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一个让人闻之色变的名词,可是不管我们多么的不情愿,还是越来越多的听到身边的人得到癌症。根据新加坡统计局的数据,平均每天都有37名新加坡人或PR被诊断患上癌症,而这个数字在过去几年中也在持续上升中。
上图是2010-2014年间新加坡新发病的癌症病例,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这一方面是因为新加坡人口在增加,按照比例相应的新确诊病例也在增加,另一方面是因为新加坡已经步入老龄化,而在某种程度上,癌症可以被称为老年病,有大约60%的新确诊病例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参考阅读:骑摩托车戴安全帽也能增加得癌症的几率?!)。
这几年癌症早期筛查的概念很火,什么PET-CT检测早期癌症啦(参考阅读:PET-CT:我不是万能的,请放过我吧),还有前几天刷爆朋友圈的“一滴血可测癌症”啦,到日本美国去做体检进行早期癌症筛查啦,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民众对这一话题的重视。
对癌症进行早期筛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癌症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而根据大数据统计,越早检测出癌症,治愈率越高。以新加坡男性癌症排名第一位,女性排名第二位的结直肠癌为例,如果能够在第一期的时候发现,治愈率在90%以上,但是如果在第四期的时候才发现,治愈率就降到了11%。
那么癌症筛查到底应该如何做呢?让我们来听听新加坡卫生部的官方说法。
目前对于结直肠癌、乳腺癌和宫颈癌,新加坡是采取的全民筛查的方式。对于符合条件的新加坡人和PR,新加坡防癌协会全年提供免费筛查的服务。
乳房X光扫描和宫颈癌都需要提前预约,符合条件的新加坡人或PR可以拨打新加坡防癌协会的电话6499 9133进行预约。
而大便潜血检查是一项结直肠癌的初步检验,能测试出粪便里肉眼看不到的血迹。
上面这两支管子就是用来检查粪便潜血的工具。这两支小管子在新加坡防癌协会,以及全岛多家Guardian,Watson和家庭药房,凭借身份证就能领取。点击原文可以在新加坡防癌协会的网页上查到具体药房的地址。按照里面的指示正确提取粪便样本后,直接用附上的回邮信封寄回给新加坡防癌协会就可以了,结果也会通过信件通知,非常的方便。
而对于包括鼻咽癌、肺癌、肝癌、前列腺癌、子宫癌和卵巢癌,新加坡卫生部也给出了筛查的指导原则。
鼻咽癌是新加坡最常见的发生在头颈部的癌症,超过九成的病例是年龄在40岁到65岁之间的华人男性。如果家中有超过2位的亲属患上了鼻咽癌,需要每年验血检查EBV病毒以及进行鼻咽镜检查。
对于肺癌的早期筛查,并没有特别有效的方式,但肺癌可是在新加坡男性中排名第一的杀手,在女性中的死亡率也排到了第二位,我们对肺癌的危害可不能掉以轻心。戒烟是降低肺癌风险最有效的方式,因为每10个肺癌病例中就有9个跟吸烟有关,但是戒烟并不能完全消除患上肺癌的风险。所有曾经吸烟或是还在吸烟的人都属于患上肺癌的高危人群,在与专科医生讨论并明确了CT扫描的局限性和潜在风险后,可以考虑定期进行CT扫描来进行肺癌筛查,毕竟等到出现症状的时候,往往已经是第四期的肺癌了。
有慢性乙肝病毒感染以及肝硬化的人,都属于容易患上肝癌的高危人群。卫生部建议高危人群每三到六个月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FP)的血液检查,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腹腔超声波扫描。
超过50岁的男性,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在60岁以下的年纪时被诊断患上前列腺癌,在与专科医生讨论过早期筛查的风险、益处以及频率后,可以通过一项叫做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血液检查,以及直肠指检来进行早期筛查。
子宫癌是新加坡女性排名第四的癌症,这些年来的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对于高危人群,卫生部建议从30-35岁开始每年进行阴道超声波和子宫内膜活检。如果亲戚中有三人及以上患上了肠癌、子宫癌或是泌尿系统癌症,就可能属于高危人群,可以向专科医生查询自己是否符合高危人群的标准。
而卵巢癌是新加坡女性排名第五的癌症,没有任何症状也没有家族病史的人通常不需要进行早期筛查。但如果家中有两名以上的一级直系亲属(母亲、女儿或是姐妹)患上了卵巢癌,就有可能属于高危人群,可以向癌症专科医生询问自己是否属于高危人群的标准,盆腔检查和阴道超声波被用来进行卵巢癌的早期筛查。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癌症图谱,当地的卫生机构也会相应的做出推荐。而对于没有在以上列出来的癌症种类,或是在本地不高发,或是没有足够的临床证据证实特定的筛查手段可以进行有效的早期检测,所以不在本文中进行讨论。
作为发达国家之一,新加坡人主动接受癌症筛查的比例还偏低。根据卫生部2010年所做的调查,50-69岁的女性中,在调查之前的两年内做过乳房X光检查的人只有39.6%。很多人会抱着侥幸心理说:我很健康(38.9%),做检查太痛了(12.5%),太忙了没时间(10.3%),我一点风险都没有(8.7%),从来没想过(7.5%)。殊不知,积极的接受筛查才是有效提高癌症治愈率的手段之一。符合条件的你,今天检查了么?
(文:新希望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