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国产神剧天花板,两部难复播,一部不能讲:秘密全都在这里(上)


01.


1980年,TVB的三个编剧在一家酒店聊天,打算仿西片《江湖龙虎斗》写一部电视剧。写着写着,编剧团队扩充到了20人,其中包括日后亚视的制作总监陈翘英,还有大家熟悉的王晶导演。4年后,这部名为《上海滩》的电视剧在内地播出,把观众都看疯了。


发哥,也一跃成为了时代顶流。


那时,内地娱乐匮乏,没什么剧可看。这才造成《上海滩》的爆红。但也就在1980年,中国红学会在京成立,正巧央视导演王扶林从BBC访问回来,决心学洋台翻拍名著,第二年就找上了红学大拿。红学会听了,有人觉得好,有人则拿不准,害怕糟蹋经典。最后央视台务会,时任副台长戴临风说:


“央视要创新,无论多困难,拍!”


1982年,央视版《红楼梦》正式启动。王扶林被委以重任。拍起来才知道有多难。王导先把书通读了两遍,然后找专家求教,为剧组拉起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豪华顾问团,随便举几个名字,你就知道它有多梦幻:


曹禺、沈从文、杨宪益、朱家溍、蒋和森、启功、吴世昌、周汝昌…


这个汇聚了历史学家、民俗专家、红学家、戏曲理论家、建筑学家、文学大咖、古代服饰考据狂人的天团,不但盯剧本,还去片场指挥。连化妆师杨树云,都是敦煌文化专家。


最重要的是,王导招来演员后,对他们做长时间的文化培训。红学家冯其庸、李希凡亲自授课,琴棋书画,无一不教。


「《红楼梦》幕后顾问团大会」


为了招演员,王导也费足了劲。


一开始,王导想用明星。但考虑经费不足,作罢,开启全国海选。随后,数十万封信飞往北京。最终脱颖而出的,只有文艺青年陈晓旭。她用诗作打动了王导,表示非林黛玉不演。而薛宝钗、王熙凤,找的都是地方演员,没一个是大明星。选拔持续数月之久,选来不定角色,先上课。上一段时间的文化课,可以表演一个自己心仪的角色。


能不能演,让专家团审定。


最麻烦的是宝玉。开拍前,吴祖光说,天底下能演贾宝玉的还没出生!王导不信邪,几经辗转,在峨眉找到了欧阳奋强。


随后3年,演员们吃住在一起,每天生活补贴5元,上百人共用两个男、女厕所。


剧组“压榨”演员,是为了把钱用在刀刃上。王导在顾问团帮助下,在北京宣武重造大观园,在河北造了宁国府、荣国府和宁荣街。秦可卿出殡、元妃省亲两场大戏,在这里花费“巨资”。还有一笔钱,花在服装上。百名演员,2700套衣服,仅单黛玉一人,季节、场次、色彩等不同,就有40多套。而为全剧设计服装的史延芹,每天生活补助,才1.2元。


「剧中的服装,美不胜收」


1984年9月,安徽黄山脚下太平湖,黛玉登船,《红楼梦》正式开机。


这是一场漫长的战争,经费有限,压力巨大,不容有失。幸好有专家顾问,才避免了诸多错漏;幸好事先培训到位、选角入魂,才铸就了神还原;幸好每个人都表演投入,才酿造了一壶经典。陈晓旭拍《牡丹亭艳曲警芳心》这场戏时,一度哭到晕厥。元春省亲一场戏,拍了5个地方,每到一处,所有群演、演员走位排练一星期。王导把细节全部都抠到极致。


从顾问团到演员,从演员到服化道,从表演态度到不计时间的拍摄。这套路子完全不亚于日后王家卫走十年武林路拍《一代宗师》。


也正是如此耗时、耗力,克服重重困难的制作手法,最终成就了一代神剧。


02.


回望前尘,中国四大名著,至少有三部是套着《红楼梦》的路子拍的。


1981年,杨洁接下拍《西游记》的任务。特效不够,把功夫下在了外景上。前期采景,剧组跑了70个景点。那时,旅游业不发达,九华山、张家界等地,奇险无比,无处餐宿。经费有限,剧组上千人只能吃馒头咸菜。


《西游记》穷到什么程度?


整剧大多数镜头,都是用一台摄像机拍的。剧组人员片酬,每集每人最高90元,最低30元。这一拍,整整6年。钱不多,吃的苦可不少。技术落后,演员们戴的“妖怪面具”全不透气。六小龄童一身猴衣粘遍全身,俩鼻孔出气,只能吃流食。二师弟肚子里,全是棉花、泡沫。演牛魔王的演员装扮太厚,中暑,最后只能让沙师弟上。


很多拍摄效果,土得掉渣。在空中打斗,找杂技演员跳蹦床定格拍;万马奔腾的画面,在地上挖坑,等草原上的马经过“偷拍”;所谓吊威亚,根本不专业,随便弄个钢丝就上,六小龄童从5米高的地方摔下来,当场晕倒…


然而,越是困难,剧组上下越是齐心协力,锻造了央视《西游》的不朽传奇。

「当年四大名著,全靠用心」


跟《西游》比起来,《三国演义》可谓土豪。90年代初立项后,王扶林接下任务。此番不像《红》剧,《三国》84集,花了7950万。


诸位,那可是90年初的7950万啊。


但这些钱,都没怎么花在演员身上。剧组平均薪资150块一集,鲍国安、唐国强、这种第一档,最高,才225块。但别以为拍一集来钱快,当时拍摄速度,是十几天乃至二十天一集,且严禁去其他剧组串戏。


没你的戏,也得候场。跨戏?直接开除。


除去片酬,剩下大部分的钱,都花在了服道化、场景搭建和拍摄制作上。


当时剧组5个车队,光包车就120辆。这还不提搭建了一个巨大的“三国城”。拍“火烧赤壁”时, 战船72艘,帐篷125顶,粮仓6座,旗帜近千,为了这场戏,美术曹斌带着一组人筹备了整整一年,就为了将其“付之一炬”。那时候,王扶林和5个分组导演的口号是:


“让20年内无人再敢拍《三国》。”


《红楼》经验在先,王导依旧请各大专家坐镇,美术、摄影找全国最牛的团队。剧本讨论10个月,演员反复斟酌。孙彦军本来想演霸气的曹操,可王导说他更接近刘备。恰恰孙最讨厌刘备哭哭啼啼。


但为了经典,孙答应了。拍完戏那晚,孙彦军干了两瓶五粮液,嚎啕大哭道:


“因为刘备,我被压抑了整整三年!”


身为总导演,王导担子最重。下面分组导演拍完,镜头全交给他,要一个个去剪,不满意的,打回去重拍。长达半年时间,王扶林整日埋头在剪辑室。而其他导演,可以为一个镜头讨论三个小时。像“舌战群儒”这种大场面,需要拉全剧组开大会,预热三天,才正式开拍。


「《三国》留下的宝藏金句」


顶级的顾问,扎实的剧本,一流的团队,精准的选角,不计得失、舍我忘私的拍摄…正是这些要素,成就了《红楼》《西游》《三国》在80、90年代的神剧地位。


90年代末的《水浒传》,个别地方稍有逊色,但整体气质,依然接近名著内核。后来,网友们回头看这部剧都说:


“看看梁山好汉们的肌肉,你就知道当时的演员一个个都什么素质了。”


《水浒》拍摄期间,演员健身是剧组硬性要求,即便“瘦麻杆”,也得练出六块腹肌。“鲁智深”臧金生和“李逵”赵小锐比着增肥。臧增了足足100斤,一度连鞋带都系不上。


为的,只是成就一个经典角色。


「诸位感受一下当年的大肌霸」


03.


后来人们问王扶林,还能拍出《红楼梦》吗?王导说,应该是不可能了:


“那是特殊年代特殊经济体制下的产物,集齐了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因素…”


四大名著的神剧地位,不计一切、花足血本的方式,在1992年市场经济兴起后,显然吃不走。一部剧动辄3年拍摄,把每个环节做到尽善尽美,像艺术品一样去雕琢,没有哪个影视投资人,敢冒此风险。


名著剧敢这么干,也是倚靠地方台没上星。全国就那么几个剧。老百姓能看的台又少。一个匠心剧出来,一栋楼都看疯了。


90年代初郑晓龙牵头“北京电视制作中心”,某种程度上占了这个便宜。


《上海滩》播出那年,郑晓龙入职北视。随后撺上王朔、冯小刚、赵宝刚、马未都等人,一口气拿出《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等剧。90到94年间,国产爆款剧都是北视出的。并勾出经典《我爱我家》。这段往事我之前写过,在此不再赘言。


「能让姜文演的电视剧,肯定不简单」


这里要说的是,民营资本兴起后,北视中心的地位就急剧衰落了。为何?因为不愁收视率时,郑晓龙是把电视剧当艺术品来拍的。这么拍的好处是,一拍就是个大精品。这也是为何日后郑导拍出了《甄嬛传》。


坏处是,一旦市场因素介入了,你拍出来观众不爱看,拍得再好也白搭。


就在1997年,市场的趣味,逐渐构成了神剧地位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所以才有了《还珠格格》。


那一年,琼瑶到北京旅游,路过“公主坟”,想放松一下,写部喜剧。剧本拿给湖南经视,琼瑶并不上心。当时她力捧蒋勤勤,亲自盯一部《苍天有泪》。可万万没想到,就是这部选角随意、拍摄赶时间的“戏说喜剧”,在全亚洲刮起了一股格格旋风。当年拍这部剧有多赶?赵薇、林心如每天拍到12点,3点又起来化妆,经常被工作人员架到片场去。


结果证明,琼瑶的苦情剧走到尽头了,老百姓更爱吃“小燕子”这一套。


《还珠》选角期间,张铁林上街买菜,遇到了琼瑶儿媳妇何秀琼,两人喝了杯咖啡,就把“皇上”定了。而就在前一年,王刚和张国立也演一部“戏说剧”,叫《宰相刘罗锅》。那是张国立的翻身之作,也是王刚首演和珅。


数年后,他俩和张铁林胜利会师,组成国剧史上难得的“铁三角”,又拍了另一部借古讽今的戏说剧,《铁齿铜牙纪晓岚》。


「多年后,这段对谈在网上疯传」


后来皇阿玛谈及这两部剧的成功:


“《还珠格格》和《铁齿铜牙纪晓岚》正是迎合了大部分人的口味。在一个极快节奏的生活中,制造出了适用于快节奏生活的产品。”


这就是市场的趣味在发言了。


那是全国地方卫视纷纷上星的日子,那是民营资本纷纷崛起的日子,也是中国老百姓告别一两个电视台、开始用遥控器投票的日子。此后,全国每年出现上万集电视剧,都想在市场上分一杯羹。而事实告诉我们:


虽然《红楼梦》的拍摄环境已经过去了,但神剧的诞生,依然有章可循。


有些创作规律,并不因时代改变。


神剧,不是你砸钱,就能砸出来的。


04.


1995年,历经沧桑的郭宝昌终于逮住机会,为自己的剧作《大宅门》拉到了投资。结果拍了三集,投资方就撤了。郭导只能耐着性子四处跟人喝大酒,恳求对方投拍此剧。


4年下来,见了80多个投资商。


其中有一位说可以拍,但不希望他本人执导,跑去找了张艺谋。老谋子反问:


“你知道我跟郭导什么关系吗?”


这位显然不知道,当年第五代拍《红象》,是郭导来了句,卧槽,中国电影要出大师了!不知郭导给了第五代多少扶持和包容。


也大概率不会知道,为了写《大宅门》的剧本,郭宝昌耗费了多少心血。


郭导是宅门养子,养母郭榕,就是《大宅门》里的“抱狗丫头”。养父名叫乐镜宇,也就是白景琦的原型。郭宝昌从小就听养父讲述宅门里的恩怨情仇,了解了每个原型的沉浮悲喜,烂熟于心。自16岁起,郭导下决心将其写成小说。40年间,遭遇数次时代动荡,剧本三度被毁,给郭宝昌造成了巨大的精神打击。直到1994年,再次咬牙提笔,完成40集剧本。


可惜几经波折,无人投资。


「《大宅门》中最令人动容的一幕」


2000年,郭宝昌60岁,都快对《大宅门》不抱什么希望了。突然,央视找上门来,要拍。白景琦、杨久红、白玉婷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这才走进了千家万户的电视荧幕。


《大宅门》之所以能成为经典,除去选角、表演准确,最主要的,还是依仗于郭宝昌那历经40年岁月淬炼后的剧本。


原本丰富的人物原型,经郭导阅尽沧桑的笔一写,这才有了神剧的根基。而在一年前,同样一部厚重的神剧,证明了剧作的重要性。


那就是和《还珠格格》同期播出的历史正剧,引起过广泛社会争议的《雍正王朝》。


让我们把镜头转回到1981年…


那年,正给《红楼梦》做顾问的冯其庸收到一个封信,信中有篇红学评论,来信者抱怨,说“红学”是人民的,不是红学家的,为什么稿子给你们,一直没回我消息?


给冯老写信的这位青年,名叫凌解放。


第二年,红学会沪上开会,凌也去了。会上,说起曹的祖父是康熙侍卫,有人说康熙千古一帝,怎么就没人写呢?凌解放站起来:


“没人写,我来!”


大家听完都乐了。


数年后,凌解放用笔名“二月河”写出两部巨著,《雍正皇帝》和《康熙大帝》。


为了写书,二月河花两年搜刮素材,从《清人笔记小说大观》到《清朝野史大观》《清稗类钞》,从宫廷礼仪、皇帝衣帽食膳档案、起居录,到对同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掌握理解,甚至一斤豆腐多少钱,纯度10%的银子到99%银子怎样识别,无微不至地研究,他才开始动笔。小说出来,传至高层,被时任国家财政部部长项怀诚盛赞。


这就是《雍正王朝》的根。


1995年,投资人苏斌花15万拿下版权,然后找到了一个叫刘和平的编剧。


「那时候就有996了…」


刘和平本是戏曲创作者,改写湖南地方戏,拿过大奖。他的《甲申祭》引起制片方注意,才找他来改《雍正》。这是刘和平第一次写剧本,耗费巨大精力,也挖掘出了他的天赋。写到最后,刘编身体透支,只能躺在床上口述,拿《雍正》导演胡玫的话说:


“写得就只剩一把骨头了。”


剧本前后改了6稿。苏斌看前五稿,都说没感觉,不像读小说那么让他激动。直到读完第六稿,流泪满面,剧才开拍。导演定下胡玫后,本来要请张丰毅来演雍正。都快签约了,张丰毅跑去演了电影。屡次自荐的唐国强,赶紧抓住机会,一举拿下“雍正”。


历经2年筹备,苏斌捣鼓来2500万,拍摄近一年。1999年1月播出后,《雍正王朝》在社会上引起巨大震动。一方面是对“雍正翻案”的讨论,一方面又因与现实中“洪水、反腐”暗合,搞得文艺界、新闻界七嘴八舌。


但不管风评多么两极,《雍正王朝》都成了国剧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首先,它把历史正剧的国民关注度,拔高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其次,在拍摄这部剧时,它为另一部历史神剧,奠定了坚实的合作基础。


这部剧,就是《大明王朝1566》。


「国产第一神剧海报镇文」


05.


1997年胡玫接手《雍正王朝》时,本想找张黎做摄影。但张黎在做《红樱桃》,只能以艺术顾问的身份加入。这期间,张黎跟刘和平一起待了六个月,从刘编身上学到不少东西。为两人合作,埋下深刻伏笔。


黎叔大家都知道,跟老谋子一样,是第五代最牛逼的摄影之一。毕业后,他拍过两部电影,都没公映。电影梦碎,只好搞摄影。冯小刚的《一声叹息》《夜宴》,都是他的杰作。直到44岁,黎叔才拍了处女作。


那部《走向共和》,同样是部神剧。


1999年,编剧盛和煜接手《走向共和》,参考书籍加起来有3米,考据到无比细致,以至于一个月写一集。吓得片方找来两个晚清史狂人做统筹。近两年准备时间里,黎叔参与创作,没想到自己会是导演。


剧本打磨期间,黎叔跟着做了1100多个人物传记,从1100个中删减出来不到300个,又把300个人物浓缩成140个,才定下故事线。


「《走向共和》的台词足以吊打同行」


此剧第一美术刘新刚、第二美术师赵海,这都是业内大咖。另有一帮史学家坐镇,黎叔才有底气。张黎本身是个历史狂热爱好者,喜欢从宏大的视角回望,又热衷于把历史人物的真实感做足。《走向共和》第一场戏,拍李鸿章吃饭,用餐时,全是国家大事的汇报,张黎却拍得举重若轻,直接把制片人给拍服了:


“他最大的优势,是对历史人物的精准拿捏。”


《走向共和》消耗黎叔许多元气,录音都是在床上盯着做的。拍完后,他知道剧情敏感,删了12集。审查通过,但由于张黎在某些事上的坚持,播出后引起了巨大争议,直达高层。最终,剧集遭压缩,播完受禁。


这给了黎叔一次深刻教训,也进一步锻炼了他“把握历史”的功力。


显然,老天爷不想埋没黎叔的才华。


2003年,中纪委书记跑去海南考察,突访海瑞故居,希望多加宣传。事后,海南时任蔡纪委找到同乡刘和平,请他写一部“海瑞剧”。这个项目上报到中纪委获肯定后,刘和平开始了长达2年的剧本打磨。


他把海瑞和嘉靖的画像挂在工作室里,每天写作前都要烧香。下笔前,不但精研《万历十五年》,还求教刘泽华、冯尔康两位老师。这两位,一个研究了一辈子中国政治思想史,一个研究了一辈子中国社会史、明清史。


“先有了史学界的学术成果,才有了《大明王朝1566》。”


剧本写完,刘和平请张黎来做了导演。


两人决定拓展“反腐倡廉”的主题,把剧情往高了拔,从政治制度演变和文化思想深度上入手。这正是黎叔的拿手好戏。

「湖南卫视真是国产剧的排头兵」


随后,老戏骨阵容加入,王劲松、黄志忠、倪大红、陈宝国、王庆祥、张志坚们用神级表演把人数塑造得栩栩如生。饰演杨公公的王劲松说过,当时大家早早把剧本吃透,谁要是在片场过台词,“那是会被瞧不起的”。尤其倪大红演80岁的严嵩,全程都在戏里,即便是准备时间,他也像个老人坐在片场,不动如山。


黄志忠为了让形象更加贴合海瑞,吃了整整5个月酸奶,天天跑1万米,12天内瘦了19斤。跑到最后,走路都打颤。


前期工作做得足,戏骨们给力,剧只拍了4个月。片子送上去,广电十分重视,以每天14集的速度过审,并未提出任何大的修改。


本来这剧要在央视播,但央视审查时间长,湖南广电的老大魏文彬抢先拿下5年独播权,打电话告诉黎叔,说自己看得眼泪长流:


“《雍正王朝》是一部官场教科书,《大明王朝》是一部人生教科书。”


「“来人!我要喝手磨咖啡!”」


《大明王朝》一经播出,就获得一面倒的超高赞誉。史学顾问冯尔康赞叹其“厚道”;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把带子发到政府各部门,要求学习观看;魏文彬直接把电话打给省领导,建议哪一级干部必须看看这部戏。


然而,由于湖南“娱乐立台”,大部分是年轻受众。剧集播出,收视惨淡。口碑仅流传于民间。十年后,才重登视频网站,一举封神:


“看完这个之后,感觉《权利的游戏》只能改名叫做《权利的斗殴》。”


“如果说《大明王朝》是中国版的《纸牌屋》,那真是高看《纸牌屋》了。”


本来刘和平还要写下部《1567》,连伏笔都一一埋下了,最终只能遗憾收场。


至今,豆瓣9.7分《大明王朝1566》依然是无数人心中的国产神剧第一名。


超越它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可惜至今,它也没能再复播。


写在后面:本文是一整部「国剧40年经典剧目幕后创作史」,以上为上半部,先讲了80、90年代的经典神剧,和00年代的历史剧、戏说剧,其中以四大名著和《雍正王朝》为经典,以《大明王朝》和《走向共和》为巅峰,细说了其中的艰难、辛苦和创作上的突破。

下半部的故事,咱们将继续细数各种经典国产神剧,类型将从历史剧,跳到更广泛的谍战剧、军旅剧、现实主义生活剧、反腐剧、网剧身上,包括并不仅限于《亮剑》《人民的名义》《我的团长我的团》《潜伏》《琅琊榜》《白夜追凶》等剧幕后各种不为人知的故事、艰辛。


我还将从这些故事里,总结出一代代神剧创作的奥秘。

诸位要看下半部分的,记得粉我!记得转发!


此外,你们心目中还有哪些神剧?欢迎发在评论区,大家一起讨论!


「未完待续,关注我,看下半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