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GIEIAGROUP和海吉亚医疗(Hygeia Healthcare)两家成立时间相隔18年,从事不同行业,甚至不在同一个国家的公司,由于证券简称读音相似产生了“交集”。
HYGIEIA“打新”数据爆表,只因“撞脸”海吉亚医疗?
智通财经APP注意到,6月9日通过港交所聆讯的HYGIEIA GROUP(01650)于6月12日公布,该公司于2020年6月12日至2020年6月19日招股,该公司拟发行5亿股股份,其中,公开发售占10%,配售占90%,另拟授出15%的超额配股权;发售价不高于每股发售股份0.30港元及预期不低于每股发售股份0.25港元,每手8000股,预期股份将于2020年7月3日上午九时正开始在主板买卖。
如果仅从募集金额和每股发售股价来判断,HYGIEIA很难成为投资者“打新”的热门标的。但事实似乎没有朝着预想的方向行进。
券商数据显示,截至6月12日上午9点40分,HYGIEIA的融资资金达到2.8亿港元,预估超额认购倍数可能达到47.86倍。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HYGIEIA成立于1991年,公司是一家环境服务行业的知名普通清洁服务供应商,其总部位于新加坡,主要在新加坡和泰国开展业务。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收益计HYGIEIA于2019年的市场份额为3.7%,在新加坡清洁服务供应商中排名第二。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三个年度各年,公司分别产生收益约5633万新元、7244万新元及7637万新元,年内溢利分别为265.4万新元、656.4万新元及517.4万新元。
从投资题材和业绩成长性两个维度判断,HYGIEIA很难符合传统意义上“打新”热门股标准。
据智通财经APP判断,HYGIEIA之所以成为“打新大热”,有可能是投资者误将其认成于6月8日通过港交所聆讯的海吉亚医疗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海吉亚医疗”)。原因是,HYGIEIA的读音与“海吉亚”颇为相似。
据海吉亚医疗招股书,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中美合资专业化的医疗投资集团,专注于连锁肿瘤治疗及脑科医疗机构的投资、建设及运营管理。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19年放疗相关服务产生的收入,及旗下医院及合作伙伴的放疗中心截至2019年12月31日所装置的放疗设备数目计,海吉亚医疗是中国最大的肿瘤医疗集团。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海吉亚医疗通过直接股权所有权或管理权,经营或管理十家以肿瘤科为核心的医院网络,遍布中国六个省的七个城市。此外,海吉亚医疗现时向位于中国九个省的15家医院合作伙伴(包括海吉亚医疗的托管医院)就其放疗中心提供服务。
业绩方面,海吉亚医疗的收入由2017年的人民币5.96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人民币10.8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4.9%。公司经调整净利润由2017年的人民币4853.9万元增加至2019年的人民币1.7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8.0%。
若从题材和业绩成长性两方面,考虑或许海吉亚医疗可以匹配近50倍的超购额。也许意识到投错了标的,投资逐渐将资金“抽离”,截至6月12日半晚时分,HYGIEIA的融资金额下降至约465万港元。
那些“傻傻分不清”的证券简称
鲜有人会想到,即使在成熟的港股市场,还会出现这类关于证券简称的“乌龙”事件。这也难怪京东集团-SW(09618)和网易-S(09999)要选用醒目或者有特殊意义的股票代码。
其实,关于股票简称的故事在资本市场上数不胜数。比如,长期以来就有上市公司意图更换“新、奇、特”的证券简称吸引投资者驻足。其中,典型的有A股市场上的多伦股份于2015年5月改名匹凸匹(现名“ST岩石(600696)”),多伦股份在改名后的9个交易日内收获8个涨停,上演了一出“乌鸡变凤凰”的大戏。
港股这厢也不遑多让,坪山茶叶曾在2016年12月更名为区块链集团(00364)。关于更名,区块链集团曾表示“更改公司名称将能反映集团未来策略,且新名称将能塑造耳目一新的企业形象及身份,符合本公司及股东整体最佳利益。”
如今回过头来看,坪山茶叶更名并未来市场上形成激起多大涟漪,那茶山也还是那座茶山。
行情来源:智通财经APP
据智通财经APP观察,诸如HYGIEIA和海吉亚医疗证券简称“撞脸”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比如“远洋系”旗下“七杰”,中远海控(601919)(01919)、中远海运国际(00517)、中远海运港口(01199)、中远海能(600026)(01138)、中远海发(601866)(02866)、中远海科(002401)(002401.SZ),中远海特(600428)(600428.SH)。看到这一串“中远海”打头的股票简称,如果不了解航运产业链很难将这些上市公司加以区分。
再比如A股“银字辈”七个“葫芦娃”,银邦股份(300337)(300337.SZ)、银都股份(603277)(603277.SH)、银江股份(300020)(300020.SZ)、银轮股份(002126)(002126.SZ)、银龙股份(603969)(603969.SH)、银亿股份(000981.SZ)和银座股份(600858)(600858.SH)。这七家上市公司证券简称相似,但业务却八竿子打不着。如银邦股份属于有色金属行业,银轮股份属于汽车行业,银亿股份(现为“ST银亿(000981)”)属于房地产行业等等。
由于简称相似,不同的公司被认为是同一家公司也是常有的事情。比如,北部湾旅(603869.SH)和北部湾港(000582)(000582.SZ),前者主要是从事旅游业务,后者经营港口业务。因两个证券简称都含有“北部湾”,且两家公司都来自于广西,常被人混淆。类似的还包括,太极实业(600667)(600667.SH)、太极集团(600129)(600129.SH)和太极股份(002368)(002368.SZ);天津发展(00882)和天津港(600717)发展(03382);中国人寿(601628)(601628.SH)和中国人保(601319)(601319.SH);石四药集团(02005)和石药集团(01093)等等。
除了简称相似,部分上市公司还会由于业务雷同以至于投资者难以区分。比如周生生(00116)、周大生(002867)(002867.SZ)、周大福(01929),不只是是消费者疑惑,为什么珠宝品牌都姓周,投资者也常疑虑周姓珠宝股到底哪家强?
当然,类似于HYGIEIA和海吉亚这样谐音相近的证券简称也是不得不防。比如长兴国际(00238)和昌兴国际(00803);正力控股(08283)和正利控股(03728);凯撒铝业(KALU.US)和凯撒旅业(000796)(000796.SZ)等等。
这些不胜枚举的例子已经足以说明,做投资决策需慎之又慎。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孔子在2000多年前就告诫我们,做事不能只图块,不要贪小便宜,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小便宜就办不成大事。
而今,发生HYGIEIA“撞脸”海吉亚医疗这样的轶事,表明部分投资者仅根据股票简称便做出投资决策,缺乏对公司业务状况、财务状况、经营战略、发展前景等方面的深入了解,长此以往一旦被割了“韭菜”,只能打碎了牙往肚里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