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很喜欢举办官民对话会,几十年来举办了无数,名堂不一,但都是为了表示尊重民意,体现民愿。
最近一个例子:上个月那场大选,有个“东海岸大计”没说清楚。结果,选举一结束,补救办法就出现了。一系列对话会即将开展,由居民自己说清楚:东海岸计划应该是什么。
我们不难想象,对话必将在下届大选前带来一个更美好的东海岸:出行方便、设施齐全、鸟语花香、细白沙滩上浪花朵朵……
回想起来,各式官民对话数十年,并非每次都看到丰硕成果。有些课题对谈了多年,还在原地打转,看不到繁茂果实,而是杂草丛生,始终理不清搞不定。
政府的工作中,设施的铺设,环境的优化,相对容易,但关系民众心理情绪的、切身利益的,就难以拿捏,不是几场对话便可消融,特别是当对话流于形式。
所谓的“外来人才”就是这么一个课题。在第二代领导人掌舵的初年,争议便已浮现,随着发酵。而今,数不清的秋去冬来之后,第四代快要接班之时,社会上下还在议论不休,还找不到可以好好商议的共同语言,而是各说各话。
近日来,体制人士和企业领袖,在回应新一轮的民间批评时,搬出好些陈年旧话和做人道理,呼吁众人不忘立国初心:广纳人才,用人为贤,不分种族。并说,学好本事,力争上游,好过一味羡慕。
一些民众受教之后心里不很舒服,回呛说,如此浅显道理,有谁不知?这岂不是低估民智,并也反映解决问题的诚意不足。他们也说,民众有感而发,不是排外,只求国民优先。
其实,政府也不是充耳不闻。相关措施已有调整,签发给外地人的就业证、学生证和居留权收紧了,一些歧视本地人的企业也上了黑名册,面对法律检举。
可是,社会观感没跟着改变,人们还是觉得职场里外地人本地人的比例失衡,觉得官方数字和现实状况始终有些出入。
过去一周,在手机上,在网络里,一场分辨真伪的论战传开了。图文并茂的讯息人们互相传送,试图说明的是某些机构和某些企业里,待遇优厚的职位外籍人员居多,本地人靠边站。
在这就业形势险峻的时刻,这样的讯息立即引发愤慨,尽管有些图文虚虚实实,并带着过分的个人攻击,但一般人倾向于相信,因为这跟自己的观察相差不远。
企业、银行和政府都忙着澄清,各自表白无意歧视,也各自公布了具体数字。
金融管理局局长昨天就说,
在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各类职员中,新加坡公民占了约70%,永久居民占14%,而高级管理人员中,新加坡公民占43%。
他说,新加坡是国际金融中心,需要一些外籍专业人员助阵,但他承诺,政府会培养新加坡人才,使他们成为银行金融业的中坚分子。
未来几个月,政府或会有更多承诺更多举措,显然的,民间怨言持续发酵,官民互信备受考验,没有更大的动作,难以扭转社会观感。
动作和举措之外,姿态和语言也很重要。民众自觉已经成熟长大,长官训词那一套,实在是有点过时了。