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中国人对新加坡的N个“不了解”(三)

很多中国人,都不知道新加坡到底用什么语言当国语,有人说是英语,有人说是华语,其实都不是,新加坡的国语是马来西亚语,新加坡的国歌也是用马来西亚语唱的,新加坡的国徽上“前进吧,新加坡”也是马来西亚语。为什么用马来西亚语作为“国语”,因为新加坡一直想加入马来西亚。这又使中国人“一头雾水”搞不明白,新加坡为什么“哭着闹着”要回马来西亚?更不明白的是,马来西亚居然就是“不要”新加坡?!

1962年,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合并,1965年, 马来西亚 把新加坡“驱逐”出去时,而新加坡诚心诚意想回马来西亚,李光耀当时流下伤心的眼泪,多次要求马来西亚“收回成命”,允许新加坡继续留在马来西亚。而马来西亚认为没有商量的余地,坚决“开除”新加坡!

1965年,马来西亚把新加坡“驱逐”后, 大家对新马分家的原因不太了解,新马分家的根本原因不是领土问题,而是对种族矛盾的处理方法问题。

半世纪前,1965年8月8日新马分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矛盾:即种族矛盾、经济矛盾、华人之间的矛盾、当地共产党以及和邻国政府之间的矛盾等多方面的原因。所以新马分家如果从惯例领土上来分析是“无解”的,因为它不是领土问题,而是治国方略上的问题。李光耀说过:“追根究底,是双方对解决多元种族社会的问题,有着截然不同的作风。”

分家原因

第一是对待种族矛盾新马的处理方法不同。时任新加坡州长的李光耀认为,联邦内各个民族都一律平等,建立一个包含多元种族的马来西亚,他倡导建立“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而不是马来人的马来西。(马来西亚人包括马来人,华人,印裔,东马的沙巴,沙捞越人等等。而马来人是特指1/3强的马来人,不包括其他种族的人。)这引起了当时马来西亚首相东姑的极度不满,马来西亚的法律是“ 马来人至上”,把华人等等少数民族看作“二等公民”,一但有人“挑战马来人的特权”,马来当局可以用“内部安全法”来逮捕抗议者,这是一种典型的种族歧视政策。二来新加坡华人很多约占75%, 马来西亚的华人约占30%,新马合并后,马来西亚的华人比例会明显上升,可能会超过40%。马来西亚领导担心,华人比例上升后,会影响马来西亚的“马来人至上”的政策,激化种族矛盾。

第二是担心李光耀会执政。马来西亚联邦为了限制新加坡政治家的影响力,在宪法中规定新加坡公民(主要特指李光耀等人)不能参加马来亚的大选,马来亚的公民也不能到新加坡从政。但这却不能阻止马来亚或新加坡的政党把自己的势力扩展到对方地盘。1964年3月1日,新加坡执政党人民行动党宣布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政党,参加3月份的马来西亚大选。这不啻是在大马政坛投下一颗政治原子弹。在马来西亚首相东姑看来,李光耀这个强大的政治对手迟早有一天会取代自己的位置。当时的英国报纸已将李光耀视为马来西亚400万华人的领袖。日后,东姑回忆道,“新加坡的离开是由于新加坡的总理想当(马来西亚的)总理。”

第三是华人“内部”的矛盾。东南亚的华人很多,但不是铁板一块,主要分为两大块,亲大陆和亲台湾,当时亲台湾人较多。虽然都是华人但是看法并不一致。新马合并后,新加坡的人民行动党不是想联合马来西亚的华人组织--马华公会来支持种族平等的政策(马华公会是代表马来西亚华人的组织),而是想取代马华公会,这就引起马华公会的强烈反对,促使马华公会与马来西亚马来民族统一机构(简称巫统)联合起来对付人民行动党。马来西亚首相东姑明确表示,政府将与马华公会站在一起, 在马来民族统一机构的全力支持下,马华公会与人民行动党在选举中展开对决。马华公会作为拥有大量政治资源的政党大获全胜,而人民行动党却遭到惨败。使李光耀看到,反对人民行动党的人在马来西亚大有人在,人民行动党在马来西亚无法掌权。

第四是邻居印度尼西亚的反对。马来亚联邦成立后把沙巴、沙捞越一起圈进来了,印尼觉得沙巴东部是我的,所以反对马来西亚联邦。印度尼西亚也不满意身旁突然出现一个强大的邻居,在马来西亚成立后,印尼便断绝了和马来西亚的外交关系,禁止马来西亚的商人到印尼做生意,很多新加坡商人因此破产。同时还派了很多人来煽动马来人和华人的对立的情绪,还炸了新加坡的麦当劳,并且一直煽动新加坡的马来人说新加坡政府虐待马来人。在新马合并期间,还展开了名为“马印对抗”的政治与武装行动。

第五是经济利益纠纷。新加坡原以为在加入马来西亚后能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但始料不及的是,很快就出现了经济矛盾。在1964年12月,中央政府要求新加坡将上缴中央的税收从40%增加到60%,当时马国财政部长陈修信说,这是因为印尼的对抗活动而导致军备预算案增加。新加坡则认为这对自己不公平,因为其他州属并没有因此增加缴税。新加坡想合并后,可以依靠马来亚的水源,电源,和庞大的市场。可是马来亚迟迟不肯开放本地市场,而新加坡商品进入马来亚依然要交较高的税,新加坡说了几次都不肯调低。马来西亚政府也怕开放了,新加坡发展太快了经济中心就会从吉隆坡移到新加坡去。

第六是东南亚当时的共产主义很流行。因为新加坡华人多,基本上都是中国的移民,对中国的感情很深。当时新中国的影响逐渐增大,共产主义在新加坡华人圈子也十分的流行,李光耀因为党内有很多共产主义者,所以被新加坡的华人选上去了。马来西亚本来就不愿意收新加坡, 就是怕共产主义坐稳新加坡,然后传到马来亚。分开的原因之一,也是觉得新加坡的共产主义有点太强大了,本来要稀释你,结果我自顾不暇了,还是踢你出去吧。当时的马来西亚共产党还是有影响力的,马共办的电台,天天鼓动人民推翻政府,1965年,中国的毛泽东主席还在中国亲自接见了马共总书记陈平。马共当时也不赞成新马合并,并且与印度尼西亚联合起来反对马来西亚联邦政府,当时的印度尼西亚政府是亲中国大陆的,新马分家后才发生大屠杀华人的事件。

关键是马来西亚对新加坡领导没有“任免权”

新马分家的这些原因,大家都曾经分析过了,实际上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鲜为人知,那就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政治体制与中国的不同,新加坡即使并入马来西亚,马来西亚的领导也没有权力来任免新加坡的总理。

1962年,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合并后,马来西亚的领导并不“欣赏”李光耀,马来西亚的首相东姑曾经想把李光耀“排挤”走,叫他去联合国担任马来西亚驻联合国代表,但是李光耀不同意。没有办法“调走”李光耀,于是东姑又支持一个他看中的人参加新加坡的总理竞选,但是又没有选上,只好“井水不犯河水”,大家“分道扬镳”了,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经验教训

新马分家成功的经验是,民族矛盾也可通过和平解决。民族矛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大部分是通过武力和战争解决,或者是民族之间的大屠杀,少数民族被迫害。也有少数国家由于民族矛盾处理不当,国家领导还遭到暗杀丢掉性命等等。但是新马合并后又分开,都是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的,没有发生战争,基本上也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流血事件,为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处理民族矛盾树立了典范。

新马合并后民族矛盾十分紧张,在街头上出现了反对李光耀的口号,并焚烧李光耀的肖像。大规模的种族暴乱在整个马来西亚随时可能爆发,巫统(马来民族统一机构,简称巫统)内的激进分子主张逮捕李光耀,李光耀也做好了流亡的准备,一旦政局变化,就在柬埔寨成立“流亡政府”。但作为温和派的马来西亚首相东姑(他的首任妻子是华人)经过反复思考,最后得出结论:把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其他部分分开。“我们最终发现,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对新加坡政府或新加坡领袖采取镇压措施;

二、同不再效忠中央政府的新加坡州政府断绝关系。

我们现在采取的是第二条路。”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了大规模的流血事件的发生,使新加坡没有胎死腹中,后来发展成为的亚洲四小龙之一。

缺点是影响了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发展, 使一个本来可以“双赢”的一个国家,变成“双输”的“两个国家”,半个世纪以来,“双输”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首先从总体上来说,新马如果不分家,新加坡可能发展的更快,亚洲四小龙可能不是新加坡,而是整个马来西亚。分家时新马的经济发展水平都差不多,现在新加坡已经进入“第一世界”。李光耀说过:

“假如东姑(当时)态度坚决,摆平马来激进分子,建立多元种族的马来西亚,让华人和印度人在警队、军队和行政机关里分享权力,马来西亚将比如今更加繁荣和公平,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大部分也都能在马来西亚各地复制,两国的情况也将更好。”那么整个马来西亚就可能进入了世界先进发达国家的行列 。

第二从马来西亚方面来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丢了领土又丢“理”。新加坡本来就是马来西亚柔佛苏丹的领地, 在历史、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是天然的整体,新马长期以来就是一个国家,新加坡想回归“祖国”合情合理,天底下哪有儿子回家娘不要的道理。马来西亚“开除”新加坡明显不合情理。

当时马来西亚领导害怕李光耀当总理,也没有道理,连美国现在都出现黑人当总统了,泰国也出现了华裔当总理。一个国家要发展,就必须要任人唯贤不拘一格降人才。中国和新加坡都有穆斯林人,在政治权力上对他们都一视同仁。在其他方面中国反而对穆斯林人更优待,如在计划生育、少数民族补助等方面。马来西亚的“任人唯马(来人)”的法律,类似中国的“武大郎开店”,高个子都进不来,这种“马来人至上”的政策也是作茧自缚,把大批非马来人的人才拒之门外。

几千万马来半岛人民被“人为”隔断在两国交界的柔佛海峡,每天成千上万往来新马口岸及货物,都要办理出入关手续,人为制造“麻烦”。

马来西亚在马六甲海峡建设大型港口,与新加坡港口展开竞争,重复建设浪费惊人。正在进行建设的新加坡与吉隆坡的高铁线,(向北一直延伸到中国)原来是一个国家不存在问题,由于现在是两个国家,就要进行多次的谈判和协商,增加了许多工作量,就马来西亚半岛的原有铁路等等遗留问题,就谈了几十年。

第三从新加坡来说,她至今还不是一个“正常的国家”,表面上看欣欣向荣,实际上充满危机。为了国家安全,新加坡不得已要建立自己的国防和外交系统、还要建立自己的供水系统等多项工作。仅仅国防开支一项,就占新加坡国家年生产总产值的5%左右,50多年来就是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而且新加坡要实行“全民皆兵”,的每个男性公民,必须要当两年义务兵,成为国民的沉重负担。而且在外交上“亚历山大”,要在中美和东盟邻居国家等多方走“钢丝”,都要看他们的“脸色”,一不注意随时可能从“座上宾”变为“板上肉”。

李光耀虽然祖籍中国广东大埔,但是他几十次访问中国,数次访问广东,却不敢去祖籍看看。多年来新加坡外交部长不敢用华人,在东南亚新加坡虽然华人最多,却最后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等等。李光耀说过:“我担心新加坡人会以为新加坡是个正常的国家,认为我们可以和丹麦、新西兰等等国家相提并论。我们处在一个非常动荡的区域,假如我们没有比邻国更优秀的政府和人民来保护自己,新加坡将会灭亡。假如我们忽视我们身处的环境,我们就会完蛋。”所以新加坡必须要有一个“精英政府”,新加坡的领导人要比有些国家的领导人承担更多的压力。

求同存异

五十多年前的新马分家,可以说不但是李光耀的遗憾,也是希望合并的人的共同遗憾。李光耀当时为什么流下了伤心的眼泪,因为他认为“分家”使他辜负了成千上万人的希望,但是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当时对待新马的种族矛盾只有两条路,一是镇压、二是分家。笔者认为,新马之间也许存在第三条路,即:求同存异,一国两“策”。

当时马来西亚领导担心,李光耀会“抢”他们的总理位子,现在时过境迁这种情况已经不可能了,李光耀在2015年已经逝世了。随着世界的发展,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种族歧视政策必然会被历史所淘汰,在东南亚华人也和当地的其他种族一样,在上个世纪,也是受列强剥削压迫的种族之一,而且他们背井离乡,被人们称为“猪仔”,他们为东南亚的经济发展做出来巨大的贡献。多年来的共同生活,使当地的华人早已和其他种族的人融为一体,和其他种族都是“一家人”了,华人与其他种族通婚也司空见惯,马来西亚前首相东姑的前妻也是华人,全世界是个地球村,各个民族都是兄弟姐妹。解决的民族矛盾的根本出路是各个民族的平等和谐团结开放。从历史上来说,穆斯林人也不是马来西亚的土著民族,他们也是从阿拉伯等地漂洋过海来的,都是“天涯沦落人”,只不过比华人早一些罢了。孙中山曾说过,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穆斯林人要想融入世界民族之林,靠自我封闭保护的政策是行不通的,也必须走平等开放团结的道路。

中国解决港澳问题首次提出了“一国两制”,顺利地实行了1997年的香港回归,1999年的澳门回归,两个前殖民地现在成为中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使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不共戴天”的制度,都统一在一个国家内。加拿大因为语言问题,面对英法两种语言的矛盾,并没有强调要统一语言,也没有分裂成英语和法语两个国家,而是因地制宜,特地设立了法语区,使一个国家的不同的地方,可以使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语言都能统一在一起,不同的种族政策为什么就不能统一在一起了?解决新马问题是否也可以借鉴“一国两制”,和“一国两语”的政策,即对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实行一国两”策”,在民族政策上区别对待。

从现状来看,要求新加坡政府实行“马来人至上”的政策是不可能的,李光耀说过,新加坡如果实行种族歧视的政策,新加坡就会国无宁日成为第二个“贝鲁特”。要马来西亚政府放弃“马来人至上”也是不现实的,种族平等未实现,国家领导就会被赶下台了。但是希望两国统一是大多数人的共同愿望,是否可以求同存异,只要是一个国家什么都好谈。在统一以后,各自仍然保留不同的种族政策,即:马来西亚你实行你的“马来人至上”政策,新加坡我实行我的“种族平等”政策,井水不犯河水互不干涉。但是,大家都承认是一个国家,国防、外交等方面统一,使新加坡成为马来西亚的一个“种族政策特区”,类似中国的港澳特别行政区。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历史上,新马一家的时间远远大于分裂的时 间,新马统一是大部分人的共同心愿,两斗皆仇两和皆友,五十年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只是短短的一瞬间,至今,新马人民之间的往来仍然十分频繁,新加坡对马来西亚仍然不改初衷一往情深,新加坡的国语是马来语,国歌是马来语,国徽上也是马来文。两好各一好,只要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心往一处想,新加坡随时可能重回马来西亚,建立一个包含多元种族的马来西亚的新联邦还是可能的。

在1965年8月8日,新马分离议案在马来西亚国会一致通过把新加坡开除出了马来西亚联邦后,当时李光耀没有放弃努力,仍然还在争取议会支持,他流着泪要求马来西亚联邦收回决议!强烈地想要返回马来西亚。2007年,新加坡仍然旧事重提,想回归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再次以时机尚未成熟,委婉予以拒绝。但是,新马大部分民众相信,“时机成熟”这一天迟早会到来的,李光耀生前想把新加坡成为马来西亚的“纽约”的美好愿望,也一定会实现的。中国有句古话,叫“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新马之间“合久必分”后,能否也会“分久必合”,全世界人民都十分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