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片当成瓦来盖
老太爬山比车快
辣椒也是一盘菜
三个老鼠一麻袋
草根做菜把客待
树皮变身药来卖
十斤银饰姑娘戴
唱起山歌谈恋爱
这是传说中的贵州八大怪
我们黔南有什么“怪”呢?
黔南由于其独特的地理风貌、
特殊的气候状况、
多彩的民族风情、
奇特的风俗习惯,
产生了众多“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奇异现象,
一起来看看!
人人吃酸菜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罗圈“。这句黔南流传甚广的俚语,“罗圈”也就是“圆圈”,方言里腿脚发软走不动路的意思。路都走不动了,还能做什么?可见黔南人离不开酸。酸菜、酸笋、酸蕨、酸毛辣、炒酸菜、腌酸肉、煮酸汤、酸汤鱼、虾酸、臭酸......几乎是无菜不酸。
独山盐酸菜
具有500年以上的历史,大约368年前徐霞客来到黔南,在独山一户黄姓人家尝到了独山盐酸的滋味,那时盐酸还叫“坛酸”,这就是黔南最早的酸。
荔波臭酸
臭酸,是荔波县最具特色的菜肴。荔波的臭酸不仅闻起来臭,看起来也丑,名儿又不雅,但吃起来却具有使人“一尝则喜,爱不释筷”的魅力。
黔南“酸汤”
黔南最有特色的酸,可以算一道汤,也可以算一道主菜,或作配菜,也可以只算是一种调味品。原料是西红柿,糟辣酸,“二合一”后,这种“酸”,红得不浓不淡,色彩极正;以酸味为主,兼有咸甜辣香味,足以勾起人的食欲。
石块当瓦盖
“石头当瓦盖”就是贵州少数民族盖房的一绝。在黔南北端的一些少数民族村寨,当地村民的房子,上面不是盖瓦片,而是盖石片,房顶宛如一幅细腻的自然油画,那石片,一片压着一片,一片连着一片,一层层,一片片,似鱼鳞,似山岭,似风景,自然,粗糙,好像如今城里人的一种回归自然的特别装饰。
黔南北端的龙里、贵定等民族山村
随处可见到一幢幢的民房上盖上30厘米见方2至3厘米厚的石块,既古朴、结实,又美观大方、很有特色。那里的山坡上有一种藏量丰富的风化石,当地居民“靠石吃石”,把石片用于建房,坚固耐用,冬暖夏凉,久居城市的人住上这样的房子,应该会有一种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感觉吧。
喝酒喝得”帅“
"黔南喝酒很撇脱,最后喝到桌子脚"这是黔南人喝酒的风格。黔南的少数民族不论男女老幼都喜欢饮酒,特别是喜欢饮自制的水酒,常称“无酒不成礼仪”。在他们看来,越醉越是知己,越醉感情越深。
三都水家喝酒”咻咻咻”
水家的碗可不好端,端起了就放不下,旁边劝酒的人就咻咻咻大喊三声,你想不喝都不行,更别提水家女人唱着敬酒歌把满碗的酒送到嘴边,那可就不是一碗两碗的事了,非要把客人灌得找不到东西南北才算尽了主人家的盛情。围着火塘,一锅熏肉,一坛米酒,便烧红了山乡的夜,沸腾了整个寨子。
雨天加被盖
俗语说:“四川的太阳,云南的风,贵州的下雨像过冬”。在黔南,下雨像过冬的气候特别明显,不但晴天少,雨天多,而且一旦下雨,即便是夏天,气温也会骤降,下降6-10度。因此只要下雨,人们就会感觉冷,白天加衣服,夜间加被盖防寒。
蚯蚓当作菜
酸腌蚯蚓是瑶族一道名菜,是他们接人待客的珍贵菜肴。蚯蚓做菜对于不少人来说是怪到骨子里了,但是,蚯蚓也是宝啊! 酸腌蚯蚓不但清香可口,在药用上还可以清凉解热,防止疥疮。
荔波瑶族的酸腌蚯蚓
秋收过后,瑶族群众用稻草堆在一起,洒上米汤,用石块压住稻草堆,过段时间,稻草中滋生出白色透红的蚯蚓,然后将这些蚯蚓洗干净,加上备料装入坛子中,半月以后,便成了酸甜、清脆的美味佳肴。
姑娘的银器满身带
在黔南苗族聚居区,满世界的银,似乎上帝把全世界银子都给了苗族的姑娘。每个苗族姑娘的头、手、颈、胸、腰、脚等部位都佩戴了银饰,有帽幅、项圈、镯、银角、银花、银泡、银鸟、银戒指、银项链、脚花等银饰品。走起路来,银光四射,叮当作响。苗族人把它们视为富有的象征和美丽的标志。
荔波苗族姑娘
银器是荔波苗族姑娘最喜欢的饰品之一,一般她们都佩戴银饰品少则4至5金,多则20斤。想来大概是平日重量级的负担成就了他们婀娜多姿的体态。
青年唱歌谈恋爱
黔南的布依族不论男女老少,人人能歌善舞,素有“赶歌会”的习俗。每逢春节、端阳、中秋、歌节,男男女女的青年都集中到离村子较远的地方歌。聪明的姑娘通过对歌来了解那方的性格、爱好、才智等。小伙子也在对歌中了解姑娘的智慧与贤德,一段美妙的爱情就从歌声中开始,比起现在都市被生活所迫在经济条件上挑三拣四的青年男女来,这样的爱情真是令人心向往之。
布依族“六月六”
“六月六”是布依族人民的传统佳节,有过“小年”之称。在黔南,“六月六”又被称为歌节,布依族青年男女载歌载舞,白天到河边唱,晚上到村寨上唱,连续三天三夜。
定情送条花腰带
彝族小伙子在向姑娘求婚时,若能获得姑娘亲手乡制的镶花腰带,婚事就算成了。花腰带的不料是姑娘用自己织的厚实耐用的大步做成,要带上绣着花、草、鸟等七种图案,五彩冰纷,别具一格。
行车没有人走快
在黔南一些峡谷地段,那儿山高谷险,桥难架,路难开,两岸相对,真可谓“说话听得见,走路要半天”,车辆常常沿江绕道而行。对于这种交通不便的环境,当地民众有自己独特的攀岩过峡谷的方法,他们攀登崖壁时,用的交通工具就是“天梯”,就是用两个天生下垂粗藤扎上横木制成滕梯上下。即便如此,通常也是人比车先到达目的地。
荔波凉席逗“老外”
凉席是荔波县布依族人的传统手工艺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是用当地一种叫“泡竹”的竹子剖成蔑条,轻手工精心编织,再经熏蒸而成。具有合适凉爽,细软光滑,折叠不断裂,不生虫、易洗涤和经久耐用的特点,远销国内和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国泡竹在国内外属稀有竹种,因此,这里纺织凉席得天独厚并久负盛名,成为外籍游客必备的旅游佳品。
背崽都用花背带
花背带是黔南布依族妇女用来背小孩的专用工具,呈“T”字形。背带中心为湖蓝色或绿色底正方形,左右各制一只拉手,下端拖着长尾翼,均用黑色布料拼制,做工分为贴花、绣花和栽绒花等,主要图案有龙凤呈祥、凤穿牡丹、二鸟双栖、金鱼戏水等吉祥如意的图案,整块背带色彩鲜艳,立体感强,雍容华贵,具有浓郁强烈的,民族特色。
独山背带
距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布依族世代传承的,以独特传统加工方式制成的民族刺绣工艺品,制作需经过20多道工序。它的制作技艺为本地布依族所特有,具有悠久历史的独山背带制作技艺经过长期的创造和发展,富含布依族文化传统,是布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
喝酒不用下酒菜
苗岭山区的苗家人有“喝酒不用菜,有酒便是席”的习惯。春耕季节,人们劳动之余,找片土地,大家团团围坐,捧着随时携带的酒葫芦依次轮番畅饮。这时如有路人撞入,大家便让位请坐,争相向客人敬酒,以表情意。接着大家互相介绍家庭情况。交流劳动经验,传递听到的新鲜事,既联络了感情,又消除了疲惫。
木叶吹歌人人爱
木叶吹奏歌曲是布依族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一项发明创造。他们采用亮叶柴、栋青叶等吹奏山歌,抒发自己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感情。吹奏时将叶片贴在唇间,以微微的气流控制音量的高低变化。好的木叶歌手,本地山歌、流行歌曲都能信口吹出,曲调旋律优美,声情并茂。男女青年们常常以木叶代替歌声,你吹我奏互相传情,结为姻缘。
路遇新娘躲得快
瑶族人在生活中禁忌较多。他们认为:人的一生结婚的一天为最大,接亲时,新娘必须在天未亮前出门,寓意为新人走新路,越走越光明。因此,任何人路遇迎亲队伍行走时,不得从中穿过,应尽快绕道而行,不能让新娘新郎看见。
娃娃哭夜插路牌
孩子夜间哭夜,做长辈的往往认为是中邪走神,于是用一块宽大的竹片或木牌写上“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行人过路念一念,一觉睡到大天光”。然后将它插在村口三岔路的中央,或请石匠打一块指路牌安放在岔路旁,方便行人,以此作为一种精神寄托。
过河不用船儿载
在黔南到处都是山高石头多,出门就过河。为了行走方便,人们就在河中水浅处用石头打好石墩按步履依次排序安放好,与架桥相比,它及简单便捷,又节约资金。
打标无人敢破坏
“打标”也叫“多标”或“打表”,是苗、水族等民族生活中的一种标志习俗。常见的打标有“田标”,在犁好耙平或撒秧种的田里插上捆草扭成结为标记,放牛、鸭的人看见了就不会进去。如遇瘟疫流行,人们就在村寨路口放一把利刃和一把草,表示外寨人不能随便进寨,称为“寨标”。此外还有“门标”,主人在进家的大门上挂蛋壳的青树叶,表示家里有病人,外人不要随便进入......
结婚夺床抢被盖
按照土家族婚俗,新郎新娘“拜天地”以后,新郎新娘要尽快站起来直入洞房,抢先坐在床上,拿着被子,称为“夺床”。夺床的规矩,是男左女右,以正中为界。若新郎揭开新娘的盖头巾,新娘羞涩一笑,夺床也就随之告终。据说,谁先坐到床上拿被子,将来就有谁当家。
盗贼不敢进山寨
生活在黔南的少数民族,他们重信用,守承诺,信奉诚实劳动,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古老的社会风尚,各村寨民族团结,平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并拟制乡村民约,人人遵守。一旦有外人入寨偷牛盗马,他们将全力以赴共同对付,严惩不怠,所以,一般盗贼摄于寨规,只能望寨止步,不敢进去。
定亲仪式抬锅盖
仡佬族青年自由恋爱成熟时,男方便请媒人到姑娘家举行抬锅盖仪式。仪式开始时,先由媒人带便男方向女方家求亲,说一些吉利话。随后男女双方老人便互相敬锅盖里的食物,同时两家老人合敬媒人。每个锅里都装上一碗肉、一碗煮熟了的带壳鸡蛋。敬赠食物时,老人一手抬锅盖,一手使筷子,夹一片梳子肉喂亲家,夹一个蛋喂媒人。吃东西的人只能用嘴接不能用手帮忙。鸡蛋吃完后,定亲仪式才算结束。
拜年吹笙走村寨
“走村寨”是苗族青年春节期间的传统活动。二三十个青年男女,组成芦笙“踩堂队”到各村寨拜年。每到一处便 在寨坪上跳起芦笙踩堂舞。寨里人听到乐曲声也都赶来参加,一面高喊“务呵!务呵!(好啊!好啊!)”表示热烈欢迎。舞毕,寨里人邀客人以家里热情款待。入夜,芦笙队的小伙子到寨里的姑娘家唱歌,一直到天亮。
黔南芦笙之乡
都匀市坝固镇坡脚寨,这里,有两样东西是可以让摄影人动心的,一个是傍山而居冒着缕缕炊烟青瓦迭交的吊脚楼群;一个是当地苗族同胞保留的较为丰富淳朴的苗族文化活动。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
◆ ◆ ◆
咱们黔南有“二十一怪”
你还知道哪些“黔南之怪”?
快来留言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