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全球学生阅读能力进展研究”2016年度报告出炉,新加坡全球第二

每5年进行一次的“全球学生阅读能力进展研究”(PIRLS),本周二(12月5日)公布2016年度的研究结果,俄罗斯夺得榜首新加坡居于次席,中国香港由上次的第1跌至本次的第3。

PIRLS由国际教育成绩评估协会(IEA)主办,每5年一届,目的是评估全球小四儿童的阅读能力水平,包括:

  • 阅读成绩、行为和态度;

  • 参与地区可以与全球多国学生的阅读能力互相比较;

  • 探讨影响阅读能力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

本届研究共有50个国家或地区参与,以小四学生、家长、教师与校长为研究对象,全球约31.9万名学生参与。

全球学生阅读能力进展研究排名俄罗斯 581新加坡 576香港 569爱尔兰 567芬兰 566波兰 565北爱尔兰 565挪威,台湾,英格兰 559

PIRLS

全球学生阅读能力进展研究

“全球学生阅读能力进展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起源2001年,每五年进行一次评估四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和水平,是由国际教育成绩评估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IEA)主办的国际测验。

主要目的在研究不同国家教育政策、教学方法下,四年级儿童的阅读能力。国际教育成绩评估协会起初隶属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教育研究所,于1967年登记为独立法人机关,主要任务为教育政策和实务的比较研究。

本次调查更是首度加入了e-PIRLS(extension of PIRLS),以了解小四学童的整合和运用跨网站资讯等等的在线阅读能力,共有14个国家或地区参加。

在这一环节,新加坡拔得头筹,与挪威及爱尔兰分别包办头3名。

研究发现,女生较男生阅读能力强,愈早开始阅读,获益愈长久,好的阅读者在网上阅读方面亦遇到较少困难。

研究亦发现,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发达国家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降,肚饿亦会影响学童的阅读能力,四分一受访儿童表示,每天都饿着肚子上学,他们的成绩普遍较差。

Born to read, Read to Bond

——新加坡如何推广全民阅读?

#读物多元化

新加坡青少年爱阅读

近日一项针对青少年阅读习惯的调查显示,新加坡每10名青少年当中,就有7名每周阅读超过一次;当中,阅读网络文章的青少年超过半数,而阅读书籍者,则占32%。

  • 新加坡青少年颇常阅读,而他们愿意接触的读物相当多元化,包括实体或网络书籍、报章及杂志,以及网络文章等。

针对青少年阅读习惯的调查

调查数据:

青少年组

受访青少年当中,97%过去一年来阅读至少一次,其中98%阅读非文学类读物;93%则阅读文学类;多达67%是通过社交媒体认识新的读物。

另一方面,91%的受访青少年过去一年来至少阅读一本书,其中,96%阅读实体书籍,42%阅读电子书;从图书馆借阅的青少年占65%。

成年组

图管局配合去年启动的全国阅读运动,今年6月也发布了首次针对成年人进行的阅读习惯调查报告。

研究人员去年5月至9月间登门访问3515名20岁及以上的居民,发现69%的人过去一年阅读过至少一本书。80%的人每周阅读超过一次,但当中阅读书籍者只占19%。

Born to read,

Read to Bond

Born to read, Read to Bond(培养天生读书种,读书促进天伦乐)。新加坡婴儿出生时,医院的护士叮嘱产妇的事项中,竟然有“如何读书给婴儿听”一项。

小娃娃一出生,除了喝奶睡觉,还有资格办借书证,政府鼓励婴儿与母亲亲情联系的方式,是以读简单的故事、唱儿歌的方式来进行。

这是新加坡政府培养国民成为“天生读书种”的秘诀。

Thinking Schools, Learning Nation(思考型学校,学习型国家)。为了在强调知识经济的新世纪卡位,亚洲四小龙中最具危机意识的新加坡,常听到这句口号。

#读物多元化

新加坡青少年爱阅读

任何角落,随时可以看到大人和小孩,或坐或卧,人人手拿一书,悠游于静谧的书海中。

这是代表着新加坡国际文化水平的指标性建筑——国家图书馆,以及辖下二十多座各具特色的公共图书馆。

在新加坡,图书馆不只是借、还书的场所,更是全民学习、阅读推广的中心。

图书馆也将在国家总体发展中,

扮演积极的角色。

过去五年里,新加坡的专业知识工作者、经理人、高科技工作者,占就业人口比已高达43%以上。

未来,为了要和亚洲其他国家如日本、韩国竞争,还必须大幅提升国内从事研发的就业人口。图书馆,在这件事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 特色图书馆,是解决方案之一。新加坡的艺文、青少年儿童图书馆,以及数字化服务,包括智慧型无人图书馆、适用于手机和PDA的移动图书馆,和提供电子书内容搜寻的网络图书馆等,吸引了大量的阅读市民。今天,有64%以上的新加坡人,是图书馆使用者,单一年度造访人次突破3000万。

而且新加坡国家图书馆还推出eLibrary Hub的网络虚拟会员俱乐部,以电子网络服务人民。目前每两位国民就有一位是国家图书馆的会员。

图书馆的资源,来自教育部。

新加坡政府在教育上的投资,一年平均达50亿新加坡币,达GDP的3.5%。图书资源的人均购置成本,每年约为23美元。

#适时的成功转型

图书馆,也可以很流行

当别的图书馆面临人潮退却的窘境,新加坡人却向图书馆涌进!用市场导向改变老旧形像,让图书馆媲美号称最美的诚品书店,是什么力量,让他们成功向知识经济转型?

来到新加坡,你会意外发现图书馆被塞在购物中心、表演厅里;你也会很惊讶图书馆馆员不再只是坐在桌前盖印章、收罚款、整理书籍,而开始分析与研究的工作。是什么动力,促使一个没落的部门与产业,有了戏剧性的转型?

早在1995年,新加坡有远见地,以图书馆做为首波改革的目标;政府投注十亿新币,在8年内,重新改造并赋与图书馆新的意义。

亳无吸引力的图书馆,

如何肩负这项重责大任?

第一步,是把流失的人潮拉回来,以行销、市场导向的做法,把图书馆塑造成流行、吸引人的地方。

来到新加坡最热闹的乌节路购物中心,精致的图书馆颠覆传统形象:流线型的书架设计、卤素造型挂灯、充满香味的咖啡小座、生生不息的流水墙……

我们思考了很久,决定采取行销策略,把图书馆定位在服务年轻人,过去图书馆都有国旗、总统照片,但购物中心里每吋地都很昂贵,于是,他们把这些东西移开,宁可多放一座书柜。

结果,人潮果真逆势成长。就连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也把新加坡图书馆的创新变革,做为参考的案例研究。

新加坡不断为图书馆的工作内容创造附加价值、提升馆员能力,使图书馆在知识世纪,找到存在的理由与意义,也为国家的经济转型,奠下成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