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人生富贵驹过隙,唯有荣名寿金石。”
90岁再婚,107岁仙逝,邵逸夫的人生长度已经超越了许多人,但他这一生所拥有的耀眼光环与头衔,更将他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中华人文历史上,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邵逸夫
作为电影人,他的电影生涯长达86年,一手打造邵氏兄弟与TVB影视王国,垄断香港影坛近40年,旗下出品近千部影视作品,培养出四大天王等一批在亚洲颇具影响力的艺人。
作为慈善大家,他一生慈善捐款高达100亿港元,捐建三万多栋逸夫楼,从教学楼到医疗项目,他的捐赠足迹遍及全国31个省市区。
邵逸夫的一生,堪称传奇,这样一位既“抠门”又慷慨的矛盾人物,他的名字随着那遍地开花的逸夫楼,走入了每一个莘莘学子的心里。
熟悉的楼宇,不熟悉的“逸”字,也让众人心中产生了疑惑:为什么不管是新楼还是老楼,有些逸夫楼的“逸”字会少一点,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三起三落的电影人生
邵逸夫,1907年出生,原名邵仁楞,家中排行第六,人称“六叔”,祖上是宁波镇海的传统商业世家。
作为近代中国最大的商帮,宁波帮足迹遍及中国,向来有着 “无宁不成市”的赞誉。
上海老照片
19世纪末,一大批宁波商人涌入刚开埠的上海,在金融、贸易、航运等方面纷纷崭露头角,邵逸夫的父亲邵玉轩也抓住时机,举家迁往上海,创办名为“锦泰昌”的颜料行,经营各种漂染生意,快速积累了不少财富,为儿子邵逸夫等人后来的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面对新奇与开放的上海,邵玉轩一边秉持传统的中国商帮经营理念,一边快速吸收与学习新式的洋派经商智慧,父行子效,邵家的二代们,更是将这两种思想融合得极为完美。
所以在邵逸夫的身上,既有着务实勤俭、灵活低调的儒商特点,也不缺乏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这些特质也贯穿了他整个光影生涯。
邵醉翁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1920年,一次偶然机会,邵父买下了因破产无力经营的小舞台剧院,将其改名为笑舞台,迈出了邵氏家族电影事业的第一步。
尽管大学毕业后就随父踏入商场,可老大邵醉翁却对尔虞我诈的商场不感兴趣,一心围着笑舞台打转,编排各种文明戏,影射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警示世人。
但随着上海各种明星影片公司的成立,文明戏渐渐不再受到世人追捧,邵醉翁便打起了创办电影公司的主意。
邵醉翁和天一影片公司
1925年,邵醉翁怀揣着电影梦,以原来的笑舞台文明戏为班底,投资1万银元,创办了后来影史上赫赫有名的“天一影业”,从导演到编剧、发行,全是自家兄弟。
当时还是中学生的邵逸夫更是包揽了“伙计”一职,摄影、编剧、导演,每个电影制作环节,邵逸夫都了如指掌,是大哥最为得力的助手。
兄弟四人同心协力,高效出品了《女侠李飞飞》《梁祝痛史》等多部黄梅调古装戏,迅速占领了上海影视市场,获得无数观众的喜爱,但这也引起了上海其他电影届大佬的忌惮,如日中天的“天一影业”,很快被6家影视公司联合围剿,只能下南洋寻求发展。
刚到新加坡的邵氏兄弟,没有自己的发行网络,只能背着器材辗转南洋各地播放影片,邵逸夫兄弟俩这样一背就是4年,直到1930年“邵氏兄弟公司”成立,才拥有了自己的剧院。
事业刚起步,又遇美国经济危机冲击,20岁出头的邵逸夫壮士扼腕,毅然赴美学习拍摄有声电影,发行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成为中国影史上第一人,邵氏也逐渐雄霸整个东南亚影业市场。
1941年底,日军入侵东南亚,邵氏影业王国几乎毁于一旦,可邵逸夫并没有就此倒下,在二战后,已经50岁的邵逸夫离开了南洋,先后在香港成立邵氏兄弟公司与TVB,开启了他辉煌的电影大亨之路。
邵逸夫
没有谁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为了这一场电影梦,邵逸夫少年时在片场轮轴打转,青年时奔波南洋三十载,五十知天命的年纪选择东山再起,他越挫越勇,百折不挠,这才铸就了自己的光影神话。
饱受非议的“抠门”大亨
作为一个商人,在商言商,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本能,深谙影视制作个中门道的邵逸夫,对于成本的把控与人才的管理,极为严苛,甚至成为了“抠门”的代名词。
在用人上,邵逸夫坚持“头等人才,三等职务,特等权利”的方针,将公司真正的实权牢牢把握住,以免旗下干将功高震主,可是,这也为公司后来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邹文怀曾是邵逸夫左膀右臂
记者出身的邹文怀,顶着宣传主任的头衔,管理着公司内大大小小的事务,后来更为邵氏打造风靡影坛的黄梅调、武侠片立下汗马功劳,但职务却最终局限于 “副总经理”,还是个随时可以被老板踢走的工具人。
眼看着在邵氏这样的家族企业,自己永远不可能再进一步,更不用说翻身成为股东或者老板,邹文怀开始考虑自己的出路,而邵逸夫的红颜知己方逸华的进驻,彻底点燃了他出走的决心,同时还带走了一批自己人。
就这样,后来蜚声影坛的嘉禾电影成立了,并在邵氏堪称苛刻的薪酬体系下,成功收拢与缔造了一个个影坛巨星:功夫巨星李小龙,功夫喜剧大师成龙,柏林影后张曼玉…… 由此,嘉禾成功地在邵氏独霸的港娱圈,开辟了新的影业天地。
其实,在邵氏登上香港电影王座之前,电懋本是能与邵氏分庭抗礼的,可是意外就是来得如此猝不及防。
1964年6月20日,一架飞往大陆的民航被劫持,最后不幸发生空难,机上乘客全部遇难,其中就包括了电懋大多数高层,还有老板陆运涛,电懋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无法与邵氏争锋。
当年“邵氏明星,多如天上星”,可他们中很多人,却与如今动辄片酬千万,风光无限的明星大为不同,只是公司流水线上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在拍片与薪酬上,没有任何的话语权。
邵逸夫(右)
在邵氏开办的南国实验剧团,学员每月只有50元津贴,在毕业后顺利通过考核后,就要与邵氏签订长达八年之久的合约,薪水也只是每月200元港元,而不会说国语的,每月只有150港元。
就算如此,报考南国实验剧团的人也络绎不绝,郑佩佩、胡燕妮等一大批明星,都出自这里。
这也导致了民众极少能在街头偶遇明星,因为片酬过低,他们中大多数只能吃住在公司,出行也不能搭乘电车或出租车,因为会影响公司形象,而每当有宴会或者活动要出席,还得向服装部借衣服,才能穿得体面些。
田丰
演员如此,导演也同样日子不好过,拍摄强度高,一切向业绩看齐。
就像演员田丰说的:“导演拍的戏一卖座,六叔请人到家中吃饭的电话就来了,三天后不挣钱了,看见你也就如同没看见一样。”
自诩生意人的邵逸夫,从来没有遮掩过自己“向钱看”的经营理念,邵氏预算的“永远砍一半”也一时间广为流传。
纵使堪称艺术的电影制作,让邵逸夫变成了可以快速批量生产的“商品”,但这也并不意味着邵氏的电影缺乏艺术性与观赏性,《梁山伯与祝英台》《大醉侠》《天下第一拳》等仍旧是一代影迷心中的经典,毕竟“邵氏出品,必属佳片”也曾深入人心。
邵逸夫
书声入耳处就有逸夫楼
“六叔古寒,天下皆知。”
邵逸夫的“抠门”有目共睹,可是他的慷慨也震撼世人,从未教书育人,也未曾救死扶伤,可他的名字却深藏在无数学子心中。
要知道富豪做慈善,这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可是捐赠足迹能够从南疆到北国,从东海到西漠,让九州大地几乎遍布逸夫楼,这实属奇事一桩,那么,这位“抠门”大亨,为什么如此大手笔进行捐赠呢?
1972年,邵逸夫刚满66岁,按照迷信说法,这是他人生的一道坎,为此,他请来了风水大师李迪,听从他的建议,开始了自己的慈善生涯。
邵逸夫
此时的慈善之路,邵逸夫走得和一般富豪并无区别,他将目光聚焦在捐助教育上,在香港进行了三次比较大的捐赠,分别是50万港币给“苏浙公学”建设图书馆,后又追加100万港币扩建宿舍,1977年捐赠600万港币兴建“香港艺术中心”。
这一系列的捐助,也让邵逸夫在香港的名声渐渐好转,但“抠门”的头衔并未彻底摘除。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事,可是至亲的离去,还是让人难以接受。
1983年,与邵逸夫同甘共苦多年的三哥邵山客中风,成为了植物人,已经76岁的邵逸夫站在哥哥床前,看着曾经那个雷厉风行的三哥变得苍老瘦弱,只能躺在病床上等待死亡的召唤,他的心中五味杂陈,因为邵山客在新加坡的名声同样不好,也是出了名的吝啬。
邵逸夫
直面三哥如今的病容,对邵逸夫带来了极大的刺激,他心中那粒名为慈善的种子,终于突破层层束缚,开始蓬勃生长起来。
从1985年开始,邵逸夫开始了一笔笔巨资捐赠,他将目光对准了急需教育资金的大陆,先后向内地捐赠了600所大中小学,更向家乡宁波进行了三次捐赠。
对于慈善,邵逸夫像经营自己的生意一样,认真而负责,他组建了专业的团队,实地考察与走访,力求将资金带往民众最需要的地方。
20世纪90年代,邵逸夫已经八十多岁高龄,但却为慈善事业,亲自踏足广袤的内蒙草原,走上贫寒的青海高原,走访这些需要帮助的地区,将邵氏基金的捐助范围不断扩大。
邵逸夫画像
教育贫乏的山区,需要先进教育的城市,还有无法控制的天灾,邵逸夫从未缺席过。
他的一生中,捐建了六千多个慈善项目,从校园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到医疗中心,都有着他的足迹,直到邵逸夫仙逝前一年的雅安地震,我们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这一座座逸夫楼中,响起了一代又一代的朗朗读书声,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从这里走出,又不断走进来,他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不再需要忍受风雨的侵袭,可以安心地读书识字。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楼主”邵逸夫用他的慷慨,庇护一批又一批学子茁长成长,纵使他不曾站上三尺讲台,却也丝毫不影响他在中华教育事业上的杰出贡献。
“逸”字映射做人智慧
斯人已去,但“逸夫星”仍旧闪耀苍穹。
2014年1月,邵逸夫仙逝,享年107岁,三万多栋“逸夫楼”从此再无楼主。
那一年,为了向这位伟大的慈善家致敬,全国掀起了一场“随手拍逸夫楼”的活动,在网友们上传的照片上,很多细心的人发现了不同:有的逸夫楼“逸”字少了一点,而且无论新旧逸夫楼都有这种情况。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逸”字少一点,正是说明这栋逸夫楼并非邵氏基金全款捐建,只有邵氏基金全款捐建的逸夫楼,才会是全字。
在邵逸夫看来,既然这楼不是自己全资捐建,又如何能担起这全部的功劳呢?尽管参与建造的地方政府和组织并不在意,可这却与邵逸夫的为人准则相违背了,他拒绝接受,也就有了这样“逸”字少一点的折中办法。
以小见大,从这细小的“逸”字所蕴含的深意,我们不难看出邵逸夫谦虚谨慎的做人智慧,这与他年少时受到的教育完全符合。
这一点,从他传家的智慧上,也可窥见一二。
邵逸夫和方逸华
1997年,90岁高龄的邵逸夫再婚,娶了已经62岁的方逸华,给了这位陪伴自己多年的红颜知己一个名分。
结婚前,邵逸夫为了避免子女陷入财产纠纷,选择提前立下遗嘱。
他和妻子黄美珍一生养育两子两女,从小交给远在新加坡的三哥教养,长子绍维铭和次子邵维钟都曾担任过邵氏公司董事,但在1981年方逸华加入董事局后,两人第二年就都退任了,两个女儿更是长居新加坡,所以这也就导致了邵逸夫的事业难有后人继承。
面对这样的情况,邵逸夫在安排好妻子后,直接选择将影视王国股权转让套现,将遗产投入到慈善信托基金,既可以保证子女衣食无忧,又能避免后代财产纠纷,继续自己的慈善之路。
不得不说,亲手将自己一手打下的家业解散,邵逸夫的心中恐怕并不平静,但是“家可传,业难传”,面对现实的困境,即使年迈,邵逸夫也仍旧头脑清醒地选择了最为恰当的方式,来了场体面的告别,避免了后续传承时被屡屡提及与非议。
邵逸夫的人生结束了,可是他的名字却永远不会被忘记,将随着他那堪称传奇的电影生涯,还有被世人铭记的慈善事业一直流传下去,“邵逸夫”三个字,也已成为了华人影史与慈善史上的一座丰碑。
要知道,一个生命真正意义上的消亡,不是死亡,而是被永远遗忘。
在人类的历史印记里,我们曾拥有过许多短暂却绚烂无比的生命,他们在有限的生命长河中,谱写了流传千古的辉煌事迹,也因此成为了跨越时间与空间的不朽存在,随着人类历史的传承,永远留存。
参考文献:
[1]赵卫防.百年逸夫的历史贡献[J].当代电影,2014(05):18-24.
[2]位一.邵逸夫 百年传奇人生[J].光彩,2014(02):16-17.
[3]魏君子.邵逸夫影坛得失奇录[J].全国新书目,2010(19):27-29.
[4]凌德.邵逸夫的慷慨和吝啬 他热心慈善,建立了影视帝国,但也饱受非议[J].环球人物,2014(02):74-76.
[5]本刊编辑.最完美生意人邵逸夫[J].商周刊,2014(Z1):84-87.
[6]张祖群.个人史与影视史的重合:缅邵逸夫先生[J].电影评介,2014(01):1-6.DOI:10.16583/j.cnki.52-1014/j.2014.01.009.
[7]武云溥.邵逸夫“六叔”的电影王国[J].国家人文历史 2014.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