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加坡国际电影节 30年的10个里程碑

东盟头条援引联合早报消息,新加坡国际电影节今年步入30年,一直扮演着本地电影的摇篮,许多本地导演都是从电影节出身,凭所执导的短片先让观众注意,进而拍摄长片。

联合早报访问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执行总监云妮海迪和节目总监郭敏容,分享电影节过去30年来,创下的10个里程碑。

新加坡国际电影节(Singapor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简称SGIFF)今年30岁了,过去一直扮演着本地电影的摇篮,梁志强导演在推出1999年的处女长片导作《那个不够》的前一年,还得到电影节取经,导了短片《杀手一出击》参赛,结果夺得新加坡短片项目的“最佳导演奖”。

此外,本地人熟悉的长片导演邱金海、陈子谦与巫俊锋等人,都是从电影节出身,凭所导的短片先让观众注意,进而拍摄长片。电影节1987年由Jeff Malone(杰弗里·马龙)与L. Leland Whitney(L·勒兰·惠特尼)创办,最初宗旨是给新加坡电影提供舞台,他们都做到了。过去30年,电影节培育出不少本地导演。然而,电影节经历过辉煌,也曾面临资金短缺,而在2012年与2013年停办。

对于电影节能庆祝30岁,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执行总监Yuni Hadi(云妮海迪)说:“新加坡人都应感到骄傲。”

云妮海迪与电影节节目总监郭敏容接受《联合早报》专访,与读者分享电影节过去30年来的10个里程碑。

1. 1991年设立银幕大奖肯定亚洲电影业

电影节为亚洲电影特别设立的竞赛奖项,带来的冲击力是让有抱负的电影人有曝光与获肯定的机会。银幕大奖的亚洲电影与东南亚短片项目竞赛是本地与东南亚电影人进入国际舞台之前的平台。

2. 2014年复办

电影节停办两年后,以全新队伍,全新视角来看亚洲电影,并凸显电影界的新人。当时在云妮海迪与电影节前节目总监张文杰的带领下,电影节旨在发掘东南亚新人才。

3. 2014年起允诺培育东南亚电影业

电影节自复办后,透过教育、互联网建立包容,以及推介发展性的节目来增强电影生态系统。这些节目被归纳入今年刚推介的新加坡国际电影节学院(SGIFF Film Academy),是区域首个培训东南亚电影人才与提升观众欣赏水平的学院,培训的内容包括青少年影评人计划、东南亚电影编剧工作坊、东南亚制作人联系网、新加坡国际电影节基金、电影节影片导览,以及电影前进校园计划。

电影节也制造相互交流空间,今年7月在雅加达与吉隆坡推出“行浪潮”(Travelling Waves),放映本地导演陈威强的动画短片《王国》(Kingdom)等。

4. 本地电影人重要推介平台

电影节见证本地许多导演的崛起,包括陈子谦、邱金海等。邱金海1994年的短片《痛》夺最佳导演与特别成就奖;K Rajagopal(拉加歌帕)的短片从1995年至1997年连续三年夺特别评审奖;女导演黄理菱也多次在电影节夺奖;陈子谦作品在千禧年夺最佳电影与特别成就奖,2003年一鸣惊人的处女电影导作《十五》在电影节世界首映,陈子谦透露电影节放映《十五》也吸引到他后来的导师邱金海,并且让他在海外国际影展上受到注意。巫俊锋的“The Family Portrait”夺2005年电影节最佳新加坡短片与特别成就奖。

借由电影节的曝光与受到认可,这些导演后来都拍摄了长片。电影节对栽培新导演不遗余力,近几年来冒起的本地导演曾威量有两部短片在电影节夺最佳新加坡短片奖。

5. 见证不少本地电影的“第一次”

《霉运大厦》是首部为电影节开幕的本地电影。(档案照)

邱金海1995年的《面簿仔》是首部在电影节银幕大奖夺奈派克(NETPAC)与费比西奖的本地电影。唐永健是首个在银幕大奖亚洲电影项目夺最佳导演的本地导演。郭智轩所导的《霉运大厦》(Unlucky Plaza)是首部为电影节开幕的本地片。2018年杨修华的《幻土》成为首部在银幕大奖夺最佳亚洲电影的新加坡电影。

《幻土》是首部在银幕大奖夺最佳亚洲电影的新加坡电影。(档案照)

6. 电影内容为观众策展

自2014年复办后,电影节成为能看不同片种的地方,“亚洲视野”单元更深入地观看亚洲电影景观的发展;“焦点”曾把焦点放在拉丁美洲、印度尼西亚电影等;2017年推出的“捣乱午夜”单元的放映片题材从恐怖到邪典都有。

2018年推出的“午夜惊魂”单元是免费的,在户外举行让观众可以在星空下看电影。

7. 2015年设立观众票选奖

观众为所看的电影打分,分数最高的会在电影节最后一天重映,看过的人有机会重看,没看过的人则有机会看到,这也让独立制作电影与非主流电影有了多一次“生命”。

过去四届获观众票选奖的包括泰国与缅甸联制的纪录片“Sailing a Sinking Sea”,马来西亚与台湾联制的纪录片《不即不离》,意大利同志片《以你的名字呼唤我》(Call Me By Your Name),以及日本疯狂喜剧《尸杀片场》。

8. 让观众近距离与偶像见面

透过座谈会等活动让观众与偶像有近距离对话的机会,曾出席的名人包括杜可风、郑秀文、柯震东、伍佰、吴可熙、任达华与惠英红等。

2015年杨紫琼(中)从良师益友张家振和本地艺人郑惠玉(右)手中接过“电影传奇人物奖”。(档案照)

2015年设立“电影传奇人物奖”(现为电影传奇奖)肯定对电影有贡献的海内外电影人,前四届得主是杨紫琼、任达华、役所广司与陈冲。

9. 在非传统的地方放映电影

不断为观众制造新鲜感,1989年在甘榜乌美与哥南亚逸民众俱乐部放映P.Ramlee(比南利)的经典电影;1994年在高岛屋购物中心放映新加坡与海外短片;滨海湾花园则是“月光影院”单元的放映场地。此外,1997年福南中心(Funan Centre)的“录像墙”也曾放映本地与国际短片。总之,在正规戏院以外打造放映空间,一直是电影节努力的方向。

10. 打造全职团队

早期的电影节全职员工只有区区两人,但2014年复办时,电影节就立志要有足够的全职员工,以便建立一个更稳固的团队。当世界影坛吹起女性风时,电影节2014年也由云妮海迪来领军,2017年接任节目总监的泰国电影人Pimpaka Towira(萍帕卡·托维拉),以及今年接任萍帕卡的郭敏容,都是女性。

因此,电影节的放映片也少不了女性视角,比如数月前为今年电影节暖身的“新浪潮”(New Waves)就有“透过她的视角”(Through Her Eyes)单元。

电影节的挑战与未来 

新加坡每年有许多不同的电影节,加上现在可以看电影的管道太多,比如Netflix等等,新加坡国际电影节如何看待挑战?

郭敏容认为视听产品与管道多,注意力难免分散:“很重要的是,影展得建立群体性,不管是电影人或观众,来了戏院看电影节,可以找到同好。”她说影展重视把电影人带进戏院与观众互动,她喜欢用“对话”来形容电影人与观众的互动,她也说透过“对话”,“知道观众要什么,我们也希望与观众一起成长。”

包括日常运作与举办电影节等,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每年的运作要上百万元,云妮认为不断找钱是本地做艺术不可避免的问题:“电影节也不例外,找钱还是未来的挑战。”她带乐观,认为投资艺术在新加坡还是有空间的。

对于电影节的未来,云妮认为要不断开拓观众群,“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参与,所以我们一直有一些学校的项目。”她也从不怀疑电影节扮演着提升观众口味的角色。

郭敏容认为接下来的计划是如何让电影群体间的默契与资源可以更紧密,也认为在与观众一起成长的方面,电影节可以继续努力。

步入30年,新加坡国际电影节在区域又占了怎样的优势?郭敏容对办电影节很熟悉,曾是台北电影节的策展人,也是过去两年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所放映的中文片顾问,她说:“新加坡国际电影节在东南亚是个重要平台,是东南亚电影人的家,这些电影人会互看彼此的电影,相互支持。电影节的重要不在于大小,而是凝聚电影人与观众,让他们有归属感。”

新加坡国际电影节将于11月21日至12月1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