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非常时刻世界创举,新加坡包机到台湾取救命骨髓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世界各国纷纷边境管制,大爱精神却能克服万难,让一名新加坡血癌病患成功接获台湾捐髓者的骨髓。

一架来自新加坡的包机4月下旬飞抵花莲机场,以高规格的防疫措施,落地不入境的方式完成取髓,所有相关单位共同圆满完成了抢救生命的艰难任务。(花莲慈济医院提供) 对血癌疾病患者来说,骨髓干细胞配对成功后,会进行一连串化疗等疗程,如果没有在预定时间内进行移植,病人可能会发生严重感染,甚至死亡。 这次跨海寻求造血干细胞配对的是一名年近40岁、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女性,在新加坡骨髓库找不到合适的捐赠者后,去年底通過慈济基金会(新加坡)的推荐,转向位於花莲的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寻求生机。包机停留时间不到1小时,新加坡取髓人员带着台湾的爱心之髓,返航新加坡。(花莲慈济医院提供) 

为符合社交距离规定,花莲慈济医院人员穿上防护衣完成骨髓交接,并向前来取髓的代表,挥手致意。(花莲慈济医院提供)

边境管制增加变数 一般情况下,由取髓的地区派人前往捐髓的地区领取。然而,防疫措施让取髓过程不再顺畅。新加坡的血癌患者原订3月底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捐赠者也安排休假准备前往花莲慈济医院捐髓,不料各地宣布边境管制,一度中断取髓的准备作业。 台湾与新加坡分别自3月19日与3月23日起实施边境管制措施,航班多数减班或停航,无论由台湾送髓还是新加坡取髓,人员都得在抵达与回程隔离14天,为取髓流程增添太多不确定的因素。 血癌患者的家属主动提出新加坡包机取髓的计划后,获得相关人员的大力协助。最终双方安排在四月下旬由新加坡出发的专机在花莲航空站的机坪完成交髓程序。 为求交髓过程符合防疫和出入境程序,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于专机抵达前两天于花莲航空站场勘及演练,以求万无一失。从新加坡起飞的飞机,历经4.5小时飞行直抵花莲,真正停留时间不到1小时,新加坡取髓人员带着台湾的爱心之髓,返航新加坡。 在新冠肺炎病毒肆虐情况下,跨境骨髓捐赠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事。“新加坡的护理师与慈济医疗团队都做最好的防护措施,不仅医护团队,包括航警局、航站人员,各种感控措施都依循感控人员的指示确实做好每个防疫步骤。整个过程让人非常感动,相信这是一个世界创举。” 非亲属的骨髓配对机率很小,约为一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根据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统计,每一位受赠者背后约有五百人努力,包括志工、关怀小组、医护人员、与最重要的成功配对者及其家属的成全。但在疫情下跨境捐髓所涉及的努力,已远远超过五百人。 新加坡取髓人员在返航中所摄。(新加坡骨髓捐赠计划中心提供) 新加坡取髓人员抵达新加坡后,把骨髓交给相关的医护人员。(新加坡骨髓捐赠计划中心提供) 26年前两地首次跨境取髓 慈济功德会是台湾乃至亚洲最大的民间慈善机构。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原名“慈济基金会台湾地区骨髓捐赠资料中心”,是全台湾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骨髓资料库;在慈济基金会创办人证严法师的号召下,成立于1993年10月。 新加坡骨髓捐赠计划中心比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早成立四个月。当时,新加坡慈济是29个支持该骨髓中心成立的其中一个团体。成立初期,新加坡慈济和该中心经常联办骨髓宣导的讲座,并为该中心募集款项。 1994年9月26日,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的首例“非亲属”跨境骨髓移植手术也在新加坡的医院完成。受髓者是一名来自马六甲的十六岁吴氏少女。当时马来西亚尚未建立全国的骨髓资料库,马国政府医院也无法完成非亲属骨髓移植手术。透过马六甲的慈济,吴家在台湾找到骨髓捐赠者——十九岁的陈氏少女。骨髓抵达新加坡后,移植手术也在新加坡医院完成。 事隔26年,骨髓再次从台湾飞来新加坡,完成移植手术。疫情之下,虽苦难重重,但两地皆以大爱的精神,完成了救人的使命。1994年,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的首例“非亲属”骨髓跨境抵达新加坡。新加坡慈济志工前往机场取髓。(新加坡慈济提供) 2000年11月19日,慈济于牛车水会所举办第五次的骨髓捐赠抽血建档活动(摄 / 黃济坤) (文章来源新加坡慈济,新加坡眼发表时根据情况有所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