院非织造材料与工程、高分子材料、轻化工程、纺织工程、化学与制药工程、应用化学、临床医学等专业的19名学生组团走进车间服务。

在疫情防控中,面对重点疫情防控、大面积航班延误、冬季除冰雪、重大任务保障、应急救援等急难险重任务,浙江省机场集团团委高效组织发动团员青年3500余人,组建8支青年突击队,参与现场旅客的服务引导、进出港旅客的测温、应急物资的转运保障以及留观旅客引导安置等。浙江省交通集团团委组建“小一服务队”“红石榴安全保畅突击队”“2494”等青年突击队,驻守收费站、服务区等第一线,24小时不间断值守,确保疫情排查“不漏一车、不漏一人”。

为做好居家医学观察人员的监督、保障,团杭州市委联系爱心企业为集中医学观察点送去机器人;团温州市委组织志愿者排摸建立791名武汉回温学子的名册,协助落实武汉回温学子14天居家观察;团衢州市委组建了由专业心理健康咨询师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开通“有礼青年暖心热线”,开展心理疏导、心理减压、心理干预等公益咨询。团台州市路桥区委组织青年志愿者对隔离观察对象实施“点单式”服务,通过建立微信群,帮助开展日常的物品采购、果蔬采摘等。

国家有号召,青年就有行动

据统计,仅在杭州,疫情期间每天有1.5万余名志愿者奋战在防疫一线。700余个志愿服务组织协助入户排查、维护秩序、体温测量、便民服务、防疫宣传、物资捐赠,累计参与45万人次,服务160余万小时。组建的396个“青年帮帮团”和983支青年突击队,帮助政策咨询、办事助跑、资源对接等助力复工复产,服务企业2万余家,帮助预订购买口罩、额温枪、防护服等54万余件。

湖州组建的576支战“疫”青年突击队,参与团员青年近万人;在1297个志愿服务岗位上,开展志愿服务7448场次;还有4700多名“湖小青”变身“宣传员”“话务员”“防疫员”“操作员”“售货员”“勤务员”等“六大员”。其中,仅帮助农户销售的蔬菜、水果、鲜花、蜂蜜等农产品就超过23万公斤。

在长兴,在团县委的号召下,火线成立成立的16支“跑小青”突击队,吸引了农村团员青年、返乡大学生等300余人参与,全县16个乡镇团委书记分别担任队长,68名村级团支部书记认领“责任农田”。乡野间,这群年轻人帮助农产品收割、装箱,开展网络销售、线下配送等服务,帮助锄草、施肥1000余亩,采摘蔬菜3万余公斤。

为解决复工企业职工临时居住,余杭区良渚新城改建辖区内1幢空置厂房和已征迁的18幢农房,打造“亲企公寓”作为返岗员工临时安置点,但时间紧、人难找、物资少。街道团工委迅速行动,成立由43名团员青年组成的“良渚工匠”青年帮帮团,第一时间协助对接区建设局、区青年商会等,确定施工单位,协调辖区存余物料,调整施工方案。经过400多名施工人员24小时不间断工作,仅仅历时五天五夜,两处“亲企公寓”全部改造完成,满足了1600余名复工企业员工的“拎包入住”需求。

为全力保障企业复工,鄞州供电公司成立隐患排查青年突击队,对医疗企业10千伏供电线路开展特巡,全力保障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用电。为稳定返岗工人生活,宁波市镇海区改造“青年人才驿站”作为居家隔离中转站,为返回镇海工作的企业青年提供居家隔离场地和服务;团嘉兴市委联合专业社工机构推出“暖心热线·微课堂”系列视频,为复工返岗人群进行心理疏导;台州市卫健委团工委利用“共享医生”微信公众号,为返岗企业员工提供线上医疗咨询服务。长兴农商银行成立36支“金融服务”青年突击小分队,主动排摸辖区内小微企业,电话对接重点企业,开辟信贷审批“快速通道”,帮助企业共渡难关。

金华市婺城区以“党建带团建”,专门成立区青年突击队总队,下设助企复工、助农惠农、综合保障、一线防控等青年突击队分赴车间、农场、防控一线,主动承担“急、难、险、重”,开展疫情防控,指导帮扶企业、农户恢复生产等工作。

国家有号召,青年就有行动。截至目前,全省有14162名青年志愿者投入在一线医务人员、援鄂医疗队员及其家属的服务中,已累计开展志愿服务12104场次,服务一线医务人员、援鄂医疗队员家属13366人。团嘉兴市委还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与医护人员子女“云上”结对,提供线上功课辅导、阅读指导;团丽水市委为援鄂医疗队员家属开展心理疏导、跑腿代办等;浙江中医药大学团委以援鄂医疗队员家庭“一老一小”为对象,开展远程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和情感陪护等服务。

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app.cyol.com)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