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氪体授权发布
文 /赵新宇
2022伊始,北京冬奥会如期举办,运动健儿突破历史,点燃了全民运动的热潮,再次提振了国人对于体育的信心,给体育产业带来了又一波新机遇。然而,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的背景下,3月以来我国多地出现疫情反复,防控形势愈发严峻复杂。亚运大运等赛事延期,线下体育场景几度按下暂停键,又给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与市场状况作用下,上下游供给和需求端也在产生着变化,给体育用品制造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相关企业如何面对并克服疫情反复带来的挑战与考验,一直是行内从业者所关心的重点问题。
相较于2020年疫情初期,在如今完全不同的形势之下,体育制造企业应该如何破局?2022即将过半,在这个复盘与展望的时间节点上,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对四家健身器材企业展开了专题调研,试图从他们的故事里梳理行业思考路径。
01
疫情再临,市场饱和、消费低迷下的底线思维
危机之中往往孕育着希望。如今,随着疫情正在走向常态化,体育用品业的从业者开始沉着应对,在危机中寻找机遇。
疫情使得国人对于健康和抵抗力更加看重,健身热也随之而来。虽然疫情反复使得人们参与户外运动的机会大幅减少,但这股「健身热」并没有因为场地的限制而消退。特别是对于追逐健康的95后、00后年轻一代而言,他们的运动习惯早已不局限于传统健身房,家庭健身和线上健身迎来了新的机遇。
近日,精练GymSquare发布《2022中国健身行业报告》,报告显示,近一年内,中国65.5%的线上健身用户有参与线下付费健身,这也意味着有不少消费者在重回实体健身房的同时,依然保留着家庭健身的习惯。作为健身场景的延展,线上健身和家庭健身迎来了新的机遇。
精练GymSquare《2022中国健身行业报告》
在旺盛的需求下,健身市场规模迅速发展壮大。据新京报消息,2015年至2021年,我国健身市场规模增长5.29亿元,达到7866亿元,预计2022年健身市场规模将突破8820亿元。其中,线上健身市场规模占比47%,达3701亿元。另一边,健身器材市场在2021年创下历史新高,市场规模达546.5亿元,相比2015年增长近200亿元。
如此的健身热度和趋势下,健身制造业也感受到了行业的变迁。厦门康乐佳运动器材有限公司品牌总监魏奇凡在采访中表示,疫情爆发初期,群众居家过程中无法进行户外运动,对家庭健身的需求陡然上升。以电商平台为主的订单销量激增,也导致了企业在工厂端一段时间内出现了断货、供不应求的情况。
「近一年来,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随着人们对于疫情有了更多的了解,在防控常态化下,人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户外运动。与此同时,受到消费者经济的影响以及购买需求的相对饱和,企业业绩呈现出了下降趋势,出口订单有所减少。」不过,康乐佳对于国内市场的未来仍怀有信心。「当下,企业趁订单不多、生产不忙的时期,更加注重自身内容修炼。首先是梳理各项生产及品控流程,加强人员技能培训;另外,企业将进一步提升新品研发的进度,以应对未来的市场竞争。」魏奇凡说道。
康乐佳器材
相比于疫情初期的逆势增长,突发疫情下的抗风险能力更能体现企业的底层实力。在采访中,南通品力健身器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俊告诉联合会记者,2020年初期,企业实现了近两倍订单的增长,不过最后也有选择性地推掉了一些订单,尽管如此,也还是增加了与相关工厂的合作,以满足订单需求。经历了短暂的一波订单高峰后,受困于外贸海运费的上涨,企业也将精力逐步转移到了国内市场中。
不过,今年的疫情反复,还是给相关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王海俊表示「3月以来,以上海为主的市场遭遇一定程度的阻力,特别是材料成本、运输成本接连上升,工厂面临压货无法发出,并面临着大量退单。面对困局,企业开始尝试创立自主品牌,并着手于新工厂打造,通过寻求资本介入,以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王海俊指出:「后疫情时代,人们逐渐从冲动消费中走出,原有的市场已趋近于饱和。」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行业数据给出了积极的信号,但健身相关企业也需要审时度势,不盲目扩张产能,从而更轻盈地迈过时代的门槛。
南通品力生产工厂
02
海外市场变局加剧,企业有哪些应对之策?
相比于成熟的欧美健身市场,国内健身器材消费市场无论在市场规模、消费群体成熟度及健身意识、销售渠道等各个方面,尚处于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据统计,我国目前城镇家庭平均每百户仅拥有4套健身器材,普及率尚不足5%。因此,对于国内大部分健身器材企业来说,海外市场毫无疑问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一直以来,中国都是健身器材出口大国。据海关总署数据,2017-2021 年中国健身器材出口总值年复合增长率为 32.88%;2021年我国跑步机、其他健身及康复器械的出口总值达89.45亿美元。而除了器材之外,关于健身器材的相关技术服务在出口贸易中也呈现出了稳定增长态势。
然而,相比于稳中有进的国内市场环境,处在疫情与国际局势动荡交织中的海外市场也并非风平浪静。去年,联合会曾对海外健身市场进行了全面调研(中国健身器材出海记:疫情黑天鹅飞过,外贸路在何方?),在海运费攀升以及亚马逊电商封店潮下,中国体育用品企业经历了不小的考验。
今年的疫情和国际形势,对外贸与海外布局又带来了新一波的冲击。浙江易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品牌经理高文理表示,从数据来看,外贸在企业的经营比重中每年都处于一个提升的状态,2021年的时候占比达到了45%。在高文理看来,企业外贸的主要压力,来源于国际形势(疫情、战争)的影响和海运成本的上涨。对此,易跑也针对性地做出了相应调整措施,在运输成本控制上,公司通过更好地设计产品的组装及包装结构,提升单柜装载量,进而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除了控制成本,易跑也将更目光投放到了多渠道市场拓展上,以增强企业在外贸压力下的抗风险能力。比如在欧美整个市场下滑的影响下,我们也在东南亚顺利开展了相关业务。在客户服务理念上,如果仅以硬件生产供应商的身份做外贸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需要了解如何为客户降低其销售渠道上的成本,例如为他们提供视觉以及软件端的支持,只有为他们创造更高的价值,我们才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高文理表示。
易跑—体博会展区
由此可见,如今企业出海形式依然复杂且多变,有志于此的健身器材制造企业仍然需要通过科技与服务等方式,在其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来自国内智能健身课程与体育活动系统平台——北京优力劲联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Uniigym)的首席运营官关越,表达了他对外贸市场的看法。在当下全球疫情的大环境下,人们对于运动健康市场重视正迅速上升,特别是海外对于线上健康服务板块的重视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以电信运营商为代表的客户,对于优质的增值服务项目表示出了非常强烈的意愿。因此,这对于优力劲联来说,也是走向海外市场的一个大好机会。
「云端服务,对于跨界、跨国境的运营都有一定优势,所以在整个业务的占比中,Uniigym是以国内市场作为基础,然后逐步提升海外的业务占比。目前,Uniigym以东南亚为首要布局,作为踏出境外市场的第一步,并将陆续开展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市场。」关越表示,Uniigym在海外市场的布局非常明确,有专职的海外合作部门,寻找和对接各个国际市场上的合作伙伴拓展业务,用技术作为我们的知识力量,配合当地的资源来一起拓展海外市场。
对于想要做好海外市场的国内企业来说,优力劲联的战略布局无疑给了一条可供参考的思路。
Uniigym运行流程图
03
数字化大潮下,企业有哪些突围新方向?
近两年,室内健身器材的热销不仅来源于用户需求的陡增,同样也离不开智能化服务的升级。在消费水平与消费意识日益提升的今天,国内消费者对于健身器材产品功能性、安全性的追求,已上升到对于产品智能化、科技化、时尚化与个性化的深层次需求。
总体来看,训练健身器材行业智能化发展是未来的必然趋势。2021年,国务院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指出,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鼓励体育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推动数字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预计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其中,数字化及相应产业结构型的升级改造,将作为新一代基建和提升服务效率的先决条件。这些指挥棒与风向标,对体育和健身行业的未来之路给出了重要的数字化指引。
对于室内健身制造企业而言,在市场逐渐饱和,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如何打造自身产品、服务的亮点,提升科技赋能,成为了占有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
联合会了解到,易跑近期上线了相关APP——YI FIT,通过专业课程、趣味场景,内容运营增加用户互动。高文理表示:「整个行业的发展中,很多企业都已在PK基于硬件以外的竞争,除了产品的功能性、美观性外,智能交互上越来越偏向于科技化、内容化、娱乐化。对于品牌方而言,软件端的创新不是简单构建内容、社交、娱乐化的平台。最根本的痛点还是在解决用户运动的核心需求,服务更多用户达成最终的运动目标。」
YI FIT 运动课程
与室外、健身房广阔的空间相比,家庭的空间显得极为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为用户提供一个简单易上手的健身方式极为重要。「Uniigym在App上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健身课程内容,利用AI和AR技术在手机端实现多种模式的趣味科学运动,以帮助消费者在简单的环境中,利用碎片化时间实现运动健身。」关越表示,Uniigym作为线上健身运动服务商,在整个画面设计、呈现模式,以及交互形式上,都更为注重游戏化设计以及互动界面的交互设计,通过运动数据的及时反馈,为用户提供更富趣味性、竞争性和社交性的产品。
毋庸置疑的是,数字化转型已成为目前及未来大多数企业主要的业务创新来源。面对新的竞争形式,不少企业都在寻求更多的数字化转型和服务升级。
在疫情带来的诸多不确定之中,唯有直面挑战,积极拥行业变化,不断研究消费者心理与实际需求,真正提升自己的科技与服务能力,方能在危难时刻凝聚⼒量,把握住时代里的确定性,做到转危为机,为即将到来的健身大时代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