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这种食品被称为餐桌上的“金皇后”,是乌兰察布脱贫致富的好帮手

在乌兰察布,什么产品最出名?什么产品最普遍?大凡来过的人都会说,当然是马铃薯了!是的,也正因为如此,乌兰察布被冠以“薯都"的大名,这名头在北方乃至全国都是响当当的。

一,乌兰察布的“金圪蛋"。

马铃薯,当地人叫山药,又名土豆,它既是蔬菜,又是主粮,那可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的一大特产哟,它以其块大、椭圆、质好、耐贮存而享有盛誉,它是乌兰察布农民脱贫致富的金圪蛋,中国地理的标志产品。

由于乌兰察布地区昼夜温差大,降雨虽少,但都集中在马铃薯生长季节,雨热同季,多数地方土壤为沙性土,适宜马铃薯生长发育,因而种植条件得天独厚。在乌兰察布农村家家户户都种植马铃薯,既当菜,又当粮。马铃薯产量高,质量优,淀粉含量高,口感好,品质极佳,销路通畅,用量很大。也因此该地区种植规模很大。2009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乌兰察布市“中国马铃薯之都”称号。这个称号确实是名不虚传。

乌兰察布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气候冷凉,日照充足,无霜期110天左右,年降雨一般在300毫米左右,且多集中在六、七、八三个月,也正是马铃薯生长季节,适宜种植马铃薯。但过去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再加信息闭塞,交通不便,马铃薯种植一直是一家一户以自给自足为主,商品流通率不高。有人形象地总结说是抱着"金圪蛋"打盹,揣上“金饭碗"饿肚皮。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上级大力提倡调整种植业结构的促动作用下,老百姓逐步认识到了种植马铃薯确实是一项脱贫致富的好项目,因而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加大,加之,随着当地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当地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京包、集通、集二、丰准及将通车的集张五条铁路贯穿全境,110国道、呼京高速、208国道、208高速、呼满通道贯通东西南北,县乡级公路四通八达,是连接东北、华北、西北三大经济区的交通枢纽,是通往蒙古、俄罗斯和欧洲的国际通道。)

马铃薯销售市场也在不断扩大,种植面积也逐年加大。品种有:克新一号、大西洋、夏波蒂、费乌瑞它、早大白、冀张薯5号等。而且全市逐步建立起了完整的脱毒种薯繁育体系,良种繁育网络,和广大群众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保证了马铃薯的稳产高产。加工企业出现,更加促进了马铃薯种植的猛增。据资料显示,马铃薯主产区在后山的四子王旗、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商都县、化德县,占到全市马铃薯总播种面积的60%。马铃薯种植已经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格局,如四子王旗太平庄、东八号、大黑河、巨巾号,察右中旗铁沙盖、布莲河、广昌隆、米粮局,察右后旗红格尔图、乌兰哈达、大六号等形成马铃薯产业带和产业区。据报道,目前全市马铃薯种植稳定在400万亩左右,占农作物总播面积900万亩的50%左右,总产鲜薯40亿千克左右(折粮8亿千克左右),面积和总产占近年来总播面积和粮食总产的50%左右,已成为乌兰察布市的一项主导产业。全市十一个旗县市除集宁区以外,其它旗县市马铃薯播种面积都达到30万亩以上。马铃薯已成为乌兰察布市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其产品除销往国内的山东、江苏、云南、湖南、北京、天津、广东、东北等20多个省市外,还远销到俄罗斯、蒙古、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地。马铃薯产业已成为乌兰察布市引领脱贫致富的“金圪蛋"。

二,百姓饭桌上的"金皇后"

马铃薯是人们餐桌上最常见,而且用量最大的一种蔬菜。家家户户都有储藏窖,秋天除销售外,储藏有足够一年用的山药。马铃薯做法与吃法也最多,例如:是烩菜、炒菜的主料;用马铃薯生产的淀粉,再加工成粉丝,粉条,粉片、凉粉等,也是烩菜,炒菜等最好的材料,而且淀粉还是加工其它食品和制药等的最佳配料;

马铃薯和淀粉与莜面配合,能做很多种食品,例如:擦山药鱼鱼,做饺饺和包子的馅子,擀囤囤,老鸹含柴,磨擦擦,炒傀儡等,还能拔丝山药,用马铃薯加工的各种干制食品等,真是用途多多,用百姓餐桌上的"金皇后"来形容它一点也不过分。

三,脱贫致富的好项目

马铃薯是乌兰察布脱贫致富的好项目,这个项目究竟怎么样?乌兰察布市是全国马铃薯优生区之一,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左右,年产鲜薯450多万吨,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占内蒙古自治区的50%以上,总产量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居首位。经过多年的发展,马铃薯不仅成为乌兰察布市的农牧业主导产业,还为乌兰察布市赢得了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的“中国薯都”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