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昆曲演员俞玖林向“贵人”白先勇拜年:好久没见,很是想念

澎湃新闻记者 蒋子文 实习生 郑久洲

02:02

视频加载中...

1月26日,昆曲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俞玖林发布视频,向台湾作家白先勇拜年。来源:微信公众号“俞玖林工作室”(02:02)

“二十载昆曲情缘,青春版《牡丹亭》姹紫嫣红开遍,壬寅虎年春节来临之际,俞玖林老师给白先勇老师拜年啦!”1月26日,苏州昆曲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俞玖林发布了一则短视频,向台湾作家白先勇拜年。

白先勇正是俞玖林昆曲演艺生涯上的“贵人”。

据名城苏州网此前报道,2002年,作家白先勇为了让昆曲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他希望请年轻的演员,为青年学生进行示范演出。看到之前俞玖林演的《牡丹亭·惊梦》后,他发现俞玖林的气质、嗓音和形象,像极了他心中的柳梦梅。被白先勇挑中成为青春版《牡丹亭》男主角后,俞玖林正式拜师“巾生魁首”——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汪世瑜,进行了为期半年的“魔鬼训练”。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国家大剧院首演,引起轰动,之后开始了“校园行”和“海外行”,陆续登上美国、英国、希腊、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舞台。

在拜年视频中,俞玖林回忆了自己与白先勇的往事:“白(先勇)老师,您好。好久没有见到您了,我很想念您。《牡丹亭》从2004年首演到现在,已经演了将近18个年头了。之前每次演出的时候,您都会带着我们去演,包括白老师您带着我们去校园,(到)大学生当中去推广昆曲,作讲座、作示范。您和我讲,特别在剧本上要多下功夫,让我演了一个阶段之后,就把剧本拿出来重新再仔细研读一下原著。我觉得可能有时候真的是这样,演戏(就像)磨刀不误砍柴工,功夫在戏外。”

如今已担任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的俞玖林还提到了自己在传承昆曲方面所作的努力:“去年我获评了我们苏州的姑苏文化名家(称号),也是很大的荣誉,那么我想就去做一个传承,所以我把青春版《牡丹亭》里的很多折子戏教给我们苏州昆剧院最年轻的一代,第五代‘振’字辈的小生演员。我觉得昆曲六百年薪火相传,您当时和我讲的历史使命感,我觉得我能够,(也)一定会朝着这条路、朝着这个方向去走。”

他在视频中对白先勇老师表示:“我知道您一直很喜欢苏州,当时每次来苏州,您也是恋恋不舍。您对苏州的一种牵挂吧,可能最牵挂的是我们的小兰花班,是我们的昆曲、我们的演出。但我相信苏州的小吃、苏州的美食也吸引着您。下一次希望您能来品尝很多很多的苏州美食。”

“白老师,马上就是农历新年了,我在这里给您拜年了,祝您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永葆青春!”视频最后,俞玖林作揖拜年,并用苏州话问候了一声“新年好”。

公开资料显示,俞玖林1978年出生于江苏昆山,巴城黄泥山村人,系昆剧优秀青年巾生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最高奖项——第23届戏剧梅花奖得主。他于1998年7月毕业于苏州评弹学校昆剧班,后于南京艺术学院表演专业学习毕业。他曾师从石小梅,2003年拜师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汪世瑜门下。

俞玖林2000年主演《长生殿》“唐明皇”一角荣获中国首届昆剧艺术节表演奖;2001年主演《琴挑》潘必正一角荣获苏州专业团队中青年演员评比演出金奖,并曾出访日本演出,受到好评;2004年出演青春版《牡丹亭》柳梦梅,“一跤跌进青云里”,一举成名。

除了主演青春版《牡丹亭》,俞玖林还成功塑造了新版《玉簪记》、《西厢记》中一批经典人物。他先后荣获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重点扶持优秀剧目、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文华优秀剧目奖等多项大奖。2014年,俞玖林还在家乡成立了工作室,努力探索昆曲传承的更多可能性。

白先勇1937年出生于广西桂林,系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

作为当代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剧作家,白先勇著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长篇小说《孽子》,散文集《树犹如此》、《蓦然回首》、《明星咖啡馆》、《第六只手指》,舞台剧剧本《游园惊梦》,电影剧本《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玉卿嫂》、《孤恋花》、《最后的贵族》等,并撰有父亲白崇禧传记《白崇禧将军身影集》。

近年来,他致力于两岸昆曲复兴与古典名著《红楼梦》的重新解读与推广,重新整理明代汤显祖戏曲《牡丹亭》、高濂《玉簪记》、无名氏《白罗衫》,著有《白先勇细说〈红楼梦〉》。

谈起青春版《牡丹亭》,白先勇曾表示,“这个戏勾到了这个民族文化的DNA——一种潜伏在中华民族心灵深处的集体记忆。这种内容,这种表情的方式,人们似曾相识,但却暌违已久。大家在阅读《红楼梦》、唐诗宋词等的时候,也许已经积淀了这种意识,但是通过昆曲这种极致的艺术形式,大家才可以在舞台上活生生地看到,于是产生强烈共鸣。”

责任编辑:王俊 图片编辑:乐浴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