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展现新时代女性风采,广东粤剧院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都市报社共同发起“寻找新时代的‘红头巾’”活动,在大湾区寻找新时代“红头巾”代表,向她们致敬。
当下在大湾区各行各业中,不乏极具“红头巾”打拼精神的独立女性。她们当中,有建筑师、画家、广绣传人、服装设计师……也有我们熟悉的演艺圈明星。近日,欣然接受我们专访,细心倾听“红头巾”的故事,与她们共情,也希望成为“新时代的红头巾”的——是来自中国澳门的中葡混血美女、被誉为“最美澳门小姐”的麦嘉欣(Sofia Paiva)。
“最美澳门小姐”的麦嘉欣想做新时代的“红头巾”。
七国混血的麦嘉欣有着先天的颜值优势,人美心善,亲切温柔,让人一见如沐春风。在外人眼中,她就像一个温驯乖巧的“洋娃娃”般的存在,真实的麦嘉欣却是一个能打功夫、会修电器、敢挑重担、喜欢做一切男生爱做的事情的“扬眉女子”。
“《红头巾》这个故事真好,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她们在我心中是第一代女强人,是她们过去(的苦难)造就了现在。要配上‘新时代的红头巾’这个名字,除了像她们一样刻苦耐劳、不怕辛苦,还要相信自己,自立自强,做一个有代表性的女性,有能力作出贡献,这是新时代红头巾的不同之处。”麦嘉欣说。
从摘下2017年澳门小姐选美冠军,代表中国澳门登上国际小姐选美舞台,到多次代表中国澳门出席央视国庆晚会和跨年盛典、广东卫视春晚、大湾区各种大型演出……麦嘉欣没有恃美生骄,反而格外勤奋和努力,践行“爱拼才会赢”的人生格言,她在演艺圈中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更成为大湾区新生代艺人的正能量代表。
1 奶奶、妈妈和恩师肥妈身上
都有“女人当自强”的故事
粤剧《红头巾》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初,灾荒年间,三水女人卢带好和一班姐妹到南洋谋生养家,她们默默承担命运带给她们的苦难和悲欢离合。这群女人始终温婉善良,坚强隐忍,勤劳奉献,建设了新加坡这座城市,对国家、亲人、姐妹们奉献了自己的真善美。
身为95后,麦嘉欣与《红头巾》的时代隔得有点远,此前对她们了解也并不深。借着采访的机会,她特意向长辈问询、上网翻阅资料,竟莫名破防,被这群三水女人深深打动了。
“我自己很喜欢看这一类的故事,这么久之前,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群人做的事,对我们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我觉得是这些过去(的苦难)造就了现在。那个年代,男女差距很大,女性没办法读书,只能留在家中照顾男性,她们的厉害之处在于,遇到这么多苦难,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很坚强地站出来,为自己、为家人继续拼,做更多的事情帮助家人和乡亲。我看回她们(红头巾),很多(当时)都是十八岁的小姑娘,对比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十八岁的时候能经历这些吗?能像她们一样坚强吗?”
麦嘉欣在澳门出生与成长,爸爸妈妈都是混血儿,但她自小念的就是中文学校,讲普通话、练毛笔字,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在她身边,也有一群有着传统美德的女性,从小到大影响着她的人生观。
麦嘉欣受父辈影响,从小讲普通话、练毛笔字,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其实我家的女性都挺自立自强。我奶奶不是混血儿,她是百分之百的中山妇女。她很小的时候读了一段时间书就出来工作了,我上学的时候,我很多书的封面都是她帮我写名字的,老师问:这么漂亮的字谁写的?我说,是我奶奶写的。奶奶一路都在教我,虽然她读书不多,但她一直努力自学,学字,练得一手好字。回想起奶奶这件事,是她训练了我最本质的东西。”
“我妈妈也是一个‘当自强’的女子。她十八岁出来工作,仍然不断学习,她以前上学是读葡文的,她的中文仅限于和家人交流。后来因为工作需要更高的中文要求,她就去学仓颉输入法,一边学打字一边学中文。她让我知道,做什么事都没有借口,只要你想学,就一定能学到。”
受身边女性长辈的影响,麦嘉欣从小就不是“娇娇女”,和她斯文淑女的形象有几分“反差萌”,她的性格更像个“假小子”,“我喜欢跟爸爸去做一些男生爱做的事,比如开车、看拳击,我哥哥扭不开瓶盖,我来开。我觉得女生不能娇生惯养,不能说女生就没力气、做不到。我十几岁就自己买柜子自己拼接、接电线、修电视机,不会离开了谁,自己就不能生存。认识很久的朋友可能都没见过我哭,但看我外表不像是这样的。”
最初进入演艺行业,对麦嘉欣影响最深的人要属“肥妈”玛丽亚。11、12岁时,嘉欣签约了肥妈的公司,获得不少演出机会,跟着肥妈到红馆唱歌、跳舞、走秀,去看看五光十色的演艺圈。“我一直有听说很多关于她入圈前后的故事,她是内心很强大的女性,从前她可能会被别人瞧不起,但她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她一直坚持和努力,令她有了之后的成就。肥妈也不断给我们灌输:别介意别人怎么看你,不要让别人的批评成为你自卑和不成功的原因,你应该趁年轻多学点东西;要成为好人,当一个有能力、有代表性的艺人,将来影响后辈,帮助有需要的人。”在耳濡目染和言传身教中,麦嘉欣感受着肥妈的为人处世之道,也收获了入圈后的第一道营养。
2 选美是人生成长最快的阶段
学会相信自己、善待自己
2017年参加澳门小姐选美比赛让麦嘉欣成长飞快。
让麦嘉欣成长、转变最大的一段历程,是2017年她参加澳门小姐选美比赛的那一年。那年她刚刚从中学毕业升读大学,选美的过程,一下子为她打开了社会的大门,从孩子蜕变为一个成年人。
“选美的过程让我更多地接触了社会。我妈妈一直都很担心我出门会遇到危险,所以我以前出门较少。但选美那会对于我是新尝试,我自己去香港参加面试、训练,那里有很多狗仔队,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跟随你,突然间被人留意一举一动,让我变得很警惕,面对这么多媒体,如何学会与人相处,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有一段时间,我的荷尔蒙失调,皮肤状态有点差,不断减肥还是肥,最难的事情是我的男导师对我有偏见,一直说我做不好,我从小是有些自卑的,这令我更加自责: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够好、不够努力呢?”对镜练习猫步时,她发现自己常常挺不直腰来,原来不是自己做不到,而是一直想着旁人的批评,害怕与不自信,让她更加无所适从。在压力中成长,让她一下子看明白了许多。
年纪轻轻踏上选美之路,嘉欣也没有放弃过学业。“每次一放学就坐船从澳门到香港训练,甚至拉着行李箱去上学,放学就换上参加活动的服装,马上出发香港。一天几次来回港澳,很多这样的经历,很少向家人说辛苦。我从国际小姐组织那边申请了一封信递给学校,表示我代表澳门参赛,也亲自和教授交代我的情况,申请缺课一个月,但作业和各方面测试我都在后来补上,成绩也一直保持在班中前几名。”
这份倔强和努力,一直延续到麦嘉欣加入演艺圈中。2019年,她陆续参加了广东卫视春晚、央视的《星光大道》,在内地市场获得了更多曝光机会。在同年的央视国庆晚会上,欧阳娜娜、惠英红、任达华等多位港澳台明星合唱《我的祖国》,站在欧阳娜娜旁边的混血美女麦嘉欣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这个不认识的女孩是谁啊?没什么知名度,为什么能跟几位大咖一起同台献唱?”网友议论纷纷。那是麦嘉欣出道后第一次被吐槽的新闻,她现在回想,大方笑道:“我不会不开心。我的心态能接受,这是一个必经之路。来到一个新的领域,作为一个新人,这是学习的过程。能通过这样的新闻让更多人认识我挺好,下一回别人就知道这个澳门女孩是麦嘉欣了。”
在慢慢融入内地的环境与文化,在央视、各大卫视寻觅表现自己的舞台和机会中,麦嘉欣经历了不少困难,更练就了她独立自强、勇于尝试的性格。“登上央视跨年晚会、中秋晚会的舞台,很多时候都要靠自己执生(应急处理),在飞机上抓紧时间背稿准备,一首晚会歌曲可能要不停地修改,飞到演出当地就要马上进棚录歌拍摄,衣服不合身得自己想办法在短时间内把衣服弄到满意为止,妆容出事了得自己想办法马上补救……这一切让我觉得:你一定要相信自己,善待自己,爱自己,才能让自己的生命更精彩。要想赢,就一定不能怕输,不要等待机会,一定要创造机会。”小妮子的勤奋、谦逊和积极进取的态度,总会不断打动新认识的导演和团队。
“唱歌、表演的过程中,导演留意到你,可能就会给你更多的表演机会,这是我为自己争取的机会。其实我没有很自信,没有觉得我是别人口中的‘靓女’。别人夸赞我好看,我不会感到很开心。但如果别人夸我:你唱歌好听,你演戏真好!我会很开心。我并不想别人觉得我是个花瓶,只是靠样子进入演艺圈,我想让别人看到我是可以的。”
2 做“新时代的红头巾”
为女性争取一些权益
新的一年,麦嘉欣的工作行程又排得满满当当。虎年新春,她参与了冬奥会主题曲《一起向未来》的群星录制;广东卫视的龙腾虎跃大湾区春节晚会,她身兼表演和主持人两重身份,首度挑战以普通话主持大型晚会;她想挖掘自己的喜剧表演潜能,报名参加了爆款综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面试选拔;长寿剧《外来媳妇本地郎》破四千集,她以性格飒爽的澳门女孩“苏菲”一角加盟客串,与康家人碰撞出全新的火花……
加盟长寿剧《外来媳妇本地郎》,麦嘉欣与康家人碰撞出全新的火花。
“我觉得要配得上‘新时代的红头巾’这个名字,应该要和过去的她们(红头巾)一样刻苦耐劳、不怕辛苦,如果怕辛苦,很多事情都干不好。另外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你总觉得自己做不好,是很难成功的。相信自己,是你最大的精神支柱,这是我在选美中、慢慢长大中学到的。”
麦嘉欣参与内地多个节目的录制,她视周润发、肥妈等人为榜样。
在演艺圈中,麦嘉欣最欣赏有想法的艺人,“我觉得当艺人,不停学习很重要,你要通过你的想法影响他人,成为社会的榜样。”周润发、刘德华,汪明荃、肥妈、宣萱等,都是她在圈中视为榜样的艺人,“过去因为客观因素,女性可能没得选择,只能做一些低下层的工作。但在新时代,女性可以做一个有代表性的人,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帮助别人,为后辈做榜样,帮助女性争取一些权益,让别人知道女性也可以撑起一片天,这是新时代红头巾和过去红头巾的不同之处。我希望自己有能力多作一些贡献。”
采写:南都记者 蔡丽怡 实习生 杨呈可
摄影:南都记者 马强(部分图片)
视频:南都记者 朱俊毅 实习生 林玉涵
视频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