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潮州15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的保护单位均得以认定。
今年4月起,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检查和调整工作。根据检查情况,经各地申报,文化和旅游部同意对793个涉及更名、撤销、职能调整的保护单位进行调整和重新认定、对14个检查不合格的保护单位给予限期整改、对38个检查不合格的保护单位取消其保护单位资格。
据潮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非遗科科长陈育斌介绍,潮州共有15项国家级非遗,相对应的保护单位均已获文旅部认定。因历史上区划调整等原因,部分保护单位发生变迁,如铁枝木偶戏、大吴泥塑项目的保护单位由潮安县文化馆改为潮安区文化馆。
此外,记者发现,汕潮揭文化同源,因此潮州音乐、潮剧、抽纱等多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系两地或三地共享,各有相应的保护单位。潮州、汕头、揭阳三市非遗项目及保护单位如下:
【延伸阅读】
潮州15项国家级非遗,你都认识吗?
第一批(6项):
潮州音乐
“潮州音乐”就是在潮州方言地区所产生和形成的,以潮州方言的声、韵、调作为其音乐语言基础的乐种。2006年,潮州音乐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州音乐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先后接受了唐、宋的燕乐、法乐,宋、元的南戏(弋阳、昆腔等),明、清的正字、潮音、西秦、外江诸多剧种音乐的熏陶和影响。经过不断的兼收并蓄,形成既具有地方独特风格,又有外来文化痕迹的一种音乐艺术。
潮州音乐形式多样,曲目丰富。它包括了潮州大锣鼓、潮州小锣鼓、潮州苏锣鼓、潮州弦诗乐、潮州细乐、潮州庙堂音乐、潮州外江乐多种演奏形式,流传曲目600多首。
它的演奏形式和乐器组合灵活多样。有三五人组成的弦诗乐、细乐演奏,也有几十人、几百人的潮州大锣鼓演奏;可以在舞台室内演奏,也可以在广场演奏。潮州音乐有较强的表现力。既有委婉动情的弦诗乐、细乐,又有气势磅礴的大锣鼓、苏锣鼓。
潮州音乐还有着独特的音阶和旋律结构。如乐曲以全国绝无仅有的“二四谱”传谱;调式则有重六、轻六、反线、活五、轻三重六等表现不同情绪的多种变化。
潮 剧
潮剧,又称潮音戏、潮州戏,是中国著名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广东省东部和闽南,也流行东南亚一带。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剧有悠久的历史,其传统剧目一是来自宋元南戏与元明杂剧,一是来自地方民间传说。
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潮剧不断吸收地方民间艺术和民间音乐,使音乐、唱腔及表演艺术日趋丰富并逐步形成独特的地方风格。其语言注重本色及文采,大量运用方言、俚语、歇后语,比兴生动形象,童趣盎然。唱腔及伴乐轻婉低回,抒情优美、富于变化。唱腔分轻六、重六、活五、反线等不同情绪的曲调和头板、二板、三板等不同板式。“帮声”也是潮剧唱腔的主要特点。
伴乐分唢呐领奏的牌子曲和二弦领奏的弦诗乐两类。打击乐分大锣戏、小锣戏、苏锣戏三种不同表现形式。领奏乐器二弦为全国所罕见。
演员行当分工严密,富于表现力。生、旦表演突出轻歌曼舞、机巧灵活等特色;丑角形体动作多变,唱腔艺术全国著称。舞台美术民间特色突出,其服饰皆采用潮绣、抽纱等精巧工艺制成,既清雅又大方。
潮州铁枝木偶戏
潮州铁枝木偶戏是我国木偶艺术的稀有品种,因采用铁枝操纵木偶进行表演而得名。
潮州铁枝木偶戏是由皮影戏衍变而成,它是宋代末年随着移民由福建闽南传入潮州的。清代时,随着玻璃的广泛使用,艺人们将纸幕改为玻璃屏幕,影像改为“捆草为身,扎纸为手,削木为足,塑泥为头”,并穿上戏装,由影现发展为形现,称“圆身纸影”。此后又模仿潮州戏的舞台装置与表演程式,将玻璃去掉,改为“阳窗纸影”,并采用铁枝操纵表演,但仍保持皮影戏在背后操纵的特点。
潮州铁枝木偶戏是潮州地区婚丧节庆、游神赛会等民俗活动重要的文艺表演形式之一,深受广大城乡群众的欢迎。它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配以优美的潮剧唱腔、潮州音乐和独特的表演技艺,发展成为民族民间宝贵的文化遗产。
2006年潮州铁枝木偶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州剪纸
潮州剪纸流行于明代,繁荣于清代。清代中期,在庵寺祭祀活动中迅速发展,至光绪年间鼎盛一时,剪纸艺人多为出家人。
潮州剪纸题材涉及花果、走兽、人物、风景和文字图案等。以形式区分,潮州剪纸有纯色、多色、阳刻、阴刻等类型。纯色剪纸充分发挥“剪”的特点,以纤细秀丽的线条配合块面,并采用夸张、变形手法创作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多色剪纸则用多种色纸分别剪出物象的各个部分,然后再合并成为一件完整的剪纸作品,生动细致。
潮州剪纸还有一个品种叫“錾纸”,是将图案放在色纸或金箔之上,用刻刀錾刻而成。
潮州剪纸多用于民俗活动、传统节庆,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绣
潮州刺绣始于唐代。现在能见到的最早潮绣品是潮州开元寺内的装饰品及佛像。明清以后,潮绣品广泛渗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新中国成立后,潮州刺绣工艺得到长足的发展。潮绣艺人在原有基础上吸收了姐妹艺术之长,以丰富绣艺,发展成为厚浮垫,具有浮雕般的立体感,结合金银线绣,使之色彩更加丰富、典雅,风格高贵独特。
潮绣题材广泛,有人物、动物、花卉等。品种有绒绣、钉金绣、金绒绣、线绣等四类。潮绣作品以其高超的刺绣技艺,多次荣获全国性大奖。如潮绣品“金银礼服”和“戏服”先后获“广东省优质产品”称号。1982年,潮绣品《九龙屏风》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因而,潮绣在全国工艺美术界中产生巨大影响,深受海内外人士的高度赞赏。
潮绣经历世代潮人的传承和发展,丰富了中华刺绣文化宝库。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州木雕
潮州木雕又称潮州金漆木雕。始于唐代,初兴于北宋,成熟于明代,清代则是臻于完美的全盛期。
潮州木雕多以历史、神话、戏曲故事和瑞兽、花卉为题材,以樟木为雕刻主要材料,雕刻手法有深浅浮雕、圆雕、通雕等,并髹漆、贴金,使之稳重典雅、金碧辉煌。也有采用本色素雕,以求质朴天然的韵致。潮州木雕大量应用于建筑、家居、神器装饰和公共场所陈设。
潮州木雕艺术以多层镂通和金漆而独树一帜,作品多次荣获国际、国家级奖项。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二批(5项):
潮州歌册
“潮州歌册”是用潮州方言创作、演唱的长篇叙事韵文,属说唱文学。它发源于潮州,流行于潮州民间。东南亚地区潮人社会以及闽南潮州方言地区也颇流行。主要说唱者是妇女。
唐朝时,潮州民间艺人根据佛教教义中的故事编写成新的“变文”,说唱时配一弹拨乐器,自唱自弹,称为“弹词”。歌文多为七字句,四句为一节,一节用一韵。也间插有三字、四字、五字、六字等句式。
后来,歌册内容发展到历史故事、公案故事、民间传说等,还有用歌册形式编写的杂歌,如《百屏灯》、《百鸟名》等。由于弹词抄本多有错漏,明清时,民间艺人将弹词重新整理刻印,广泛流传。人们又称“弹词刻本”为“歌册”。
“潮州歌册”的传统题材作品有《刘明珠》《一世报》《二度梅》《薛仁贵征西》;现代题材的作品有《花好月圆》《冤孽姻缘》《红灯记》《白毛女》等。这些作品对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创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
2008年,潮州歌册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州枫溪瓷烧制技艺
潮州陶瓷制作历史悠久。枫溪境内曾发现六千多年前的贝丘遗址及陶器,还有唐宋窑址的遗迹。宋代笔架山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有大量人物瓷、动物瓷的制作。宋以后,枫溪成为陶瓷生产中心并延续至今。
枫溪瓷制作手法多样。技法上有雕、塑、镂、捏、贴、刻、划、印、压等多种。装饰手法也多,人物瓷塑、动物瓷塑有写实、夸张、变形等,光彩照人,神韵独具。通体镂空的艺术瓷,与捏塑瓷花结合而成通花瓷花技艺,多层次镂空和寄贴立体瓷花,技艺卓绝。
潮州枫溪瓷烧制技艺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州工夫茶艺
潮州人饮茶历史源远流长。记载最早的可见于宋张夔的《和徐璋送举人韵》诗句:“燕阑欢伯呼酪奴,鸾旌凤吹光寒儒。”(引自《潮州三阳图志辑稿》卷之四。酪奴是茶的别称)。
到了清代中期,潮州人饮工夫茶已蔚然成风。清俞蛟《潮嘉风月记·工夫茶》一书有生动而详细的介绍。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工夫茶,烹煮的方法,本出于唐代陆羽的《茶经》,而器具更加精巧和精致”。当时用于冲泡的茶具很多,主要有红泥火炉、茶壶、茶杯、沙铫(俗称茶锅仔)、羽毛扇等。至于工夫茶的传统冲泡程式,则要讲究,因为它能使冲出来的茶汤更加好喝。因为潮州华侨众多,所以潮州工夫茶已在清代中期流传至东南亚各地。
潮州工夫茶艺之冲泡程式主要有:茶师净手,泥炉生火,沙铫掏水,榄炭煮水,开水热罐,再温茶盅,茗倾素纸,壶纳乌龙,甘泉洗茶,提铫高冲,壶盖刮沫,淋盖追热,烫杯、滚杯,低洒茶汤,先闻茶香,和气细啜,三嗅杯底,瑞气圆融等。工夫茶除了冲泡程式独特外,以潮州凤凰茶为主要茶料也是显著特点。
潮州工夫茶是潮州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州大吴泥塑
潮州大吴泥塑的历史可追溯至南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年)。清代中叶至民国初年,是大吴泥塑发展的鼎盛时期。泥塑作坊遍及全村,并出现以吴潘强为代表的100多名泥塑艺人。
泥塑艺术表现手法雕、塑、捏、贴、刻、印、彩等相当成熟。尤其是贴、印、彩的有机结合,形成大吴泥塑的独特风格。
大吴泥塑大多取材于潮剧的主要情节,也取材于日常生活。主要分为五大门类:一是戏曲故事人物,可再分为文身、武景、臣景、大斧批、文寸等。但大斧批、文寸已失传几十年。二是脸谱、童头、木偶头、纱灯头。三是肖像,多以真人形象进行雕塑,非名师高手不能胜任。四是神像、佛像,供人们膜拜或瞻仰。五是儿童玩具,如动物、胖娃娃、鲤鱼童,也称“杂锦”。
大吴泥塑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州花灯
潮州花灯与戏剧有着很深的渊源。在戏剧蓬勃发展的元朝,花灯开始出现。潮州花灯鼎盛时期出现的“百屏灯”, 表现内容都是戏剧的经典的场景。潮州歌册《百屏灯》至今仍在留传。
潮州花灯大致分两大类,彩扎的立式屏灯和彩绘的可以吊挂、可以提携彩灯。屏灯集彩扎、绘画、刺绣、泥塑、剪刻等工艺于一体,以戏曲或历史故事为题材,由人物、景观和灯光映衬而成。彩灯以藤、竹、木及金属条片作框架,罩以丝纸、绢帛、玻璃,彩绘诗画图案,再按造型用缨络、螺钿、珠串、铜片等装饰而成。
潮州花灯曾到北京和国内各地以及新加坡、泰国等地展出,深受赞誉。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三批(1项):
潮州嵌瓷
潮州嵌瓷是运用各种彩色瓷片剪裁镶嵌造型,为建筑物装饰或制成单件摆设的特种工艺。它的艺术特点是:构图雄伟,色彩绚丽,形象生动,质地坚实,虽久经风雨或烈日曝晒而不褪色。
潮州嵌瓷在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就已在民间出现。当时,潮州陶瓷生产发达,民间雕塑兴旺。出现用瓷片剪裁成简单的花卉,镶嵌在建筑物上的创意。
清代,潮州各地采用嵌瓷装饰祠堂、民居更加广泛。到了清末,瓷器生产作坊与嵌瓷艺人配合,专门烧制各种色彩的瓷碗,供裁剪并镶嵌成平面、浮雕或立体的花卉植物、飞禽走兽、戏曲人物,用于装饰建筑物或庭园室内。潮州嵌瓷终于发展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
2011年,潮州嵌瓷入选第三批国家级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四批(3项):
潮州彩瓷烧制技艺
潮州彩瓷是清末潮州艺人运用新型颜料,结合传统釉上彩绘艺术并融合国画技法所创造的瓷器彩绘艺术。其特点是构图饱满,色彩鲜丽,层次分明,线条流畅,优美生动,格调高雅。
唐宋时期,潮州就有瓷器生产。宋代笔架山窑瓷器有刻花、彩花、堆花等技法及釉下装饰手法。明朝是青花发展时期。清初粉彩流行。同治末年(1874年),枫溪瓷区的公合成、永利、和顺等商号从事瓷器彩绘作业。清宣统二年(1910年),潮州彩瓷艺人廖集秋、许云秋、谢梓庭等人的潮彩作品,1. 2尺的“百鸟朝凤”四季盘及釉上彩绘人物盘等瓷器,参加了南京南洋劝业会及美国旧金山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获得高度评价。
上世纪八十年代,潮州彩瓷出口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汕头口岸的60%以上。“堆金牡丹花鸟三百件天球瓶”,荣获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潮彩堆金类产品还屡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银杯奖,连年获省优、部优等殊荣,驰名中外。
2014年,潮州彩瓷烧制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枫溪手拉朱泥壶制作技艺
潮州陶瓷制作历史悠久。枫溪境内曾发现六千多年前的贝坵遗址及陶器,还有唐宋窑址的遗迹。清代中期,枫溪朱泥壶产品便独具一格,并且得到广泛的应用。生产技艺代代相传,一直延续至今。
枫溪手拉朱泥壶制作采用拉坯车旋转制陶技法,手工拉坯成型。朱泥壶用料选取本地陶矿红泥加工而成。其制作过程要经过拉、修、批、上水、上桨、烧等近六十道工序,烧制的成品具有造型精美,线条简练,色泽丰润,光滑度高等特点。枫溪朱泥壶品种多,主题突出,格调高雅,既具有工艺美感,更具有实用功能。
2014年,枫溪手拉朱泥壶制作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州抽纱
抽纱是按图案间隔有序地抽除布料上的经纬纱线后再绣制,形成通透秀逸、形态各异的“花窗”并与传统刺绣巧妙结合而成独具一格的手工艺品。
唐代潮州刺绣极为盛行。至清代光绪年间,潮绣艺人开始将西方国家传入的刺绣抽通工种与潮州传统刺绣工艺融汇贯通,推陈出新,形成技艺独特的民间手工艺。因潮州抽纱多采用棉、麻布、法丝、玻璃纱为面料,用白色或淡浅色纱线绣制,所以民间俗称“做白纱”,有别于传统潮绣的“做绒”。
潮州是全国抽纱品主产区,成功革新创造和推广运用了许多抽纱新工种、新针法。抽纱产品中的精工、高档、技艺要求高、难度大的品种,唯潮州抽纱产区能全程圆满完成。
出自潮州抽纱女工之手的《双凤朝牡丹》72×108英寸玻璃纱高档手工绣花台布,1980年荣获慕尼黑第32届国际手工业品博览会金质奖。这是中国手工艺品在国际上荣获的第一项金奖。1981年又获国家首届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此外,还有其他多项产品屡获省、部级大奖,享有“南国名花”盛誉。产品曾远销世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
2014年,潮州抽纱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全媒体记者】苏仕日 综合整理
【作者】 苏仕日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