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妖猫传》:一场裹着糟粕的幻术?

陈凯歌的《妖猫传》,场面恢宏华丽,情节奇幻诡异。

大唐的建筑街市气派又精致,歌舞升平,繁华璀璨,极乐之宴叹为观止,视觉效果上堪称一流。

让我们这些仰慕大唐风姿却想象力有限的小文人过了一把瞻仰大唐的瘾。

只是看完过后,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头,却一时说不上来。

找来了梦枕貘的原著《沙门空海》读了一部分,恍然明白电影带给我的那种别扭的滋味来自哪里。

如果说梦枕貘的原著是要借一场复仇悲剧不断了悟佛法,那么陈凯歌的复仇奇幻之旅不过是要告诉观众一切皆是虚妄。

后者对爱的渲染和佛法的简单处理,最终带来的却是一种令人细思极恐的价值观。

这部电影表面上是在讲爱情,从皇帝到倭人,从大臣到诗人,再到小鲜肉,皆拜倒在杨玉环裙下。

这些人对杨玉环爱的程度不同、表达方式不同、占有力度也不同,但皆是虚伪的爱。

陈凯歌相信杨玉环得万千宠爱的唯一原因就是震撼世人的花容玉貌。

爱得浅薄便也经不起任何考验:唐玄宗把杨玉环的美当作大唐的招牌、展示权力的工具,一旦帝国有危,弃之如敝履。

这一点导演的表达和观众的理解基本一致。

但是晁衡和白龙的爱就有点儿诡异了。

原名阿倍仲麻吕的日本人晁衡,从始至终双眼一直脉脉含情注视着杨玉环,却始终未曾为她做过什么。

即使生死关头,他除了含情凝望还是含情凝望,然后导演用旁白提醒观众这叫一生挚爱???

从小缺爱的少年白龙就不一样了。他因为一句对话爱上丰腴的姐姐,不惜借猫还魂,在三十年后疯狂地为姐姐复仇,滥伤无辜、杀人如麻、搅得大唐皇都鬼气森森、风声鹤唳,然后导演借白居易的口告诉观众,伟大诗篇《长恨歌》其实歌颂的是这个少年忠贞不渝的爱???

看到这里,我已是一头冷汗。

已过耳顺之年的陈导演,竟然把爱情处理得如此扭曲、玛丽苏,却还要包装成纯情又高深的样子,估计是一方面要迎合热爱玛丽苏的年轻人,另一方面又无法彻底掩饰深入骨髓的大男人主义。

作为一部复仇剧,复仇的原因和复仇的过程是两大看点。

在剧中妖猫复仇的原因是一段莫名其妙的姐弟恋。复仇的过程是寻找三十年参与杀死杨玉环的相关人士及后代,包括两代皇帝、参与兵变的陈玄礼将军的儿子陈云樵夫妇,还有一个织白绫的老嬷嬷。

导演认为这个复仇是有合理性的,不然也不会渲染杨贵妃之死的悲惨、白龙虐心的爱、两代皇帝猥琐的死状,以及陈云樵的荒淫无耻。

可是,因为貌美无双的贵妃做了政治的牺牲品,参与兵变的后代子孙都得为此偿命,这逻辑跟古代一人犯法满门抄斩、诛杀九族的反人性酷刑有什么区别?

即使中国古人有善恶代代承负的观念,那也是由天意执行,是自然之道。一个人,就算变成了黑猫,哪里就被赋予了对无辜人的生命生杀予夺权力?

姑且认为皇帝和陈云樵人品不好该死,那么陈云樵的妻子春琴何罪之有,该受如此折磨?

最无辜的就是织白绫的老嬷嬷,当年就是个织布的下层宫女,她能决定自己织的白绫作何用途吗?

老嬷嬷的惨死看得我心惊肉跳。在这些无辜者的惨死中,看不到导演丝毫的怜悯和叹息。

整部剧的价值观就是:杨玉环的绝世美貌是绝对正义,白龙对杨玉环的痴情是绝对正义,所以害死玉环、扼杀白龙爱情的人,包括他们的子子孙孙都该死。

令我震惊的是,在这个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时代,导演竟然有如此胆量用这样陈腐、扭曲、反人性的价值观为这部商业大片奠基。

我想起来文学史上最有名的一个复仇故事《基督山恩仇记》。这部小说善恶分明,线索清晰,就是一部善与恶的对抗。

也想起最近看的两部电影《莫娣》、《血战钢锯岭》,人物简单、场景简单、故事情节简单,但却展示出了人性中美好高尚的一面,深深打动观众的灵魂。

反观《妖猫传》看不到任何人性的光辉,善恶混沌一片。

生而为人,我们是有点儿小小的骄傲的。

因为我们一直在跟人性的弱点斗争,我们在追求勇敢、善良、慈悲、仁爱、平等、自由、大义的道路上从不放弃。

那些伟大的文艺作品就是我们人类在这条道路上不懈努力的凭证。

最后,陈凯歌导演用幻术、用一切皆空来抹去所有冷酷和血腥,云淡风轻、故作高深地说一切皆是幻像、皆是执着。

但其实观众都明白,幻术能够给糟粕裹上一层绫罗绸缎,但糟粕始终是糟粕。

(文/徐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