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别误会,台湾手抓饼真的是天津美食

一种食物,一旦被贴上了地名属性的标签,仿佛就变成了当地必尝不可的特色,也更具有了传播的合理性。

当然,也有很多地域美食,甚至连本地人都没有听说过。那这些误会究竟是怎么引起的呢?今天CNT就为你一探究竟。

如果问全国哪里的安徽板面最多,答案一定是河北。这碗在石家庄每个立交桥下都能找到的安徽特产,却连安徽人都很少听说过。

改良后的安徽板面

事实上,板面确实发源于安徽太和,但是却被喜爱面食的石家庄人发扬光大。保留了太和板面的宽面和炸辣椒,把羊肉换成河北人爱吃的牛肉,才有了现在这份独一无二的河北特产安徽板面。

羊肉是正宗太和板面的精髓

这种和沙县小吃一样在全国遍地开花的美食,虽然没有一个重庆人愿意承认这是当地特色,却仍在美食众多的川渝地区站稳了脚跟。

“重庆”鸡公煲

鸡公煲到底是莆田人张重庆还是上海人李重庆发明的已经不再重要了,因为重庆鸡公煲早已经走出国门,开到了纽约、悉尼的街头,用重油重盐的香辣味缓解了无数游子思乡之苦。

重庆只有“烧鸡公”

澳门豆捞,一种在全国都有,唯独在澳门没有的火锅。其实,豆捞也并非澳门的特产,而是一个浙江的老板,借鉴了澳门火锅的吃法而创造的品牌。

海鲜火锅“澳门豆捞”

真正的当地人是不吃豆捞的,而是吃粤式传统火锅"打边炉"。用猪骨鸡脚等材料熬出醇厚鲜香的汤底,再涮煮各类海鲜和时蔬,就是为了一个"鲜"字。

粤式打边炉

很多北方城市所谓的正宗杭州小笼包,只能称得上是发面小肉包。地道的小笼包,有半透明的薄皮,柔软却有筋骨,肉馅饱满,自带汤汁。真正的发源地也是嵊州,并非杭州。

北方城市的 "杭州小笼包"

并且当地人也没有"小笼包"的叫法,而会直接叫做"小笼",或是方言中的"小笼馒头"。

正宗的 "杭州小笼包"

最早出现放虾仁、鸡蛋和火腿的炒饭做法,要追溯到乾隆时期的广东地区。是由一个曾在扬州做过知府的福建人研究出来的,取名"扬州炒饭"。

扬州炒饭虽然并不是诞生于扬州,但却不妨碍它依然变成了扬州的标签。扬州烹饪协会甚至还颁布了扬州炒饭的标准,如今论炒饭的好吃和精细,扬州仍称得上第一。

海南鸡饭虽然被冠以了海南的名字,但却是新加坡美食的代表作。

最初海南人祭祀用的鸡饭团和白切文昌鸡,经过下南洋的侨民改良后,加入了辣椒和班兰叶提味。佐以必不可少的黑豉油、辣椒酱和姜蒜蓉三味料汁,就有了现在的"海南鸡饭"。

新加坡“海南鸡饭”

但相比起需要用香料调味的新加坡的海南鸡饭,海南的老饕们最爱吃的还是原汁原味的白切文昌鸡。

文昌白切鸡

在四川人眼里,火锅、串串、钵钵鸡才是正宗四川美食,叫四川麻辣烫的都是异类。

四川冒菜

其实麻辣烫的前身就是四川冒菜,但在很早以前东北人就对冒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把红油汤底换成骨汤,加了速冻丸子和面条这类便宜又管饱的食材。

东北式麻辣烫

所以,由东北人经营的麻辣烫店迅速开遍了全国,虽然有时还被冠以"四川"的名号,但被张亮和杨国福重新定义过的"麻辣烫",已经变成了麻酱的麻。

曾经风靡全国早餐摊的台湾小吃"手抓饼",其实是正儿八经的天津籍。起初是由去台湾经商的天津人,因为想念家乡的小吃"油旋"改良制作而成的,起名"天津葱抓饼"。

台湾的“天津葱抓饼”摊位

后来大陆商人去台湾发现了这种美食,引进回大陆,取名"台湾手抓饼"。所以现在才有了台湾人不知道"手抓饼",而天津人也不知道"葱抓饼"的奇观。

早餐常见的“台湾手抓饼”

常常在火车站旁和肯德基并排出现的美国加州牛肉面,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国人心中"洋快餐"的代表。

虽然这碗牛肉面确实诞生于加州,但创始人却是一位在美食大赛上靠牛肉面获得冠军的华裔。他因为思念台湾家乡的牛肉面,所以凭借记忆中的味道复刻了这道美食。但「加州牛肉面大王」的名号,却在海内外都流传开来。

据说,整个日本的中华料理店里都有这道"天津饭",形似蛋包饭,但还要再浇上勾过芡的甜咸口酱汁,怎么看也没办法在中餐里找到原型。

"天津饭"也叫做叫蟹玉丼,据说是因为日本人不习惯天津小站米这种质地偏硬的米,厨师就用蟹肉和鸡蛋发明了这种烩饭。如果一定要在天津找到它的原型,那锅塌应该就是最相似的了。

你还知道哪些本地人都不知道的“地方美食”?

策划/悦游新媒体

编辑/千千

撰文/千千、Phillip

版式设计/正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