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从官话到国语——说说普通话的音是怎么来的

随着中国的日益崛起,普通话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全球外交、商业活动乃至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语言工具。

位于河北承德的滦平县,被誉为中国普通话之乡。滦平的普通话文化已经成为展示承德魅力、助力绿色崛起的靓丽品牌之一。承德这方热土为何能孕育出滦平普通话这样的文化,滦平又何以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普通话标准语音采集地之一,为对普通话乃至当代中国文化作出特殊贡献?一个偶然发现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线索。

滦平奇石协会主席袁树森曾在滦平县马营子乡一农户家中发现了一个古旧的三折牛皮“护书”夹。“护书”夹内完好的保存着两张清朝光绪年间的学业文凭,一张是热河学堂颁发的热河官话字母拼写卒业文凭,另一张是热河警务学堂颁发的初等学生毕业文凭,颁发日期均为光绪三十三年二月十四日,分别加盖着“管理热河等处都统之印”。该文凭得主是滦平县马营子乡籍学生许清浦。

这两张文凭说明,在清代,热河官话已经成为国家认定的官方语言,并以字母拼写的形式对其语音进行了规范。同时,也说明伴随着新式学堂的设立和人才制度的革新,热河官话的推广和普及已经作为一种国家行为,覆盖到滦平县偏远乡村的普通群众。这对研究普通话标准音在滦平形成的历史渊源有非常意义。

(一)

清朝定都北京后,大批满族人进入北京城,把紫禁城周围十里之内的汉人全部赶走,专属满人居住,这个范围称为北京内城。之外称外城。内城的满人说满语,外城的汉人说汉语,即之前的明朝官话。很快,满人发现满语的词汇量已经远远不够,说满语十分不方便,只好被迫学习汉语。脱胎于南京话的老北京明朝官话,经过满人的口后,入声消失,出现了卷舌音,开始变音变调,逐渐演变形成了满式汉语—“北京官话”。 清雍正六年(1728年),皇帝下旨在全国开展正音运动,国家设立“正音书馆”,首次确立以北京内城语音为正音,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承德一带受明初小兴州(治所位于今滦平县大屯乡兴洲村)移民及长城以北空边政策的影响,在数百年间荒无人烟。随同清朝皇帝避暑和木兰秋狝而来的政府机构、八旗军队、开辟和经营皇庄、王庄的各类人员,构成了近现代承德人口的主体来源。由于剔除了原始方言的影响,源自北京内城清朝统治集团的满式汉语在承德获得了更为纯净的生存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的发展。数百年间清朝统治集团的核心在北京内城与避暑山庄之间候鸟般迁徙往返,加之雍正皇帝发起的正音运行中,承德相继设立了正音书院和义学等专门机构传授官话,使承德一带群众语言的发音习惯与紫禁城中最具权威的“北京官话”发音习惯高度契合。随着承德作为满清王朝“第二行政中心”地位的不断巩固,字正腔圆的“热河官话”语言体系逐渐形成,它避除了老北京“胡同儿话”的语音影响,减少了“儿化偏多,语言绵软”的特点,成为最能代表“满式汉语”发音特点的官方语言。伴随着清朝统治集团的寒来暑往,日益成熟的“热河官话”反而对老北京人的发音习惯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北京及周边的廊坊、涿州等地区成为“热河官话”覆盖的重要区域。现行的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毋庸置疑,其定义中的“北京语音”显然并非指老北京“胡同的话”,而是指与接受了正音和改良,并与“热河官话”发音标准融合统一后的“北京内城官话”。

热河官话之所以成为正宗的官话语言推广,并间接成为现行普通话发音标准的重要语言基础,得力于雍乾年间的官话运动,以及清末和民国期间国语的确立和普及。

继雍正时期的官话正音运动后,乾隆时期,清政府持续推进了官话普及。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直隶总督周元理奏准热河等七厅各设义学,热河厅义学成为承德的第一所书院“秀峰书院”,之后相继建立凤山书院、平泉书院、赤峰书院、凤仪书院等。这些私塾、义学、书院、学堂的教书先生、授课教员都用“热河官话”讲授课程,讲授对象不光来自热河本地,还包括全国其他地区的学生。

为达到“全国语言统一,民志因之团结”的目的,清末的《学堂章程》中明确规定:“兹以官音统一天下之语言,故自师范以及高等小学堂,均于一科内,附入官话一门。”热河官话,随之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和推广。1909年(宣统元年)清政府设立的“国语编审委员会”将官话正式定名为“国语”。

民国时期,“国语”继续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加之外交活动的增多,战争造成的大量人口迁徙,以及电影、广播、留声机等新式语音传播路径的普及等因素,“热河官话”随着“国语”的普及逐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今天的普通话、台湾国语新加坡华语马来西亚华语等共同的语音基础。

(二)

作为热河文化核心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滦平紧邻避暑山庄,又处于北京通往承德的必经之地,这里曾有御路五条,行宫八处,皇庄二十四个,是清朝帝王将相往来活动的重要区域。

由于地处元代宜兴州治所所在地,又毗邻军事重地古北口,这里是明代空边政策执行最严厉的地方,近两百多年间,滦平及周边方圆数百里无人居住。

清朝建立后,随着境内御路的开辟和行宫、皇庄的建设,滦平始成村落,留守行宫的护卫、皇宫委派的庄头、跑马站圈的满洲贵族及其随从家眷成为这里人口的主要来源,并在数百年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中拥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因此朝廷普及推广的“官话”,成为这里唯一的通行语言,滦平也因此成为“热河官话”形成和发展核心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滦平周边的广大区域同样经历了明朝迁民和清代复建的过程,使这里纯正的“热河官话”拥有了重要的方言缓冲区,避免了土著方言和来自东北、内蒙、山西以及河北的唐山等地方言的影响。

加之自雍乾时期至清末近两百年间来自国家意志的“正音”运动,特别是热河官话拼音在滦平的有效推广,使滦平成为最能体现热河官话发音特征的地理区域,其群众语言最鲜明地体现了热河官话的发音特征,与北京官话的发音特点形成了高度契合。

新中国成立后,在制定普通话语音标准的过程中,相关语言专家先后到滦平县金沟屯镇、火斗山乡拉海沟等地进行的标准语音采集活动。滦平人日常生活中的发音特点,在普通话语音标准中得到了众多体现。

今天,每一位来到滦平的客人都会惊奇地发现,滦平从县城到乡村,上至耄耋老人,下到三岁孩童,只要是土生土长的滦平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语都与普通话发音惊人地相似,甚至很难找到区别。这一独特文化现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媒体的关注,也得到了国家语委和教育部的充分认可。现在,滦平已经被国家语委确定为全国唯一的“普通话体验区”,被教育部确定为语言文字工作基层联系点。

今天,风光秀丽、生态宜居的美丽滦平,依旧为普通话的原始基因保留着一方净土。“中国普通话之乡”的魅力品牌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带着承德人的热情和淳朴,成为京承旅游走廊上又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正迸射出耀眼的光芒,为承德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为承德绿色崛起助添着不竭的力量与希望。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传工作室 邓秀军,作者为河北滦平县文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