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生中没有试过减肥、减重的人,请举个小手?
大概不多。
这是因为超重是许多现代人的恒久挑战之一,“我要减肥”几乎沦于口头禅了都,而且屡战屡败的例子比比皆是,花在减肥的产品或计划的金钱更是难以计量。
在我们跨越冠病一周年的当儿,冠病狠夺我们2020近一整年的光阴,中断无数的宏图大计,阻断我们和至亲至爱相聚相守,行动管制令更让无形拘禁家中的我们变胖了。
冠病前“超重”及“肥胖”才是流行大病
来看看数字,原来冠病来临之前,我们面对的“超重”及“肥胖”才是真正的流行大病呢!
本地调查机构数据显示,疫情期间,500个受访者中有三分之一至少增加5公斤以上的体重,受访者年龄介于21岁到74岁。
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有意愿减轻体重,而大部分人以增加运动量为首要策略、其次是减少进食量,以及选择健康的饮食。
调查报告虽然揭露阻断期间国人体重增加,但是10位受访者中有4位却表示他们有更多时间运动,包括自行购买运动和健身器材在家中运动。
另一个可喜现象是6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通过减少食用取糖分来减肥。
人口超重是全球问题
人口普遍超重可不是新加坡独有的问题。联合国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成年人有39%属于超重,13%属于肥胖(obese)。
其中以输出快餐和垃圾食品的美国挂冠,超重的人占61.3%、几乎每三个人当中有一个属于肥胖(28.6%)。欧洲人也不遑多让,超重者超过人口一半(58.6%),每五个人有一个肥胖。
相较之下,新加坡国富民强,体重节节上升也是预料中事。根据卫生部2017年调查显示,新加坡人从1992年至2017年的25年里,不论男女都是越来越胖。
1992年,男女超重比列分别是27.4%,女性是24.9%。到了2017年,男士超重(包括肥胖)占人口43.4%,女士也不甘示弱,占29.4%,几乎每三个女性就有一个超重。
另一数据值得注意的是:6岁到18岁的超重儿童的增幅最为显著,从2013年的11%增加到2017年的13%。如此惊人的数据,难怪医药界人士称肥胖才是全球真正的流行病。
肥胖不是病,胖起来要人命
这些数据都反映全球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身体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健康体重是身体是否健康的第一指标。
在我们还没进入中、老年,仍然快乐的享受无病无痛的岁月,坚守健康体重(在许可的体重指数BMI内)是照顾自己的要诀。这是由于体重过高会带来多重的的危机,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癌症、通风、脂肪肝、骨关节病的风险。
当然,造成疾病、身体耗损甚至最终死亡的还是有很多先天或后天的成因,我们都无法掌控,而唯一能掌控的是我们的体重,要把什么吃进肚子里,以将患病风险减低,为什么我们就不能严肃对待呢?
其实人尚未活到中、老年,鲜少会自觉原来无病无痛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总是得意的往死里大吃大喝、大鱼大肉、暴饮暴食,看着体重飙升、赘肉横生、臃肿蹒跚也无动于衷。
从吃不胖到“瘦不下来”
我就曾经是这样的一个人。发胖之前,我一辈子算是个“瘦子”,小学曾太过瘦还被学校叫去喝令人作呕的营养牛奶,就这样一路自认“吃不胖的”,一直“拽”到了成年也苗条依然。一晃眼临近中年才在两年内增加体重到近65公斤。
然而,那时的我仍然我行我素,只是发现平时爱穿的裙子和牛仔裤穿不下了,有些小小失落而已。
由于新陈代谢变得缓慢,我逐渐感觉只要多吃一口白米饭,多吃一片蛋糕就要直接显示在体重上,那时我开始有点慌,似乎不能这样下去。
直到前年底身体检查才发现确实超重好几公斤了,我当时在台湾听过减少摄取糖分和精致淀粉(白米饭、白面包、蛋糕和饼干),多摄取蛋白质、蔬果和原型食物的减肥法,于是在半信半疑之中改变习惯。
高蛋白质的一份早餐。(互联网)真正的突破:168间歇性断食
然而真正的突破是尝试“168间歇性断食”,也就是按照自己生活的规律,选择每天固定16小时不进食(可喝水、茶和咖啡,当然是无糖!),以及在8小时内吃两到三餐(中间不吃零食)。
网红@健身女神张的作息分享。(知乎截图)我就是把早餐省略,第一餐是11-12点午餐,第二餐是晚上7点晚餐。我一个朋友选择第一餐是8点吃早餐,第二餐在下午四点前吃,效果更佳,断食到隔天早上8点“开斋“,她三个月内瘦了10公斤。
我差一些,因为爱吃薯片和蛋糕,战线也拉久一些;在去年9个月的阻断期间还是减轻12公斤的体重,达到目标后已恢复三餐,也没有复胖。
我依然减糖和精致淀粉(以糙米和藜麦取代白米),每周一天可以“爆醣”(糖和淀粉)——爱怎么吃就怎么吃。
换言之,先适应正确“吃什么“,再配合”什么时候吃“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断食原理:增强新陈代谢和消化能力
古人其实也是只有一日一两餐,三餐必吃又是谁说的?断食原理很简单,基本上我们睡眠8小时就已在断食,也没见我们在睡梦中饿死。
168断食只是拉长让肠胃休息的时间,这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新陈代谢和消化能力。我们的身体会因食量减少而改向我们身体囤积的脂肪索讨能量来让身体运作,身体长此以往就会减轻体重。
间歇性断食(Intermittent Fasting)近年流行于欧美,也是许多好莱坞明星心照不宣的减肥法,但是断食最大的功能不是保持身材,而是有效控制体重,预防长期疾病,例如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甚至有些个案还可以逆转高血糖和高血脂。
一名加拿大籍肾脏科专科医生Jason Fung言传身教,甚至苦口婆心的在Youtube设立频道宣导断食的好处,一切的advice也都是免费的,堪称是“间歇性断食教主”。
Jason Fung以事例来解释间歇性断食的理论。(Jason Fung Youtube)他总结减轻体重的五大原则:
减少吃(喝)糖;减少摄取精致淀粉;适量摄取蛋白质(鱼肉蛋豆腐等),以及摄取天然高脂肪食品(橄榄油、鳄梨、黑巧克力、芝士、坚果和牛油等);多吃原型食物,从中摄取健康的碳水化合物,以及减少加工食品;配合断食。医生也总结断食减肥的五大好处:操作容易、方便、免费、可配合任何饮食(例如各种名堂的减肥餐:低碳、生酮等)以及成效显著。
很多时候是“想吃”而不是“需要吃”
尤其是目前处于疫情期间,我们有更多私人时间,完全可以操控我们的饮食,杜绝那些有害无益的“酒肉朋友”,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和社交机会,自然有更大的机会成功。
我在断食期间对食物和人的关系有很深刻的体会,很多时候我们是“想吃”、“应该吃”而不是“需要吃”。
作为一个社会性动物,吃是人生存、家庭和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其社会属性高于实用性。
即使我一个人在家断食,在默默颠覆既有三餐模式的挣扎过程中,食物带来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愉悦,更甚于它填饱肚子的基本功能。那种无止境的欲望、那种条件式的“要吃”反应才是我们要真正要克服的敌人。
即使做不到断食,我们一样可以通过减糖和精致淀粉来达到减轻体重的效果。你如果能踏出这一步,已经可以为自己鼓掌了。
对于有长期疾病的人,可否断食可以咨询医生;对于一般超重的人来说,断食最大的好处是免费、简易的,随时可以开始,可以结束。
信不信由你,我这辈子第一次减肥就达到目标,每一个人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