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重开后与草木相逢,上海植物园专家:为什么说植物园和城市公园不一样?

拥有花园和图书馆,你便拥有了一切。——西塞罗

6月16日,上海植物园在经历临时性闭园后再次开放。端午期间,上海植物园和徐家汇源风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04万人次。很多游客表示开门第一件事就是来上海植物园看看。

■新闻联播截图

为什么要去上海植物园?很多人喜欢此处的热带雨林,“上海市中心的热带雨林,仿佛走进了亚马逊”↓

■图片:小红书@Yang

还有国内对公众开放的最大的盆景园专类园之一——盆景园,好几位国家级盆景大师先后在此工作,“不用专门去苏州也能逛园子了”↓

■图片:小红书@克拉拉戴大红花

每一个季节都有每一个季节的风景,六月睡莲开放,再朴素的池塘都会变身“莫奈花园”。有网友说:“拍了上海植物园的一年四时,愈发觉得植物的美好,大自然的神奇”。

■睡莲 图片:上海植物园

植物园和公园是不同的。植物园有更多的植物,更多的生境,还有更多的解说——得以“多识草木之名”。以上海植物园为例,总共保存植物10000余种(含品种)。上海植物园科研中心的肖月娥老师告诉周到君:

植物园的主要功能是物种收集与迁地保护。如此丰富多样的物种,生长习性当然也不完全相同,因此植物园需要为不同的植物物种打造会不同的生境以满足不同植物的生长。城市公园的物种相对单一,景观也相对同质化。

六月草木葳蕤,如何逛园

换一个视角逛植物园,或许会有更多乐趣。

在闭园的时间里,上海植物园也是有人值守的,负责浇水、除草、修剪等日常工作。现在我们去上海植物园,已经错过了春天,但不会错过夏天。

■绣球 图片:上海植物园

谈及“独一无二”,上海植物园最奇妙的莫过于自己培育的品种。

■旱溪 图片:上海植物园

初夏的花菖蒲依旧在营业,不过业已迎来尾声。上海植物园拥有国内少有的花菖蒲专类展示区,收集有江户系、肥后系、伊势系和长井系的花菖蒲品种100余个,还有20余个园艺专家培育的国际登录品种。

何为花菖蒲?花菖蒲也叫日本鸢尾,它是对鸢尾科鸢尾属的玉蝉花原种及其选育的园艺品种的总称,在园艺学上属于无髯鸢尾中的无冠饰物类群。接力紫色的溪荪,黄色的黄菖蒲,花色最为丰富的花菖蒲在梅雨纷纷中绽放。

■达普罗 图片:微博@上海植物园爱丽丝喵

上海的环境适宜花菖蒲生长,有条件培育独创的品种。这是上海植物园的园艺专家肖月娥的领域,我们可以在微博“上海植物园爱丽丝喵”上欣赏她培育的品种——达普罗(Daparo)花大而醒目,不仅可以赏花,还进一步市场化,拥有了“胸针周边”。

■明月 图片:微博@上海植物园爱丽丝喵

再者,植物在植物园,都能拥有姓名。

正值绣球季,月季园也双叒叒开花了,进入花季的睡莲池被网友誉为“莫奈花园”。

■睡莲 图片:sukeiiiii

上海植物园是拍照的好地方,但是光拍照就太可惜了。在这一片睡莲池,还生长着上海公园里难得一见的王莲——另外两座拥有王莲的公园是上海辰山植物园和共青森林公园。八月份,王莲将在这片池塘里升起,张开。一片大叶片能够负重70公斤,坐一个小孩绰绰有余。

■王莲 图片:徐汇文旅

目前,上海植物园保存珍稀濒危植物351种,是国内珍稀濒危植物收集最为丰富的单位之一。水杉、新含笑、秤锤树等沪上广泛栽培的珍贵树种均由本园首次成功引种。

■国家II级保护植物秤锤树 图片:上海植物园

引种和迁地保护是植物园的职责之一。自建园开始,上海植物园就一直重视植物引种、筛选、驯化与推广研究。上海植物园植物收集着重于我国华东地区本土植物和国内外园艺植物引种、驯化以及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育,着重于城市园林绿化新优植物的推广和应用,有效提高了上海及周边地区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1973年,即全面开启植物引种工作。

■国家II级保护植物软枣猕猴桃 图片:上海植物园

■狭叶四照花 图片:上海植物园

上海植物园的前身是龙华苗圃,距今已有接近七十年历史。盆景园、展览温室和兰室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逛园时别错过了。

■春季兰展 摄影:毛奕云

植物园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有人说,去植物园才发现自己低估了它。

牛津大学标本馆馆长史蒂芬•哈里斯在《植物园:一部图文史》梳理了植物园发展的历史,植物可以用作食用植物,药用植物还有园艺,“英国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认为可以通过保存植物资源让子民们享有财富、健康和幸福。”早在古罗马的时期,哲学家西塞罗便说:“拥有花园和图书馆,你便拥有了一切。”

■上海植物园里的海芋 摄影:毛奕云

时至今日,甚至有两座植物园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它们是英国皇家植物园(又叫“邱园”)和新加坡植物园。邱园拥有世界上已知植物的八分之一,将近五万种植物,堪称世界之最,因此成为了全球植物爱好者的心目中的朝圣地。

■上海植物园里的小叶银斑葛(星点绿萝) 摄影:毛奕云

对现代植物园来说,其“科学的内涵”奠基于殖民时期。从16世纪中期建立的意大利帕多瓦植物园到后世负有盛名的邱园,它们基本上都是为了欧洲殖民者在世界各地收集、整理、发掘、利用植物的目的而设立。有历史学家和政治家把植物采集的过程画成了黑白讽刺漫画,称之为“生态帝国主义”。

■上海植物园里的“三角梅瀑布” 摄影:毛奕云

到了19世纪,植物园终于拥有了“艺术的外貌”。随着公园运动的兴起,一大批城市公园和绿道建设起来,以满足城市居民游乐休憩的需求,缓解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植物园也开始借鉴公园的园林艺术,突出植物的观赏性。与此同时,公园也开始引进异域树木,增加花卉的奇特性,仿造植物园的花床设计展示等——这或许是我们搞不清两者差异的原因。

■上海植物园 摄影:毛奕云

我国首座国家植物园于今年揭牌,国家植物园研究员、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长汪小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核心功能是植物科学研究、引种驯化和迁地保护……脱离了科学研究,国家植物园就与普通公园没有区别了。

■上图为乌鸫,下图为竹节虫 植物园为动物提供了栖息地

在今天,植物园拥有更多保护和科普的职责。或许可以说,一个逛植物园的人,是一个把植物当作朋友而非食物的人。

参考资料

中国科学报:《国家植物园来了!和普通公园有一根本区别》

绿色中国:《国家植物园 万千物种迁地保护的“诺亚方舟”》

华南植物园:《艺术的外貌——近500年来植物园的科研与社会功能变迁》

华南植物园:《科学的内涵——近500年来植物园科学研究与社会功能的变迁》

史蒂芬•哈里斯:《植物园:一部图文史》

疫情防控注意事项

游客入园须凭实时随申码(截图无效)本人有效身份证,通过“数字哨兵”查验72小时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以采样时间为准)。体温超过37.3℃、持健康码黄、红码人员谢绝入园,并配合做好流调和管控工作(具体根据市疫情防控要求实施) 。

园区开放时间为9:00-16:00,游客可从2号门(龙吴路997号)3号门(百色路940号)出入;残疾车辆统一从2号门出入。由于施工封闭管控需要,4号门临时通道暂停使用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和园区运行实际,园内展室温室(一)、展览温室(二)、盆景园、兰室、草药园、黄母祠、游客中心、竹园、桂花园和游船游览车等暂缓开放,敬请谅解。

游客入园和游园期间必须严格执行公共场所防疫规定,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保持2米以上距离,不聚集、不扎堆,听从现场人员指引。进入厕所等公共区域须配合“场所码”查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