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
全国多地都出现了罕见的高温,
“热射病”频频出现在媒体报道中。
高温战“疫”就更不容易了!
不少地方也都出现了
“大白”吃不消中暑晕倒的新闻。
要知道医务人员的防护服
是采用特殊材质制作的
为了防病毒,特别的密不透风!
在冬天都能捂一身汗,
更不要说是夏天了!
有研究数据表明:
在约 35℃ 的室温 ,
穿着防护服一个小时后,
人体的体感温度将达到 64℃。
2022年2月20日,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助理教授陈瑞深(Tan Swee Ching)在学术期刊《Small》发表研究文章上指出,“在35℃的室温下,穿上防护服并工作一小时的医护人员,通常会感受到大约64℃的体感温度。”
如何科学防控
最大程度保护
防疫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避免发生中暑?
7月16日
江西南昌率先宣布:
室外采样人员不再穿防护服采样
而是改穿一次性隔离衣。
日前,张文宏团队也发文,
普通人群的采样等工作时
工作人员原则上只要“一级+”
(小蓝+手套+N95口罩)
的防护措施
就能足以防止被感染
7月16日,华山医院感染科的公众号“华山感染”发布了由感染科王新宇副主任医师撰写、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审核的科普文,针对近期备受关注的中暑问题进行了详细科普。
文章提示:
在酷热的环境中,
如果继续穿着医用防护服(俗称“大白”),
会大大增加中暑的风险。
同时,一件被汗水浸透的“大白”,
其防护作用也已经大打折扣。
华山感染团队提示:
与在方舱或定点医院病房中救治新冠确诊患者不同,如果在没有空调环境中进行普通人群的采样等工作时,工作人员原则上只要"一级+"的防护措施应该就能足以防止被感染,近距离接触时可以在N95口罩的基础上戴面屏防护,而不应该再鼓励或规定必须穿着“大白”。
中暑是一种可以威胁生命的病理生理状态,如果发现不及时、处理不正确都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损伤,乃至死亡。
文章指出,在炎热的环境中,继续穿着“大白”会阻止人体热量的散发,导致汗水的凝集,痱子的产生,可能会因为穿脱不便继而减少水份的摄入和工作中间的休息,而所有这些均会大大增加中暑发生的概率。
至于普通的防疫工作者(非采样人员),文章提示,在炎热夏天的户外环境,推荐正确规范佩戴口罩,并注意手卫生就可。
此外,在炎热的夏季工作,防疫人员都应该注意阶段性休息与饮水,工作时间不应过长,如有中暑症状应该及时暂停工作,转移到阴凉通风的环境中补充水分。
这几天,
车身绘有抗疫图案的
空调核酸流动采样车
已经开上了魔都闹市街头。
侬看到过伐?
避免中暑需多补充水分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陈远卓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高温天排队核酸采样时,老年人基础疾病比较多,对高温的反应也较慢,容易出现中暑。还有平时缺乏锻炼的年轻女性,也是容易中暑的人群。
陈远卓提醒,高温天进行核酸采样时,要尽量避开排队高峰,因为在高温环境下待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中暑。同时做好防晒,使用遮阳帽、阳伞等。还可以随身配备一些降温措施,比如手持小风扇、冰水、带风扇的衣服等,补充充足水分,平时则要加强锻炼、规律作息。
在高温下工作的核酸采样人员尽量避免太阳直射,补充足够的水分;减少在高温下的工作时间;有条件地加装空调,在空调房或是阴凉环境下工作。
网友纷纷表示支持!
科学防疫很重要!
为了应对高温酷暑
多地已纷纷改穿“小蓝”
希望疫情平稳可控的同时,
每一位防疫工作人员
都能健康平安。
【田小鱼综合编辑】
素材综合自:@上海新闻广播 @华山感染 @人民网 @观察者网,如有冒犯,敬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