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70岁扫街老妇为“丈夫赎罪”,向国家豪气捐款24亿,其中有何隐情

1984年的一个夏日傍晚,北京某个不起眼的小院里,一位70岁的老妇正在主持着家庭会议。

当着全家人的面,她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决定将家里所有财产的80%捐给国家。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国家不计前嫌主动帮助我们,现在是我们回报祖国的时候了。

次日,这位老人果然就到政府部门去捐了款,而她捐赠的金额则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那到底是多少钱呢?

足足24亿

当着所有被惊得呆住的工作人员,她一点没骄傲,反而很卑微地说“我替我丈夫,国家的罪人前来赎罪了!”

一位普通的扫地大妈怎么会拥有这样一笔惊人的财富,她到底经历过什么样的故事?她又为何会称自己的丈夫为国家的罪人呢?

人民币

这位捐款的老太太名叫耿碧琰,曾用名赵碧琰,这两个名字在民间确实没什么名气。但若是提到她的丈夫,伪满洲国首任“立法院长”赵欣伯,想必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

赵欣伯,1890年出生在河北省宛平县,自幼便聪颖过人,在少年时期先是在清政府担任过禁卫军卫兵,然后又进入省立天津北洋大学学习。在辛亥革命期间,心存救国之心的他还曾加入过国民党。

那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以为他将会成为新中国的栋梁。完全没人料到,赵欣伯的人生路竟会越走越歪,最后竟成为了一个臭名昭著的亲日派大汉奸。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赵欣伯化名为“刘笑痴”逃往大连,靠着一份给日本人做中文教师的工作糊口。直至1915年,他终于费尽心思寻求到了一个去日本东京明治大学留学的机会,而正是这段留学的经历,让他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转折。

赵欣伯

赵欣伯在日本留学时的生活真可谓是多姿多彩。在学业方面,他成为第一个获得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颇受外界的追捧。在社交场上,他又认识了土肥原贤二和坂垣征四郎等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并得到了这些人的赏识,被成功收入日军麾下

在周边人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赵欣伯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中国人的身份。

1926年,在日军和张作霖之间达成共识,即将开展合作之际,赵欣伯被日本驻华公使馆的武官本庄繁推荐回国,承担起东北保安司令部法学顾问的重任。

他的日常工作就是,作为张作霖和日军之间的翻译官,翻译双方所说的话,抓住一切机会帮日本谋求利益。

在日军的帮助下,张作霖很快便成为了东北三省兵力最强的将领,而和他狼狈为奸的日军,同样也借着赵欣伯的帮助,将自己的势力迅速渗入到我国东北领域。

张作霖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关东军便迫不及待想在这混乱局势中,控制住东北的政治、经济中心奉天(今沈阳市)。汉奸赵欣伯、袁金铠等人因此收到特别指令,趁势成立“辽宁省地方维持委员会”,对外宣告奉天“独立”。

他们先是将奉天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捧上了“奉天市长”的高位,不过没几天,赵欣伯就接替过了这个位置。为了表明奉天政府是脱离张学良政权和南京国民政府的独立政权,赵欣伯还曾在公众面前发表过这样一段演讲:

“现在就应该听日本人的,这对我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如果还要执迷不悟,那就是自取灭亡啊!”

此话一出,所有在场的百姓都惊得目瞪口呆,他们完全不敢相信,这样的话竟然是从一个中国人口中说出来的。无数道充满了鄙夷和不屑的眼神,纷纷像倾斜而下的刀子雨一样砸在赵欣伯身上,可他的良知却一点都没有被唤醒。

赵欣伯在这条助纣为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久后还向日军提出了建立“伪满洲国”以及将长春改为“新京”的建议。这两个主意完全击中了日军高层的心坎,他在日军中的地位瞬间就因此迅速提高。

赵欣伯作为“满洲国的产婆”,在“伪满洲国”正式成立之后,还受到了日军的大力褒奖,被赐予了首任立法院长的重任。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升职,他在欣喜若狂之余,还一点没忘记要带上珍贵的礼物去拜访帮助过他的日本军官。

“伪满洲国”高官合影

看到如此“懂事明理”的赵欣伯,日军高层对他的评价就更好了,甚至还给他安排了去拜见日本天皇的机会。这次拜见之行后,赵欣伯不仅得到了许多天皇赏赐的金银财宝,在日军里也成了炽手可热的红人,很多人都希望能通过他和日军搞好关系。

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就是其中一员。溥仪在逃出紫禁城后就一直蛰伏在东北,眼看着日军在东北地区的掌控权日渐强盛,他便忍不住开始做起“借日军之力,复辟帝制”的白日梦,赵欣伯的出现恰好就成了一个最合适的突破口。

为了能让赵欣伯帮自己在日本人面前说些好话,溥仪开始频繁地贿赂赵欣伯。不管是金额巨大的现金还是珍贵的古董,赵欣伯全部来者不拒,此时此刻他早已忘记了仁义道德,眼里就只容得下钱财和利益。

因为他一直坚定地认为,“不管日本人扶持谁,始终还是他们自己在中国当家,我都能跟着吃肉。”如此不管国家的安危,只顾为自己谋取利益的行为,势必是会遭到报应的。果然,已经飘在云端的赵欣伯,很快就尝到了坠落地狱的滋味。

那时候,他一边一边帮日本人做事,一边从医药和药物运输方面获取不少的油水,贪到了日军所不能容忍的地步。再加上,暗中窥伺着赵欣伯这个位置的人可是一抓一大把,那些人都比他更听话更好控制。

日军就借机来了个杀鸡儆猴,先将赵欣伯贪污的事情披露于世,再把他赶下立法院院长的职位,彻底封杀在伪满洲国官场之外。

赵欣伯及友人

在官场上被抹去姓名后,赵欣伯并没有因此沉寂。1937时他又携妻带子移民日本,并凭借着自己曾在任职期间累计下来的大量人脉,转型成为一个商人,在日本做起了西药生意,并借着战争的东风,大发了一笔横财。

赵欣伯绝不会让自己坐吃山空,他早在几年前就看好了投资地产是最有效的投资方式,在1934至1935这两年间,他先后在日本繁华地带银座、箱根、狗江购买十几万平方米的地产。

他在签订土地购买合同时,也费了不少的心思。因为怕用自己的名字购置大量的地产会惹出麻烦,他就将所有房产都署上妻子赵碧琰的名字,并且用了一套法律术语准确指认出谁才是赵碧琰,比如她是左撇子、儿子赵宗阳左眼残疾等 。

即使是购置了大量地产,剩下的金银珠宝还有很多,若是存进银行一定会会惹人注意,那该怎么办呢?赵欣伯灵机一动,在东京的一座豪宅底下建造了一个“丰”字型迷宫,将装满金银珠宝的铁皮箱子用水泥都封在里面。

堆积如山的金银珠宝

就这样,赵家人在日本过了几年平静又富足的生活。他们没想到,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1939年时赵欣伯又会重新被日军邀请回中国,担任华北政务委员会法律顾问一职。

赵欣伯以为自己这次能够在国内东山再起,便将自己在日本的地产全权委托给好友玲木弥之助代为管理,随后带着妻子和孩子回国定居北京。

不过变化总比计划快,1945年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赵欣伯自己也因为“汉奸罪”被国民政府逮捕收押。

家里曾经的顶梁柱在一夕之间沦为了阶下囚,妻子赵碧琰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她非常害怕家里人会因此受到牵连。慌乱不已的她竟想出一个荒唐的办法,只留下一些便于携带和隐藏的宝贝,然后放一把火,将所有能证明赵欣伯是汉奸的证据全部烧毁。

赵欣伯辛苦一辈子攒下的家产包括日本所有房子的地契,就在这场火之中全被烧得精光。

直到北平和平解放前夕,赵碧琰才趁着松散的社会环境,用几根金条收买了监狱长,为赵欣伯办理了保外就医手续。他们一家本以为“汉奸罪”一事就可以到此为止了,却没料到新中国对此类人的态度是绝不姑息。

1951年7月20日北京市公安局传讯赵欣伯,他一听便知道这是要对自己定罪了。作为一个法学博士,他很清楚等待自己将是最重的刑法,因此被吓破了胆,突然就在看守所僵直着倒下,猝死了。

处决汉奸的现场

赵欣伯去世以后,寡母赵碧琰的日子也是分外艰难,所有的家产都被国家收走,唯一能挣钱的大儿子被亡夫牵连着失去工作,一大家子生活的重担就落在了赵碧琰一人的肩上。

昔日的富家太太摇身一变为扫街清洁工,靠着微薄的薪水勉强维持家用。物质上的贫穷还不算什么,周边邻居们的鄙夷、厌恶就像一支支淬了毒的小箭,当真是无时无刻不在刺痛着他们的精神世界。

当赵家人生活在一片凄惨之中时,隔海相望的日本却有人因为他们越过越好了。替赵家保管地产的玲木弥之助在得知赵欣伯去世的消息后,便动了将之占为己有的心思。

他向外界称:

“赵欣伯的妻子赵碧琰已经去世了,如果没有其他赵家人前来认领遗产,那么这笔财产将遵循赵欣伯的遗言,全部归我所有。”

并利用这份假遗嘱,成功卖掉了两块地。

利用假遗嘱卖地产

这样数额惊人的一笔遗产,成功钓出了一大堆有歪心思的人,来自世界各地的骗子们,费尽心思想来骗取赵家的财产,甚至有人还伪造了赵欣伯的证件,找到中国驻日本华侨会寻求帮助。

因为这件事涉及的金额巨大,华侨总会也不敢轻易做出判定,无奈之下只好向国内询问情况。国家侨办主任廖承志在得知此事后更是非常气愤,他决心一定要找到真正的赵欣伯家人。

1963年的秋季,廖承志终于在公安机关的通力配合下,确定了赵欣伯的遗孀目前正居住在北京。他马不停蹄就从日本赶回中国,想来见见赵碧琰。

那天,赵碧琰和往常一样下班后买菜回家,当她看见在自家胡同门口停着一辆高级小轿车时,心瞬间就提起来了。随后车里走下来三个人,他们对着赵碧琰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是耿碧琰,也就是当年的赵碧琰吗?”

她被吓得连手里的菜都要提不住了,下意识就要否认,可转念一想,人家都找到家门口了,再否认也没有意义,就小心翼翼地回答道:“您找我有什么事吗?”这三人中领头的正是廖承志,他的突然造访,将一些陈旧的往事再次带到了众人眼前。

廖承志

原来,这世上原没有人叫“赵碧琰”,只有赵欣伯的第一任妻子名叫“王碧琰”。她是一名甘愿自己做青楼女子,用所有积蓄供赵欣伯读书的奇女子,赵欣伯对她爱敬异常。只是不幸,她没能享受上好日子,就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意外去世。

如今的“赵碧琰”,原名“耿维馥”,是赵欣伯妹妹的同窗好友。当王碧琰去世后,她因爱慕赵欣伯而主动追求他,赵欣伯虽然答应娶她为妻,却提了一个要求,让她改名为“王碧琰”。

谁能接受顶着一个死人的名字继续生活,可耿维馥同样无法舍弃对赵欣伯的爱。最后她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将王姓去掉改随夫姓,即为“赵碧琰”。但是在赵欣伯去世后,她为避人眼目又改回了本姓耿,作为“耿碧琰”。

如此一波三折的改名,成为了她在继承赵欣伯遗产一事上最大的绊脚石。在廖承志的建议下,赵碧琰先是到派出所将名字改回众人熟知的这个,然后便准备跟到日本去打官司。

赵碧琰

但不巧的是,中国在之后的十年,进入了一个比较敏感的时期,这件事就被耽搁下来。年近七旬赵碧琰也从此安安心心地继续扫大街,每天除了生炉子、蒸窝头外,就是做些缝缝补补零活,丝毫不敢再提及巨额财产的事。

直到1976年,这件事才终于迎来转机。

玲木弥之助去世,外界对此事的报道搞得日本国内满城风雨,日本政府不得不将此事提上日程。赵碧琰就在国侨办有关人员的陪同下,带着收集来的证据坐船远渡重洋,来到了日本东京。

赵碧琰本以为自己可以轻松胜诉,但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在法庭上不仅有自己一个“赵碧琰”,还有来自马来西亚、泰国、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其他四个赵碧琰。

法院的判定一时间陷入了僵局,即便来自中国的赵碧琰是左撇子,也能够描述出赵欣伯地库的“丰字”形状,日本法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此后赵碧琰的律师经过八个月的奔波,找到了十九个证人证言和十八份书面证明,才终于证明了赵碧琰是“赵碧琰”。

1984年9月7日。东京法院作出最后裁决,将这笔巨额遗产的监管权重新归到了赵碧琰的名下。因为这些地产全部在日本,对生活在北京的赵家人也没有多大用处,赵碧琰在得到这些财产后,就将他们全部售卖掉,变现为240亿日元,约30亿人民币

曾经幸福的赵欣伯一家人

看着这笔惊人的财产,赵碧琰的内心泛起阵阵波澜,她深知这是一笔不当之财,自己拿着也不能心安理得。再想到国家不计前嫌帮自己找回遗产,而且不求任何回报,她突然萌生出了向国家捐款的心思。

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1984年赵碧琰将家人们都找来,宣布了自己要将30亿财产的80%,即24亿元捐赠给国家。赵家人都没有提出异议,他们都认为这个做法很恰当,是在帮助赵欣伯赎罪。

赵碧琰这样大义凛然、淡泊钱财的做法真是让人敬佩。她比赵欣伯要看的更清楚,只有与国家、与人民站在一起,才是真正正确的做法,为了一己私利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只会遭受历史的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