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邵艳君《故乡的板栗》||“乡愁里的河北”散文大赛|承德

来源: 乡愁地理

枣酒万果红杯“乡愁里的河北”散文大赛

参赛作品展示|承德篇


故乡的板栗


文/邵艳君


我的故乡宽城满族自治县是个盛产板栗的地方,素有“中国板栗在河北,河北板栗在宽城”和“中国板栗之乡”的美誉。那山山岭岭、坡坡洼洼到处都是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板栗树。每到开花时节,那一串串、一簇簇、毛茸茸、细长长的鹅黄色的栗花挂满枝头,素洁淡雅,花香浓郁,沁人心脾,令人陶醉。每到板栗成熟时节,秋风一吹,满树色泽红艳的板栗果纷纷从裂开的栗蓬里落下,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喜悦。


有资料记载,故乡板栗栽培已有悠久的历史,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的东汉时期。故乡传统板栗栽植系统分布在全县十八个乡镇、二百零五个村,现存两棵最古老的栗树,树龄达七百多年。历经七百多年风雨沧桑,依然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年产板栗都在一百斤以上,被誉为“中国板栗之王”。二零一七故乡板栗被评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故乡作为引滦入津的水源地,水源丰沛,水质优良,土壤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有机质。独特的生长环境使故乡的板栗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健脾胃、益气、补肾、强筋、止血、消肿和强心等功用。故乡板栗,中国著名特产,有“东方珍珠”之美誉。


故乡自元代建宽和驿后,就有商贩将板栗远销唐山转天津出口。清康熙四十五年,康熙皇帝途经宽和城,食板栗后赞曰“天下美味也”。一九八六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为我的故乡宽城题词“发展林果矿牧”。二零零三年故乡板栗获得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证书。二零一二年,故乡板栗种植面积达八十万亩,栗树达四千三百万株。其中百年以上的板栗古树多达十万余株,板栗带来的经济收益占当地农业收入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故乡板栗是全国唯一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材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二零一四年,故乡传统板栗栽培系统成功入选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目前已经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二零一八年,故乡艾峪口村“板栗采摘文化节”入选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一百个乡村特色文化活动名单中。让全社会都感到农业是有前景的产业,农村是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去年五月我参加了“承德期刊联盟生态文明建设采风团走进宽城”活动。那日上午阳光明媚、微风习习,我们一行人走进座落在宽城境内的承德神栗食品有限公司进行采访。神栗公司成立于二零零零年,总投资三点六亿元,占地四百五十亩,建筑面积五千平方米。这是一家集基地种植,科技研发,生产加工,市场营销于一体的综合性食品加工企业,拥有独立进口经营权,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神栗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产品远销日本、美国、德国、泰国、加拿大、新加坡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神栗公司生产的板栗系列产品,百分百精选于故乡宽城板栗,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并在国外享有“中国板栗在河北,河北板栗在宽城,宽城板栗糯、软、甜、香”的美誉。


记忆里小时候吃过最好的美食就是板栗,我家前院,大嫂家后院园子里有棵大板栗树,我们两家之间隔着一条村街。那棵大板栗树的枝条有的漫过村街延伸到我们家园子里,每到秋天板栗成熟的时节,就有板栗光子落到我家园子里,友好的大嫂都笑着让我们吃。那段时间,每天都有板栗光子从裂开的栗蓬里落下。天刚亮,我们就去园子里的白菜地里寻找落下的板栗光子,每找到一棵都有一个小小的惊喜。母亲把我们捡到的板栗光子用针线串成串儿放在煮玉米的锅里煮,或是放在蒸红薯的锅里蒸,熟透后捞出来,吃一棵就从串儿上摘一棵,那香甜糯软的美味至今还记忆犹新。


那年母亲用我们捡到的板栗光子培育出来几棵栗苗子,栽植在我们家靠山根的自留地里。几年以后,我们自己家也有板栗吃了,还能卖些钱为我们买笔和本。板栗开花的时节也是豌豆成熟的时节,母亲在自留地里摘豌豆,让我们将开过了的落下来的栗花捡回家。晚上母亲在如水的月光下将栗花编成栗花绳,放在屋里点燃,用来熏蚊虫,每晚我们都在浓郁的栗花香中安然入睡。


那年邻家大哥娶新娘子,大妈将饱满红艳的几棵板栗光子缝进了新郎、新娘被褥的四角。婚宴上有一到必不可少的菜,就是大枣栗子,寓意早生贵子。来年栗花飘香的时节,邻家新娘子果真生了个大小子,村庄人都说是板栗给带来的好运。在故乡板栗是吉祥果。


每到过年的时候,故乡来客人,不是先倒茶水,而是先端上一盘炒板栗。这是故乡人招待客人的上好佳品。


那年,土地承包到户后,村庄里有个年轻人,在他家几棵大板栗树周围又向四面扩展了许多,栽植了许多小栗苗子。几年下来前后栽植了三百多棵,板栗树陆续挂果。那年他靠板栗收入翻建了房子。两个儿子渐渐长大,他靠板栗收入供大儿子完成了985名校研究生的学业。几年以后又靠板栗收入供小儿子完成了985名校博士生的学业。如今两个儿子都在城里安居乐业。他和老伴靠板栗收入安度晚年。他常说人间草木都有情,感恩板栗成就了我全家。在故乡,人们习惯将板栗叫绿色银行,真是名不虚传。


故乡的板栗,神栗!


作者简介:

邵艳君,女,满族,中共党员,承德市宽城县人。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承德市作家协会会员,承德市老年作家协会会员。散文作品曾在《中国统计》《农村青年》《农家女》《河北日报》《干部党员人才》《承德日报》等报刊发表。有几篇散文在各类征文大赛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