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王树山书法 丰歌喜气太平咏 盈舞春风盛世吟-喜庆元旦

一、元旦的由来

“元旦”在中国已经有4000多年历史了,最早见于三皇五帝之一颛顼时。据唐·房玄龄等人写的《晋书》记载:“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元旦,《书·舜典》中叫“元日”,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元辰”;北齐《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称“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称“元朔”。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文字记述。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有:“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中国“元旦”指的是农(夏、阴)历正月初一。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旦”是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就是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引申为新年开始新的一天。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传说在4000多年前的尧、舜时代,尧当政时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深受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成器,他没把“部落联盟”首领之位传给自己儿子,而传给了品德才能兼优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也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非常受百姓爱戴。尧死后,人们把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定为新年的第一天,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据司马迁《史记》记载: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相同。夏代在正月初一(夏历1月1日),商代在十二月初一(12月1日),周代在十一月初(11月1日),秦始皇统一 六国后使用秦历(颛顼历),以十月初一日(10月1日)为元旦。汉初沿用秦历(颛顼历)至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唐都、邓平、落下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又称“八十一分律历”),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将冬季十月一日为岁首改为以春季一月一日为岁首。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时期。

二、世界节日-元旦(New Year )。公历(又称格里高利历)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通用的“格里历”—公历1月1日,不是古代中国的元旦日。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称春节。元旦是我国的法定节日,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或地区的法定节日。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但用“民国”纪年,1月1日为公历岁首;1913年7月(民国二年),袁世凯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1914年起开始实行。自此,夏历岁首就把以往的“过年”改称“春节”。此后“春节”逐渐为人们熟知。现在所说的“元旦”,是新中国成立前的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根据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把农历正月初一仍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庆贺新年的开始。我国已将元旦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重要节日。

三、各国元旦的时间

由于各国所处的地理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因此,过“元旦”的日期也不同。如;大洋洲的岛国汤加,位于日界线的西侧,是世界上最先开始新一天的地方,是最先庆祝元旦的国家;位于日界线东侧的西萨摩亚,是世界上最迟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按公历计,我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

四、元旦各国的民俗

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主题是祈福。世界各国人民都用什么样独特方式来庆贺元旦呢?

1、墨西哥:新年前禁笑

墨西哥人传统规定,元旦到来的时候不许笑,以便于获得好运气。

2、比利时:给牲畜拜年

比利时的新年动物最受宠。元旦这天,比利时人清早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是给动物们拜年。他们走到牛、羊以及自己的宠物猫宠物狗身边,煞有介事地向它们问候:“新年快乐!”

3、巴西:见面揪耳朵 登山寻幸福

新年钟声敲响后,巴西人独特的风俗习惯是互相揪耳朵,人们在元旦见面时,会使劲揪住对方的耳朵,表示祝福。人们高举火把,蜂拥登山,他们争先恐后地寻找象征着幸福的金桦果,这个活动被称为“寻幸福”。据说,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找到这种罕见的果子。

4、丹麦:杯盘碎片送朋友

丹麦人在元旦前夜,家家户户都把平时打碎的杯盘碎片收集起来,待夜深人静时偷偷地送至朋友家的门前。元旦的早晨,如果谁家门前堆放的碎片越多,则说明他家的朋友越多,新年一定很幸运。

5、意大利:丢盆、砸罐、摔瓶、燃火

元旦前夕午夜时分,人们把家里破旧的水瓶、水缸、水盆等扔出门外,以示除旧迎新。意大利人认为,元旦前夜弄得响声连天可以驱邪,这样能新年如意。当地人在元旦前不停地放烟花爆竹,打碎一切可以打碎的东西制造声响。到了元旦这一天,意大利人家家户户都燃一炉旺火,而且使其一整天不灭,因为意大利人认为,火来自太阳,元旦断了火,来年就会不见天日。

6、法国:喝光家藏酒 望风看“运”

新年夜,法国人合家团聚,围桌痛饮香槟酒,按照传统,这一夜每个家庭都要喝掉所有的藏酒,以避免来年有厄运;所有的人都应该喝得酩酊大醉,这样新一年才会有新开始。 法国人以酒来庆祝新年,人们从除夕起开始狂欢痛饮,直到1月3日才终止。

法国人认为元旦这一天的天气预示着这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们就上街看风向来占卜:刮南风,预兆风调雨顺,这一年会平安而炎热;刮西风,预示着这一年渔业和牧业将会丰收;刮东风,预示着水果将会丰收;刮北风,则是歉收年。

7、新加坡:吃甜年糕

过年时,人们爱吃油炸糯米和红糖做成的甜年糕。

8、西班牙:争吃葡萄、宠孩子

在西班牙,当除夕夜12点的钟声刚开始敲第一声,人们便争着吃葡萄,如果能按钟声的节奏吃下12颗,便象征着新年的每个月都平安如意。新年葡萄的每颗还有不同的含意,分别代表“平安”、“和睦”、“避难”、“祛病”等。按照当地风俗,孩子们在元旦这天骂人、打架和哭啼都是不祥之兆。因此元旦这天,西班牙家长会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同时,大多数西班牙人身上会携一枚金币或铜币迎接吉祥。

9、德国:妇女坐上市长椅、爬树比赛、钟响跳椅子

德国人过元旦,要表演妇女夺权的喜剧。许多地方的妇女成群结队地冲进市政府大厅,闯入市长办公室,坐上市长办公椅,表示接管市长权力。

爬树比赛。在德国乡下,过元旦的习俗是“爬树比赛”,孩子们在光秃秃的树干上攀爬,第一名被称为“新年英雄”,预示步步高升。

德国的新年,庆祝时间前后有一周。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可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如锦,春满人间。德国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临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钟声一响,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

10、英国:头发预吉凶 迎新宴会

来人头发预吉凶。元旦初夜,英国人习惯带着葡萄酒、糕点外出探亲。他们通常不敲门,直接进入亲朋好友的家里,按照惯例,向屋内踏进第一步的人,如果是个黑头发的人,就预示着主人新年走好运气。若第一位宾客是一头浅黄色头发的人,则意味着主人将在新的一年里比较困难。

除夕夜“迎新宴会”,分“家庭宴会”和“团体宴会”两种,宴会通常从除夕晚上8时开始直至元旦凌晨结束。宴会上备有各种美酒佳肴和点心,供人们通宵达旦地开怀畅饮。

11、朝鲜:戴“福巾”、塞钞票、烧头发

元旦日少女们头戴一种麻制的帽子,称为“福巾”,身穿带花纹的五色彩衣,进行荡秋千比赛。她们以一处树花为目标,看谁先踢到或咬到为胜。也有在高处挂上铜铃的,以先碰响者为冠军。元旦黎明,人们把一些钞票塞进除夕预先扎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恶,迎接吉祥福星。黄昏,人们又将全家人一年中脱落的头发烧掉,祝愿家人四季平安。

12、日本:吃糯米糕、饮屠苏酒、敲钟许愿

日本新年由头年12月27日至翌年1月3日。过年必吃糯米糕。除夕晚上全家团聚吃过年面。元旦早晨,欢聚一堂,先幼后长,依次饮屠苏酒。据传,这种酒是用中国三国时代的名医华陀的配方酿制的。新年饮酒,能辟邪、去灾保健康。饮完屠苏酒后,吃一种叫“御杂煮”的年糕汤。各家制法不同,风味也不一样。日本人在“正日”(即元旦当天)这天,早餐丰盛,吃砂糖芋艿、荞麦面等,喝屠苏酒。此后一连三天吃素,以示虔诚,祈求来年大吉大利。

新年到来时,许多日本人穿着传统的和服去寺庙或神殿,庙殿中的钟敲响108下,意味着每个人在新的一年中都有108个心愿,听钟声还会净化人们的心灵。

13、俄罗斯:新年大餐

大多数俄国人喜欢在家过年,一家人难得聚在一起,享用烹调讲究、菜肴丰富的美味“俄国大菜”,男人们这时会痛饮伏特加,女人们也会凑热闹,浓烈的伏特加不仅可以温暖他们的身体,而且还会驱走他们身上、心里的寒气,并给他们带来一个热辣辣的新年。

14、中国

(1)、古代元旦

纪念先祖、挂春联、写福字、舞龙灯等,民间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等活动。

(2)、现代元旦

法定休假三天。“元旦”举办庆祝晚会,和家人吃团圆饭。以各种方式互相祝福,短信、贺年卡是主要形式。

元旦转瞬到眼前,提早给你拜个年,祝你新的一年是风风火火招财年,顺顺利利如意年,开开心心好运年,快快乐乐欢喜年,平平安安吉祥年,团团圆圆幸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