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香港神秘富豪:一分钟赚15万,向清华大学捐赠2亿,如今身家128亿

2014年1月16日,《彭博亿万富豪榜》显示.

吕志和以296亿美元身家,超越李嘉诚,晋升为亚洲新首富。

各界人士奔走相告,纷纷打听这位之前并不起眼的商界巨富背景。

据悉,吕志和持有亚洲第三大赌场65%的股份,该公司股价在2013年大涨129%。

随之,他的资产也在一年内净增115亿美元,增长速度一举打破香港富豪榜记录。

然而,亚洲首富宝座还没坐热,吕志和就被“拉”下来。

富豪榜揭示当晚,彭博社紧急更正,表示早前将吕志和的股份由51%错估成了65%,实际总资产应是237亿美元。

依然没干过李嘉诚295亿美元的家底,屈居第二位。

(吕志和)

虽然只当了半日首富,但得益于此次乌龙事件。

让一向低调的吕志和曝光于人前,其赚钱速度也让人惊叹不已。

据统计,他旗下的产业每分钟就能赚得15万美元,相当于每5分钟即可入手一台兰博基尼。

吕志和是做什么生意,何以如此有钱?

来看看他身上的诸多名号,想必你会有答案:

他被称为“石矿大王”、“酒店大亨”、“澳门新赌王”等。

随便拿出一项产业,都是财源滚滚的行当。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商界大佬的起势聚富之路。

1929年,吕志和出生在一个小康家庭,祖籍广东新会。

早年,曾祖父离乡背井到美国闯荡,积累起可观财富。

后来,父亲思乡心切,回到祖国怀抱,做起酒庄生意。

吕志和不仅先天家境优越,在族人中,还流传着他幼时诸多不同寻常之处:

3岁时,他和祖父外出玩耍,祖父不小心掉进泥潭,吕志和镇定跑回村子叫来救兵;

8岁学珠算时,他一点就通,学习能力比大他5岁的堂叔还强;

小伙伴借走了他的风筝,他会一直记着,并坚持找到对方家里讨要……

如此种种优于常人的“杰出”表现,似乎都在预示吕志和将来必大有作为。

作为富家公子哥,天性聪慧的他本可以不愁吃穿,享尽荣华富贵。

但奈何时运不济,恰逢民族大难。

三十年代,为避战祸。

吕家不得已辗转逃到香港,栖身在油麻地新镇地街,另谋生路。

到达香港时,夜已深,吕志和“看到很多灯光像星星一样亮在海面,岸上是乡下夜里从来没见过的光亮。”

父亲用余下积蓄买了一块地皮,做起了制衣生意,成为香港最早的制衣商人之一。

吕志和回忆:

“小时候,人们家里的米缸上都贴着‘常满’二字,寄托着对温饱的渴望。

然而当时条件所限,现在看来很低的渴望也无法实现。”

随着香港战乱日益加剧,13岁的他刚读完初一就被迫辍学,跟着父亲学做生意。

受家庭氛围熏陶,他很快便显示过人的商业天赋,开始跃跃欲试:

“我的性格跟父亲的相差太大了。父亲比较随和,对生活和生意要求不高,喜欢悠闲自在;

而我的脑子里不停地转着生意念头。”

四十年代,战争导致物资紧缺。

尤其是必不可少的面粉和食油,更是特别金贵。

吕志和小小年纪就看到供不应求的市场空白,立马行动起来。

他跟父亲借了资金,又让母亲帮忙制作,经营食品批发买卖。

面粉和食油紧缺,那就用其他材料代替。

他以沙河粉制造鸡蛋马仔(类似沙琪玛),用木薯粉做粉皮的方法,生产出大量好吃顶饱的廉价食品。

短短3年时间,吕志和就赚到数百万军票(日本当时在香港发行的货币),折合港元近千万。

彼时,他不过才十几岁,第一次创业就大获全胜,不得不说是天生的商业奇才。

其独到眼光及果敢行动,是成功的关键。

吕志和本来想用这些钱买地置业、做包租公。

但保守的父亲坚决反对,让他把钱好好存着,以备后用。

谁曾想,这一耽搁,就致使上千万的财产灰飞烟灭。

不久后,日本战败退出,吕志和捏在手里的百万军票瞬间一文不值,全成废纸。

大起大落之下,吕志和没有气馁,反而坚定了创业的信心,他知道自己是个做生意的料。

这第一次的失败对他来说,并非能力不济,不过是运气问题。

同时,他认为:“成功除了靠个人勤奋和运气外,还要经常动脑筋、留意市场。”

因此,吕志和一边跟着姨丈学汽车修理技术,一边继续寻找创业机会。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时刻准备再创业的吕志和,很快得到命运的垂青。

五十年代,朝鲜战争后。

吕志和从朋友处得知,美军在日本余留下大量军用物资。

包括起重机、推土机、开山机等大重量机械,当地用之不尽,许多都在贱卖处理。

而战后的香港急需整地重建,对这类设备求之若渴。

吕志和敏锐察觉到这其中的巨大商机,亲自跑到日本冲绳,积极与相关负责人员洽谈对接,终于获得了购物批文。

遥忆当年,他不无骄傲地说:

“有一次,我包了一条船,满载机械和200多辆吉普车,总价值数百万元。

这在当年是个不小的数目,一船水货获利以数倍计。”

凭此一单,吕志和就足以赚得盆满钵满。

而这一年,他才27岁。

通过跨国贸易,他不仅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还借此认识了许多富豪朋友,为他之后进军海外市场积累了丰富人脉。

但这种倒腾设备的买卖搞不了几次,因为资源有限,卖完就没了。

吕志和深知这并非长久之计,积极寻求转型。

有次,他为一家石矿场老板订购开山机械时,听对方说起:

“香港建筑市场一日千里,对沙石需求量巨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吕志和瞬间开窍。

为了验证想法,他跑到香港各大石矿场转悠了一圈。

他看到成百上千的工人肩挑背扛,把一筐筐、一篓篓土块沙石搬来运去,开采方式十分落后。

他顿悟到:“若以大型机械代替人工凿石开采,成本降低的同时,效率也会极大提升。”

于是,1957年,28岁的吕志和“移情别恋”,把在倒卖设备上赚到的第一桶巨额资金,投入到石矿开采中。

他先花几百万港元购买到一个石矿场,然后向客户供应建筑石灰、水泥、花岗石等基建材料。

彼时香港百废待兴,四处搭楼盖房,物料自然所需不少,吕志和的石矿生意越来越红火。

六十年代,他斥资1.6亿元港币投得九龙安达臣的开采权,合并后成为全港最大最先进的石矿场;

同时,正式成立嘉华集团,开始兴建自己的采石王国;

随着规模逐步壮大,他的名字终与“石矿大王”的美誉连在一起。

说起来,吕志和的发家起势,是在特殊时期下看准形势,把握了许多人无暇顾及的机会。

正如他自己所总结的:“当时做生意的机会,是比较原始性的。”

然而,1977年,就在集团筹备上市之际,吕志和却遭遇重大信任危机。

为了辅助上市,他请来两位朋友帮忙:一位是专业会计出身,一位是有工程机械方面的经验。

吕志和豪爽地分给他们各10%和7%的股份,希望他们从局外雇佣者变为内部持股者,大家在一条船上同舟共济,荣辱与共。

谁曾想,别人压根就不买账。

公司刚上市时,股价受挫,这两个人立马就把股票转手卖了,还长吁一口气:“我们松绑啦。”

吕志和得知后,第一反应是“不相信”,然后就“怒了”:

“那些股份是送给他们的,而且公司正处在大有可为的时候,为什么他们卖掉后会觉得是‘松绑’呢?

意思是我送的股份让他们被迫遭受了损失,现在解套了?”

无奈之下,吕志和接受了李嘉诚团队的持股申请,将剩余股份变卖出去。

本来只是转售而已,可后来他却发现,李方还在市场上悄悄收购公司股票,最后竟成了公司大股东。

因为对收购合并的投机手法不了解,吕志和一手打拼建起的公司,就这么被竞争对手吃掉,他除了大骂“涉事各方”外,无计可施。

此后三天,他呆在太平山散心,始终无法释怀:

“我知道他们出卖了我,可是生意还在那。

我的儿子没有回来,希望他们能够付出力量,帮我报仇。

我心里非常不舒服,但是又能怎么样呢?苦也要自己接受。”

经此一役,吕志和信心大跌,无法一笑置之,并表态永远不会再跟“旧怨”有任何生意上的合作。

而对于亦竞亦合的“榜一大哥”李嘉诚,吕志和仍十分欣赏:

“我们是好朋友,他真的很聪明、很有力量、很有思想。他是我的大哥。”

如此看来,吕大佬也是个性情中人,嫉恶如仇、恩怨分明。

转眼到八十年代,港地建筑业更加蓬勃。

吕志和意识到,光是本土这一亩三分地,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于是他将开采触角伸向内地,相继开发出深圳乌石古石矿场、珠海外伶石矿场等。

他还兴建了国内第一条越境输送带,将深圳开采的石材直接运往香港,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话题。

与此同时,除了地域规模的延伸,吕志和的业务领域也在不断扩展。

走南闯北的吕志和,把新目标对准了地产酒店行业:

“那时的香港,还没什么像样的酒店。

所谓的Hotel,说白了,只能算客栈,屋子脏兮兮的,服务人员聊天的聊天,看报的看报。

最让人不舒服的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小费。一句话,看着不顺眼。”

为了顺眼,他决定自己买地修楼。

恰逢,政府推售尖东首块填海地皮。

吕志和二话不说,果断以6800万买下这块地,引起全城轰动。

轰动的原因不是价高,而是认为不值得。

那时的尖东还是荒地一片,人烟稀少,商圈未起,怎么看都是赔钱的买卖。

但48岁的吕志和独具慧眼,规划兴建起一栋五星级酒店,拥有500多个客房,取名海景假日酒店。

不久后,香港旅游业迅速崛起,住房需求大增,这个当初不被外界看好的项目地段,市值猛超10亿港元。

吕志和以其所持的56%股份,成为唯一以私人名义,而非公司或家族控股的酒店业大佬。

之后,他走出港圈,陆续在广州和上海投资达12亿港元;

且与泰国合作伙伴出资,以2亿多元购入曼谷的一块地皮,短短五六年间升至6倍;

接着,他先后在美国旧金山、凤凰城,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海外市场置业布局……

1983年,吕志和被推选为香港酒店业主联会主席,成为名副其实的酒店巨擘。

1996年,他的资产达到150亿元,位列香港百亿富豪榜第十位。

虽然格局已做到如此之大,但他依然对细节严格把控。

他要求酒店员工,在客人来之前,再把房间里的所有东西仔仔细细查看一遍:

传真机里的纸是否备足了;

遥控器是否需要换一节新电池;

烟灰缸的位置是否摆放妥帖……

凡此种种芝麻大点的事,吕志和都会反复强调:

“你必须做个有心人,要像熟悉自己家里人一样,了解客人的心思。”

酒店经理评价他:“吕老非常专业,善于从关键细节出发。

譬如,通过检查我们工作的痕迹,他便能推断我们的工作状态,以及我们是否把事情做妥了。”

1999年,吕志和的酒店集团荣获“年度最佳服务奖”。

发展至今,吕志和已是妥妥地百亿巨富,涉足的三大行业都风生水起。

不仅是建材方面的“大哥大”,在房地产的地位也举足轻重,一度紧逼在超人李嘉诚之后。

而吕志和对此还不满足,又准备去探探赌王何鸿燊的地盘。

吕志和说过:

“以前我开石矿,人们叫我石矿大王;

后来做酒店,叫我酒店大亨;

现在做博彩,又叫我新赌王。

其实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做什么王。

从做生意至今,经历数次行业转换,每次投资我都会贯彻到底。

成功后再考虑做第二件事,而不是渔翁撒网。”

秉承这一循序渐进的经商思路,吕志和在博彩新领域的起步也是稳扎稳打,边学边做。

2002年,73岁的吕志和来到澳门,在一次和朋友的偶然赌球娱乐中,发现了博彩的惊人利润。

同年,特区政府增发赌牌(即澳门博彩经营许可证),全球21家财团展开争夺大战。

吕志和趁势混入,与美国一家集团合资报出88亿港元标价,成功夺标得一席之地,成为特区首家获得博彩经营权的港资企业。

吕志和的赌王之路正式开始。

2005年,吕志和将与人合资的银河集团并购上市,成为首家上市的持牌博彩经营商。

但正如他所说:“做好比做大更重要”。

因此,他并不急于铺张起势,而是审时度势慢慢来。

他先成立小规模的“城市俱乐部”,站稳脚跟后再建首家“星际酒店”,之后设立大型综合度假城“澳门银河”。

同时配合澳门政府发展旅游休闲中心的定位,亦步亦趋,紧跟政策,顺势而行。

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来临之前,吕志和未卜先知。

他刻意放缓度假城的计划,收缩节制,躲过一劫。

大浪淘沙后,败者隐胜者现,澳门35家赌场中,有6家归属于吕志和。

2014年,集团市值超千亿港元,上涨幅度129%,吕志和身家达237亿美元。

反观曾经一家独大的何氏家族,因内外部诸多因素,已渐渐淡退江湖,让出赌王宝座。

大发特发的吕志和谦虚发声:“社会转变得不错,我已经满足了,不需再赚很多钱。”

但话锋一转,他豁然笑到:“不过有时候,真的有好机会出现,让你挣到很多钱,就看你用不用心。”

吕志和赚到很多钱后,像许多知恩图报的企业家一样,积极回馈社会,投身公益慈善:

2016年,他捐资1亿元兴建广州嘉汇城学校,并设立100万元奖学金鼓励学子;

2017年,向北京大学捐资1.2亿元兴建“吕志和楼”,支持生命科学学院的探索发展;

2018年,向清华大学捐赠2亿元,用以生物医学院两栋大楼的筹建……

其间,2015年,吕志和还出资20亿港币成立的“吕志和奖——世界文明奖”。

意在打破国家、民族、信仰等界限,奖励“促进世界资源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福祉”等方面的杰出团体和个人。

次年10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从吕志和手中接过证书奖杯。

当之无愧获得世界粮食供应领域“持续发展奖”,成为首获该奖的获得者之一。

除了对外规划行善事宜外,吕志和对内部的分配调停也自有看法。

他很早就设立了家族基金,其收益除部分留给后代外,仍会一如既往地用于公益,而且至今还在对基金内容进行完善和修改。

有感于不少名门望族的明争暗斗,吕志和开宗明义表示:

“我不会讲我的具体分配,不然可能我还没走,他们已经开始吵架了。

我有一个目标:将来我的家族不要分散。”

为此,吕志和对三子二女教导有方,家风甚浓,从来没有爆出过争家产的丑闻。

大儿子吕耀东说:

“我们长大的时间里,爸爸妈妈每天都跟我们一起吃饭。

当天的新闻、做人道理、做错的事、功课,都在这时拿出来讲,所以那个时候学了好多好多。”

时至今日,吕家仍保持每年一次的家庭大聚会。

吕志和85岁在澳门做寿时,三层生日蛋糕上放置的,就是一字排开的一家七口的小型玩偶。

2022年2月,吕志和以128亿美元资产,位列《福布斯香港富豪榜》第8位。

俗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么一大家子人,想要妥善处理好财富利益分配,确实需要发挥大智慧。

有人问吕志和:为何年过八十,还要入局博彩业这样风险极高的陌生领域?

他回答:

“不断征战、有所追求,才能保持心境永远年轻。

看到慢慢达成自己的目标,或者大家为你感到骄傲,这是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不在成功的既得之地流连徘徊,永远在探索、发掘人生更多的可能性,焕发出生命全新的精彩,不失为永葆青春的硬核好方法。

正如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所说:一个目标达到之后,马上立下另一个目标,就是成功的人生模式。

所以成功,就像是由一段一段的小路拼接而成。

从来没有直通罗马的康庄大道,关键在于明确目标,坚定前行。

作者:朱小畅&雯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