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广东汉剧“对话”闽西汉剧:携手推动中国汉剧传承发展

12月17日,由梅州市委宣传部牵头组建,梅州日报、梅州市广播电视台、南方报业集团梅州记者站组成的“中国汉剧申遗采风团”在福建龙岩的第二天行程,继续来到龙岩市汉剧传习中心,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专访了龙岩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何志溪、闽西汉剧省级非遗传承人陈汉煌、龙岩市汉剧传习中心主任刘佳柳等专家人士,深入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闽西汉剧的传承发展,探讨交流两地的汉剧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更好地传承、弘扬和创新汉剧。

南方日报:广东汉剧和闽西汉剧之间的渊源?

陈汉煌:闽西汉剧,旧称“外江戏”,亦称“乱弹”,是流行于福建西部的地方戏曲,至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是福建六大剧种之一。据传,清雍正、乾隆年间徽班南下,传到福建闽西和广东,为了与当地的戏曲区分开来,故称“汉剧”。广东汉剧的旧称也是“乱弹”“外江戏”,属于广东省汉族客家戏剧剧种,清代乾隆年间进入粤东,以潮州为中心,向邻近地区传布。

龙岩与梅州都是客家地区,两地相邻。在80年代汉剧繁荣期,广东汉剧与闽西汉剧在客家地区互访演出,彼此之间互相搭班、同台演出。当年,我们到梅州演出,一部《打洞结拜》,广东汉剧团派出人演赵匡胤,我们这边就出一位赵京娘,完全不用彩排,直接同台演出,说明广东汉剧和闽西汉剧大同小异。

南方日报:聊聊闽西汉剧和剧团的发展历程?

陈汉煌:闽西汉剧在上世纪80年代前是十分活跃的,当时娱乐活动少,电视、电影等未出现,看戏成了群众最频繁的娱乐活动。当时的闽西汉剧是很兴盛,每逢过年、庙会、习俗日都会到各地演出,常常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

80年代到90年代这段时间,随着电视、手机的普及,还有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娱乐活动选择也越来越多,可供群众选择的娱乐方式也各式各样,在多元化娱乐形式冲击下,闽西汉剧进入低潮期,市场急剧萎缩,演出减少,人才也在逐渐流失。

直到2006年5月20日,闽西汉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时候闽西汉剧得到重视,从中央到省市,相关政策的扶持,闽西汉剧又慢慢发展起来。

刘佳柳:龙岩市汉剧传习中心是闽西汉剧的保护实施单位,始建于1952年6月,是以“龙汀剧社”和“龙门剧社”为基础创建起来的,初名为“龙岩群声汉剧团”,后随行政建制改为“龙岩专区汉剧团”、“龙岩市汉剧团”,2012年6月6日根据文化体制改革精神,改为“ 龙岩市汉剧传习中心”。

我们剧团长期活动于福建、广东、江西等地,足迹遍布北京、昆明、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曾先后应邀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及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曾上演《棠姜填恨》《双凤镜》《百里奚认妻》《打洞结拜》等上百个优秀传统剧目。创作上演的现代戏有《陈客嬷》《鬼恋》《俏俏嫂》等几十个剧目,多次荣获福建省戏剧会演大奖。

南方日报:闽西汉剧在传承人才这方面有哪些举措?

陈汉煌:学汉剧需要天赋,也需要对汉剧保有热情和热爱,所以培养人才要从娃娃抓起。以前我们举办过15人小班制的汉剧培训班,将唱腔韵味、行腔等传授给学生,为培养观众打下基础,保留汉剧经典的特色文化。

刘佳柳:我们在龙岩各地挑选学员,输送到北京委托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等专业戏曲学校进行培养,采取“4+2”学制,就是前四年在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等戏曲学校学习,后两年回到龙岩汉剧传习中心,接受由“京剧”向“汉剧”的转化和实践。学员在北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打基础,即唱、念、做、打,特设京剧剧目、昆剧剧目表演课,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高校与地方剧院合作培养人才,对人才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我们同时开展了 “文化惠民·周周有戏”公益演出和“闽西汉剧进校园”巡回演出活动,足迹遍及福建全市各县(市、区)幼儿园、小学、中学及高等院校。这两个举措为我们培养了汉剧观众,特别是年轻的观众逐年增多。很明显的,刚开始的“文化惠民·周周有戏”,观众席都是白发苍苍的老年观众,到后面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甚至是小朋友。

南方日报:如何看待汉剧中继承传统和创新的关系?

陈汉煌:提到创新,我觉得主要体现在动作、唱腔等方面。动作方面,以前传统的出场动作是比较静态的,动作幅度不大,我们发现这种动作跟人物的形象不太符合,所以我们就将它进行创新,光是出场动作就有阴阳掌、碾磨手、抬侧腿、束腰以及上三步小跳等,这些动作用于表现人物威武勇猛的神态,这样给观众的视觉效果更明显。

唱腔方面,以前是比较慢的,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不太能满足观众的需求,所以我们就根据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意境等多方面的综合考虑下,对唱腔、音乐的节奏加快,听起来更加有节奏感。

刘佳柳:在我看来,应该是先守本再创新。目前我们更看重传承传统的汉剧表演,掌握传统的技艺,让学员牢记汉剧本身的特色,进而再一步步做到“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根”。如果一昧地追求创新,迎合受众口味,就很容易丢掉传统的东西,创新就容易变味、容易离本。

南方日报:中国汉剧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何志溪:汉剧申报世遗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在申报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对推动整个汉剧传承弘扬有一定的带动作用。但要注意的是,申请世遗是一个漫长的过场,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且要在当下开始着手,五个省应围绕申报世遗来展开研讨,各方共同协作,重点了解已申遗成功的案例进行参考,为中国汉剧申遗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尽快着手,因为一个国家原则上每次只有两个申请物质遗产项目的提交名额,要把握机会全力以赴。第二是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例如成立协调机构、成立申报委员会等等。第三是要多次召开相关研讨会,不断进行探讨,将中国汉剧的最大特色提炼出来。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像一次“长征”,但必须要去做。

【全媒体记者】汪思婷

【实习生】林燕燕

【作者】 汪思婷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