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新加坡的融籍乡亲魏成辉,是一位誉满天下的亿万富翁,在《福布斯》2018年新加坡50大富豪排行榜(Singapore’s 50 Richest)上,魏成辉以21亿美元的财富位列第14名。
2017年,由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主办的2016年海归中国梦年度人物课题调查,将魏成辉与龙永图、曹德旺共同列为年度特别致敬人物……
谁能想像,
一张小小的薄饼,
居然带来如此丰厚的回报。
魏成辉说,
这一切源自于创新、创意。
创新变黄金
11月10日,日本福建经济文化交流会在名古屋举行成立典礼,福清籍的魏成炳(日本名:越智成幸)出任首任会长。
在众多海外贺电中,有一封贺电引起来宾的关注。这封贺电是新加坡驻巴西特命全权大使魏成辉发来的,魏成辉是魏成炳的堂哥。魏氏家族祖籍福清三山镇鳌头村,其家族成员遍布日本、新加坡、加拿大及香港等地,涉足食品、贸易、地产等商业领域。
魏成辉的财富来源于冷冻食品,其商业起步,便是福建人颇为熟悉的春卷——又叫做薄皮卷。如今,魏成辉创办的企业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薄皮卷饼皮生产商,旗下的工厂遍布新加坡、中国、马来西亚和美国,每天大约能生产3500万张饼皮,90%的产品出口到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生产薄皮卷的饼皮开始,魏成辉不断创新,将产品线拓展到一系列亚洲特色方便食品,包括印度飞饼、印尼虾卷、港式点心、拉面以及汤圆等。
创意变生意
魏成辉1948年生于福清三山镇,6岁随母亲前往新加坡,与早年下南洋谋生的父亲团聚。
中学时代,魏成辉便对各种电器着迷,利用课余时间去夜校学习电器机械维修知识,毕业后又专门进修了两年的电器机械课程。在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创业后,他东山再起,开办了一间电器修配工厂。
创业之初的魏成辉(右)
1977年,他的一个客户,一个名为“第一家机制薄饼皮私人有限公司”的小厂,因股东矛盾陷入经济困境。魏成辉为了帮助朋友,将其他股东手里的股份买了下来,由此,他将公司重新命名为“第一家食品有限公司”。
善于摆弄电器的魏成辉,接手工厂后,便开始投入自动化生产。在那个年代,没有人觉得,生产一张春卷皮需要机器,手工制皮产量低而人工成本高,很多人都认为他不可能赚钱。但魏成辉没有放弃探索,而是亲自参与设计,最终研制出了全球第一台全自动薄饼皮制造机。
机械改良后,魏成辉将“第一家食品有限公司”改造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家全自动化的薄饼皮生产工厂。到1982年,他的公司所有生产过程都已经自动化。这个创意为他带来源源不断的生意。
产量大了,新加坡有限的市场自然容不下。魏成辉将澳大利亚作为拓展海外市场的首站,尽管一开始四处碰壁,但在他的坚持之下,最终取得突破。由此,“第一家食品有限公司”的薄饼皮开始走向世界市场。从1980年开始,“第一家食品有限公司”几乎参加了所有的大型国际食品展销会,并建立起一个个海外网络和渠道。
在薄饼皮取得成功后,魏成辉又开始推进产品多元化,通过自动化生产,将印度煎饼、葱油薄饼、云吞皮、汤圆等东方传统小食品推向世界。如今,第一家食品集团已经将事业版图扩展到食品之外,进军地产、高科技、再生能源等产业。
魏成辉的成功,首先得益于技术创新。通过自动化生产,他大胆地将传统上圆形的薄饼皮变为方形,将薄饼皮的产量提升到手工生产难以想像的日产80万张。在看到印度煎饼领域缺少大型厂家的商机后,他大胆进入,在煎饼火了之后,又卖起了制作煎饼的煎锅。在冷冻食品潮流尚未兴起时,他又迅速进入这个领域,占领了先机。
而第二个秘诀,就是他善于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并购、在国外设立工厂等形式,第一家食品集团建立了一个横跨亚洲、美洲、欧洲三大洲的产销网络,并将营销网络铺到非洲。通过在11个国家设立的工厂,仅春卷皮一种产品,就达到每天生产3000多万张,年产约80亿张的产量,产品畅销世界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